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史_下_创新习题及解析.pdf_第1页
世界近现代史_下_创新习题及解析.pdf_第2页
世界近现代史_下_创新习题及解析.pdf_第3页
世界近现代史_下_创新习题及解析.pdf_第4页
世界近现代史_下_创新习题及解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HONGXUEZHENGSHI DI 1 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 演 讲提纲如右图所示 你认为该学者演讲 的主题是 A 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 的先导 B 欧洲是当今世界科技中心 C 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 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的大发展 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能得出A项结论 B项与现实不符 法拉第和 爱因斯坦都不是科技革命期间的人物 正确答案为D 学习世界史时 关键的外来词汇是必须理解的 据此回答2 4题 2 1 9 3 8年 中国高校 工厂 政府等企事业机构纷纷通过三峡迁往西部 此事被历史学家称为 东方的D u n k i r k大撤退 那么 中国此举与 D u n k i r k大 撤退 的相同之处在于这两次撤退 A 都缘于日寇侵略B 发生的时间几乎在同时 C 都属盟军联合行动D 都保存了有生力量 解析 由题干可知 D u n k i r k大撤退实际上就是敦刻尔克大撤退 此事发 生在1 9 4 0年 正确答案为C 3 1 9 6 7年后 某地区的一体化组织被称作E u r o p e a nC o m m u n i t i e s 1 9 9 3年 后 则被称作E u r o p e a n U n i o n 那么 从E u r o p e a n C o m m u n i t i e s到E u r o p e a n U n i o n 期间该组织的变化包括 A 实现了货币联盟B 地域已囊括并冲出欧洲 走向世界 C 完成了地区政治一体化D 合作的规模 领域日趋广泛深入 世界近现代史 下 创新习题及解析 河南新安王俊伟江苏海安唐仁兰 ZHONGXUEZHENGSHI DI 创新习题创新习题 8 5 2 0 0 8 3 ZHONGXUEZHENGSHI DI 解析 由题干可知 此一体化组织是欧洲一体化组织 1 9 6 7年后名为欧 共体 1 9 9 3年之后为欧盟 注意 实现货币联盟是在 1 9 9 9年 正确答案为D 4 有学者称第三次科技革命为 四A革命 你认为其中的 A 代表的含 义是 A 机械化B 自动化C 电气化D 石油化 解析 一定要理解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 第 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化和石油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自动化 正确答案为B 5 下列关于 联合国宪章 的表述 错 误的是 A 签订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1 9 4 2年 B 反映了世界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 C 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美国的战略利益 D 中国为制定 联合国宪章 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析 注意 1 9 4 2年签订的是 联合国家宣言 联合国宪章 签订于1 9 4 5 年 正确答案为A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世界现代化的重大转型 意义非同寻常 据此回 答6 7题 6 1 9 2 2年 苏联成立时 苏联政府实行的土地政策类似于我国哪一时期 实行的土地政策 A 1 9 5 0年土改时期B 1 9 5 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 C 1 9 5 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D 改革开放至今 解析 注意 苏联农业集体化开始是在1 9 2 7年 1 9 1 7 1 9 2 7年实行的是 农民土地所有制 正确答案为A 7 下列一组苏联时期的宣传画 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序应该是 8 6 ZHONGXUEZHENGSHI DI A B C D 解析 注意 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强制劳动的内容 另外 由备选答案都有四个选项可知 本题的关键不在 而在于 的时间 排序 正确答案为C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经济思想的创新 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快速 发展 据此回答8 9题 8 小孩走路自然需要父母的帮扶 当他成年的时候 父母的帮扶已经成 为他赛场夺冠的羁绊 因为他体格健壮 需要的是无拘无束的赛场驰骋 这 个比喻可用来形容 英国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影响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的兴起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的没落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兴起 A B C D 解析 该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从重商主 义到自由主义的演变 项即是对此的具体描述 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这与材料的主旨不符 正确答案为D 9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不 包 括 A 实行美元贬值B 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大型基建工程 C 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D 提高农业补助 加大农产品供应量 解析 注意 经济危机表现为生产过剩 要解决危机就要限制产量 正确 答案为D 1 0 1 9 4 3年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一公开场合说 虹有很多颜色 各不相 同 但它们能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 我们各个国家也是如此 罗斯福此 后采取的哪项行动能体现这种思想 A 签署 大西洋宪章 B 领导参与美苏争霸 C 参加德黑兰会议D 参加波茨坦会议 解析 大西洋宪章 发表在1 9 4 1年 排除A 波茨坦会议是杜鲁门参加 的 排除D 美苏争霸是二战以后的事情 排除B 正确答案为C 2 0世纪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据此回答1 1 1 6题 1 1 下列有关2 0世纪2 0年代的国际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全世界的战后新秩序 欧洲的国际地位空前加强 美英矛盾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为战后资本主义的全面长期繁荣 创新习题 8 7 2 0 0 8 3 ZHONGXUEZHENGSHI DI 奠定了基础 除美国外 其他大国都参加了国联 A B C D 解析 凡尔赛体系主要涉及欧洲和近东地区而非全世界 排除 一战 后 资本主义世界的繁荣是短暂的 排除 国联建立之初 苏联也没有参加 排除 一战后 美国寻求世界霸权 而英国是老牌霸主 双方矛盾是国际关 系中的主要矛盾 正确答案为D 1 2 2 0世纪3 0年代国际局势的特点有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开始瓦解 美国到处干预地区冲突 谋求世界 霸权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非全球化的经济政策 受经济危机影 响 世界各国经济普遍受到冲击 A B C D 解析 注意 2 0世纪3 0年代美国通过中立法 防止美国卷入地区冲突 排除 此时苏联经济发展迅速 排除 正确答案为D 1 3 下列关于二战后两极格局的评述正确的是 A 苏联是当时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 经济 军事大国 B 雅尔塔体系奠定其框架 2 0世纪5 0年代中期形成 C 2 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初步瓦解 2 0世纪末两极塌陷 彻底解体 D 两极之间始终处于 冷战 状态 经历了两大阵营对峙 美苏争霸两大 阶段 解析 苏联经济不能与美国抗衡 排除A 2 0世纪末美国依然是超级大 国 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解体 排除C 二战之后 美苏两国曾经 有短暂的合作期 从1 9 4 7年起美苏开始 冷战 排除D 正确答案为B 1 4 2 0世纪7 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结构的特点是 A 美国丧失经济霸主地位 B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急剧倒退 C 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D 西欧国家和日本开始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解析 2 0世纪7 0年代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只是动摇而不是丧失 排除A 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缓慢或停滞 并非倒退 排除B 1 9 8 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超过美国 而不是2 0世纪7 0年代 排除C 正确答案为D 1 5 冷战结束后至今 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出现了新变化 这表现在 8 8 ZHONGXUEZHENGSHI DI A 欧洲由分裂趋向统一 主导国际关系格局 B 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和区域化两个方向发展 C 多极化取代了两极格局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环境空前改善 解析 注意 多极化是趋势而不是现状 现状是 一超多强 排除C 两 极格局结束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环境更加不利 排除D 正确答案为B 1 6 1 9 9 3年 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了 文明冲突 理论 认为 新世界的冲突 根源 将不再侧重于意识形态或经济 文明的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 文明之 间的断层线将成为未来的战斗线 下列关于这种观点的评论正确的是 A 苏联解体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结束 所以新世界的冲突根源将不再侧重 意识形态 B 伊斯兰世界和基督教世界冲突不断 可见文明冲突的确是未来国际关 系的主题 C 反映了作为当今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 敌视其他文明 要求建立单极世 界的愿望 D 当今世界各国基本都以此作为本国制定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之一 解析 中国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 排除A 注意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各 种文明之间应和谐共处 相互促进 而不是敌视和冲突 正确答案为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借鉴和吸收了2 0世纪社会改革的经验教训 据此 回答1 7 2 0题 1 7 二战后 资本主义各国纷纷进行社会改革 其共同点 不 包 括 A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B 一直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 部分实行经济国有化政策D 彻底解决社会问题 解析 注意 2 0世纪7 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力度有所放松 如2 0世纪8 0年代美国实行的经济政策 正确答案为B 1 8 二战后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共同点是 A 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B 走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C 力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D 加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 解析 A B D是苏联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所不具备的 排除 正确答案为C 创新习题 8 9 2 0 0 8 3 ZHONGXUEZHENGSHI DI 1 9 二战后 亚洲经济发展的共同经验是 A 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的战略 B 实行 不均衡增长 战略 C 制定经济政策要结合本国实际 D 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 解析 A B D三项分别是日本 韩国 印度经济的发展特色 并非共同经 验 正确答案为C 2 0 苏联的改革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某些经验 下列 表述正确的是 A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B 改革要坚持以社会主义为前提 C 注重营造和平安定的外部环境 D 高度重视国防和高科技建设 解析 A B C三项是苏联改革中因没有做到而得出的历史教训 故排 除 正确答案为D 2 1 二战后 以印度为代表的第三条道路发展模式 开创了2 0世纪世界现 代化的新模式 材料一整个英国统治时期虽然有某些经济指标的增长 但整个国民经 济结构畸形 经济严重依附于外国资本和国际市场的变动 经济增长率低而 不稳 人民生活水平没有相应改善的经济现象 被一些学者称为 有增长而无 发展的经济 1 根据材料一 分析独立前印度出现 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经济 的原因 材料二殖民剥削造成印度经济的停滞和贫困 因而独立后的印度在经 济上尽量少地依赖西方资本主义 而寻求一种自力更生的发展 根据甘地和尼 赫鲁达成的共识 尼赫鲁不再鼓吹苏联的社会主义 甘地不再反对工业化 由政 府负责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 其他领域则鼓励私有经济自由发展 尼赫鲁执 政时期 主张由国家来支配和指挥经济发展 对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尤其重视 尼赫鲁认为 这是从一切现存制度中吸取精华的第三条道路 它寻求创造某 种适合本国历史和哲学的东西 印度人民大众历来对工商业者抱有鄙视 态度 国家资本而不是私营资本的发展有利于获得一般群众的拥戴 有利于同 共产党等左翼势力争夺群众 印度一方面标榜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 9 0 ZHONGXUEZHENGSHI DI 国家 在鼓吹自力更生的同时 从不拒绝来自西方的援助和投资 另一方面 印 度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积极争取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 当时有人 不无调侃地说 尼赫鲁时代的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国际事业 2 根据材料二 说明印度的发展模式为什么被称作 第三条道路 归纳 印度第三条道路发展模式的要点 3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指出印度第三条道路发展模式的积极效果 材料三独立后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比较 国别 1 9 5 0 1 9 7 3年 G D P年均增长率 1 9 7 3 1 9 9 2年 G D P年均增长率 1 9 5 0 1 9 7 2年 人均G D P年均 增长率 1 9 7 3 1 9 9 2年 人均G D P年均 增长率 印度3 7 4 7 1 6 2 4 中国5 1 6 4 2 9 5 2 注 1 9 5 0年 印度的总体经济水平高于中国 4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 试从印度自身分析造成这种 现象的原因 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 综合以上各问 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 英国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国民经济结构畸形 严重依附于 外国资本和国际市场 经济增长率低而不稳 人民生活水平低 2 介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 故称第三条道路 要点 依据本国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 吸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精 华 避免社会主义化 尽量少地依赖西方资本主义 自力更生 国有经济和私 营经济混合发展 政府主导 干预经济 以工业化为重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3 赢得了民众的支持 创造了宽松的国际环境 得到了宝贵的国际援 助 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 科技发展迅速 4 现象 印度发展速度低于中国 印度自身原因 人口膨胀 环境恶化 民族和宗教矛盾等 根本原因 社会制度的差异 5 民族独立是社会发展的前提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要依据本国国情 社 会主义具有优越性等 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 2 材料一1 9 7 0年1 2月7日 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 到华沙无名烈 士墓前献花圈 为被希特勒残杀的5 0万犹太人下跪志哀 亚洲日本的领导 创新习题 9 1 2 0 0 8 3 ZHONGXUEZHENGSHI DI 人也下跪了 但跪的不是千千万万的亚洲邻国的受害者 而是当年肆意屠杀 无辜生灵的 刽子手 材料二1 9 4 4年6月6日 盟国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6 0年后 德国总理 格哈德 施罗德作为首名应邀的德国政府首脑 出席了诺曼底登陆6 0周年庆 典 极具象征意义 施罗德如是评价自己的应邀 这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 战终于结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你如何看待材料一中德国总理勃兰特这一跪 2 材料一中 亚洲日本的领导人也下跪了 指的是什么事件 试分析日 本领导人这样做的历史原因 3 材料二中有 这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 之句 你如何理解这 句话 4 欧洲国家所弘扬的诺曼底精神中 最需学习和发扬光大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勃兰特这一跪不仅化解了这两个相邻民族的宿怨 而且加 速了德国融入欧洲和世界的进程 2 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 二战后由于美国的庇护 对日本法西斯分 子未能彻底清除 导致日本法西斯势力沉渣泛起 3 因为纪念诺曼底登陆庆典有战败国领袖参加 这意味着德国纳粹留 下的伤口已经完全愈合 欧洲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4 国际社会的团结和合作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