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长顺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长顺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长顺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长顺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长顺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长顺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形成“小水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方式与“小水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从冰箱取出的冻肉会变软b初冬的清晨,鸭绿江水面上飘着“白气”c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d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2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a质量变大b质量不变c密度变大d密度不变3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a、树叶上的白雪融化b、冰冻的衣服变干 c、阳光下露珠变小d、树枝上形成雾凇4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一个盛有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另一个盛有等质量的密度为1.8103kg/m3的硫酸,则两量筒内液面的高度之比为()a2:3b3:2c4:9d9:452014年5月24日,中俄在东海举行联合军演为了刺探我国军情,日本军机与我国军近距离对峙,当时两军机之间保持的距离仅约30m日本的这种挑衅行为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以下列哪个目标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对峙时我军飞行员是静止的()a日本军机b海面上的军舰c海面d海岸6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7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8小梦参加了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注: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考生小梦小满李明张扬小石块的密度2.45g/cm32.52g/cm32.56g/cm32.60g/cm3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c只有张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9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10如图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晶体在熔化过程中()a不断放热b温度一直升高c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熔化持续了12min11小玉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如图所示四幅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是()abcd12将一盆0的水放入0的房间内,用电风扇向水面吹风,则()a水会结冰,水与冰的总量少于原有水的总量b水会结冰,水与冰的总量等于原有水的总量c水会结冰,结冰后室内气温下降d水不会结冰二、非选择题(除标明外,每空1分,共46分)13填上适当的单位(1)某中学生身高是16.8; (2)一个鸡蛋的质量是0.06;(3)今天的最高气温达36; (4)空气的密度是1.2914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15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1)(2)16如图中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深受喜爱人们制作冻豆腐主要是想办法去除新鲜豆腐中的水分制作冻豆腐的过程经历了的物态变化与新鲜豆腐相比,冻豆腐的密度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7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此过程(选填“吸热”、“放热”、“不吸放热”)18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由图象可以获得的信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两种物质密度的关系:a b(选填“”、“”、“=”)19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cm3,液体的密度是kg/m320如图,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瓶中充满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看到的现象是21漂流是旅游者所热衷的项目当漂流者坐在橡皮筏内顺流而下时,以橡皮筏为参照物,他们是漂流的人常常被水打湿衣裤,经风一吹感到有些冷,这是因为所致2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块岩石的密度他调节天平时出现了图甲所示情形,他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使天平平衡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质量和体积时的读数,则该岩石的密度为kg/m323下面是小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滨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滨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时间/min891011121314温度/96979898959898(4)改正数据后,小滨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5)小滨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合理即可)24科学家发现从空气中取得的氮的密度1.2572kg/m3,从氨中取得的氮的密度1.2505kg/m3数据的细微差异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了新的气体氩这一实验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应用密度可以物质【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水的质量为;(3)再将烧杯中的水倒入如图所示的量杯中,测出水的体积v;(4)计算出水的密度【评估】请找出实验中的两个不足之处:(1);(2)【提出问题】改进实验后,小姬同学测得这些水的密度为1g/cm3水常见的形态有固态、液态、气态她想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一样的吗?【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将这些水凝固成冰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冰的质量m/g冰的体积v/cm3冰的密度/(gcm3)136400.9245500.9354600.9【分析与结论】分析数据得到的结论是:25需要测一形状不规则木块的密度,先用天平称出木块的质量是15g,取一只量筒,并装有50ml水,将一铁块放进量筒的水中,水面升高到80ml刻线处,取出铁块跟木块拴在一起,再放进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05ml刻度线处则此木块的密度是多大?26(8分)一辆载重汽车的车厢容积为3.5m2m0.6m,额定载货量为4t问:(1)如果车厢装满泥沙(泥沙的体积等于车厢容积),汽车载货量为多少?(已知泥沙的密度为2.4103kg/m3)(2)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能超载如果不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泥沙?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长顺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戴眼镜的同学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形成“小水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方式与“小水珠”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从冰箱取出的冻肉会变软b初冬的清晨,鸭绿江水面上飘着“白气”c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d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在液化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解答】解:冬天室内的温度很高,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升高,遇到戴眼镜同学温度较低的玻璃镜片时,热的水蒸气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所以镜片上出现雾气;a、冻肉会变软属于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b、初冬的清晨,鸭绿江水面上飘着“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符合题意;c、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是汽化吸热的缘故,不符合题意;d、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是钨丝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物态变化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要留心观察,多加思考,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发生的现象2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则水结冰后()a质量变大b质量不变c密度变大d密度不变【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专题】质量及其测量;密度及其应用【分析】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个物体位置、状态的改变不会使质量发生变化一定质量的矿泉水结冰,状态改变、体积改变,密度的变化用公式=分析【解答】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由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决定,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水结冰后质量不变;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得v=即可知,质量一定时,冰与水相比密度变小,则冰的体积变大故acd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 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完全由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来决定,水结冰体积增大,日常生活中冬天水管涨破就是这一道理3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a、树叶上的白雪融化b、冰冻的衣服变干 c、阳光下露珠变小d、树枝上形成雾凇【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解答】解:树叶上的白雪融化是需要吸热的,故a不符合题意;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升华现象,是需要吸热的,故b不符合题意;阳光下的露珠变小属于汽化,是需要吸热的,故c不符合题意;雾凇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是放热的;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状态变化及各自的吸热、放热情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4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一个盛有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另一个盛有等质量的密度为1.8103kg/m3的硫酸,则两量筒内液面的高度之比为()a2:3b3:2c4:9d9:4【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由“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可知s相同,“另一个盛有等质量的密度为1.8103kg/m3的硫酸”可知m相同,然后根据m酒精=m硫酸即可求出两量筒内液面的高度之比【解答】解:设两量筒内液面的高度为h酒精和h硫酸,已知s相同,m酒精=m硫酸,则酒精v酒精=硫酸v硫酸,即酒精sh酒精=硫酸sh硫酸,则=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中的m酒精=m硫酸这也是此题的突破点,然后问题可解52014年5月24日,中俄在东海举行联合军演为了刺探我国军情,日本军机与我国军近距离对峙,当时两军机之间保持的距离仅约30m日本的这种挑衅行为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以下列哪个目标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对峙时我军飞行员是静止的()a日本军机b海面上的军舰c海面d海岸【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解答】解:以日军军机为参照物,飞行员与日军军机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飞行员是静止的故选a【点评】每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6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考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解答此题需掌握:(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使用温度计之前一定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解答】解:a、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此选项错误b、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此选项错误c、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此选项错误d、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水银柱在0以上,示数为32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计的原理以及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7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考点】天平的使用【专题】质量及其测量【分析】天平的使用包括两大步,即天平的调节和物体的称量,平衡螺母是在调节过程中来调节横梁平衡的,而称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解答】解:称量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说明左边重,左边放的是物体,则应向右盘里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右盘中增加了一个更小的砝码而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b、c、d错误,故选a【点评】要解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对天平的使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用规则、注意事项等,都要考虑到8小梦参加了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注: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考生小梦小满李明张扬小石块的密度2.45g/cm32.52g/cm32.56g/cm32.60g/cm3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c只有张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考点】固体密度的测量【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在实验测量过程中,由于实验数据和实验者的原因,都会造成读数上的误差【解答】解:在实验中,只要操作正确,数据便是真实的几个组数据的不同,是因为在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的原因故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题中上述现象也是实际实验中经常出现的,遇到这种情况,要能够分析原因,并且注意实验要讲求实事求是9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考点】熔点和凝固点;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液体的凝固点跟液体的种类、气压、杂质有关种类不同凝固点不同;气压增大,凝固点降低;有杂质掺入凝固点降低(2)液体的沸点跟液体的种类、气压、杂质有关种类不同沸点不同;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有杂质掺入沸点升高【解答】解:防冻液中掺入了很多的其他的杂质,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故选d【点评】掌握熔点和凝固点、沸点高低的影响因素10如图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晶体在熔化过程中()a不断放热b温度一直升高c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熔化持续了12min【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图像综合题【分析】晶体在熔化前处于固态,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完毕,处于液态【解答】解:该物质从第3min开始熔化,到第9min结束,在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故选c【点评】观察物质熔化或凝固图象时,首先要根据是否有一定的熔点或凝固点来确定物质的性质,再通过寻找关键的时间点与温度点来判断其所处的状态11小玉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如图所示四幅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是()abcd【考点】密度及其特性【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本题考查质量、体积、密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质量是物质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密度是物质的特性,除气体外一般不随质量和体积改变【解答】解: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因此图象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属于图象信息题,考查学生的图象分析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以及对数学函数图象的把握,理解物理量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2将一盆0的水放入0的房间内,用电风扇向水面吹风,则()a水会结冰,水与冰的总量少于原有水的总量b水会结冰,水与冰的总量等于原有水的总量c水会结冰,结冰后室内气温下降d水不会结冰【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解答】解:a、因为用电风扇向水面吹风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吸热,0的水能放热,所以有部分水凝固成冰故a正确;b、因为有部分水汽化,所以水与冰的总量小于原有水的总量故b错误;c、水结冰的过程是晶体的凝固过程,温度不变,又由于室内温度是0,所以水结冰后室内气温不变故c错误;d、因为部分水汽化致使0的水部分凝固,所以有冰出现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晶体的凝固条件的理解二、非选择题(除标明外,每空1分,共46分)13填上适当的单位(1)某中学生身高是16.8dm; (2)一个鸡蛋的质量是0.06kg;(3)今天的最高气温达36; (4)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应用题;估算法;其他综合题【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不同物理量的估测,根据对常见物体和相关物理量单位的认识,填上合适的单位【解答】解:(1)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8cm=16.8dm左右;(2)8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0.06kg左右;(3)人体体温在37左右,气温很高,达到36;(4)体积是1m3的空气的质量在1.29kg左右,密度为1.29kg/m3左右故选项为:(1)dm;(2)kg;(3);(4)kg/m3【点评】一个数据在数学上如果没有单位还可以表示出其大小,但在物理上一个数据如果没有单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结合生活常识加上一个合适的单位,物理数据才有意义14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是3.50c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9.5cm对齐,估读为9.5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9.50cm6.00cm=3.50cm故答案为:3.50cm【点评】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15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1)物体和砝码左右位置颠倒;(2)用手取放砝码【考点】天平的使用【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要放置在水平的地方游码要归零 2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 3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估计被测物体质量,用镊子夹取适当的砝码放在右盘,必要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 4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刻度之和【解答】答:由图知: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存在两个错误:(1)物体和砝码左右位置颠倒;(2)用手取放砝码【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属于基本技能的检测,只要会使用托盘天平,就容易解答16如图中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深受喜爱人们制作冻豆腐主要是想办法去除新鲜豆腐中的水分制作冻豆腐的过程经历了凝固和熔化的物态变化与新鲜豆腐相比,冻豆腐的密度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冰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水结冰后,在质量不变时,密度变小,导致体积变大【解答】解:豆腐中的水在低温条件下凝固成冰,在质量不变时,密度变小,所以体积变大,再在常温冰吸热又熔化,所以制作冻豆腐的过程经历了凝固和熔化的物态变化;冻豆腐熔化后,在豆腐里留下很多孔隙;与新鲜豆腐相比,冻豆腐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了,由密度公式可知,其密度会减小故答案为:凝固和熔化;减小【点评】此题关键是理解物态变化的过程以及水结冰后密度变小,体积变大17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汽化,此过程吸热(选填“吸热”、“放热”、“不吸放热”)【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解答】解:冰箱内的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汽化吸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故答案为:汽化;吸热【点评】本题考查了冰箱的工作过程,电冰箱实际上就是通过制冷剂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把冰箱内的热量搬到冰箱外面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了生活18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由图象可以获得的信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两种物质密度的关系:a b(选填“”、“”、“=”)【考点】密度及其特性【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分析图示mv图象,根据图象特点可以看出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2)比较密度大小,可以在横轴取相同体积比较质量大小,或在纵轴取相同质量比较体积大小【解答】解:(1)由图象知,两条图线是过原点的正比例函数图象,由此可见: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如右图所示:在体积v相同时,m甲m乙,由密度公式=可知,甲乙,则a的密度较大故答案为:正比;【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图象和控制变量法(同样的体积比较质量)是本题的关键19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则这个瓶子的容积是250cm3,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考点】密度的计算【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瓶子质量和装满水后总质量求出水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变形,代入数值即可求出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2)根据瓶子质量和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求出该液体的质量,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变形,代入数值即可求出该液体的密度【解答】解:(1)水的质量:m水=m总1m瓶=400g150g=250g,瓶子的容积:v瓶=v水=250cm3;(2)液体的质量:m=m总2m瓶=350g150g=200g,液=0.8g/cm3=0.8103kg/m3故答案为:250;0.8103【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关键是隐含的条件瓶子的容积等于液体的体积,解题过程注意单位的换算20如图,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瓶中充满紫色的碘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看到的现象是紫色会逐渐消失,瓶内出现碘固体【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升华,在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2)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在凝华过程需要向周围放出热量【解答】解:(1)在烧瓶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瓶内出现紫色气体,是因为固态碘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弥散在瓶内,这说明碘发生了升华现象;(2)停止加热,紫色会逐渐消失,瓶内出现碘固体,碘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这说明碘蒸气发生了凝华现象故答案为:升华;紫色会逐渐消失,瓶内出现碘固体【点评】掌握六种物态变化,以及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会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21漂流是旅游者所热衷的项目当漂流者坐在橡皮筏内顺流而下时,以橡皮筏为参照物,他们是静止漂流的人常常被水打湿衣裤,经风一吹感到有些冷,这是因为空气流速加快,从人体蒸发吸热加快所致【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简答题【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速分析时可从这三个因素找出造成漂流者感到冷的原因【解答】解:当漂流者坐在橡皮筏内顺流而下时,以橡皮筏为参照物,漂流者和橡皮筏之间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以橡皮筏为参照物,他们是静止的有风的时候,空气流速快,蒸发加快,从而加快了从人体吸热,人就感到有些冷故答案为:静止,空气流速加快,从人体蒸发吸热加快【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这两个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掌握2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块岩石的密度他调节天平时出现了图甲所示情形,他应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使天平平衡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质量和体积时的读数,则该岩石的密度为3.57103kg/m3【考点】固体密度的测量【专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在进行天平的调平时,遵循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的原则;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读出水的体积、水和岩石的总体积,计算出岩石的体积,由=计算出岩石的密度【解答】解:由图甲知,指针左偏,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移动使天平平衡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所以岩石的质量m=50g+20g+1.4g=71.4g;由图丙知,水的体积为60ml,水和岩石的总体积为80ml,则岩石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该岩石的密度为=3.57g/cm3=3.57103kg/m3故答案为:右;3.57103【点评】此题是测量岩石的密度实验,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及读数及密度的计算,测固体密度,在初中物理中是重要内容,学习中必须掌握!23下面是小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滨应按照自下而上(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滨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保持相平;(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95,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时间/min891011121314温度/96979898959898(4)改正数据后,小滨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98,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5)小滨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合理即可)【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调整好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2)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保持相平,不能俯视或仰视(3)水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继续吸热,吸收的热量全部都用来由液体变成气体的变化,所以温度是不变的(4)根据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分析出表格中错误的数据;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5)根据水沸腾的条件进行分析:达到沸点并要继续吸热【解答】解:(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先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2)读数的时候,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相平,而图中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保持相平;(3)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可以判断第12min的温度95是不正确的;(4)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由表格中数据知,水从第10min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的温度是98,而第12分钟的温度为95,所以是此数据记录错误; 由上分析知,水的沸点为98,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所以当时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5)撤去酒精灯后,由于石棉网与烧杯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所以水能继续吸热,水未立即停止沸腾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保持相平;(3)95;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98;小于;(5)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点评】此题“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考查了有关实验仪器的调节,考查了温度计的读数、影响水沸腾时间的因素及液体沸腾条件的分析,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及此实验,是热学的两个重点实验,应注意掌握24科学家发现从空气中取得的氮的密度1.2572kg/m3,从氨中取得的氮的密度1.2505kg/m3数据的细微差异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进一步研究中发现了新的气体氩这一实验说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应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水的质量为m2m1;(3)再将烧杯中的水倒入如图所示的量杯中,测出水的体积v;(4)计算出水的密度【评估】请找出实验中的两个不足之处:(1)量杯的分度值太大;(2)烧杯中有液体残留【提出问题】改进实验后,小姬同学测得这些水的密度为1g/cm3水常见的形态有固态、液态、气态她想水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密度是一样的吗?【设计实验与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