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水泥厂15MW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_第1页
XX水泥厂15MW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_第2页
XX水泥厂15MW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_第3页
XX水泥厂15MW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_第4页
XX水泥厂15MW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水泥XX有限责任公司15MW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报告X市XX有限公司20XX年4月25日前 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建设项目(工程)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规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做好机械、轻工、纺织、烟草、电力和贸易等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二字20XX34号文)等的有关规定,受XX水泥XX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X市XX有限公司对其15MW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进行了安全验收评价。根据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XX)的相关规定,评价报告内容包括:1编制说明;2建设项目概况;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4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5定性、定量评价;6安全对策措施建议;7安全验收评价结论。本评价报告在对该建设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安全检查表法,对各单元进行了符合性评价;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辨识、分析和危险性评价,提出了改进措施及建议,作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该工程安全验收评价工作得到了XX水泥XX有限责任公司的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协助;评价报告可能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提出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X市XX有限公司20XX年4月25日目 录附件、附图序号附件名称页码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1402设计、施工、监理、调试单位资质及相关资料1411533XX省发改委关于XX水泥XXXX水泥XX有限责任公司15000kW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核准的批复文件1541564XX市国资局XX水泥XXXX水泥XX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建设15000kW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用地项目预审意见1571585XX省电力公司关于XX水泥XX有限责任公司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接入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通知1591676关于成立公司生产安环管理处及机构组成和人员任命的决定1681697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1701738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1741819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证书及产品合格证18221710安全阀校验报告书21822711机组调试报告书22823312XX省社会保险基金缴费专用票据(含工伤保险费)23413消防验收合格证23514安全不合格项整改反馈表23623715安全评价项目委托书238附图名称1余热发电总平面布置图2392汽轮发电机房平面布置图2403汽轮发电机房建筑图2414电气主接线图2425系统热平衡图2436AQC锅炉工艺流程图2447PH锅炉工艺流程图245第1章 编制说明1.1评价依据1.1.1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XX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20XX第6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国家主席令1994第28号国家主席令1995第6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20XX第六号国家主席令1997第94号国家主席令1997第88号国家主席令20XX第69号1.1.2行政法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XX年)国务院令第549号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国务院令第493号国务院令第352号1.1.3地方法规XX省安全生产条例XX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20XX年3月31日XX省劳动保护条例XX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修订1997年11月14日关于加强对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三同时”监察管理的通知XX省经济贸易委员会2000年12月13日XX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XX经贸安全字20XX83号20XX年2月15日1.1.4部门规章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原劳人护198736号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1987105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XX 2号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XX 2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通知安监管办字20XX 39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13号电力安全生产监管办法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 第2号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国家电网公司20XX年版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5号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监督规定国家电网公司1998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电力工业部1994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公司20XX年版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国家电网总20XX413号文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国质检锅20XX 207号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试行)能源安保(1990)1110号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总局令字20XX 92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建标20XX 102号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检验大纲锅监委1995001号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电安生1994227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20XX16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部发1996140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国质检锅20XX57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令第1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投资20XX1346号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原劳部发199556号关于切实加强电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电监会特急 发改能源20XX 1690号关于做好建设项目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20XX124号关于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安监总厅字20XX 43号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委办字20XX 48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XX 56号1.1.5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XX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XX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XX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XX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XX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二部分 物理因素GBZ2.220XX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1991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20XX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1920XXGB50007-20XX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61791996安全标志GB28941996安全色GB289320XX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1992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GB104341989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XX钢制压力容器GB15020XX等壳式换热器GB1511999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XX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1996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50057199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XX年版)GB5001120XX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11993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1993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1993工业锅炉水质GBl57620XX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761985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XX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XX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XX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XX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199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1986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程GB5006093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20XX年版)GB500521995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94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XX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XX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水泥工厂设计规范GB 5029520XX水泥生产防尘技术规程GB/T16911971.1.6行业标准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XX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 烟道式余热锅炉设计导则AQ800320XXJB/T76039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XX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T 64720XX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5053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20XX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DL/T506820XX火力发电厂水工设计规范DL/T533920XX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2000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120XX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 539020XX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20XX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81991水泥工业劳动安全卫生设计规定JCJ10971.1.7项目文件XX水泥XX有限公司3200t/d+4000t/d熟料生产线15MW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X市XX工程有限公司)20XX年1月安全评价项目委托书1.2评价目的安全验收评价的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建设项目安全验收提供参考依据,对未达到安全目标的系统或单元提出安全补偿及补救措施,以利于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1.3评价范围本次安全验收评价范围是:XX水泥XX有限责任公司15MW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的生产系统新增部分,即:一、二期四台余热锅炉及一台汽轮发电机组成套设备、辅助装置和各专用系统的安全设施,总平面布置、作业环境、机组试运行状况以及安全管理等。环保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以政府部门的批准文件为准。1.4评价程序安全验收评价程序包括:前期准备;编制评价计划;进行现场检查;编制评价报告;进行现场复查;完成评价报告;组织评审。详细情况见图11。1.5评价类型安全验收评价。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分析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图 1-1 安全验收评价程序框图第2章 建设项目概况2.1建设单位简介:略2.2厂址自然条件:略2.2.1地理位置:略2.2.2周边环境:略2.2.3交通运输:略2.2.4地质条件建设场地属于X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度地带。在大地构造环境上,XX地区属XX优地槽褶皱带的XX复向斜中部。第二松花江河谷及山间谷地发育有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主要为冲洪积、坡积、残积作用形成的粘性土、砂土、角砾、圆砾、卵石,堆积厚度约320m不等。 建设场地主要地层以页岩、石灰岩为基岩地层组成。地基类型属于中软-中硬场地土,局部为坚硬场地土,场地类别为二类。依据XX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图,XX市城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设计地震烈度分组为第一组。场地标准冻深为1.7m,场地土冻胀类型为冻胀土,冻胀等级为3级。2.2.5气象条件表21主要气象参数序号项目名称参数1年平均气温4.1C2年平均最高气温22.3C3年平均最低气温-18.0C4极端最高温度36.1C5极端最低温度-42.6C6最大冻土深度18.7cm7最大积雪厚度450 cm8年平均降雨量772.5 mm9最大日降雨量188.8 mm10年平均风速2.5 m/s11年平均相对湿度7012主导风向西风13雷暴日1402.3建设项目概况2.3.1项目简介:略2.3.2项目规模该工程采用四炉一机的设备配置方式,即:窑头、窑尾配置余热锅炉各一台,一期2台余热锅炉、二期2台余热锅炉,4台锅炉共用一套额定功率为15MW的汽轮发电机组。2.3.3运行方式发电机发出的电能经同期装置并入厂区变电站主变的6.3kV侧,电站运行方式为:并网不上网(供厂内生产用电),见附件。2.3.4余热资源根据XX水泥XX有限责任公司的一期3200t/d和二期4000t/d熟料生产线的建设指标和实际运行监测数据,3200t/d+4000t/d熟料生产线的余热废气资源,能够满足一台功率为15MW汽轮发电机热媒介质的需要。表22废气余热资源表(3200t/d生产线)项目PH排放废气AQC排放废气废气流量(湿性气体)103Nm3/h231.000167.000锅炉入口温度 330360锅炉出口温度 20086含尘量 g/Nm38030(依据干性气体)废气成份 Vol% N2 58.377.6O2 4.320.4H2O7.02.0CO230.4表23废气余热资源表(4000t/d生产线)项目PH排放废气AQC排放废气废气流量(湿性气体)103Nm3/h270.000174.000锅炉入口温度 350360锅炉出口温度 19183含尘量 g/Nm38030(依据干性气体)废气成份 Vol% N2 58.377.6O2 4.320.4H2O7.02.0CO230.42.3.5总平面布置该工程是利用3200t/d+4000t/d新型干法水泥窑生产线窑头、窑尾余热资源,建设一套纯低温余热发电站,电站厂房布置在水泥熟料生产线之中。表24总平面布置主要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 注1电站区域占地面积m240142建构筑物占地面积m219833建筑系数%49.44绿化系数%17.65绿化面积m2706详见附件余热发电平面布置图。1.场地标高1)3200t/d生产线AQC锅炉0.000m标高相当于总图0.000m标高327.000m,PH锅炉0.000m标高相当于总图0.000m标高330.000m;2)4000t/d生产线AQC锅炉0.000m标高相当于总图0.000m标高327.000m、PH锅炉0.000m标高相当于总图0.000m标高330.000m;3)T/G厂房0.000m标高为327.000m,室内外高差为0.3m;4)冷却塔0.000m标高为332.000m;5)区域场地按西高东低留出1.0左右的平整坡度。2.锅炉布置结合现有熟料生产线风机系统的工艺流程,管道连接顺畅,运行阻力小,锅炉布置不占用维修空间。1)3200t/d熟料生产线AQC锅炉布置在烧成窑头北侧,PH锅炉布置在烧成窑尾和煤粉制备之间;2)4000t/d熟料生产线AQC锅炉布置在烧成窑头北侧,PH锅炉布置在窑尾与增湿塔之间,详见总平面图。3.汽机厂房及水冷却系统布置汽机房跨度21 m,双层布置,底层布置锅炉给水泵、凝结水泵等辅机设备,+3.400m层做为中间夹层布置有油箱、汽封凝汽器等,汽轮发电机布置在+7.000m运转层。汽轮机为纵向布置,为满足机组凝汽器检修抽芯的需要,汽轮发电机中心线距汽机房E轴线为10m。考虑汽轮发电机组检修就位所需高度要求,装设一台20/5t电动双梁双钩桥式带控制室起重机,设检修主起吊口,跨距19.5m。起重机轨顶标高为14.5m,屋架采用钢屋架结构,屋架下弦17.6 m。电气控制室跨度为7.0 m,4层布置。底层(0.000米层)和中间层(3.550层)做为电力室,同时底层布置有楼梯间和采暖换热机组, +7.000 m层设有DCS装置I/O柜等控制设备,并布置有值班室,屋顶+12.000m层布置有闪蒸器。主厂房布置于二线窑头西侧;冷却塔采用双曲线型,布置于熟料生产线以南,化水车间布置于主厂房以南,详见总平面图。4.厂区道路汽轮发电机房、冷却塔车间周围设置贯通的环形道路,用于生产、消防、检修。在厂房入口设置车间引道,冷却塔设置通道。锅炉区域利用原生产线道路。5.排水系统该电站区域所占场地面积较小,在车间外侧局部增加雨水明沟,利用原有排水系统排出厂外。对于锅炉、水处理中和池等局部产生的少量工业废水通过管道接入原有排水系统。2.3.6建(构)筑物布置1.主要建(构)筑物该工程中建(构)筑物包括汽机房、电气设备间、2间PH锅炉房、2间AQC锅炉房、沉降室、化学水处理间、冷却塔等,见表25。2.汽机房汽轮发电机主厂房柱距为6.0m,总长36.0m,跨度28m。主厂房采用汽机房、电气控制室二列式布置。电气控制室跨度为7.0 m,4层布置。底层(0.000m层)和中间层(3.550层)做为电力室,同时底层布置有楼梯间和采暖换热机组, +7.000 m层设有DCS装置I/O柜等控制设备,并布置有值班室,屋顶+12.000m层布置有闪蒸器。表25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结构形式层数高度(m)建筑面积()耐火等级11PH锅炉房管道支撑钢构276222PH锅炉房管道支撑21231AQC锅炉房钢构支撑312.516142AQC锅炉房钢构支撑310.51705汽轮发电机厂房钢混排架319.82670二级6化水车间钢混142997冷却塔钢混合计33623.PH锅炉房锅炉基础采用独立基础。管道支撑利用原有建筑物进行支撑,对于窑尾塔架上的大风管,采用在窑尾塔架上做斜支撑,直接支在塔架上,不在地面另设钢结构支架。4.AQC锅炉房及沉降室沉降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独立基础,AQC锅炉进入蓖冷机内的风管支撑利用窑头框架,采用植筋方式做钢结构支撑。对在老结构上较大的开洞,以及承受较大荷载的梁板进行加固处理。5.化学水处理间为新建单层厂房,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水箱采用整板基础。6.冷却塔为双曲线冷却塔,钢筋混凝土结构。2.3.7生产过程采用复合闪蒸技术补汽式热力系统。整个系统工艺流程是一个完整水汽循环利用过程。在熟料生产线窑尾、窑头各设置一台余热锅炉,用于与废气的热量交换,热交换后产生的过热蒸汽导入汽轮机进行做功,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向外输出电能。做过功的蒸汽经凝汽器冷凝成凝结水,经凝结水泵进入冷却塔,冷却后的水循环使用。通过锅炉给水泵增压进入AQC锅炉省煤器进行加热,经省煤器加热后的高温水分六路分别送到AQC炉汽包、PH炉汽包和闪蒸器内。进入四台锅炉汽包内的高温水在锅炉内循环受热,最终产生过热蒸汽,四路过热蒸汽汇集后进入汽轮机。进入闪蒸器的高温水通过闪蒸汽化原理产生一定压力的饱和蒸汽进入汽轮机后级辅助做功。做过功后的蒸汽经过凝汽器冷凝后形成凝结水重新参与系统循环。循环过程中消耗掉的水由纯水装置制取出的纯水补充到系统中。生产过程框图见图22。 循环使用含尘气体预热器出口(原有)PH锅炉(新增)AQC锅炉(新增)蒸汽篦冷机出口(原有)含尘气体汽轮机(新增)总降压站(原有)窑尾风机(原有)窑头电除尘器(原有)纯水装置(新增)窑尾电除尘器(原有)低压闪蒸器(新增)发电机(新增)凝汽器(新增)冷却塔(新增)热水蒸汽给水 循环使用含尘气体热水预热器出口(原有)PH锅炉(新增)AQC锅炉(新增)蒸汽篦冷机出口(原有)含尘气体汽轮机(新增)窑尾风机(原有)窑头电除尘器(原有)纯水装置(新增)窑尾电除尘器(原有)低压闪蒸器(新增)发电机(新增)凝汽器(新增)冷却塔(新增)蒸汽热水给水 图22余热发电生产过程框图1.主蒸汽系统从生产线余热锅炉来的压力1.15MPa、温度329的主蒸汽,通过主蒸汽管道经主汽切断阀后分为两路,分别进入左右两边主汽联合汽门,经调节后接入汽轮机。为满足汽机正常运行和事故启停的要求,设置汽机主蒸汽旁路系统,旁路系统容量为余热锅炉主蒸汽最大蒸发量。旁路由主蒸汽压力自动调节阀、减温减压装置、减温水管道及汽水管道组成。当汽机入口压力超过主汽压力调节阀设定值时,调节阀自动打开一定开度,部分蒸汽经减温减压后进入凝汽器,以保持汽机入口压力的稳定。由于主蒸汽参数低、流量大,旁路分别通过管道接入凝汽器左右两端。2.补汽系统从闪蒸器来的压力0.13MPa、温度107的饱和蒸汽,通过蒸汽管道经汽机补汽调节阀后进入汽轮机做功。为满足汽机正常运行和事故启停的要求,低压蒸汽系统也设置有旁路,当汽机补汽入口压力超过补汽压力调节阀设定值时,调节阀自动打开一定开度,部分蒸汽直接导入凝汽器,以保持汽机安全稳定运行。3.凝结水系统汽轮机排汽通过凝汽器冷凝后,凝结水经凝结水泵加压通过管道进入汽封凝汽器,在汽封凝汽器中通过主蒸汽联合调节阀及汽机高压端轴封泄漏的部分蒸汽将凝结水加热,充分回收了热能,加热后的凝结水再通过管道与闪蒸器下降管来水汇合,作为锅炉给水泵入口给水。凝结水系统设有2台凝结水泵,一用一备。每台凝结水泵容量为机组最大凝结水量的110%。4.锅炉给水系统根据原水水质和机组的水汽质量标准,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采用逆流再生阳阴离子交换加混床二级除盐系统,出水水质好,对进水水质适应性较强。系统工艺流程如下:生水生水箱机械过滤器逆流再生阳离子交换器除碳器中间水箱逆流再生阴离子交换器除盐水箱主厂房。自汽封凝汽器来的凝结水与闪蒸器的出水汇合后进入锅炉给水泵,经锅炉给水泵加压后通过锅炉给水母管送往AQC锅炉省煤器,提高锅炉给水温度后作为余热锅炉的给水。锅炉给水系统设有2台锅炉给水泵,一用一备。每台锅炉给水泵容量均为机组对应的最大锅炉给水量的110%。5.室外热力管网系统室外热力管网系统是指AQC锅炉、PH锅炉连接点至汽轮发电机厂房连接点间的蒸汽、给水及回水管道。主要管道基本走向见总平面布置图。2.3.8主要生产设备及其系统2.3.8.1窑头余热锅炉(AQC)系统一线AQC锅炉取风需在篦冷机中温段开孔取风 ,同时从篦冷机余风风管引一根风管至余热发电取风管,在锅炉取风管上增设冷风阀,共同用于调节进入AQC锅炉风温。在篦冷机余风至电除尘的管道上,新增一个电动百叶阀(一线原取暖炉设计上有此阀门),用来控制或切断直接入电除尘废气流量,确保了大部分的高温废气经过沉降室沉降流经AQC锅炉后进入电除尘,最大限度的利用篦冷机的余热用于发电。1.废气管道风速3200t/d AQC锅炉系统管道设计工况风速v=12.3m/s、4000t/d风速v12.8m/s;AQC锅炉前热风管直径为=3350mm,风管厚t=8mm,出AQC锅炉风管直径为=2800mm,风管厚t=6mm,材质选用Q345A钢板。AQC锅炉沉降室、篦冷机至AQC锅炉热风管道、沉降室至AQC锅炉热风管道采用内部捣打料以防磨,捣打料厚度为35mm。2.管道支座、管道阀门和膨胀节1)管道支座一线篦冷机至沉降室段风管利用窑头+14.200m+14.466m平面设置2个固定支座,沉降室入口采用加强钢结构。自沉降室至锅炉间管道设置一个固定支座。自AQC锅炉至原锅炉回风管风管设1个固定支座,2个活动支座。二线篦冷机至沉降室段风管利用窑头+8.800m平面设置1个活动支座,+14.600m平面设置2个固定支座,沉降室入口采用加强钢结构。自沉降室至锅炉间管道设置一个固定支座。AQC锅炉回风管设1个固定支座,3个活动支座。2)阀门(1)一线AQC锅炉系统共设五台电动阀门:在锅炉取风管上安装一百叶阀,用来控制锅炉入口风量;在篦冷机至电除尘入口间管道上安装一百叶阀,用来控制或切断直接进入电除尘废气流量;在锅炉出口废气管道上安装一电动闸板阀,以满足窑系统运行而锅炉系统故障临时检修时完全切断气流;在篦冷机尾部余风风管至余热发电取风管之间连接一根风管并安装一电动百叶阀,用于调节入锅炉风温;在锅炉取风管道上安装一掺入冷风用电动蝶阀,用来在窑工况波动时调节入锅炉风温。(2)二线AQC锅炉系统共设四台电动阀门:在锅炉取风管道上安装一电动百叶阀,用来控制锅炉入口风量;在篦冷机至电除尘入口管道上安装一电动百叶阀,用来控制或切断直接入电除尘废气流量;在锅炉出口废气管道上安装一电动闸板阀,以满足窑系统运行而锅炉系统故障临时检修完全切断气流;在锅炉取风管道上安装一掺入冷风用电动蝶阀,用来在窑工况波动时调节入锅炉风温。3)膨胀节风管上均安装织物膨胀节来吸收风管在各种工况下产生的膨胀,减轻膨胀对风管支架的反力。表26 电站主要设备表序号主机名称产品型号、规格、性能生产厂家备注1余热锅炉产品型号:QC174/360-14.8-1.15/349额定蒸发量:D14.8(t/h)额定蒸汽压力P1.15(Mpa)最高蒸汽压力P1.8(Mpa)额定蒸汽温度:t=349()给水温度:46.7()锅炉入口烟气温度:360()锅炉入口烟气量:174000(Nm3/h)南通锅炉厂数量:1套,用于4000t/d生产线,安装在尾头。2PHJ型余热 锅炉产品型号:Q270/350-26.25-1.25/333额定蒸发量:D26.25(t/h)额定出口蒸汽压力P1.25(Mpa)过热蒸汽温度:t=333()过热器受热面积:1890蒸发受热面:11200给水温度:167()水压试验压力:进口烟气温度:350()进口烟气量:270000(Nm3/h)排烟温度:200()X市锅炉厂湖州分厂数量:1套,用于4000t/d生产线,安装在窑尾。3余热锅炉产品型号:QC167/360-14.3-1.15/349额定蒸发量:D14.3(t/h)额定蒸汽压力P1.15(Mpa)最高蒸汽压力P1.8(Mpa)额定蒸汽温度:t=349()给水温度:44.6()锅炉入口烟气温度:360()锅炉入口烟气量:167000(Nm3/h)南通锅炉厂数量:1套,用于3200t/d生产线,安装在窑头。4PHN型余热锅炉产品型号:QC231/330-18.6-1.25/312额定蒸发量:D18.6(t/h)额定出口蒸汽压力P1.25(Mpa)过热蒸汽温度:t=312()过热器受热面积:1128蒸发受热面:6507给水温度:167()水压试验压力:2.25(Mpa)进口烟气温度:330()进口烟气量:231000(Nm3/h)排烟温度:200()X市锅炉厂湖州分厂数量:1套,用于3200t/d生产线,安装在窑尾。5汽轮机形式:补汽式冷凝机组设计功率(发电机输出端):15MW排气压力:0.00573MPaA入口蒸汽压力:主蒸汽1.15MPaA补汽0.130 MPaA入口蒸汽温度:主蒸汽329 补汽:饱和温度入口蒸汽流量:主蒸汽73.95t/h补汽:2.6t/h 南京汽轮机厂数量:1台6发电机型号:QFW-18-2额定容量:18MVA额定电压:6.3kV频率:50Hz励磁方式:同轴交流无刷励磁功率因数:滞后0.80励磁系统:带PMG无刷型交流励磁机绝缘等级:F级(定子绕组与转子绕组)极数:2极转速:3000rpm冷却方式:全封闭水冷热交换器式风冷南京汽轮机厂数量:1台2.3.8.2窑尾余热锅炉(PH)系统增湿塔布置在高温风机之后, PH锅炉从窑尾废气管道取风,再回到高温风机之前的窑尾废气管道。1.废气管道风速一、二线窑尾废气管道介质工况流速为v=17.8m/s,PH锅炉废气管道管径为=3300mm,出PH锅炉废气管道管径为=3100mm。风管厚t=6mm,材质为Q345A钢板。2.管道支座、管道阀门和膨胀节1)管道支座一线PH锅炉进风管利用塔架+41.600m平面设置1个活动支座,锅炉顶部支架设置一个固定支座。出PH锅炉风管利用锅炉出口处承担一定的风管重量,其余部分利用窑尾风管支撑。2)阀门PH锅炉系统共设2台电动百叶阀,一台设置在入PH锅炉管道上,一台设置在窑尾废气管道上,通过这两台阀门的调节来实现PH锅炉运行和脱开;在窑尾废气管道上阀门采用椭圆百叶阀,倾斜安装,阀门在关闭状态不至于造成积灰以致阀门不能灵活动作。在出PH锅炉风管上不设阀门。3)膨胀节在进出PH锅炉风管上均设置了膨胀节来吸收风管在各种工况下产生的膨胀,减轻膨胀对风管支架的反力。2.3.8.3锅炉回灰系统AQC锅炉由于熟料粉尘磨蚀性很大,因此在篦冷机与AQC锅炉间设置一沉降室进行预除尘处理。一线沉降室回灰直接入熟料拉链机,二线沉降室回灰通过拉链机回至熟料拉链机。PH锅炉回灰系统通过拉链机输送入生料入窑斗提或入库拉链机系统。该工程没有新的粉尘排放点,还能起到改善原有的电除尘的除尘效果。2.3.9电气1.电站用电电源电压:6.3kV;低压配电电压:0.4/0.23kV;直流电机电压:DC 220V;照明电源电压:220V;控制电源电压:DC 48V;直流操作电压:DC 220V。2.主要电气设备电站主要电气设备见表27。表27主要电气设备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生产厂家备注6kV开关柜KYN28A-126干式变压器SCB9-1000/61低压开关柜SIMODRAW 3遁石电气直流屏1发电机保护屏1发电机成套发电机励磁屏1发电机成套DEH柜1汽轮机成套TSI柜1汽轮机成套DCS柜1汽轮机成套冷却循环水泵2锅炉给水泵21线锅炉循环水泵22线锅炉循环水泵2凝结水泵2射水泵23.直流系统电站直流负荷包括高压开关操作电源、控制电源、紧急事故油泵。直流供电电压为220V,直流负荷统计见下表。表28直流负荷统计表负荷类型经常负荷事故照明负荷直流油泵冲击负荷合计容量(kW)325.510.5电流(A)13.69.1251057.7计算时间(h)1.51.51.0放电容量(Ah)20.413.62559直流电源系统容量为145Ah,采用180Ah的免维护型直流屏1套。 4.电站照明照明系统分三个部分:T/G厂房和冷却塔、AQC锅炉及沉降室、PH锅炉。正常照明以金属卤化物灯照明光源为主,电力室、控制室等照明光源采用荧光灯,T/G厂房部分照明光源采用工厂灯;照明电源分别引自电力室的照明专用单元。T/G厂房照明包括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正常照明采用自动切换照明配电箱1只;其中应急照明采用以下方式:1)在常规照明系统中配备自带蓄电池的专用应急灯具,灯具接线方式为五线制;2)直流屏经逆变单元输出交流220V电源作为应急电源引至应急照明配电箱;AQC锅炉及沉降室、PH锅炉分别设有照明配电箱1只。2.3.10防雷与接地1)电气接地系统包括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电子设备接地。2)厂用低压配电系统接地采用TNS系统。3)构筑物设置了防雷装置,建筑物顶部设置避雷针作为接闪器。4)电站的接地系统,通过镀锌扁钢连接成一个接地网。5)电站采用共用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值:2。2.3.11自动化(DCS)自动化系统包括控制设备配置、现场仪表、应用软件等。1.采用成熟、可靠的拥有电厂应用业绩的产品,关键控制设备采用国内引进技术生产的优质产品或进口元件生产的产品。2.现场检测设备配置合理、齐全,提高自动控制水平和提高系统的检测准确性和稳定性。3.系统联锁完善,易于操作,保障机组运行安全、稳定。4.一次仪表及控制设备:所有由DCS控制的电气设备均在机旁设有选择开关及机旁按钮,以便机旁检修和调试,选择开关设有自动、零位、手动三个位置; 在任何状态下均可在机旁停车;选择开关在零位时,在任何地方均不能开机,以保证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PH锅炉循环水泵控制开机为中控优先,现场不能随意开机。1)仪表设备:压力、流量、液位、PH值、电导率值等信号采用智能变送器,信号为直流420mA的电信号,并接入DCS系统;2)热电阻和热电偶信号直接引至控制系统专用的I/O模块,中间不使用温度变送器;3)压缩空气信号为0.21.0kg/cm2的压缩空气信号。普通的调节阀门采用电动调节阀,需要精密控制的调节阀门采用气动调节阀;4)过程参数的采集、监视、报警与控制采用DCS系统,控制范围包括AQC锅炉、PH锅炉、汽机、汽机辅机、冷却塔部分;5)输入输出卡件:开关量输入信号统一采用48V DC,开关量输出采用继电器隔离,测温用热电阻和热电偶直接接入相应的专用卡件。针对影响主机运行的关键信号采用SOE卡件,实现对信号及时,可靠的采集; 6)打印机:配置两台打印机,一台黑白激光打印机,用于打印数据记录、报警、趋势图和数据报表等;一台彩色喷墨打印机,用于打印操作画面等。7)DCS系统主要特点:(1)汽轮机、辅机、锅炉采用不同的CPU控制,CPU冗余配置;(2)控制网络连接介质采用光纤和双绞线,网络冗余配置;(3)系统电源由UPS提供,系统内电源模块冗余配置;(4)操作站和工程师站采用Client/Server结构。 8)DCS系统主要功能:(1)动态参数流程图显示,运行状态显示;(2)控制回路显示和操作,设备控制操作;(3)声响报警、报警显示、报警历史查询;(4)趋势图显示,实时及历史趋势图,单点趋势、分组趋势显示;(5)表格显示;(6)数据记录; 报警 跳闸 日报表/月报表(7)在线诊断;(8)在线数据存储;(9)运行报告及操作界面打印。9.应用软件DCS采用南京科远公司引进的英国欧陆的NETWORK600+系统。其主要应用软件有控制系统组态软件T3500/RT和控制策略组态软件LINTOOLS2000。T3500/RT过程监控操作和控制是基于Windows 2000专业板平台的完全集成的控制系统组态软件。其核心部分是工业自动化控制组态软件(iFIX),具有控制和监视功能的人机界面。组态软件采用LINTOOLS2000,为图形化、模块化的组态方式实现机组的自动控制功能。10.系统功能 操作人员可通过键盘、鼠标发出指令控制现场设备的起停、调整各路废气挡板,汽水阀门的开度等,使整个系统适应工况变化,自控系统能根据有关参数自动调节风量、汽、水等系统的平衡,能按指令自动完成发电机的同期投入,设置完善的报警和保护程序,使整个工艺流程能长期稳定地运行,同时记录、打印各种工艺参数,可与水泥生产系统进行信息交流。为防止数据丢失和应急情况的控制,系统采用UPS供电,保证了运行的可靠性。11.信号电缆信号电缆采用以下阻燃型电缆:1)一般开关量信号:电缆采用ZR-KVVR-500 N1.0mm2 ;2)一般模拟量信号:电缆采用ZR-DJYVRP N21mm2 ;3)热电偶信号:电缆采用ZR-KXHB 2X2.5FF-RP10mm2;4)接地线电缆:采用YC-1000 150mm2多芯电缆;2.3.12给排水系统该工程新增用水量主要为循环补充水及纯水消耗量;电站生活、消防用水由厂区现有的给水管网接入;锅炉辅机冷却水由熟料生产线就近接入。新建15MW余热发电给排水系统,包括凝汽器纯水补给水、PH、AQC锅炉辅机冷却水、消防给水以及生活给排水等。1.水量需求该工程新增用水量为118m3/h,主要为循环补充水及纯水系统的原水补充水。表29发电站用水量表发电功率(kW)蒸汽流量(m3/h)PH锅炉冷却水(m3/h)AQC锅炉冷却水(m3/h)凝汽器冷却水系统15000主:79.65混:2.19循环泵排污冷却器试样冷却器排污冷却器试样冷却器凝汽器按吨蒸汽60t水+油冷/空冷287 m3/h42.5210212102181.5054 m3/h5177 m3/h参照热平衡图系统补充水量 :(取5200)2%104 m3/h,另纯水系统14 m3/h合计:发电工程新增用水量为139.08 m3/h2.排水系统(1)项目无新建生活设施,在汽轮机房车间内设置洗手池;(2)生产水系统无直接排水,均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3.循环冷却水系统蒸汽冷凝时放出大量热,必须要有大流量的冷却水带走,为解决冷却水本身的温度升高,该发电项目采用耗水量低、电耗低的双曲线型冷却塔,对发电水系统进行冷却。配置1座双曲线冷却塔,底座直径为33.5m。水系统为循环运行,循环冷却水泵设置在汽轮机厂房内。为保证循环水质,在水系统内投加相应的除垢剂和防腐剂。系统的循环水量为5200 m3/h。4.设备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