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当阳市三校2011-201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第一部分 汉字(10分)1.中国是龙的故乡,今年又是龙年。请欣赏下列两个“龙”字,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书体?(2分)2、将课内词语补充完整。(4分)长_短叹 粗制_造翻来_去 相形见 无可 疑 一视同 器宇 昂 莫衷一 3、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这次考得不好,你也不必自抱自弃,吸取教训,从头再来。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张驰有度,这样才能拥有健康的心态和身体。刘关张自桃源结义以来,感情日增。4、下面词语都含有“书”字,其中意思相同的是:( )和( )(1分)a、草书 b、畅销书 c、奋笔疾书 d、家书抵万金 e、罄竹难书 第二部分 阅读(60分)(一)古诗文默写。(出现错字、别字、漏字该空不得分,每空1分,共6分)5、走进古典诗词,走进古典的情怀。 “行到水穷处, ,”这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 “沉舟侧畔千帆过, ,”这是身处逆境的慨然自勉;“_,独怆然而涕下!”这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幽怨; “长风破浪会有时, ,” 这是坚定抱负必能实现的昂扬豪气;“东风不与周郎便, ,”这是对国家兴亡的慨叹;“安得广厦千万间, ,”这是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名著阅读。(6分) a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 b心疑,亲自来看。 a乃厉声大喝曰:“我乃 a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 b军闻之,尽皆股栗。b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 a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 a睁目又喝曰:“ a在此!谁敢来决死战?” b见 a如此气概,颇有退心。a望见b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 b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6、这段文字中,人物a是 ,人物b是 。(2分)7、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8、结合选文中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文中人物a的性格特点。(2分)(三)阅读下列与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诗、联、文,然后答题。(14分)材料1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材料2 对 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 逢 。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材料3清明来到,是日签柳,游高梁桥,日踏青。多四方客未归者,祭扫日感念出游。明帝京景物略材料4屈原五月五曰投汨罗水,楚人哀 ,至此日, 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u)曲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曲曰:“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lin)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曲依 言。今五月五曰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梁 吴均续齐谐记注解 屠苏:药酒店。古代习俗,驱邪避瘟以求长寿。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签柳:指古代清明时插柳戴柳之风俗。区(u)曲:人名。楝(lin)叶:一种落叶乔木的叶子,用来裹粽。9、材料1描写了宋人过春节的画面,前两句诗概括为“辞旧”,后两句诗如何概括?(1分)10、请将材料2这幅对联补充完整。(2分)11、解释材料3中加点的“是”字,然后再举出一个用法和意思与其相同的例句。(2分)12、你从材料3中知道了“清明节”的哪些习俗?(答出两点即可)(2分)13、请将“之”、“其”、“以”准确填入材料4的处,使文句通畅。(3分)14、请用自己的话翻译材料4画横线的句子。(2分)15、除了本题中列举的这些传统节日外,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不少,如元宵节、七夕、重阳节等等,请举出一个描写这些传统节日的古诗词名句并注明作者。(2分)(四)阅读你相信“2012末世论”吗?,按要求答题(6分) 目前有一种“2012末世论”的观点,说的是2012年12月21日是人类这个物种的终结,没有人能够看到第二天的太阳。“近年来地震频发”,是持“2012末世论”的有力证据。但这种观点只对了一半,地震频发是事实,但这并不是近年来才发生的。实际上,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讲,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平均每天有1万多次,只不过绝大多数不被人所察觉,只能被地震仪记录下来;而因为人口在地表分布得极端不均,只有少数带来巨大损失的地震会让我们记忆深刻。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青海昆仑的8.1级地震,是中国近半个世纪来震级最高的一次,但是因为它发生的地点和带来的损失都不够引人注目,所以很少被大众提及。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绝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板块边界,a其中全球地震的70%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15%分布在欧亚地震带,还有5%在大洋中脊,其他的10%则分布在板块内部。但是,b这种统计学上的规律并不能确定地震在何时何地发生,有什么样的强度,因为人们至今也没有清晰地了解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地震又是随机的。从数据统计来看,最近几年的地震也验证了这种随机性。2010年美国地质勘探局曾经发布数据:c自1900年以来,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6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有的年份,如1986年至1989年只有6次,而1943年则高达32次。因此,2010年以来,地震算不上频繁。 16、选文第语段中加点的“这种随机性”指代选文中加曲线的a、b、c中的 句(只填字母),其理由是 。(2分) 17、第语段中加点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18、综合全文信息,结合你的思考,在下面横线上为选文补写一段议论性文字,作为文章的第语段,要求先明确表述观点,然后进行简要阐述。(2分) (五)阅读唐宋文人的三峡茶缘,按要求答题(13分) 自唐以后,三峡地区一直是重点产茶区,“当阳青溪山仙人掌茶”、“远安鹿苑茶”、“小江园明月簝”、“宜红茶”、“碧涧簝”、“茱萸簝”、“峡州碧涧”、“明月”、“芳蕊”等历史名茶,与丰神秀丽的山水齐名,吸引历代骚人茶客前来探胜寻芳。唐宋文人更是与三峡结下了深厚的茶缘。李白、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苏轼、苏辙、陆游等著名文人,都因为茶与三峡结下不解之缘,不仅使三峡茶声名遐迩,流芳百世,也留下不少茶事佳话。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为我国茶文化历史留下了名茶入诗的最早诗篇。唐玄宗天宝十一年,李白的族侄中孚禅师在湖北当阳玉泉寺为僧,他云游金陵栖霞寺遇李白,赠给他亲手制作的仙人掌茶,李白饮后诗兴勃发,作了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答谢:“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李白用雄奇豪放的诗句,对产于三峡区域当阳境内仙人掌茶的出处、外形、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这首茶诗面世后,各代都有传唱,为此甚至有人称“一杯唯李白兴”,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历史资料和咏茶名篇,也成为一代诗仙与三峡结下茶缘的见证。三峡风光秀丽,景色奇绝,民风淳朴。峡江人惯常制茶、饮茶,这里的名茶得到历代文人的高度评价。唐末著名诗人郑谷游览三峡风光时,曾品尝峡州好茶,即兴写下峡州尝茶:“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文火煎。吴僧谩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诗人不仅叙述了自己在峡江茶园里的火塘边品尝春茶的情景,更通过将小江园茶同当时的中国名茶,即安徽宣城的鸦山茶、四川的鸟嘴茶进行比较,赞美三峡小江园茶的品质特点以及功能。 爱国主义诗人陆游一生嗜茶如命,他的足迹踏遍了三峡,也与三峡结下了美好茶缘。他专门写有入蜀记,对峡中山水胜迹、民俗风情、草木物产等都作了生动真实的描述,是继水经注后反映三峡的名著。“晚次黄牛庙,山复高峻,村人来卖茶叶者甚众。”“峡人住多楚人少,土铛争饷茱萸茶。”在三峡歌里他又写道:“锦绣楼前看卖花,麝香山下摘新茶。长安卿相多忧畏,老向夔州不用嗟。”充分寄托他对峡山、峡水、峡茶的深情眷恋,又借三峡秭归新茶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郁郁情怀。 长江三峡之西陵峡畔,有被水品列为“天下第四泉”的“蝦蟆碚”。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同游此地,饮酒赋诗题壁,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书于洞壁,“三游洞”由此得名,史称“前三游”。宋嘉佑元年冬,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自眉州赴汴京,途经夷陵同游此洞,并赋诗唱和,笑称“后三游”。苏辙还专写了一首蝦蟆碚:“蝦背似覆盂,蟆头如偃月,谓是中月蟆,闭口吐月液。根源来甚远,百尺苍崖裂,当时龙破山,此水随龙出,人江江水浊,犹作深碧色,禀受苦清洁,独与风水隔,岂独煮茗好,酿酒更无敌。” 后陆游也慕名至此,考证北宋欧阳修、黄庭坚等人的石刻和“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的“蛤蟆泉”。看峰峦倒影,听泉水叮咚,品甘冽潭水煎茶,陆游不禁诗兴大发,挥笔题诗三游洞前岩下小潭水甚奇取以煎茶于岩壁之上。诗曰:“苔茎芒鞋滑不妨,潭边聊得据胡床。岩空倒看峰峦影,磵远中含药草香。汲取满瓶牛乳白,分流触石珮声长。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后人随即摩刻,更有好事者将其命名为“陆游泉”。 欧阳修对三峡山水情有独钟,任夷陵县令期间,常与同道好友浪迹山水,探幽揽胜,写下至今全存的夷陵九咏。他的整个身心情趣,已和夷陵山水化为一体,笔底流出的尽是敦厚淳美的风土人情、明艳动人的山水风物。“西陵山水天下佳”“惟有山川为胜绝,寄人堪作画图夸”,欧阳修的生花妙笔使三峡成为风光胜地而名扬天下。 欧阳修更爱峡州甘泉和峡州绿茶,对夷陵茶事也有很深入的了解。在夷陵县至喜堂记一文,他写道:“夷陵风俗朴野,少盗争,而今之日食有稻与鱼,又有桔柚茶笋四时之味,江山秀美,而邑居缮完,无不可爱。”“雪消深林自剐笋,人响空山随摘茶”(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都是欧阳修以亲身体验对三峡地区的产茶历史、风俗的精辟概括。他曾经写过蛤蟆碚“石溜吐阴崖,泉声满空谷。能邀弄泉客,系舸留岩腹。阴精分月窟,水味标茶录。共约试春芽,枪旗几时绿。”“蝦蟆喷水帘,甘液胜饮酌。”足见他对峡州茶和蛤蟆泉的喜爱。 19、给加点的多音字注音。(1分)赋诗唱和 ( ) 诗兴大发( )20、“后三游”中的苏氏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综合全文来看,到过宜昌一带和三峡结下茶缘的还有哪几位文人是唐宋八大家?(2分)21、第段唐末著名诗人郑谷在其诗峡州尝茶中赞美三峡小江园茶具有什么品质特点及功能?请摘录原文关键词回答。(3分)22、文化探究:中国不光人名讲究文化底蕴和内涵,地名也是很讲究形似和精神诉求的,请你结合地理和语文知识推测宜昌古地名“夷陵”及现名“宜昌”的含义。(2分)23、请你结合李白的诗句,说说当阳青溪山的茶为何以“仙人掌茶”命名?如果当阳青溪山的“仙人掌茶”要上电视做广告,请你为它写一则一句以上精彩生动的广告词。(5分)(六)阅读走出地平线,回答问题。(15分)走出地平线记得少年时代,自己刚刚懂得一些世事的时候,就常常这样问自己:我能够走出地平线吗?站在故乡原野上向周遭望去,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这两个大圆是重合着的,是天和地热吻时留下的痕迹。自己作孩童的时候,看到这个大圆就有了一种庇护感、安全感;后来年岁渐长,便以为它是鸟之笼、骥之辔了。反正少年人有的是烂漫的奇思和憨拙的气力,在一个红花黄叶点缀秋光的清晨,我忽然异想天开:走,到地平线外看世界去!在村头的土丘上向南眺望,有一个小村子正好坐落在地平线上,及至我走进那个村子,并没有看到一条灰蒙蒙的线从街中穿过,原来,它还在遥远的天边上。我又继续向它走去,它继续向后退去,它和我这样不离不弃,如影随形。我感到了地平线对人的愚弄。它实在刺痛了一个无知而自尊的少年的心。越是诅恨它,就越要揣摩它们。我发现,在平地上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高山上就不是;在晴朗天气中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阴暗天气中就不是;在孩子眼里是地平线的地方,在大人眼里就不是。原来,地平线并不是可以触摸的实体,只不过是一种视感罢了。再往深处去想,它竟是大地对人类的一种安慰呢!球形的大地使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与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相适应,就出现了在你周遭的地平线。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平线,都有属于自己的封闭的圈子由自己建构的环形山,谁想让自己的“环形山”里的面积大些,谁就得站得高些。视野越开阔就越看得清地平线。然而,不少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连地平线也不曾见过。他们平素里放眼环睹,见到的无非是重楼千尺,高墙四壁,人车争路。把地平线还给孩子吧。人,只有感到圈子的存在,才能走出圈子。随着视野的延伸,当我把视点移向别人,移向身外无边广大世界,我郁闷的心似乎八面来风了。原来,地平线竟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事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只要这个立足点不变,就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圈子;而当你想到身外还有别人,想到别人也在审度这个世界,你就会知道,在别人目力不及之处,你就在他们地平线之外;当你想到这星球上的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有视物极限,你又会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每处都是地平线;当你懂得任何事物都是功与过的双面体,想到儿时虽然没有追上地平线,却凭借它的诱惑,它的向导,走出了父母温暖的怀抱,看到了别处的村落,看到了吹蒲公英的牧童和收获太阳花的村姑,河上人家的粗布帆和缓缓转动的风车木轮,还知道了太阳花又叫望日莲,你又会对地平线表示百倍的谢忱了。人之所以感觉到世界环闭,人生一世如藏身巨蚌一隅,或许,是他的思想还没有冲破牢笼?冲破思想的牢笼,就要扩展自己的襟怀,就要想到这星球本是众人的星球。我不敢说,立身于圣洁的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嵌入式技术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建筑安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农业大学《立体构成(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电子线路CAD创新设计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实践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农学院《电动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前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人体工程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汉江师范学院《工程概预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DB21T 3823-2023 岩土工程监测技术规程
- 《T CPSS 1003-2019-交流输入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的低压直流型补偿装置技术规范》
- 2024年度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合作协议3篇
- 2024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80篇试题及答案
- 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治理巡查记录
- 2024年版钢箱梁制造与安装合同3篇
- 地域文化(专)-终结性考试-国开(SC)-参考资料
- 户用光伏逆变器Modbus通讯协议地址定义
- 上海市市辖区(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期末考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2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设计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4年-2025年公路养护工理论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