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教育史复习考试指导第一讲一、教育起源理论评。(1)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这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 (创导者:法国利拓尔诺、美国桑代克、英国沛西能)(2)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教育史科教书(3)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这是苏联学者最先提出并被我国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4)教育需要起源论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是最早提出的人。简单题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教育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原始人的群居生活为成员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基本条件,有利于年长一代向年青一代传授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经验,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发展。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原始生活的需要和生产技能是相应的。原始人类的教育意识是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将知识传授给别人、向别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都很低,但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发现和积累,教育的意识性、目的性、计划性不断得到加强,最终摆脱教育与生活混同的状态。二、埃及、印度及中国最早出现的学校教育机构举例。(1)埃及:l 宫廷学校建于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宫廷学校是人类有史可稽的最古老的学校。(苏联米定斯基认为)l 僧侣学校、职官学校、文士学校(2)印度:l 婆罗门时期的教育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l 佛教教育(释迦摩尼所创)两者区别:在教育实施上有所区别,婆罗门教育是一种私立的教育,教育对象多位婆罗门弟子,故教育带有强烈贵族性,教育方法采用口授法及导师制;佛教教育则是教师均由佛教僧侣担任,教育对象较为广泛,故教育带有平民性,教育方法把教授,讲解及个人钻研经典相结合。简答题古代印度的教育古印度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种姓制度,即把人按高到低分为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四个等级。B.C8世纪以后,印度出现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教师称为“古儒”。儿童入学后即迁入古儒家,学习年限为12年,主要内容为吠陀经。B.C 6世纪的印度教育,一般称为“婆罗门教育”。教育的对象主要为婆罗门等高级种姓,以家庭教育为主,主要学习吠陀经。B.C5世纪左右的印度教育,一般称为“佛教教育”。佛教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四姓平等”。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学习内容为佛教经典。佛教的寺院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学术机构。中国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 “成均” 和 “庠” 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三、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制度。P18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成为“乡学。”(1)、家庭教育 (2)、小学教育(首先强调德行教育)(3)、大学教育 (大学的学程9年)两者区别:小学学礼乐书数为主,大学以射御训练为主;小学写字与计算为主,大学教诗、书。大学学大艺履大节,不仅内容增加,而且程度已提高。(4)、乡学 (5)、考核与奖惩(对合格的学生,最直接的奖励就是官职、爵位、俸禄;德行不合格采取严正的措施,先教后罚,死不悔改流放远方) (6)、官师合一名词解释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六艺教育:一、礼乐 二、射御 三、书教(西周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名词解释六艺: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四、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比较。P3134斯巴达教育的特点:(1)、斯巴达教育具有浓厚军事色彩,完全为国家控制,主要为公共教育。(2)、教育过程:出生后进行严格体检,7岁前接受家庭教育;7-18岁,开始军营生活,进行严格军事训练和道德灌输;18-20岁,接受军事训练团教育;20-30岁,接受实践训练,30岁正式获得公民资格。(3)、重视女子教育。雅典教育的特点:(1)、重视教育,包括公共教育和私人教育。(2)、教育过程:出生后进行体检,7岁前在家由父母养育;7-13岁,女孩接受家庭教育,男孩进入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13-15岁,继续在文法、弦琴学校学习或进入体操学校接受体育训练;15-16岁,大多数人开始就业,少数贵族子弟进入国家体育馆接受体育、智育和审美教育;18-20岁,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到20岁,经过一定仪式,授予公民称号。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雅典教育的制度化程度要高一些。五、学习中外教育史的意义。P1前言 学习中国教育史,了解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源流,将有助于树立唯物辩证的教育发展观,扩大教育知识眼界,激励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批判教育历史上封建专制落后黑暗的一面,发扬民主科学进步光辉的一面,也将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鼓舞人们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的自信心。第二讲一、分析孔子、孟子、柏拉图的教育思想。P29 p65 外史p59孔子:(教育思想)(1)、孔子主张德政,为了达到德政的目的,强调以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3)、提倡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学而优则仕”。论述题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4)、以“六艺“为教学内容诗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风、雅、颂。书又称尚书,古代历史文献汇编。礼孔丘认为,礼是立国的根本,在社会生活中有着重大的作用。乐、 易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论述题孔子教学内容的特点。其一偏重社会人事,其二偏重文事,其三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始作俑者)。(5)、总结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l 学、思、行结合 (主张“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以致用”)l 启发诱导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教学的教育家。l 因材施教 l 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6)、主张自觉修养德行(孔子的德育原则)l 立志(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l 克己(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l 力行(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l 中庸(能明辨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中道而行)。l 内省(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l 改过(有过错不应该掩盖,而要正视错误公开改正,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7)、树立教师的典范l 学而不厌l 温故而知新 l 诲人不倦l 以身作则 l 爱护学生 l 教学相长 论述题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2)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3)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孟子:(教育思想)(1)、孟子主张“性善论”这是他教育理论的基础。(2)、论教育的作用与目的。l 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l 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论”(3)、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论述题如何实现“大丈夫”这一人格理想孟轲以为主要靠人的内心修养l 持志养气l 动心忍性l 存心养性l 反求诸己(4)、论教学深造自得 、盈科而进 、教亦多术 、专心致志名词解释明人伦:“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论述题孟子关于教育的作用有哪些论述?孟子从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和性善论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与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他指出每个人虽然先天具有四个善端,但在后天的环境里,由于外物的诱惑与自身努力的不够,可能会失掉或摒弃这些善端。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柏拉图(教育思想):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对西方教育理论和制度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柏拉图的主要教育著作理想国被称为西 方教育史上教育思想发展的一大里程碑。他的教育观点主要有:(1)、最早提出了教育的重大政治意义,强调应当由国家来组织完整教育体系,以实现其奴隶制的理想国。理想国的最终教育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和政治家-哲学王。(2)、提倡德、智、体的和谐发展,强调公共学前教育和女子教育,倡导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理论(“四艺”)学科。(3)、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具有一些积极的因素,如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男女教育平等,注重早期教育等,但也过分强调一致性,轻视变革,忽视个性发展等问题。 论述题试分析柏拉图的国家化教育思想。国家化教育思想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认为,理想国家的建立和稳定依赖于教育,依赖于国家对每个公民的教育。他主张教育由国家负责,国家应当为公民举办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国家的教育应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教育是建立理想社会、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为此,教育从内容到形式应受到国家的严密控制。2、比较墨家p59和法家p85的教育主张。3、分析学记p96雄辩术原理中的教育思想。4、古代教育思想形成时期的特点。 第三讲1、汉代的文教政策p105及其官学体系p111一、各家并存。推崇“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1)重视知识分子作用 2)允许开办私学 3)废除“郏书律”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平”2、兴太学以养土 3、重视选举,任贤能使2、太学的创办及其特点。P109创办:1)太学是一所儒学专门学校。传授的是单一的儒家经典。2)太学的教学形式因不同时间的不同条件而又发展3)太学没有严格的授课和年级制度,所以尤为重视考试。3、先秦时期私学的特点p103。稷下学宫。P544、唐p156、宋p198时期的文教政策及其官学p161体系。5、科举制度的创建与发展、对中国教育的影响。P1566、宋代书院产生的原因和概况。P2147、明朝p245和清朝p265官学教育制度的特点。8、试析书院的特点。9、中世纪教会控制的学校?p107修道院教育的“七艺”p11教育,骑士的“七技”教育。11、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P15812、宗教改革对教育的影响。P18013、北宋的三次兴学及内容p198;苏湖教法(分斋教学)p205、三舍法p203;社学的建立。 第四讲1、古代教育中外教育理论发展时期各位思想家的主要代表作。2、朱熹p233、王守仁p255、夸美纽斯p191的教育思想。3、明清之际的启蒙教育思想以及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p170的教育思想。第五讲贝尔兰-卡斯特制、初等教育法案基佐法案p371、费里法案p373、法国革命期间的三份教育改革方案p234、法国的大学区制泛爱学校p237彼得一世的教育改革p245、俄罗斯帝国国民学校章程p248莫雷尔法日本的学制令p415马礼逊学堂p301、京师同文馆p314、留美幼童p321、中体西用p324、壬寅-癸卯学制p346、改革派的教育主张p299洋务教育的发展及特点p311维新派的教育实践。P329百日维新期间的教育改革措施。P332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P345清末的留学教育:留美幼童、留日高潮p352、退款兴学353与留美中国近代教会教育概况。P301第六讲卢梭p259、赫尔巴特p313、裴斯泰洛齐p285、张之洞劝学篇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p325。第七讲英国的巴尔福教育法p537、巴特勒法案p540、1988年教育改革法p643;法国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p646、哈比改革法案p652;德国的汉堡协定p659;美国“八年研究”计划、“史密斯-休斯法案”、 国防教育法p628;日本的教育敕语的颁布与影响、教育基本法及其基本精神p663;苏联的统一劳动学校规程、30年代苏联教育整顿和发展的法规、关于加强学校同生活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苏联国民教育制度的建议;中国的普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件 8 输入输出系统
- XXXX年选人用人专项整治党性分析报告范文
- 巡察组写巡察报告课件
- 输电线路运行培训课件
- 尾矿作业安全培训教程课件
- 国际知识产权贸易合同创新成果转化与许可使用
- 生态旅游区土石方运输与景观建设合同
- 风力发电场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与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 专项项目出差人员管理服务合同
- 离婚子女抚养权争夺人民法院协议调解合同
-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MySQL)》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铁塔监理流程
- 2024年08月北京2024年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稳派教育2025届高考压轴卷英语试卷含解析
- 足球比赛-开幕式组织方案
- 电梯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 高等传热学全册课件
- 2024年华东电力设计院限公司校园招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宠物护理与美容技术》课件-染色
- DL-T+5220-2021-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