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解剖结构教程.ppt_第1页
人脑解剖结构教程.ppt_第2页
人脑解剖结构教程.ppt_第3页
人脑解剖结构教程.ppt_第4页
人脑解剖结构教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常人体结构 高职高专医科类精品课程 供三年制用 在 组织学与胚胎学 基础上添加解剖学内容 王存午制作2001年8月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 端脑Telencephalon 本章基本要求掌握端脑的分叶和主要沟回的名称 位置 基底核的组成 纹状体的概念 区分和功能 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 第I躯体运动区 第I躯体感觉区 视区 听区 各语言中枢的位置及损伤表现 内囊的位置 分部 各部通过纤维束及损伤表现 熟悉侧脑室的位置 分部 交通 大脑半球髓质的分类 连合系的组成 一了解大脑皮质的分区 Brodmann 外囊和最外囊的位置 联络系纤维的组成 边缘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脑桥 端脑 间脑 中脑 延髓 大脑半球分五叶 额叶 顶叶 枕叶 颞叶 岛叶 岛叶 大脑半球分五叶 额叶 顶叶 枕叶 颞叶 岛叶 大脑半球外侧观 颞上回 额中回 额上沟 额上回 中央前回 中央沟 中央后回 缘上回 角回 顶枕沟 顶上小叶 中央后沟 顶内沟 眶回 额下沟 额下回 外侧沟 颞下回 颞下沟 颞中回 颞上沟 大脑半球内侧面 胼胝体干 扣带回 扣带沟 旁中央小叶 胼胝体沟 楔前叶 楔叶 钩 海马旁回 枕额内侧沟 枕额内侧回 舌回 距状沟 胼胝体压部 穹窿 胼胝体下区 终板旁回 前联合 透明隔 胼胝体嘴 胼胝体膝 顶枕沟 脑底面观 嗅球 嗅束 视交叉 前穿质 视束 动眼神经 三叉神经 脑桥 展神经 舌下神经 锥体 锥体交叉 垂体 嗅三角 灰结节 大脑脚 乳头体 滑车神经 面神经 前庭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橄榄 小脑 大脑半球岛叶 额叶 岛长回 岛环状沟 岛短回 岛中央沟 岛阈 顶叶 图 端脑Telencephalon 一 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大脑横裂 大脑纵裂 分叶 外侧沟 中央沟 顶枕沟 额叶 颞叶 顶叶 枕叶 胼胝体corpuscallosum 枕前切迹 顶枕沟 距状沟 Frontallobe Parietallobe Temporallobe Occipitallobe 脑回 额上回superiorfrontalgyrus 额中回middlefrontalgyrus 额下回inferiorfrontalgyrus 中央前回precentralgyrus 中央后回postcentralgyrus 顶上小叶 顶下小叶 缘上回supramarginalgyrus 角回angulargyrus 颞上回superiortemporalgyrus 颞下回inferiortemporalgyrus 颞中回middletemporalgyrus 内侧面 中央旁小叶paracentrallobule 距状沟calcarinesulcus 楔叶 舌回lingualgyrus 胼胝体沟 海马沟 扣带回cingulategyrus 边缘支 钩uncus 海马旁回parahippocampalgyrus 底面 嗅束olfactorytract 嗅球olfactorybulb 嗅三角olfactorytrigone 海马旁回parahippocampusgyrus 钩uncus 海马沟hippocampussulcus 边缘叶 齿状回 边缘叶 扣带回 海马旁回 齿状回 海马 隔区 二 大脑皮质 是覆盖在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 1 细胞构筑按神经元形态分5类 如锥体细胞 颗粒细胞梭形细胞等 新皮质分6层 分子层 外颗粒层 外锥体细胞层 内颗粒层 内锥体细胞层 多形细胞层 原皮质 包括海马和齿状回 旧皮质 嗅球 发生上较古老 神经元排列成3层 新皮质 占据大脑皮质的绝大部分 神经元排列为6层 分型 皮质结构 大脑皮质六层结构 大脑皮质的分区 皮质的不同部位各层的厚薄不同 故各部功能不同 形成分区的基础 常用Brodmann的52区 二 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 1 初级躯体运动区primarysomaticmotorarea 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包括4 6区 特点 倒置的人形 但头部是正的 交叉管理 各部投影区的大小与体形大小无关 而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 损伤表现 对侧肢体相应部位瘫痪 2 初级躯体感觉区primarysomaticsensoryarea 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的后部包括3 1 2区 特点同运动区 受损表现 对侧肢体相应区感觉障碍 3 视觉区visualarea 距状沟两侧的皮质 17区 左侧半球视区接受左眼颞侧视网膜和右侧视网膜鼻侧半传来的信息 右侧枕叶接受右眼颞侧与左眼颞侧与左眼鼻侧视网膜传入纤维的投射 损伤一侧视区 可引起双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 4 听觉区auditoryarea 位于颞横回 41 42区 接受双侧听觉传入 5 平衡觉区vestibulararea 中央后回下端面区附近 2区 6 味觉区gustatorryarea 顶叶岛盖及岛周皮质 43区 7 嗅觉区olfactoryarea 海马旁回 钩附近 34区 8 运动性语言中枢motorspeecharea 额下回后部 44 45区 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 9 听觉性语言中枢auditoryspeecharea 颞上回后部 22区 受损产生感觉性失语 不理解 10 视觉性语言中枢visualspeecharea 角回 30区 受损产生失读症 11 书写中枢writingarea 额中回后部 8区 受损产生失写症 三 关于大脑半球的功能不对称性 左右半球的发育在功能上各有优势 左侧半球以语言 意识 数学分析等活动为主 右侧半球以非语言信息 如音乐 图形 时空概念等为主 三 侧脑室和基底核 一 基底核 2 豆状核lentiformnucleus 1 尾状核caudatenucleus 包括苍白球和壳 尾状核头 壳putamen 苍白球globuspallidus 苍白球在发生上出现较早 称旧纹状体 尾状核和壳出现较晚 称新纹状体 纹状体是锥体外路的重要结构 低等动物的运动中枢 分头 体 尾3部 参与构成侧脑室壁 尾状核头与豆状核间有纤维相连 故合称纹状体 纹状体 纹状体的纤维联系 纹状体的功能 3 屏状核 位于岛叶皮质和豆状核之间 屏状核 4 杏仁体 与尾状核尾相连 屏状核和杏仁体都属边缘系统结构 二 侧脑室 是大脑半球内的腔隙 内有大量脉络丛 分四部 中央部 位于顶叶 中央部 前角 深入额叶 前角 后角 深入枕叶 后角 下角 深入颞叶 下角 侧脑室脉络丛 侧脑室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 四 大脑半球的髓质 一 连合纤维 指连接左 右大脑半球的纤维 包括胼胝体 前连合 穹隆连合 胼胝体corpuscallosum 穹隆连合commissureoffornix 前连合anteriorcommissure 2 联络系 同侧半球内部的纤维 弓状纤维 弓状纤维 钩束 钩束 上纵束 上纵束 下纵束 下纵束 扣带 扣带cingulum 三 投射纤维 是联系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构的上下行纤维 这些纤维绝大部分经过内囊 内囊internalcapsule 位置 尾状核 背侧丘脑 豆状核之间 区分 内囊前肢 膝 后肢 前肢anteriorlimb 膝genu 后肢posteriorlimb 通过的纤维束 前肢 丘脑前辐射 额桥束 丘脑前辐射anteriorthalamicradiation 额桥束frontopontinetract 膝 皮质核束corticonucleartract 后肢 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tract 皮质红核束 顶枕颞桥束 丘脑中央辐射 丘脑中央辐射centralthalamicradiation 视辐射 视辐射opticradiation 听辐射 听辐射auditoryradiation 损伤表现 对侧半身瘫痪 对侧半身感觉障碍 双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 皮质红核束corticorubraltract 顶枕颞桥束 五 嗅脑和边缘系统 边缘叶和相关的皮质 额叶眶部 岛叶 颞极 及皮质下结构 杏仁体 下丘脑 上丘脑 中脑被盖 2 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