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摘 要 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相伴的是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 问题 据有关部门统计 环境污染 80 来自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孟凡利 1999 那么企业作为环境问题的肇事者 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企业环 境会计信息披露成为了人们了解企业环保成果 环境政策和进行环境预测的重要工具 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有效探讨有助于企业更有效的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对环 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探讨有助于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更好的满足利益相关者 的需要 最终将有利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的解决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进行研究 首先对国内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进行 综述 对前人做过的工作加以归纳 其次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包括可持续发展 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 第三章介绍了国外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的现状 主要介绍了日本 美国 欧洲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从上述几个国家环境会 计信息披露模式得出一些对我们有益的启示 第四章依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2008 年印 发的 上市公司环保核查行业分类管理名录 从需要进行环保核查的14个行业选取 318 家企业 并依据中国证监会 2001 年公布的 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南 该指南所指的重 污染行业包含需要进行环保核查的 14 个行业 因此可以推断出上述所选的 318 家企业 均是重污染企业 依据中国证监会 2001 年公布的 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从非重污 染行业选取 377 家公司为样本来研究我国目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通过阅读这 695 家企业的年报和网站 总结这些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现状 第五章对现有的环 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进行利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重污染行业或企业实行独立 模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非重污染行业或企业实行补充报告的模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关键词关键词 环境会计信息 披露模式 补充报告模式 独立报告模式 ii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issues is grow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become a global problem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80 of pollution comes from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meng lee 1999 then the business as the perpetrators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e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as people understand the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outcomes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an important tool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however the disclosure model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an contribute to more effective disclosure of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the research on the model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can help meet the needs of stakeholders and it will ultimately benefit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model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n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first of all it summaries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odel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n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nd generalizes the previous studies secondl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includ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ory and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the third chapter describes the status about the international model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n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nd introduces the model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n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 jap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from the above model of several nation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n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we can draw some useful lessons for us in fourth chapter basing on the list of environmental verification sector management about listed companies which is issued by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fice in 2008 we selectes 318 companies from the 14 industries which are required to environmental verification according to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iii commission in 2001 published classific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industry guidelines we select 377 companies from other industry as representative of non heavily polluting enterprises by reading this 695 corporates annual reports and websites this article summaries up the status model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n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nd analysi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tatus model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n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 chapter v i think that heavily polluting industries disclos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independent report non heavy polluting industries use the supplementary report to disclos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keywords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model independent reporting model supplementary reporting model 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章 引言 1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自 18 世纪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在物质文明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 科学技术得 到迅猛发展 然而人类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遭到前所未有 的破坏 环境的恶化使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全世界范围内要求保护环境的呼 声越来越高 1987 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 我们共同的未来 的 研究报告 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模式 1993 年我国发表了 中国 21 世纪议程 把可持 续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要求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注重环境保护 使资 源和环境能永续的支持经济的健康发展 另外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也为环境会计的 建立提供了前提条件 本文认为作为国民经济命脉的企业应该在环境保护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据有关 资料表明 目前自然环境所接受的污染物有 80 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3 因此企业应该在当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的责任 这 不仅要求企业注重环境保护 同时也要求企业会计部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只有这样才 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不相适应的是传统财务会计没有把企 业与环境视为共生体 传统财务会计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忽略了企业对环境所造 成的影响 随着环境恶化的日益严重 环境保护以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环境会计是 从环境保护 环境成本 环境收益 环境利润等方面去研究 揭示环境现状以利于人们 对环境的认识 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最主要最基本的问题 是研究环境会计 的切入点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既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需要 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环境会计信息将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经营 业绩评价和投资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 息 目前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不统一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中主要表述的 是历史资料 并且披露的主要是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信息 货币化信息比较少 主要采用 的文字表述的披露方式 在披露模式上 有的企业在招股说明书上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有的企业则是在董事会报告上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还有的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有的企业 如海尔集团编制独立的环境报告书 由此可见目前的披露模式很混乱 本文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研究 2 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本文研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 式的研究有助于为企业的环境会计实务提供理论指导 拓宽了环境会计研究的领域 具 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同时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进行研究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 方面促使企业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 关注环境效益 环境经济学认为 在生产成本中 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换取高额利润 将沉重的环境费用转嫁给社会将增加公共费用开 支 对环境会计信息模式进行规范 有助于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 有助于企业把自 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 进而有利于整个社会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 其次 有助于企业更好的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已加入 wto 与其他国家的交往日益密切 企 业注重环境会计有助于打破绿色壁垒 建立有效的绿色经营系统 另一方面我们在吸引 外资时 增加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可以避免引进污染严重和破坏自然资源的项目 防 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项目转移到我国 进而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 最后有助于正确 评价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存在缺陷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 一 忽略环境资源的稀缺性 国内生产总值 gdp 认为自然资源是自由财富 不去考 虑自然资源的逐步稀缺性 其二 将一些用来维护环境质量的费用当做国民收入或生产 的增加 实际上这些费用应当用来作为社会的维持成本 而不应当作为社会财富的增加 据有关资料表明 我国的 gdp 中 至少有 18 是依据环境 透支 实现的 为此进行 绿色核算将传统的 gdp 调整为绿色 gdp 3 本文对会计信息披露模式进行研究 使企 业披露更具价值相关性的环境会计信息 进而将资源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 系 有助于正确的评价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1 2 研究文献综述 1 2 研究文献综述 1 2 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 2 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 1971 年 f a 比蒙斯 f a beams 发表了 控 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 1973 年 j t 马林 j t marlin 发表了 污染的会计研究 这两篇文章揭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领域 2 第一章 引言 3 1 2 1 1 环境会计信息的自愿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自愿披露 andrea b coulson 1999 认为 在作出信贷决策时往往考虑公司的环境业绩 为确定 借款人的环境业绩是否合理 需要进行环境信用风险评价 为得到银行资金支持 公司 一般自愿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自愿注重环境保护 美国学者 nola buhr 2002 认为 公司 面临着来自政府 选民 消费者 员工 投资分析者以及环保组织等方面带来的压力 这一些迫使公司发布环境会计信息来改变自身的环保形象 进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以 确立自己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那么环境报告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公司提高业绩透 明度的一种工具 caroline b c hermann 2005 认为 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可以为企业 带来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比如 企业通过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来获得竞争优势以及银行的 信用支持 因此企业通常自愿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patrick de beer francois friend 2006 认 为 环境会计是提升企业的环境和经济性能管理的一种工具 因此企业通常主动自愿披 露环境会计信息来体现其环境管理水平 1 2 1 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模式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模式 英国著名会计学家格瑞 r h gray 1993 教授认为 上市公司应当编制环境绩效报 告 需要披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采取的环境政策 相应的环境计划和结构 框架 设计的财务事项 发生的环境活动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管理 日本从 1997 年 开始实施环境报告书 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基本项目 环保方针 目标及业 绩概况 环境财务影响 环境管理状况已经降低环境负荷 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政府间专 家工作组发布的 关于环境措施会计信息的揭示 1999 建议 1 披露企业就环境 有关的立法 本企业环境排放物指标以及有关执行情况 要求在公司董事会报告中披露 主要采用补充报告模式 2 披露企业支出资本化情况以及摊销情况 如何把它记录为 负债或或有负债 要求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 采用补充报告的方式披露 christine jasch 2003 认为 企业主要披露环境成本方面的信息 j mylonakis p tahinakis 2006 认为 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主要是环境成本方面的信息 并提出了环境会计成本 效益分析模型 junrui zhang huiting guo bin li 2009 认为 企业主要披露环境会计 信息对财务状况的影响 披露其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研究 4 1 2 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 2 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我国对西方环境会计思想的介绍和认识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 1992 年葛家澍在 会计研究 发表了 90 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 环境会计理论 环境会 计理论被首次引入我国 在会计界引起很大的反响 之后 我国有不少学者致力于环境 会计方面的研究 1 2 2 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王新平 韩军 2000 认为 当前环境会计理论相对不成熟 主张规模小的企业采 取补充报告的方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规模大的企业采取独立报告的方式披露环境会计 信息 孙兴华和王兆蕊 2002 认为 应财务补充报告模式 在传统会计报表的基础上 加入环境会计要素 李建发 肖华 2002 认为 在我国当前环境会计具体准则空缺的 情况下 企业应考虑采用独立环境会计报告模式 待将来我国颁布了环境会计具体准则 后 考虑采用补充环境会计报告模式 储姣 郭金花 刘伏强 2003 认为 独立环境 报告信息将环境信息和财务信息区别开来进行披露 避免两者合并报送引起的混乱 加 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改变环境会计信息的附属地位 他们认为独立环境会计 报告包括环境资产负债表 环境会计损益表 环境绩效报告 主要针对环境政策的内容 环境污染治理情况 环境政策实施计划等作出说明 环境成本费用明细表 企业年度 环境保护计划 环境污染报告等 许家林和蔡传里 2004 蔡昌 2005 认为 以单 独编制环境报告为宜 范永太 乔引华 2005 认为 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可以采用 梯式 的发展战略 从补充报告模式逐步过渡到独立报告模式 并逐步构建适合我国国 情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杨友孝 徐欣 2007 认为 环境会计要素采用单列项目 在现有的会计报表内披露比较合适 环境绩效信息披露在现有的信息披露工具中披露或 采取单独的环境报告 并认为单独的环境会计报告书是未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发展的方 向 李玉敏 2010 认为 应根据企业的不同规模选取不同的披露模式 对规模较大的 上市公司选择独立报告的模式 对中型企业选择在传统的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增加项目或 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的方式 而一些小型企业采取叙述性披露方式 梁汝新 2010 认为 以价值量为基础方式对环境财务信息进行披露 以实物量为基础方式对环境绩效 信息进行披露 第一章 引言 5 1 2 2 2 国际经验介绍方面的文献国际经验介绍方面的文献 李翼 祝圣训 2005 主要介绍了环境会计产生的背景以及挪威 瑞典 芬兰 丹 麦 德国 荷兰 澳大利亚 美国的环境会计体系 并对环境会计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肖序与姜林林 2006 主要介绍了韩国环境会计的发展历程及简介 韩国环境会计的迅 速发展离不开韩国环境部 kmoe 以及韩国会计协会 kai 的努力 孟晓俊与胡琳 吉 2008 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来比较美 日 中环 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差异 总结了差异形成的原因 李淑萍 2007 对美国 日本 中国 欧洲国家的环境信息披露企业数目 环境信息披露内容 环境信息披露模式 各国环境 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找出目前我国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与其他国家 的差距 龚蕾 2010 主要对中日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进行计较 通过计较可知 日本企业主要通过独立报告方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而我国目前的披露方式比较混乱 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来规范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目前日本企业大 多以自愿方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而我国环境会计准则和指导性文件欠缺 企业主要是 迫于政府压力才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1 2 2 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肖维平 1999 认为 环境成本 环境负债 与环境成本和负债相关的会计政策 报表中确定的环境成本和负债的性质等都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孟凡利 1999 认为应该披露的内容 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和环境绩效 该观点较为全面 兼顾了各类 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肖序 2002 认为 应该将环境报告书 第三者审计意见以及社会 公众的评价等进行披露 肖华 2002 认为企业环境报告应披露企业环境活动对财务状 况的影响 企业环境报告的空间范围 企业的环境影响以及企业的环境业绩 安庆钊 2004 认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与环境有关的经济业务产生 的环境影响 包括环境保护支出 环境收益等 后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没有取得突 破性进展 只是表述不同而已 耿建新 2002 袁广达 2004 梁汝新 2010 等都提 出了环境会计信息应该披露的内容 但基本都在肖维平和孟凡利所提的范围之内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研究 6 1 2 2 4 国内研究状况总结国内研究状况总结 由于我国的环境会计起步较晚 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务方面都不成熟 与先进 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实证性的研究偏少 我国目前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在 研究方法上 主要偏重于规范研究 实证性的研究偏少 因此目前加强应加强环境会计 实用性方面的研究 开展环境会计实践 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方面在披露内容和披露模式方面还需完善 目前相关的 研究就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有的学者偏重于补充报告模式 有的 学者偏重于独立报告模式 这样不利于我国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披露的信息缺乏可比 性 3 研究范围比较全面 许多学者就环境会计基础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探析和研究 基 础理论的研究内容基本成型 研究内容涉及国外经验介绍到国内相关理论基础的方方面 面 1 3 研究目的和方法 1 3 研究目的和方法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不统一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可比性差 以 及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主要是文字说明 货币化信息少等现状 提出我国企业应采取的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指出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不同阶段应运用不同的披露模 式 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污染行业或企业选择表内披露和表外披露相结合的 方式 非重污染行业或企业的披露模式不做硬性规定 鼓励其自愿披露 第二阶段建立 完善的环境会计体系后 重污染行业或企业采用独立报告的模式进行披露 非重污染行 业或企业采用补充报告的方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第三阶段环境会计在我国发展成熟 后 所有企业都采用独立报告方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在披露时间的规定上 第一阶段 重污染行业或企业要披露年度环境会计信息报告 第二阶段 重污染行业或企业不仅要 披露年度环境会计信息报告 还要披露半年度环境会计信息报告 非重污染行业或企业 可以不披露半年度环境会计信息报告 但必须披露年度环境会计信息报告 第三阶段所 有的企业都披露年度环境会计信息报告和半年度环境会计信息报告 本文主要采用了规 范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 第一章 引言 7 1 4 本文的结构安排 1 4 本文的结构安排 全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引言 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 选题意义 国内外文献综 述 研究目的和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 首先介绍了 环境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其次介绍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概述 最后介绍了三个基本理 论 分别是可持续发展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国外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现状 主要从国外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以及环境 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等方面来进行介绍 主要介绍日本 美国 欧洲等国家的情况 并从 这些国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以及披露模式得出一些对我们有益的启示 第四章主要 介绍了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现状 主要依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2008 年印发 的 上市公司环保核查行业分类管理名录 将需要进行环保核查的行业分为 火电 钢铁 水泥 电解铝 煤炭 冶金 建材 采矿 化工 石化 制药 轻工 纺织 制 革 14 个行业 本文在这 14 个行业选 318 家企业为代表 并依据中国证监会 2001 年公 布的 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南 该指南所指的重污染行业包含需要进行环保核查的 14 个行业 因此可以推断出上述所选的 318 家企业均是重污染企业 依据中国证监会 2001 年公布的 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从非重污染行业选取 377 家公司为样本来研究我 国目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通过阅读这 695 家企业的年报和网站 总结这些公司环 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现状 第五章在对现有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进行利弊分析的 基础上指出现有的披露模式需要改正之处以及值得继承的优点 并提出了我国企业应采 取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指出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不同的阶段应采取不同 的披露模式 本文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1 5 本文创新点 1 5 本文创新点 本文创新点 1 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污 染企业选择表内披露和表外披露相结合的方式 非重污染企业的披露模式不做硬性规 定 鼓励其自愿披露 第二阶段建立完善的环境会计体系后 重污染行业或企业采用独 立报告的模式进行披露 非重污染行业或企业采取补充报告的方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第三阶段独立报告模式在我国发展成熟后 所有的企业都采取独立报告方式披露环境会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研究 8 计信息 2 对披露时间的规定 第一阶段 重污染行业或企业要披露年度环境会计信 息报告 第二阶段 重污染行业或企业不仅要披露年度环境会计信息报告 还要披露半 年度环境会计信息报告 非重污染行业或企业可以不披露半年度环境会计信息报告 但 必须披露年度环境会计信息报告 第三阶段所有的企业都披露年度和半年度环境会计信 息报告 第二章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9 第二章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2 1 环境会计以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 2 1 环境会计以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 2 1 1 环境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2 1 1 环境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环境会计最早兴起于欧美 在 20 世纪 40 年代 人口剧增导致需求增加 进而造成 对自然资源的强度消耗 之后出现了自然灾害频繁 环境污染严重等现象 生态和经济 出现紧张局面 严重的污染事件使人们要求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 这也引起了西方 一些会计学者的重视 20 世纪 70 年代 西方部分会计学者开始研究环境保护和会计处 理技术之间的联系 并提出了 环境污染会计 这一概念 以比蒙斯和马林为代表 1971 年比蒙斯发表了 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 1973 年马林发表 污染的会计问题 这两篇文章揭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先河 继之后涌现了大量的研究环境会计的学者 80 年代环境会计在欧美形成基本理论框架 1983 年我国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之一 促 使我国会计界开始研究环境会计 1992 年葛家澍教授在 会计研究 第 5 期 发表了 90 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 绿色会计理论 一文 至此环境会计理论率先 被引入我国 在当时的理论界引起很大反响 之后开始有一批学者研究环境会计相关的 问题包括环境会计的概念与本质 环境会计目标 环境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环境会计的 基本假设与基本原则 环境成本计算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等问 题 并取得丰硕成果 为发展我国的环境会计 我国于 2001 年 1 月成立了中国会计学环境 会计专业委员会 并于 2001 年 11 月召开了首次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环境 会计这一课题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 对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 1 2 环境会计的概念 2 1 2 环境会计的概念 有关环境会计的概念 学者们众说纷纭 例如格瑞 gray 教授认为环境会计是一种 关于人造和自然资本增减的会计 是在两者之间转换的会计 加拿大 d b 罗宾斯坦认为 环境会计是为交易和促进公共福利 为了创造未来用途的财富以及保护资源 并核算这 些资源消耗的会计 我国学者孟凡利教授认为环境会计是企业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 它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研究 10 是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采用多种计量手段与属性 对与环境有关的活动以及 企业的环境有关的活动所作的反应与控制 我认同孟凡利教授的观点 同时我觉得在考虑环境会计的概念时 应该抓住环境会 计的本质 环境会计不仅要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同时非货币也是重要的计量方式 其次环境会计应当以有关法律和法规为依据 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 确 认 计量 记录环境资产与负债以及环境污染 开发 利用 防治的成本费用 研究环 境会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2 1 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2 1 3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选择好的切入点有利于对问题的研究 本文认为研究环境会计应当将环境会计信息 披露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原因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连接理论与实务的桥梁 在环境会 计领域首先进入实务的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将有更多的企 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披露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其次环境会计信息 披露的目标和环境会计的目标是一致的 环境会计的目标是通过相应的会计核算披露企 业的环境会计信息 目的是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帮助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 显然可以看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是环境会计的目标之一 两者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是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最终目的是实现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的统一 其次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最终有利于环境会计的发展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利于环境会计 理论和实务的发展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促使环境会计理论和实务不断 的发展 人们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环境会计不断发展的过程 同时环境会计 在理论和实务上的发展进步也促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 使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 息更好地帮助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 2 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2 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2 2 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 2 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20 世纪 50 到 60 年代 人类在经济 增长 人口 资源 城市化等所形成的环境压力下 对增长 发展的模式表示怀疑 1962 第二章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11 年美国生物学家莱切尔 卡逊 rachel carson 发表一部引起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 寂静 的春天 作者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引起的可怕景象 10 年之后 两位著名的美 国学者巴巴拉 沃德 barbara ward 和雷内 杜博斯 rene dubos 发表了 人类只有一 个地球 把人类生存与环境的认识引向一个新境界 可持续发展的新境界 1987 年 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 我们共同 的未来 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 我国经济的发展不能建立在过度消费环境资源基础之上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 环境保护 以实现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的统一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 续发展是生态 经济 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 即经济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 环 境可持续发展 其中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社会可持续发展 是目的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环境和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 是对传统的发展模式的 反思 可持续发展理论孕育了环境会计 因为在可持续战略思想的指导下 要求会计在 核算的时候充分考虑环境因素 例如 从微观层面来看 如果企业对环境资源的消耗和 污染超过环境本身的承受能力 不加以人为处理 那么必然引起环境资源的枯竭 最终 将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样环境会计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 环境造成的影响 将整个会计视野扩大到会计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实现企业的 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这样环境会计提供了比传统会计更为全面的会计 推行环 境会计的最终该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宏观层面来看 原有的国民经济核算 体系未考虑环境因素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 要求我们对国民经济的核算实行绿色 核算 要求在原有的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上减去自然资源的损耗价值 将经济增长 环 境保护 资源利用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把资源和环境的利用当做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投 入 这要求我们环境会计在核算时注意减去自然资源的损耗价值 环境会计报告要求环 境资源的使用者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目的是督促环境资源的使用者对环境资源的损耗进 行补尝 最终目的是实现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三者之间的统一 进而实现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在进行会计核算和计量时立足点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2 2 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 2 2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指的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研究 12 比如 信息的使用者和信息的生产者之间掌握的信息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存在差异 信息的生产者往往处于有利地位 往往拥有更真实的信息 信息不对称理论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ory 最早是由经济学家阿克罗夫 akerlof 1970 在 柠檬市场 质量不 确定性和市场机制 一文中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 市场卖方比买方拥有更多的信息 掌 握更多信息的一方会通过向信息缺乏者出售信息获利 信息缺乏的一方在市场经济中处 于不利地位 最终不利于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信息不对称主要产生以下两种经济后果 2 2 2 1 逆向选择逆向选择 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前为获得更大的收益往往 会故意隐瞒一些对自己不利的真实信息 在 柠檬市场 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 一 文中 首开逆向选择理论先河 乔治 阿克罗夫 george akerlof 认为卖者掌握产品完 全而真实的信息 由于买者掌握的信息是不充分的 因此卖者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状况 对买者进行欺骗 市场信号显示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弥补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 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危害 运用到企业的环境保护投入上 逆向选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企业和投资者在企 业环境状况信息上存在不对称现象 很显然企业知悉环境状况信息 处于信息优势地位 投资者由于条件所限可能无法获得真实全面的环境绩效信息 那么投资者可能只认同平 均环境绩效 那么那些环境绩效高于平均水平的企业在环境投资上的积极性会受挫 这 样出现 优币驱逐良币 现象 环境绩效高于平均水平的企业由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可 能不愿意在环保方面增加新的投入 环境绩效低于平均水平的企业也不会因为自己得到 的回报高于投入而增加新的投入 最终结果是整个社会的环境绩效水平整体下降 最终 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如何消除这一现象 信号传递理论为我们打开一扇 解决问题之窗 我们可以通过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来缓解甚至是消除双方信息不对称状 况 通过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可以使投资者 社会公众 政府等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 环境会计信息 这样环保投入多 环境绩效好的企业会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以便于 把自己与环境绩效差的企业区别开来 这样可以得到公众的好感以及政府的扶持 环境 绩效差 环保投入少的单位处出于掩盖的目的会不愿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这样市场可 以形成良好机制 消除市场上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 进行环境 会计信息披露可以使环境绩效好企业得到相应的回报 可以消除由于信息受到阻隔带来 第二章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13 的负外部性 能够使环境绩效好的企业得到相应的回报 同时也减少了信息使用者搜索 信息的成本 最终将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2 2 2 道德风险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的产生源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 由于所有者和 经营者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所有者不可能有效的观察到经营者的努力程度以及办事效 率 那么经营者就有可能偷懒 出现败德行为的机率大大增加 运用到企业的环境保护投资上 企业资源的提供者和企业管理当局之间是委托代理 关系 那么委托人希望受托人妥善保管资源以及合理利用资源 是企业的环境绩效最大 化 但是信息不对称状况的存在 资源提供者不可能有效的观察到企业管理当局的行为 那么极有可能产生企业管理当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的行为 这样委托人和 受托人价值取向产生的分歧导致 道德风险 的产生 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可以改变 委托人和受托人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弥补委托人信息占有的不充分 让投资者 社 会公众 政府了解企业环境保护的贡献程度 同时也可以对经营者环境保护责任履行情 况进行监督 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可以使信息使用者对公司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估 借 以判断企业管理者在环境事务上的努力程度 减少道德风险发生的机率 综上所述 企 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可以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发生的机率 减少所有者和经营者双 方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2 2 3 交易费用理论 2 2 3 交易费用理论 罗纳德 哈里 科斯 ronald h coase 于 1937 年和 1960 年分别发表了 厂商的性质 和 社会成本问题 两篇文章 这两篇文章中的论点后来被人们命名为 科斯定理 其核心内容是关于交易费用的论断 认为市场中的交易实质上是要花费大量的成本的 包括搜集交易对象 讨价还价 签订契约 履行契约以及监督契约的执行 维护交易秩 序 解决交易纠纷等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 科斯把这些成本费用称为 交易费用 科斯对交易费用对制度形成的影响 交易费用和权力配置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著名的 科斯定理 认为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 不同 的制度安排产生的资源配置效率是不同的 通过减少交易费用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 水平 应用到企业的环境保护投资上 通过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可以减少市场上交易费用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研究 14 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环境会计信息的充分披 露可以提高整个企业的透明度 减少企业与投资者 政府监管部门 社会公众之间信息 不对称状况 通常说来 人都是风险规避主义者 都是偏好确定性的事物或相对而言能 较确定的事情 规避有风险的事情 环境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正式消除不确定性的一种 有效的手段 减少了对风险判断的成本也即 交易费用 2 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可 以降低交易费用 包括政府部门的监管成本 分析和判断成本 信息搜集成本 潜在治 理成本等 此外环境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还可以改善企业形象 从长远来看最终将增加 上市公司的股票流动性 进而降低交易费用 但是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没有对环境会计 信息进行充分披露 导致投资者为使投资风险最小化而搜集环境会计信息产生了而大量 的交易费用 不利于社会福利的提高 综上所述 开展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在我国势在必 行 第三章 国外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15 第三章 国外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第三章 国外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由于工业革命最终发生在西方 因此环境会计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 他山之 石 可以攻玉 我们对西方国家以及与我们毗邻的日本等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进行介绍 并从中总结出一些对我们有益的启示 3 1 国外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比较 3 1 国外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比较 3 1 1 日本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3 1 1 日本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日本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最早起于 20 世纪 90 年代 1996 年 9 月 国际标准 化组织 iso 发布环境管理标准 iso14001 日本企业受到欧美国家绿色壁垒的影响开 始重视环境会计 积极努力申请该标准的认证 环境会计在日本的发展正是源于日本企 业积极努力通过 iso14001 认证的结果 29 此后很多大型企业开始实施环境会计 推行 绿色采购以及将环境管理的业绩作为企业业绩的主要评价指标 日本真正有计划 有组 织地实施环境会计始于 1999 年 在 1999 年发布的 环境白皮书 中指出 21 世纪的日 本应该着眼于环境立国的方针 重视环境问题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4 1999 年初只有 少数企业引进环境会计 到 2001 年 3 月底引进环境会计的企业急速上升 像日本的富 士通公司是第一家提供环境报告书的企业 还有索尼 松下电器等世界著名公司也相继 提供了环境报告书 之后 2002 年日本又颁布了 环境报告书指南 2000 版 该指 南不仅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 内容和对象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还明确了环境报告 书的制作目的 内容以及制作方法 紧接着日本政府于 2004 年 3 月颁布了 环境报告 书指南 2003 版 进一步对环境报告书的定义以及基本职能进行明确 日本政府的 上述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日本环境省2004年底发布的对1996家企业的调查显示 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达到 649 家 占被调查企业的 32 5 另外资料还表明还有 121 家企业准备在 2005 年底提供环境报告书 16 可见提供环境报告书的企业越来越多 种 种迹象表明日本的环境会计正在向普及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通过以上资料表明日本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是编制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单独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研究 16 披露 现行的环境会计报告是独立于财务报告之外的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设计了环境 会计系统软件 发布在相关的网站上供企业下载使用 使得现行的环境会计报告有统一 的格式 综上所述 日本企业环境报告相对较迟 但是发展却是十分迅速 并且目前已处于 世界先进水平 发展迅速的首要原因是日本政府环境立国的方针 日本政府从 20 世纪 末便提出了走向 循环性经济的口号 要求从 大量生产 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 为 基本特征的现代经济社会向 最优生产 最优消费和最少废弃 最主要特征的可持续发 展的循环性经济社会转变 日本政府制定的 环境会计指引 对日本环境会计的发展以 及环境报告书的形成起到很大的作用 下面的图表是日本政府制定环境会计指引的进 程 表 3 1 日本政府引进环境会计指引的进程 年份 环境会计 1999 年 3 月 环境保护成本和控制公开指引 征求意见稿 2000 年 5 月 环境会计指引 2000 年 6 月 环境会计指南 2001 年 5 月 环境会计指南 第二版 2002 年 3 月 环境会计指引 2002 版 2002 年 6 月 环境会计指南 2002 版 2003 年 4 月 环境成本分类指南 2003 版 2004 年 5 月 环境现状与课题 报告 2005 年 2 月 环境会计指引 2005 版 2005 年 6 月 环境管理会计方法工作指南 资料来源 大野木升司 环境会计在日本 世界林业研究 2006 年第 19 卷第 4 期 p78 3 1 2 美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3 1 2 美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美国从上世纪 70 年代起就有零星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披露 环境会计的企业以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迅速增加 上述状况的出现主要源于美国 第三章 国外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17 环保法律法规的施压以及资本市场的压力 在美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进程中 美 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空肠管留置方法
- 2017历史(人民版)一轮特训:第24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b-含解析
- 初级按摩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金钟街道开展新修订《行政复议法》专题培训
- 房地产建筑房地产房地产建筑工程行业报告
- 虚拟现实科技在游戏行业的应用
- 药监局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版2025中医技能考试题目及答案
- 辅警考试教材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传统医药数字化方剂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凹印机培训课件下载
- 麻精药培训课件
- 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
- 自来水公司考试试题及答案
- 基于碳点的比率型荧光检测平台构建及应用研究
- 护士(血液透析室)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脑深部刺激(DBS)装置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健康素养66条课件教学
- 亲子活动挖红薯活动方案
- 2025 年 5 月基金从业资格考试《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