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意义建构论与隐喻翻译.pdf_第1页
动态意义建构论与隐喻翻译.pdf_第2页
动态意义建构论与隐喻翻译.pdf_第3页
动态意义建构论与隐喻翻译.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 月 第 卷第 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 围城 及其英译本的汉语隐喻英译研究 作者简介 罗玉枝 女 安徽宣州人 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硕士 动态意义建构论与隐喻翻译 以 围城 英译本为个案研究 罗玉枝 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安徽 合肥 摘 要 翻译从本质上来说是意义的理解与重构 因此 与意义相关的理论可以指导翻译研究 尝试根据动 态意义建构论 以 围城 英译本为个案 研究隐喻的翻译 主要观点是 隐喻翻译具有语境灵活性 文 化规约性和译者心理性 关键词 动态意义建构论 隐喻翻译 语境灵活性 文化规约性 译者心理性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隐喻的功能就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 种事物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 更是一种思 维方式 近几十年 隐喻的研究是国内外学者探 索的一个热点 现在这个热点已延续到对隐喻翻 译的研究中 目前 国内学者主要从两个角度探 讨隐喻 的 翻 译 一 是 从 认 知 路 径 研 究 隐 喻 翻 译 二是从文化路径研究隐喻翻译 钱钟书先生的 围城 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 文学经典 里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隐喻 可以说是 隐喻语 言 的 一 个 大 花 园 这 本 书 的 英 译 本 是 和 合译的 译本为 传播中国文化起了一定的作用 翻译从本质上来说是意义的理解与重构 意 义是翻译的核心要素 许钧认为 翻译就其具体 形式而言 是语言或符号的转换 而语言或符号转 换的根本目的 便是 意义 的再生成 意义 是 翻译的根本 我们可以推理 隐喻翻译的根本 也是意义的翻译 隐喻的翻译可以借鉴语义学相 关理论来指导 下面我们将借鉴 动态意义建构 论 以 围城 英译本为个案研究隐喻的翻译 一 动态意义建构论 在介绍动态意义建构论前 我们先简要回顾 一下结构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对意义的研究 然 后重点阐述认知语言学对意义的研究 因为正是 在认知语义学的基础上 动态意义建构论才得以 形成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词汇构成语义 场 语义场中的词语意义是相互关联的 形式语义学强调 意义等于真值条件 把意 义看作是词和世界的关系 排除语言系统中认知 结构的存在 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形式语义学 偏离了研究 言语者真实的语用实况的航道 说明不了语义的 生产者 人 的在线认知推理活动 认知语言学与结构主义语义学和形式主义语 义学不同 认为意义不是客观存在的 而是人通过 认知建构的 是 概念化 的结果 是通过人的 识 解 来实现的 同样一个客体 由于认知主体对识 解的侧重不同 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表达 虽然认 知语义学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意义理论框架 但 它们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 概念结构源于身体的 体验 人和世界的互动 意义是言者头脑里的概 念而不是外在世界的物体 词和其他语言单位约 定俗成的意义 即语义结构可以等同于概念结构 语义结构本质上是百科全书式的 词的意义要在 具体的语境中建构 选择 意义建构是概念化的 过程 概念化是人把语言单位作为提示的一系列 概念运作和背景知识补充意义的过程 意义和外部世界一般情况下不是直接对应的 大 部分情况下 意义是经过人大脑加工过的客观世 界 具有主观化 情景化和动态化特点 意义是 概念化 的 词语的 意义等同于听话者 或读 者 大脑中被激活的概念 可以说 意义是词语 和人脑中概念之间对应的关系 而不直接是词语 和世界之间对应的关系 意义具有物理的 社会 的和文化的基础 动态意义建构论在认知语言学对意义研究的 基础上 提出意义是作为主体的人建构的 单词本 身没有意义 句子本身也没有意义 意义是词语 在实际使用中通过人的主观心理在线建构的 建 构意义时 语言成分特质只作为部分线索 还需要 借助非语言知识 语境信息 知识和对关于听者 读者 心理的推测 动态意义建构论关于意义的 基本概念有 语境化解释 概念内容 限制和建构 词语的意义具有 高度的语境依赖性 具体的意 义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下触发的 每个词项都与一 大批概念内容相联系 概念内容 是建构意义时 要依据的部分原材料 另一部分原材料是一组 规 约限制 概念内容 是意义的原料 而不是意义 的组成部分 概念内容是不断发展的 词语每一 次使用的经历会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其概念内容 限制有四种 分别是人类认知能力 客观现实 规 约和语境 建构 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下 人的大 脑基于词语的 概念内容 在一系列的限制下 在 线建构意义的一系列过程 动态意义建构论认为 语境中的词语意义是 通过人的主动认知加工 合成语境信息和词语的 概念内容产生的 意义具有认知 动态和与语境 相结合的特点 这一理论比其他研究意义的方法 更注重语境这个因素 二 动态意义建构论与隐喻翻译 隐喻的翻译过程特别复杂 以 动态意义建构 论 来看 隐喻的解读 与 隐喻的表达 两个过程 我们发现 隐喻的翻译过程是一个动态意义建构 的过程 在隐喻解读阶段 作为读者的译者依赖自 己所具备的源语知识 根据一定的语境 解读源作 品中隐喻的意义 在隐喻表达阶段 作为作者的译 者依赖自己所具备的目标语知识和语境 在目标 语文本中重新建构源文本中隐喻的意义 一 围城 中汉语隐喻的类型及翻译策略 我们从文化输出的视角可以把 围城 中的隐 喻分成两种类型 文化负荷高隐喻和文化负荷低 隐喻 文化负荷高隐喻及其翻译策略 文化负荷高隐喻在这里指的是独具中国文化 特色 文化负载度高 来源于典故 文学作品或神 话故事中的隐喻 是特定的文化中特定的表达 如衣锦还乡 鸡鸣狗盗 结为秦晋 塞翁失马 焉知 非福 艳若桃李 冷若冰霜等 这类隐喻可采取以 下翻译策略 直译源语喻体加注 对于那些民族文化气息浓厚文化负荷高隐喻 构式 来源于典故 文学作品或神话故事等 目标 语读者缺乏理解这种隐喻的文化语境和认知语 境 这时译者应该采取直译源语喻体 然后在文中 或文后加注释的翻译方法 在 围城 的翻译中 译者对诸如马前泼水 破 镜重圆 举案齐眉 鸡鸣狗盗等文化负荷高的隐 喻 就采取了文内直译 有关文化缺省的说明放在 文后注释之中的方法 董斜川道 好 好 虽然 马前泼水 居然 破 镜重圆 慎明兄将来的婚姻一定离合悲欢 大有 可观 第 卷第 期罗玉枝 动态意义建构论与隐喻翻译 以 围城 英译本为个案研究 直译源语喻体 不加注 辛楣道 不管她 这都是汪太太生出来的 事 解铃还需系铃人 我明天去找她 解铃还需系铃人 这句成语源自一个叫法灯的和 尚 有一次 法眼在讲经说法时询问寺内众和尚 谁能够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解下来 大家 再三思考 都回答不出来 这时法灯刚巧走过来 法灯不假思索地答道 只有那个把金铃系到老虎 脖子上面去的人 才能够把金铃解下来 后来这 句话就被以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成语流传下来 比 喻谁惹出来的事情 仍然由谁去解决 翻译成 源语喻体 加 喻标 方鸿渐说 女人原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虚虚 实实 以退为进 这些政治手腕 女人生下来全有 女人学政治 那真是以后天发展先天 锦上添花 了 对 锦上添花 这个隐喻 因为语境度低 译者为了 向英语读者传递 锦上添花 的文化意象 在这采 取了直译源语喻体 在前面用用 结构给出喻标的方法 直接译出喻标 非隐喻构式 鸿渐笑道 你真可怕 可是你讲孙小姐的话 完全是痴人说梦 唐高宗时 有个和尚 修行很高 言谈举止十分奇 异 一次 他到长江 淮河一带云游 有人问他 你姓何 他回答说 我姓何 这人又问 何国 人 他又回答 何国人 和尚死后 李邕为他作 碑文 因不懂他所说的话的意思 只好根据他当年 的回答写道 大师姓何 何国人 此事被后人当 成笑话 认为和尚原来好比 对痴人说梦 而痴人 竟会信以为真 成语 痴人说梦 即由此而来 原意是对傻子 说梦话而傻子还信以为真 后来人们用以比喻说 话荒唐 违背常理 完全不切实际 文化负荷低隐喻及其翻译策略 文化负荷低隐喻是相对文化负荷高隐喻而 言 文化负载度低 是人们根据日常的生活体验将 具有相似点的两个不同事物联系到一起形成的表 达式 这类隐喻的翻译策略 优先翻译成目标语隐喻 英汉两个民族因为不同的文化体验 对同样 的概念意义有不同的隐喻意象投射 如果能找到 目的语中表达相同含义的特有喻体 我们应采用 目的语特有的相对应喻体来表达源语喻体表达的 含义 苏小姐道 好哇 拐了弯拍了人家半天的马 屁 人家非但不领情 根本就没有懂 我劝你少开 口罢 这里尽管英汉隐喻喻体形式不同 但所影射的意 义却是相同的 语境突显度高 直译源语喻体 针对源语的隐喻喻体 在目的语中既找不到 相似的喻体 又找不到对应的喻体时 如果上下文 的语境和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足以理解直译的 源语喻体 译者就采取直译源语喻体这一方法 因为 译作中富于异国风味的细节描写 将另一个 民族的生活场景及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展现在译语 读者的面前 增进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 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 从而丰富了目标 语的表达方式 有人叫她 熟食铺子 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 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 又有人叫她 真 理 因为据说 真理是赤裸裸的 鲍小姐并未一 丝不挂 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年 熟食铺子 后的解释和对 真理 特征的解释给目 标语读者提供了充分的认知语境 所以译者采取 了直译源语喻体的翻译方法 这样使目标语读者 付出了和源语读者同样的认知力 实现了隐喻的 认知对等 语境突显度低 直译喻标含义 舍弃源语 喻体 当上下文缺少让目的语读者理解直译隐喻的 语境 译者采取了舍弃源语喻体 直接翻译出喻标 含义的策略 从而传递出源语隐喻的含义 我先把信给高校长看 在旁打几下边鼓 他一 定升你 而且全不用你自己费心 对 打几下边鼓 这个隐喻 译者在翻译时舍去了 隐喻传达的意象 保留了隐喻的含义 因为该隐 喻的前后语境并没有给理解这个隐喻意象提供一 定的线索 二 动态意义建构论与隐喻翻译策略 从以上对动态意义建构论的阐述 我们发现 它的主要论点是意义语境依赖观 意义规约限制 观和意义动态建构观 下面我们从这三个观点出 发 以 围城 中汉语隐喻的翻译为个案 对隐喻翻 译策略的选用进行解释 意义语境依赖观与隐喻翻译的语境灵活性 动态意义建构论认为 词语本身只有一组概 念基质 没有意义 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意义才能 生成 意义与语境密不可分 我们可以推理 翻 译中我们应具体考虑 语境 因素 因时因地采取 不同的翻译策略 通过对 围城 中隐喻的翻译研究 我们发现 译者根据词语出现的不同语境 考虑到读者的接 受 对文化负荷低和文化负荷高的隐喻 采用了灵 活的翻译策略 体现了隐喻翻译的动态性和语境 灵活性 意义规约限制观与隐喻翻译的文化规约性 根据动态意义建构论 建构意义既要考虑语 境 也要考虑规约限制 规约就是我们日常所在 的社团建构场景和用词的习惯 规约有两个方 面 一是词语形式和概念内容之间的映射 二是 特 定 概 念 内 容 建 构 的 可 能 性 是 受 到 限 制 的 由以上论述我们可以推出 隐喻意 义的建构也要考虑规约限制 翻译隐喻时我们更 应考虑特定文化的传统惯例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 译者对文化负荷高的 隐喻采取了和文化负荷低的隐喻不尽相同的翻译 方法 充分体现了隐喻翻译的文化规约性 意义动态建构观与隐喻翻译的心理性 动态意义建构论认为 意义 不是静止不变 的 话语的意义是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认 知心理建构的 根据这一观点 我们发现隐喻翻 译从表层看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 深层次其实 是译者的心理活动 包括认知心理和情感心理 起 关键作用 译者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直接影响 隐喻的翻译 一方面 译者作为隐喻翻译认知活 动的主体 其认知思维能力和心理过程影响对隐 喻的翻译 另一方面 其情感 态度和联想等心理 活动会直接作用于隐喻翻译过程及结果 另外 读者的接受心理也对译者产生一定的制约 译者既与作者和原作品互动 在某种程度上也要 与潜在的读者群互动 预测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审 美心理 体现在译者个体身上的认知心理 民族文化 心理 社会心理和民族性格影响译者对翻译方法 和策略的选择 例如 在 围城 的隐喻翻译中 由 于译者旨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心理 也考虑到读者 的心理接受度 对很多 文化负荷高 隐喻采取了 直译源语喻体的策略 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隐喻的翻译更 为复杂 动态意义建构论从认知角度出发 认为 意义不是静止的 一成不变的 而是动态的 模糊 的 肯定人类认知对意义理解和建构的主观能动 性 综合考虑语境 概念内容 建构和经验等因素 为意义的形成和理解提供了较全面整体的解释 运用这一理论来分析隐喻的翻译 我们发现隐喻 翻译具有语境灵活性 文化规约性和译者心理性 等特点 动态意义建构论勾勒了意义动态建构的 框架 对隐喻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是 真正要将其应用到隐喻翻译研究中 还需要我们 第 卷第 期罗玉枝 动态意义建构论与隐喻翻译 以 围城 英译本为个案研究 对语言理解和交际中的认知机制和知识动态作更 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肖坤学 论隐喻的认知性质与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 外语学刊 周红民 论隐喻翻译的认知运作方式 外语教学 张美芳 图式分析隐喻翻译中的认知过程 外语 与外语教学 李怀宏 易永忠 隐喻 文化 翻译 广西师范大 学学报 郭英珍 隐喻的语用文化差异及翻译 外语教学 李 健 英汉语隐喻的跨文化对比及翻译 青海师 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杨润芬 中西文化对隐喻翻译的影响 语文学刊 许 钧 翻译论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蒋 勇 复合空间理论与关联理论相似的语言哲学 观 山东外语教学 张克定 词义研究的新动向 动态意义建构论 语言意义 语义学和语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