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doc_第1页
凤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doc_第2页
凤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doc_第3页
凤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doc_第4页
凤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凤凰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第一章 总则1.1 本规划遵循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规、规范及国家、湖南省和凤凰县社会经济与旅游发展的有关文件而制定。1.2 本规划是凤凰县旅游开发规划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凡在县域范围内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均应符合本规划的要求。1.3 凡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必须以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前提,遵循可持续发展和市场导向的基本原则,突出和拓展凤凰县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与内涵,协调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注重旅游业发展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1.4 本规划的年限为:近期2001-2005年,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1.5 本规划范围包括凤凰县行政辖区内的9镇22乡,总面积1759平方公里。第二章 旅游业发展策略2.1 旅游开发的地域结构和资源结构:空间上以凤凰古城为极核,通过“链式扩张”形成翼型旅游吸引物的空间结构形态;资源类型上以文化旅游资源和风景旅游资源为主体,休闲度假与生态旅游资源为辅助。2.2 凤凰旅游发展方向:用现代科技武装,具有地方民族文化内涵和显著生态特征,以文化旅游为主体,民族风情旅游和生态旅游为辅助。2.3 客源市场定位:以东亚(即日本、韩国)、东南亚市场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作为凤凰县入境旅游核心客源目标市场;以长江中游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作为凤凰县国内旅游核心客源目标市场。2.4 凤凰旅游发展模式:将凤凰古城开发建设成与其资源和环境相匹配的世界级旅游精品,以此为核心和龙头,通过“链式扩张”对南方长城、黄丝桥古城等二级旅游区(带)的带动与游线组织,再带动县域内其它旅游资源、其它旅游要素、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市域内旅游区(点)丰富且差异化,优势互补,旅游六要素配套,旅游业与其它产业间协调发展的特色旅游区。2.5 旅游发展机制:以精品型旅游项目建设和特色塑造为内动力,以中央和省地财政支持、与邻近旅游城市的捆绑战略与市场带动为外动力;近期推出“凤凰古城名城名人历史文化旅游区”、“苗疆边墙南方长城风景与军事文化旅游线”、“腊尔山苗寨民族风情旅游区”三张品牌,实现品牌带动的内生机制;点状扩散,层次推进。2.6 旅游产品开发时序:近期以观光旅游和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为主;远期以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为主。2.7 凤凰旅游总体形象定位:21世纪的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胜地2.8 凤凰旅游总体形象口号:“游凤凰古城,探神秘史脉,观名人故里,寻边墙民俗。”。2.9 旅游促销口号(1)凤凰-神秘边城,湘西凤凰。(2)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华夏古城双世遗;福建长汀,湖南凤凰,中国古镇两明珠。(3)如画风景,神秘文脉,育出文坛泰斗;控扼湘黔,墙隔苗汉,接踵武将星罗。第三章 旅游业发展总体目标3.1 产业目标:将旅游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之一,力争在规划期末成为凤凰县的支柱产业,2020年旅游业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8-10%。表3.1 凤凰县旅游产业发展目标预测2005年2010年2020年旅游总收入占GDP比例(%)3.16.4-7.28.3-11.73.2 规模目标:凤凰县旅游业近、中、远期发展目标如表3.2.1和表3.2.2。表3.2.1 凤凰旅游业近中远期发展目标200520102020国际旅游旅游人数(万人次)0.3-0.51.0-1.53.2-5.0外汇收入(万美元)30-50150-225750-1250国内旅游旅游人数(万人次)29.7-35.540.7-51.578.8-104.0旅游收入(万元)5940-690014700-1605038500-52500旅游总人数(万人次)30-3648-5382-109旅游总收入(万元)6180-730015900-1785044500-62500表3.2.2 凤凰旅游业近中远期增长速度(%)时段2002-20052006-20102011-2020国际旅游旅游人数29-5820-3010-15外汇收入30-4114.9-20.9国内旅游旅游人数9.9-14.67.9-9.94.8-7.8旅游收入11.8-15.218.0-20.19.6-13.1总人次10-148-105-8总收入15.6-19.518.7-21.510.2-14.03.3 生态环境目标:通过发展依赖资源环境的旅游业,促进凤凰生态环境的改善。具体地说,进一步扩大旅游区和旅游城镇的绿化面积比例,进一步提高人们改善生态环境的认识,进一步美化旅游区(点)以及重要交通线路两旁的环境;另外,通过旅游业的发展,逐步淘汰重要水域附近有污染的其它产业,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3.4 社会目标:让凤凰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凤凰;增强凤凰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提高凤凰居民的素质;改变人们的观念意识,实现部分地方扶贫的目标。3.5 建设目标:湖南省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具民族与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组成的国家级文化旅游区。3.6 国家级旅游区(点)3A或4A目标:凤凰古城、苗疆边城、黄丝桥古城、南华山森林公园、沈从文故居第四章 旅游景点与项目规划4.1 规划期内凤凰县的重点旅游项目是:沱江古城、苗疆边墙和黄丝桥古城;辅助性旅游项目是:南华山森林公园、腊尔山苗寨风情、都罗土家风情和溶洞奇观。4.2 沱江古城(1)位置与规模:凤凰古城位于凤凰县东南部,面积约0.9平方公里。(2)功能定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4A级旅游区。(3)市场定位:国内外以观光旅游和文化旅游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4)开发要点:对10余条古街巷进行路面及临街门面的环境整治;对沱江两岸进行整治与美化;完善旅游购物步行街;改造和新建旅游星级宾馆;审定和批准一批旅游定点购物商店和餐馆,并建立监督和管理机制;新建游客中心;新建客运中心。4.3 苗疆边墙(1)位置规模:边墙大部分位于凤凰境内,穿越阿拉营镇、廖家桥镇、齐良桥乡、吉信镇和三拱桥乡。(2)功能定位:国内知名的观光游览胜地。(3)市场定位:国内外以观光旅游和文化旅游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4)开发要点:成立南方长城研究会,对苗疆边墙进行历史文化与军事及地方少数民族的关系等多方面研究,并以此作为开发利用该长城的依据;近期将长城不同段的保存情况和军事遗迹类型与重要性程度、可恢复程度进行筛选,对其中部分文物点进行恢复;将整段边墙两侧30米作为保护区,对重点地段的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按国家4A级旅游点的要求进行建设;争取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 黄丝桥古城(1)位置规模:位于凤凰县西部阿拉营镇黄丝桥村,距县城30公里。古城平面略呈梯形,占地2.9公顷。(2)功能定位:省内知名的观光游览胜地。(3)市场定位:国内大众化观光旅游者。(4)开发要点:编制村民搬迁规划;恢复古城内重点建筑物及街巷格局;整治古城外围的绿化环境;建设公共停车场和旅游公厕。4.5 南华山森林公园(1)位置规模:原为南华山林场,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2210.3公顷。(2)功能定位:生态型城市公园。(3)市场定位:本地大众观光游客。(4)开发要点:按生态型城市公园的定位进行南华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修编,确定各项设施及用地的开发时序与规模;成立保护、研究与利用于一体的管理机构,制定科学、实用的管理规章。4.6 腊尔山苗寨风情(1)位置规模:位于凤凰县西北的腊尔山高原台地是云贵高原的延伸部分,面积约330平方公里。(2)功能定位:省内著名的苗寨风情游览区。(3)市场定位:国内大众化观光旅游者。(4)开发要点:对村民进行旅游开发宣传教育;在山江镇和禾库镇分别建设1-2处旅游公厕;选定旅游接待户进行重点扶持;在山江镇和禾库镇各建一处公共停车场。4.7 都罗土家风情(1)位置规模:都罗村位于凤凰县西南部的林峰乡,为土家族村寨。(2)功能定位:省内著名的土家风情村寨。(3)市场定位:省内外以文学采风、摄影、写生为主的休闲观光旅游者。(4)开发要点:保持村寨自然朴实、山青水秀的风格,对村民进行环境卫生教育,提供干净、带简易卫生设施的农家住宿用房,抵制一次性生活用品的使用和白色垃圾的污染。4.8 溶洞奇观(1)位置规模:位于县城附近有两大溶洞,一处是以北4公里的奇梁洞,另一处是以西2公里的老司洞。(2)功能定位:市级溶洞型风景区。(3)市场定位:本地大众观光游客。(4)开发要点:由于此类产品重游率低,市场规模有限,近期不宜大规模开发。应完善和提高现有景区的灯光和游步道等质量,加强景区内卫生环境管理,并在入口处设停车场和旅游公厕。第五章 旅游产品规划5.1 凤凰市主导旅游产品为:文化旅游和民俗风情旅游;辅助性旅游产品为乡村旅游和宗教旅游。5.2 文化旅游产品5.3 民俗风情旅游产品5.4 乡村旅游产品5.6 宗教旅游产品第六章 旅游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规划6.1 旅游综合服务设施(1)游客中心设在凤凰县城。主要提供县域范围内旅游信息咨询、导游、景区景点介绍、交通工具、预定购买往返交通票、住宿等服务或设施。(2)旅游服务点设在各主要旅游点。提供游人基本和必要的服务,如:小卖、购物、摄影、导游、公厕等,不设置住宿项目。6.2 住宿床位总需求至2005年5000床;至2010年8000床;至2020年12000-17000床。6.3 旅行社(1)旅行社职员需求:见表6.3。表6.3 旅行社职员需求量(人)总 计其中:管理和导游2001-2005250-300180-2102006-2010410-450290-3202011-2020710-920500-640(2)旅行社数量:至2005年各类旅行社5-8家;至2010年各类旅行社5-8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2家;至2020年各类旅行社14-2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4家。6.4 旅游人力资源(1)总需求:至2005年需要0.3-0.4万人;至2010年需要0.6-0.7万人;至2020年需要1.2-1.4万人。(2)星级饭店人力资源需求目标:见表6.4。表6.4 凤凰星级饭店人力资源需求目标(人)至2005年至2010年至2020年经理人员86160332主管人员204381787技术员工183341704熟练员工129024074972半熟练员工3877221492总 计2150401182876.5 旅游商品重点开发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明信片、导游图/手册、VCD/DVD风光片、书籍或刊物、纪念章、景点门票等);地方工艺品;绿色食品及风味菜肴。6.6 旅游交通设施(1)对外交通A航空。充分发挥张家界荷花机场和铜仁大兴机场的作用,在凤凰县设立航空售票服务点,满足中远距离游客的快速进出要求。B铁路。充分利用焦柳铁路的运输能力,增强近中距离客源市场及国内其它地区客源市场的通达性,并与航空和公路等交通部门形成一条龙服务。增加省内旅游列车的班次,如张家界-吉首、张家界-怀化、张家界-长沙,班次的设置应考虑与航空班次的衔接;新增省际之间旅游专列线路或车次,如张家界-昆明、怀化-上海、怀化-西安、怀化-武汉等;提升新凤凰车站的等级,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在张家界、吉首、怀化、凤凰等主要车站设置旅游服务咨询点或旅游信息中心。C公路。发挥公路在短距离运输上的优势,加强省内外主要客源市场和周边相邻地市(吉首、怀化、铜仁)以及主要景区(张家界、猛龙洞等)与规划地域的公路联系,加强公路运输与其它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联系。重点建设项目包括:湘西州内南北向(怀化-凤凰-吉首-张家界)高速公路;209国道改造为一级公路;凤铜线改造为二级公路。D水路。由于凤凰境内的主要河流已不再担当运输的功能,因此规划考虑选择适宜地段开展水上观光游览。(2)区内交通凤凰县境内旅游交通以公路为主,目前由县城至黄丝桥古城等景点的道路已基本建成,但等级较低,行车时间较长。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北环线旅游公路(县城-山江-腊尔山-禾库-三拱桥,接209线);南环线旅游公路(阿拉营-茶田-茨岩-廖家桥,接凤铜线至县城);客运中心(设置在沱江镇,与铁路、公路及航空站之间有方便、快捷的联系)。6.7游线组织(1)区际游线组织区际游线组织可考虑三个空间层次:湘西及相邻的近域地区、省内及相邻的省域地区、其它远距离地区。其推出次序亦应由近及远。近期:湖南境内的游线组织,主要是与张家界的游线联系;中期:与湖北三峡、贵州黄果树、广西桂林、湖南长沙、岳阳等旅游城市的游线组织与联系;远期:与我国主要旅游城市(旅游区)间的游线组织与联系。(2)县内游线组织县内游线组织主要是三条游线的设计与联系:一条是边墙文化旅游线,以黄丝桥古城、北门城楼折向东北的吉信镇、三拱桥,主要吸引省外游客。依据游览的时间可演化出“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内容。一条是民族风情旅游线,以沱江镇为起点,向北到三潭书院,折向西到三江镇、腊尔山镇,向北到禾库镇,往东到三拱桥。再一条是自然生态与民族风情旅游线。从沱江镇的南华山、水打田、林峰、茨岩、茶田镇、黄合、阿拉营镇,重点是吸引近中距离的省内游客。(3)小范围的游线组织主要是在两个旅游功能区内的主要旅游区(点)串起形成两个旅游环线。西部黄丝桥古城旅游区,将黄丝桥古城、阿拉营镇、镇区部分边墙串起成旅游环线;东部功能区,将凤凰古城、古城南侧的南华山森林公园以及奇梁洞和老司洞、沱江自城区到沈从文墓地段形成旅游环线。6.8 其它设施(1)给排水。各独立的旅游点都应设计给水设施,满足旅游管理、服务人员、游客的用水需要,以及消防、绿化等需求;城区内的旅游点应依托城镇现有的给水设施,独立、游客量集中的旅游点则通过自备水源的方式解决用水需求。各旅游点的排水系统尽可能纳入城镇排水系统,独立的旅游点应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其污水必须达标排放。(2)电力电信。各旅游点应依托邻近的城镇解决供电问题。各主要旅游点设立独立的邮电服务点。县域内有相应的电讯中继覆盖。(3)环境卫生。人流集中的地段应视景点的性质分别设置水冲式或环保式公共厕所;各独立的旅游点应设置垃圾转运站;主要游览道路旁应设置垃圾箱。(4)安全保障。建立旅游点用火管理规章和监测系统;建立旅游气象服务和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设置必要的游览安全设施和水上救生设施,提供基本的意外救援服务;建立完善的旅游点公共安全体系;各乡、镇、县(区)各级医院应提供游客医疗、急救保障。第七章 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7.1 旅游资源保护(1)龙湖自然风光的保护:尽快编制龙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凡划入龙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湖泊水域不得转变为建设用地,已占用水域进行开发的用地应逐步退还原用途。风景区内的居民点应根据规划分期分批迁出。东湖和南坛湖应划出一定范围作为资源保育区,限制游人和本地居民的干扰活动。(2)文物古迹的保护:凡列为国家级、省级、市(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应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分别划定其保护范围,并挂牌公示。保护区范围内严禁从事任何破坏文物、影响其原貌的生产活动和建设活动。(3)一般游览活动区的保护:除上述两类需要专门保护的旅游资源类别外,其余开展旅游游览活动的一般区域也应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和经营。7.2 环境保护(1)环境保护目标:龙湖水环境应达到国家二类水体质量标准;龙湖风景名胜区空气应达到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一类标准;各旅游点及度假村室外允许噪声级应低于GB3096-93中规定的“特别住宅区”的环境噪声标准值。(2)环境保护措施:严禁在龙湖风景名胜区附近建设工业企业及有可能给水体带来污染的其它项目;与风景名胜区无关的任何设施和项目也不得在区内建设;休闲度假设施和项目的建设必须通过环境影响评估后方可进行;水上娱乐项目应保证不对水体造成污染;禁止水上游船使用柴油为动力,快艇数量也应严格控制;度假村和主要旅游景点的绿化覆盖率达得30%以上,风景区东北部、东部和南部建设200-500米宽的林带;整个风景区生活污水得到100%处理并达标排放,固体垃圾全部得到回收处理。第八章 近期建设规划8.1 阶段划分近期:20012005年,中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8.2 近期发展目标湖南旅游地域系统中的核心地域之一,湖南省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8.3 功能区与旅游项目开发序列重点旅游区:凤凰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和西部黄丝桥古城旅游区;重点旅游项目:凤凰古城、黄丝桥古城、南方长城(黄丝桥段)。8.4 旅游产品开发序列:与市场需求结构相对应重点是观光旅游和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形成以沱江古城-南方长城-黄丝桥古城为核心、向北延伸的北环旅游线,确定凤凰一日游和二日游的品牌形象。8.5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和提升沱江古城至黄丝桥、山江镇、禾库镇、吉信镇和齐良桥旅游环线道路的等级;修建旅游客运中心;新建城区内的旅游公共停车场。8.6 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新建游客中心;改造和新建旅游宾馆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