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英语新课改中的困惑与思考摘要:在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中,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英语教师饱尝了教改实践中的酸甜苦辣。本文反映了部分一线英语教师在教改中的一些困惑;就这些困惑发表了笔者的一些想法和思考,并做了一些改进的尝试。关键词:新课改 困惑 思考在轰轰烈烈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在广大英语教师参与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坚持“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许多英语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任务,创设情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与交流合作中形成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打破了过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种,学生收”的局面。尽管如此,好多教师在新课改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困惑,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困惑一: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脱节由于小学英语课程开设处于自由选择状态。有些学校因为要办特色学校开设了英语课;有些学校开设了英语课却开课不正常;有些则根本不开设英语课。小学英语课程设置的紊乱导致了七年级学生起点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而且在小学,只有语文,数学是主科,英语只是副课,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对英语教学既没压力也不够重视。在初中,英语一下成了主科,没学过英语或英语基础弱的学生压力大,基础较好的学生因起始阶段能很快适应而轻慢英语。这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对教师如何把握教学进度更是一个挑战。思考一: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创造各种条件,尽可能地根据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是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现有基础上多方面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不能机械地用统一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学生,同时也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始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活动,并且为适应差异,可分别对学生指导作业,使作业分量,难度和类别有所不同;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尽早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地区性的统一要求,使小学毕业生无论上哪所初中,都能与其他学生保持大致相同的水平,以便初中阶段的统一教学,更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困惑二:教材部分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脱离自2005年起,我们开始使用中美合编的英语(新目标)。这套英语教材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非常新颖,教材内容更是富有时代气息,新教材贴近大、中城市学生的实际生活。但部分教学内容与我们地区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比如,我们好些学生没见过,有的甚至没听说过pizza, hamburger, salad, baseball, tennis为何物,只能通过看图片或老师介绍来认识。又如,Go for it !七年级(上)Unit 6中,一日三餐的饮食(hamburger, French fries, salad, fruit, ice-cream)与我们这儿的饮食(rice, porridge, bread, noodles, dumplings)大相径庭。因此,采用该套英语教材,“面向全体”就要求我们教师灵活处理教材。思考二:该套教材部分内容脱离我们的学生实际生活,无疑增加了教师备课与授课的难度。为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备课时,教师需要精心编排教学内容。由于学校硬件不“硬”,软件匮乏,手头资料偏少,教师处理起来有相当难度,一时很难适应。针对此种情况,笔者认为,一方面学校可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推行集体备课,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教学反思,使教师能集思广益,增长知识,增强能力,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并同享资源。另一方面,教师要处理好“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关系。课程改革要求把教材看作是一种教学资源,而不是教学的全部,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英语(新目标)教材为英语教师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因此必须摈弃“教教材”的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新教学观念。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可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取舍,以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过,在对教材进行补充或取舍时,不该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如,英语(新目标)教材的第一个预备单元笔者就根据部分学生是英语零起点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顺序调整,把有关字母内容整合在一起,从字母教学入手,逐步过渡到日常用语学习。具体安排为:第一课时:Section A 2a-3; Section B 3a-3b第二课时Section B 4; Self-check第三课时Section A 1a-1b; Section B 1-2b。教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时,为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笔者也把教材的顺序作了调整,先学习序数词的构成,再学习谈论日期。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上)Unit 6教材中一日三餐的饮食与当地饮食大为不同,笔者就适当补充了一些当地的主要饮食,如,porridge, bread, noodle, dumpling, rice等,使教材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学起来更有劲,更兴趣些。困惑三:教材词汇量过大英语(新目标)七年级至九年级英语教科书后面的词汇表汇总了3300多个单词,350多个短语和词组,几乎每个单元都有五六十个单词,平均每节课大约要教学15个单词,单词量大,有些难记,有些不常用。许多教师对如何处理单词感到很棘手。思考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词汇之于语言,犹如大米之于米饭,词汇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新教材词汇量大,对学生来说,的确是个沉重的负担,师生压力都很大。怎么处理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同行交流的经验认为:首先,教师要认真通读教材,明确单词的级别和主次关系,再确立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搞清哪些是现在必须掌握的,哪些是可以在重现后解决的,然后区别对待。其次,对一些使用频率不高的单词,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扩展。这样也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和因材施教原则。再次,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不同困难和需求出发,依照词汇教学的基本秩序和原则,设计系统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科学多样的记忆策略。利用拼读拼写规则,词缀记忆,分类记忆,想像记忆,音形结合记忆,词性转换,同义近义反义辨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词汇的学习和记忆效率,使学生在单词学习的过程中既能“见其形而知其音”,又能“听其音而知其形”,或“见其形而知其义”。如,笔者在教family一词时说,Family is short for Father and mother,I love you。 一些学生听了,精神为之一振。又如,教he,she,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时,笔者说,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都有性别歧视的现象,都认为女性是从属男性的,男性是根本。s就象英美女性卷曲的长头发,放在男他he的旁边就成了女她she。brother是传后人,所以与father,mother一样有ther,而sister就少了h,却有小时候头上梳的两根小辫子sis。如此一说,学生提了兴致,这样,很容易就把这几个单词给记住了。教woman时,笔者说,英美等国上了年纪的女性往往剪短发,卷曲的短发往上翘,形似w,且一般的妇女说话要比男人多得多,我们家乡就有一句形容妇女嘴多的俗话叫一个妇女等于五百只鸭子。因此,妇女就比男人多了一个形似发式的字母w 和一个喻示饶舌,永不闭嘴的字母o了 。教waitress, actress时,笔者说,一般地,动词后加-er(极少加-or)就变成动作的执行者,人。如,work(工作)加-er就变成worker(工人),wait(等候)加-er就变成waiter(侍者,服务员)。教师还应根据“学情”选择安排好词汇检查和检测(如,听写,默写或单词竞赛等)的良好时机,以让大部分学生能达到你的检查目的为标准,让学生感受学习英语单词的兴趣,体会记忆英语单词的成就感。困惑四:语法教学问题新课改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即由重视语法的传统教学法转变为交际法,淡化语法教学。因此,许多教师不敢公开承认语法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不敢大大方方地研究语法教学。遇到公开课,观摩课以及教学经验交流,更加极力回避语法。而且,在英语(新目标)中,语法知识点分散在相应的学段,显得有些零乱;每个语法点出现时又较超前,给教与学都带来诸多不便。教师们由此陷入教不教语法,以及怎么教语法的困惑中。思考四:其实,交际法在观念上力求回避语法教学,而在操作上又离不开语法教学。许多教师在实施新课改的教学反思中总结:“不能忽视对语法的补充和操练,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语法知识才能在具体的情景中加以应用。”拟定意念大纲的威尔金斯也说,“语法还是要教的”(转引自张正东,1986)。笔者在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在运用英语的时候语法错误很多。有的学生由于缺乏语法知识,语言表达支离破碎,甚至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影响了交际活动。可见,在新课标下英语语法教学仍然是重要和必要的。但是,怎么教,怎么学呢?笔者认为:首先,要遵循“实践性原则”,引导学生积极体验与参与。教师可设计不同任务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听说读写等不同的训练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参与,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掌握实用的语法知识,避免教师课堂上单纯传授和讲解语法知识的“一言堂”做法,从而达到语言为交际服务的目的。如,介词学习比较枯燥,笔者就把介词和there be句式结合起来教。利用多媒体教师边说对话Where is the -? It is +介词短语.边呈现介词in , on, under, behind, in front of,in the front of, near, next to, across from, between, in the middle of, on the left (of), on the right (of)。 学生初步掌握以上介词后,打出问题Whats + 介词短语? 和答语There is + a(n) + 单数名词 + 介词短语/There are + 复数名词+ 介词短语,让学生两人小组看图进行问答对话,并提醒他们注意there be句型中 be的就近原则。在学生熟练there be句式的基础上,让他们拿出纸,画一幅My Favorite Neighborhood的画,并根据自己所画的画用there be句式写一段话。然后分组选出代表作品放到投影仪下展示,全体同学一起批改,优秀作品课后誊写好再张贴到教室后面的墙壁上作范例。这样,经过听,说,画,写等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活动,枯燥的介词学习变得有趣;同时,学生在听,说与做的活动中也加深了对there be句型的理解。其次,创设真实的情景交际活动,从不同维度加深学生对语法的理解,让语法教学自然而有效。如教现在进行时时,可先让学生根据当时的课堂情景听老师自问自答,初步感知现在进行时的句式特点;接着,用动画多媒体展示一些人正在做某些事的情景,让学生两人一组用屏幕上提供的关键词,仿照例子来进行现在进行时的问答操练,学生操练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主谓不一致,忘记加现在分词等,此时教师可在教室内来回巡视给予提示和帮助;然后屏幕打出现在进行时的情景对话,让学生自己检查并做总结。1.现在进行时的构成是:助动词am/is/are+动词的-ing形式。2.注意助动词的选择要与主语一致以及动词的-ing形式的构成。多媒体显示四组词(第一组,不发音的字母e结尾;第二组,发短音的元音字母加一个辅音字母结尾;第三组,ie结尾;第四组,一般的动词)及它们的-ing形式,让学生观察每组词的共同点以及构成-ing的规律;此后给他们一幅各种动物的娱乐图,图上提供一些关键词,让他们用现在进行时写一段话作为Homework。如此,通过感知,参与,探究和写的一些活动,无疑培养了他们分析,探究等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法教学教无定法,方法多样。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法教学应该是教师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始终围绕“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指导思想,积极尝试,大胆创新;既不能一味地“满堂灌”,又不可“洒脱地”听之任之,而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活动的过程中掌握语法知识,培养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文中所谈到的四个主要方面的困惑是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作了认真的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