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与言语艺术作业2.doc_第1页
修辞与言语艺术作业2.doc_第2页
修辞与言语艺术作业2.doc_第3页
修辞与言语艺术作业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修辞与言语艺术作业2 (第三、第四章)姓名: 学号: 得分: 教师签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2修辞的最高原则是适应 ,切合 。3句子修辞要合乎作品的语言风格,包括 和 。4根据疑问句的功用,可以将其分为: 、 、 、 四种。5修辞格这种特定的格式完全可以不受语法和语义条件的限制,它着重的是 ,着重的是发话人的 和 ,反映的是发话人的独特的心理活动的认知过程。6修辞格具有特定的结构形式,这种形式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 ;二是形成一种 。7修辞格需要要使用者进行艺术的 ,要充分发挥 进行创造,具有非常强烈的主观色彩。8修辞格所体现的极生动的 ,极浓烈的 。以及极其幽深、令人回肠荡气的 ,都是其他修辞方式所不能及的。9 就是言语角色活动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民族、地理、物产、风俗习惯等大背景。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 句子2 奇问3 修辞格4 会话含义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各选项中,哪一项与句子“开票在东边窗口”组合起来最连贯和流畅?( )。A货在西边窗口取 B在西边窗口取货C西边窗口取货 D取货在西边窗口2下列句子体现了哪一种句子次序?( )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A时间 B空间 C话题视点 D事理逻辑3下列表示否定语气的语句的一组是( ) 难道我们应该这样做吗?难道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吗? 这样的表现能战胜对手吗?这样的表现不能战胜对手吗? ABCD4“以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和战胜顽敌的必胜信念,在烽火硝烟中度过了峥嵘岁月”,这是一个( )。 A短句 B整句 C长句 D变式句5“在那年月,人们只知道砍树,不晓得栽树,慢慢地,山成了秃山,地成了光地”,这是一个( )句。A状中倒装 B主谓倒装 C定中倒装 D正句和偏句6修辞格这个术语首先是由( )在1923年出版的修辞格一书中提出来的。 A唐钺 B陈望道 C张弓 D黄民裕7陈望道先生在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中,依据构造和作用,将修辞格分为( )。 A5类27格 B4类38格 C3类24式 D4类78格8会话的原则是由美国学者( )提出来的,一共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A莫里斯 B卡纳普 C格赖斯 D皮萨尔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句体现了汉语中独一无二的修辞格( )。 A比喻 B夸张 C对偶 D移接10( )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指出汉语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心感耳,形美以感目。而修辞格则是这三美的集中体现。 A朱自清 B杨朔 C艾青 D鲁迅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句子修辞的目标是什么?2什么是整句和散句?整句和散句应如何使用?3什么是口语句和书面语句?举例说明口语句和书面语句的功用区别。4修辞格有哪些特点?5运用修辞格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五、分析题(每题14分,共28分)比较下列两段句话式上的差别,并加以评论:1原文: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遇到微霜,就会受害。所以成都、福州都是它生长的北限。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残酷地对他们施以极刑。宋徽宗赵佶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开封),移植宣和殿”(三山志)。赵佶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总是当年成熟一次而已。明代文徵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但究竟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现在,作为科学研究,如能使荔枝北移,或可一试。改文: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开封),移植宣和殿”。 宋徽宗写诗吹嘘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明代文徵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但究竟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南州六月荔枝丹中学语文课文)2原文:这是杨树铺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长方形的,用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像鸽子笼一般的分割得很均匀。每边八排,每排五户,一共是八十户一楼一底的房屋。每间工房的楼上楼下,平均住宿总体上三十三个被老板们所指骂的“懒虫”和“猪猡”,所以,除出“带工”老板、老板娘、他们的家族亲戚,和那穿拷皮衣服的同一职务的找杂、请愿警,之外,这工房区域的墙圈里还住着二千个左右穿着破烂衣服而专替别人制造衣料的“猪猡”。(包身工,1936年光明杂志)改文:这是杨树铺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长方形的用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小巷划成狭长的两块。像鸽笼一般,每边八排,每排五户,一共是八十户一楼一底的房屋。每间工房的楼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