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3 物质的构成 单元2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doc_第1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3 物质的构成 单元2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doc_第2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3 物质的构成 单元2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doc_第3页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3 物质的构成 单元2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3 物质的构成 单元2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分析推理得出质量守恒定律;2.知道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知道化学变化的实质。【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知识回顾1.水是由_组成的,水在_条件下,生成_和_,甲烷与氧气在_条件下反应生成_和_;碳酸氢铵在_条件下生成_、_和_。2.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点燃蜡烛用冷而干燥烧杯罩住火焰将烧杯倒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二)阅读理解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_的各物质的质量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_,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2.从原子、分子观点来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_重新组合而生成新的_的过程。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_没有改变,原子的_没有增减,原子的_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_必然相等。二、合作探究 (一)活动探究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探究过程】1.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的白磷。2.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将锥形瓶和玻璃管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3、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实验现象】1、白磷燃烧,锥形瓶内产生大量的白烟。2、天平重新平衡。【探究结果及分析】白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参加反应的磷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二)活动探究二:硫酸铜与铁反应前后质量测定【探究过程】1.在100ml烧杯中加入30ml稀硫酸铜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2.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1.3.将铁钉浸在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4.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2.【实验现象】1.刚开始溶液呈蓝色,反应时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2.天平平衡:m1= m2.【探究结果及分析】1.铁钉与硫酸铜反应的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2.参加反应的铁与硫酸铜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硫酸亚铁和铜的质量总和。三、课堂练习1. 12.25gkc1o3、3.75gmno2混合加热至质量不变,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1.2g,则生成o2的质量为_。2.用下列装置进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的是( ) a. b. c. d.3.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有可能通过操纵单个原子来制造分子,若用这种方法制造葡萄糖(c6h12o6),则不需要的原子是( ) a.碳原子 b.氮原子 c.氢原子 d.氧原子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nacl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 ) a.硝酸钾(kno3) b.氯气(cl2)c.氢气(h2) d.氢氧化钠(naoh)【课后反思】单元2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学习目标】1.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计算。2.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有关现象,并能根据简单化学变化中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推断组成元素或化学式。【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知识回顾1.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mg水受热形成mg水蒸气 b.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的质量比原来煤的质量少c.10g食盐溶于70g水中得到80g食盐水 d.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2.将一个干冷的烧杯倒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上出现细小的水珠;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得浑浊。由此可推断蜡烛的组成为( ) a.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一定含有水和二氧化碳d.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肯定没有氧元素3. 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根据元素的种类 原子质量 分子种类 分子的数目 物质种类 原子数目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 原子的种类。按以下要求写出选项的正确序号:(1)“五个不变”_;(2)“两个一定改变”_;“一个可能改变”:_。(二)实践应用1.(2011潍坊市)如图是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d.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2.(2011年武汉市)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sio2+4hf=x+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含有氢元素 b.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 d.x是一种氧化物3.化学方程式2a+bc+2d中,a、b、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依次分别为103、71、16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58.5 b、117 c、114 d、144. 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 a、4:9 b、8:11 c、10:11 d、31:445.在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内加入a、b、c、d四种物质各20g,充分反应后测定其质量,得到数据如下: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20202020反应后质量(g)2030未知1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容器内发生了分解反应 容器内发生了化合反应反应后容器内c的质量为16g 容器内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bc+da、 b、 c、 d、二、合作探究如图所示的实验i和实验ii,发生反应前后天平是否仍能保持平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其总质量_。 (2)实验验证及结论:将实验i的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其质量,然后取下,将胶头滴管中的稀硫酸挤到锥形瓶里,待反应完成后,再放回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将实验ii的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其质量,然后取下,将锥形瓶倾斜使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充分混合,反应后再放回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请完成下表实验编号实验i实验ii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zn+ h2so4 =znso4 + h22naoh+cuso4 =na2so4 +cu(oh)2反应后天平是否平衡平衡你的结论(3)实验分析:用原子的观点对所作结论进行解释_。(4)实验反思:上述两组实验装置的相同点是_。加热三、课堂练习1. (2011南通市)已知反应x+3o2 = 2co2+2h2o ,则x的化学式为( ) a.c2h6 b.c2h4 c.c2h2 d.c2h602. (2011眉山市)2011年5月初,我市某县一副县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