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WSN协议技术标准 学习目标掌握IEEE1451系列标准了解IEEE802 15 4标准了解物理层了解MAC子层了解符合lEEE802 15 4标准的传感器网络实例了解ZigBee协议栈原理了解蓝牙 Bluetooth 了解WIFI技术了解UWB容了解红外线数据传输技术 IrDA 了解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特点 6 1技术标准的意义 在传感器网络标准方面 目前国际上已有的标准主要是ZigBee 802 15 4 超宽带 UltraWideband UWB 这些标准的频段各不相同 且都是针对某些行业 某些领域的作用范围较小的标准 6 2IEEE1451系列标准 1 IEEE1451标准的诞生目前市场上在通信方面所遵循的标准主要包括IEEE803 2 以太网 IEEE802 4 令牌总线 IEEEFDDI 光纤布式数据界面 TCP IP 传输控制协议 互联协议 等 以此来连接各种变送器 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 要求所选的传感器 执行器必须符合上述标准总线的有关规定 一般说来 这类测控系统的构成都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结构来描述 一种分布式测控系统结构的示例 1 IEEE1451标准的诞生 图1简单地表示了一种分布式测量和控制系统的典型应用事例 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现场总线系统结构图 对传感器 执行器的生产厂家来说 希望自己的产品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 对于系统集成开发商来说 必须充分了解各种总线标准的优缺点 对于用户来说 经常根据需要来扩展系统的功能 对于智能网络化传感器接口内部标准和软硬件结构 IEEE1451标准中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IEEE1451标准将传感器分成两层模块结构 第一层模块结构用来运行网络协议和应用硬件 称为 网络适配器 NetworkCapableAppllcationProcessor NCAP 第二层模块为 智能变送器接口模块 SmartTransducerInterfaceModule STIM 其中包括变送器和电子数据表格TEDS 2 IEEE1451标准的发展历程在1994年3月 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协会和IEEE共同组织一次关于制定智能传感器接口和智能传感器连接网络通用标准的研讨会 在1995年4月 成立了两个专门的技术委员会 即P1451 1工作组和P1451 2工作组 IEEE1451 1标准在1999年6月通过IEEE的审核批准 IEEE1451 2标准在1997年9月通过IEEE的审核批准 IEEE1451 3标准称为分布式多点系统数字通信和变送器电子数据表格式 在2003年9月被IEEE核准 IEEE1451 4标准称为混合模式通信协议和变送器电子数据表格式 在2004年3月通过了IEEE的认可 3 IEEE1451标准的发展动向IEEE1451 5提议标准主要是为智能传感器的连接提供无线解决方案 尽量减少有线传输介质的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 IEEE1451 5提议标准描述的是智能传感器与NCAP模块之间的无线连接 并不是指NCAP模块与网络之间无线连接 IEEE1451 5提议标准的工作重点在于制定无线数据通信过程中的通信数据模型和通信控制模型 它主要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为变送器通信定义一个通用的服务质量 QualityofService QoS 机制 能够对任何无线电技术进行映射服务 另外是对于每种无线发送技术都有一个映射层 用来把无线发送具体配置参数映射到QoS机制 6 3IEEE802 15 4标准 6 3 1IEEE802 15 4标准概述IEEE802 15 4标准为低速无线个域网制定了物理层和MAC子层协议 IEEE802 15 4标准定义的无线个域网具有如下特点 1 在不同的载波频率下实现20kb s 40kb s和250kb s三种不同的传输速率 2 支持星型和点对点两种网络拓扑结构 3 有16位和64位两种地址格式 其中64位地址是全球唯一的扩展地址 4 支持冲突避免的载波多路侦听技术 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withcollisionavoidance CSMA CA 5 支持确认机制 保证传输可靠性 IEEE802 15 4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和MAC层的标准 6 3 2物理层 IEEE802 15 4标准规定物理层负责如下任务 激活和取消无线收发器 当前信道的能量检测 发送链路质量指示 CSMA CA的空闲信道评估 信道频率的选择 数据发送与接收 IEEE802 15 4标准定义了27个信道 编号为0 26 跨越3个频段 具体包括2 4GHz频段的16个信道 915MHz频段的10个信道 868MHz频段的1个信道 1 物理层服务规范物理层提供两种服务 通过物理层数据服务接入点 PHYDataServiceAccessPoint PD SAP 提供物理层的数据服务 通过PLME的服务接入点 PLMEServiceAccessPoint PLME SAP 提供物理层的管理服务 物理层数据服务接入点实现对等MAC子层实体间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 MACProtocolDataUnit MPDU 传输 它支持表1所列的三种原语 所谓原语是指由若干条机器指令构成的一段程序 用以完成特定功能 它在执行期间是不可分割的 即原语一旦开始执行直到完毕之前不允许中断 表1物理层数据服务接入点的原语 表2物理层管理实体服务访问点的原语 2 物理层帧结构IEEE802 15 4物理层的帧结构如表3所示 6 3 3MAC子层 MAC层用来处理所有对物理层的访问 并负责完成以下任务 1 如果设备是协调器 那么就需要产生网络信标 2 信标的同步 3 支持个域网络的关联和去关联 4 支持设备安全规范 5 执行信道接入的CSMA CA机制 6 处理和维护GTS机制 7 提供等MAC实体间的可靠连接 1 MAC层服务规范MAC层为业务相关的汇聚子层 ServiceSpecificConvergenceSublayer SSCS 和物理层提供接口 MAC层提供两种服务 分别通过两个服务接入点进行访问 1 MAC数据服务 它是通过MAC公用部分子层 MCPS 数据服务接入点 MCPS SAP 进行访问 2 MAC管理服务 通过介质访问控制层管理实体一数据服务接入点 MLME SAP 进行访问 6 3 3MAC子层 图5IEEE802 15 4标准的MAC层组件接口 1 MAC层服务规范 MAC层的每一个帧包含以下基本组成部分 帧头 MHR 包含帧控制 序列号 地址信息 可变长的MAC负载 包括对应帧类型的信息 确认帧不包含负载 帧尾 MFR 包括帧检验序列 FCS 1 MAC层的通用帧结构MAC层的通用帧结构由帧头 MAC负载和帧尾构成 帧头的域都以固定的顺序出现 不过寻址域不一定要在所有帧都出现 一般的MAC帧结构如表 2 MAC层的帧结构 表4IEEE802 15 4MAC层的通用帧结构 2 不同类型的MAC帧 表6 5 表6 6 表6 7和表6 8分别是四种类型帧的结构 即信标 数据 确认和MAC命令帧的结构 表6 5MAC层的信标帧结构 表6 6MAC层的数据帧结构 2 不同类型的MAC帧 表7MAC层的确认帧结构 表8MAC层的命令帧结构 表6 9列出了MAC层定义的命令帧内容 全功能设备 FFD 必须能够传输和接收所有的命令帧 而精简功能设备 RFD 则不用 表中说明了哪些命令是RFD必须支持的 注意MAC命令传输只发生在信标网络的CAP中 或者非信标网络中 3 MAC层的功能描述 6 3 4符合IEEE802 15 4标准的传感器网络实例 1 数据传输流程 1 命令帧的发送流程因为查询命令帧采取轮询发送机制 所以丢失若干个查询命令帧对数据的采集影响并不大 如果采取出错重发机制 则容易造成不同结点的查询命令之间的互相干扰 图6命令帧的发送流程 2 关键帧的发送流程关键帧包括阈值帧 关键重启命令帧等 它采用了出错重发机制 图7关键帧的发送流程 2 数据传输的帧格式IEEE802 15 4标准定义了一套新的安全协议和数据传输协议 这里采用的无线模块根据IEEE802 15 4标准 定义一套帧格式来传输各种数据 6 4ZigBee协议栈原理 6 4 1概述2007年4月 德州仪器推出业界领先的ZigBee协议栈 Z Stack Z Stack符合ZigBee2006规范 支持多种平台 包括基于CC2420收发器以及TIMSP430超低功耗单片机的平台 CC2530平台等 Z Stack包含了网状网络拓扑的几近于全功能的协议栈 在竞争激烈的ZigBee领域占有很重要地位 1 基本特点 1 功耗 2 成本低 3 时延短 4 网络容量大 5 可靠 6 安全 2 设备类型 在ZigBee网络中存在三种逻辑设备类型 Coordinator 协调器 Router 路由器 和End Device 终端设备 ZigBee网络由一个Coordinator以及多个Router和多个End Device组成 如6 8图是一个简单的ZigBee网络示意图 其中黑色节点为Coordinator 红色节点为Router 白色节点为End Device 1 Coordinator 协调器 2 Router 路由器 3 End Device 终端设备 2 栈配置 StackProfile 栈参数的集合需要被配置为一定的值 连同这些值在一起被称之为栈配置 ZigBee联盟定义了这些由栈配置组成的栈参数 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必须遵循同样的栈配置 为了促进互用性这个目标 ZigBee联盟为ZigBee2006规范定义了栈配置 所有遵循此栈配置的设备可以在其它开发商开发的遵循同样栈配置的网络中使用 6 4 2寻址 Addressing 1 地址类型 Addresstypes ZigBee设备有两种类型的地址 一种是64位IEEE地址 即MAC地址 另一种是16位网络地址 64位地址是全球唯一的地址 设备将在它的生命周期中一直拥有它 2 网络地址分配 Networkaddressassignment ZigBee使用分布式寻址方案来分配网络地址 这个方案保证在整个网络中所有分配的地址是唯一的 在每个路由加入网络之前 寻址方案需要知道和配置一些参数 ZigBee2006协议栈已经规定了这些参数的值 MAX DEPTH 5 MAX ROUTERS 6和MAX CHILDREN 20 如果开发人员想改变这些值 则需要完成以下两个步骤 1 首先 你要保证这些参数新的赋值要合法 2 当选择了合法的数据后 开发人员还要保证不再使用标准的栈配置 取而代之的是网络自定义栈配置 3 Z Stack寻址 AddressinginZ Stack 为了向一个在ZigBee网络中的设备发送数据 应用程序通常使用AF DataRequest 函数 数据包将要发送给一个afAddrType t 在ZComDef h中定义 类型的目标设备 typedefstruct uint16shortAddr 16位网络短地址 注意 除了网路地址之外 还要指定地址模式参数 目的地址模式可以设置为以下几个值 typedefenum afAddrNotPresent AddrNotPresent 地址未指定afAddr16Bit Addr16Bit 16位网络地址afAddrGroup AddrGroup 组地址afAddrBroadcast AddrBroadcast 广播地址 afAddrMode t 因为在Zigbee中 数据包可以单点传送 unicast 多点传送 multicast 或者广播传送 所以必须有地址模式参数 一个单点传送数据包只发送给一个设备 多点传送数据包则要传送给一组设备 而广播数据包则要发送给整个网络的所有节点 3 Z Stack寻址 AddressinginZ Stack 1 单点传送 Unicast Unicast是标准寻址模式 它将数据包发送给一个已经知道网络地址的网络设备 将afAddrMode设置为Addr16Bit并且在数据包中携带目标设备地址 2 间接传送 Indirect 当应用程序不知道数据包的目标设备在哪里的时候使用的模式 将模式设置为AddrNotPresent并且目标地址没有指定 取代它的是从发送设备的栈的绑定表中查找目标设备 这种特点称之为源绑定 当数据向下发送到达栈中 从绑定表中查找并且使用该目标地址 这样 数据包将被处理成为一个标准的单点传送数据包 如果在绑定表中找到多个设备 则向每个设备都发送一个数据包的拷贝 3 广播传送 broadcast 当应用程序需要将数据包发送给网络的每一个设备时 使用这种模式 地址模式设置为AddrBroadcast 4 重要设备地址 Importantdeviceadresses 应用程序可能需要知道它的设备地址和父地址 使用下面的函数获取设备地址 在ZStackAPI中定义 NLME GetShortAddr 返回本设备的16位网络地址NLME GetExtAddr 返回本设备的64位扩展地址使用下面的函数获取该设备的父亲设备的地址 NLME GetCoordShortAddr 返回本设备的父亲设备的16位网络地址NLME GetCoordExtAddr 返回本设备的父亲设备的64位扩展地址 6 4 3绑定 Binding 绑定是一种两个 或者多个 应用设备之间信息流的控制机制 在ZigBee2006发布版本中 它被称为资源绑定 所有的设备都必须执行绑定机制 绑定允许应用程序发送一个数据包而不需要知道目标地址 APS层从它的绑定表中确定目标地址 然后将数据继续向目标应用或者目标组发送 注意 在ZigBee的1 0版本中 绑定表是保存在协调器 Coordinator当中 现在所有的绑定记录都保存在发送信息的设备当中 1 建立绑定表 BuildingaBindingTable 有三种方法可以建立一个绑定表 ZigbeeDeviceObjectBindRequest 一个启动工具可以告诉设备创建一个绑定记录 ZigbeeDeviceObjectEndDeviceBindRequest 两个设备可以告诉协调器它们想要建立一个绑定表记录 协调器来协调并在两个设备中创建绑定表记录 DeviceApplication 一个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建立或者管理一个绑定表 2 配置源绑定 ConfiguringSourceBinding 为了在你的设备中使能源绑定在f8wConfig cfg文件中包含REFLECTOR编译标志 同时在f8wConfig cfg文件中查看配置项目NWK MAX BINDING ENTRIES和MAX BINDING CLUSTER IDS NWK MAX BINDING ENTRIES是限制绑定表中的记录的最大个数 MAX BINDING CLUSTER IDS是每个绑定记录的群ID的最大个数 6 4 4路由 Routing 1 概述 Overview 路由对于应用层来说是完全透明的 应用程序只需简单的向下发送去往任何设备的数据到栈中 栈会负责寻找路径 这种方法 应用程序不知道操作是在一个多跳的网络当中的 路由还能够自愈ZigBee网络 如果某个无线连接断开了 路由功能又能自动寻找一条新的路径避开那个断开的网络连接 这就极大的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 同时也是ZigBee网络的一个关键特性 2 路由协议 RoutingProtocol ZigBee执行基于用于AODV专用网络的路由协议 简化后用于传感器网络 ZigBee路由协议有助于网络环境有能力支持移动节点 连接失败和数据包丢失 AODV 混合式路由协议 ADhocOndemandDistanceVectorRouting 当路由器从它自身的应用程序或者别的设备那里收到一个单点发送的数据包 则网络层 NWKLayer 根据路由程序将它继续传递下去 ZigBee终端节点不执行任何路由功能 在Z Stack中 执行的路由已经优化了路由表记录 通常 每一个目标设备都需要一条路由表记录 但是 通过把一定父亲节点记录与其子所有子结点的记录合并 这样既可以优化路径也可以不丧失任何功能 ZigBee路由器 包括协调器执行下面的路由函数 i 路径发现和选择 ii 路径保持维护 iii 路径期满 3 表存储 Tablestorage 路由功能需要路由器保持维护一些表格 1 路由表 Routingtable 每一个路由器包括协调器都包含一个路由表 设备在路由表中保存数据包参与路由所需的信息 2 路径发现表 Routediscoverytable 路由器设备致力于路径发现 保持维护路径发现表 路径设置快速参考 RoutingSettingsQuickreference 表12路由设置 6 4 4路由 Routing 6 4 5ZDO消息请求 ZDOMessagerequests ZDO模块提供功能用来发送ZDO服务发现请求消息 接收ZDO服务发现回复消息 图9描述了应用程序发送IEEE地址请求和接收IEEE地址回复的函数调用 图10为一个应用程序想知道什么时候一个新的设备加入网络的例子 一个应用想要接收所有ZDO设备的通知信息 6 4 6便携式设备 PortableDevices 在ZigBee2006中终端节点就是便携式的设备 这就意味着当一个终端节点没有侦听到它的父节点回应 超出范围或者无法胜任 它将试着重新加入网络 加入到另一个新的父节点 没有设置或者编译标志位来设置这个选项 终端节点通过巡检 MAC数据请求 失败或者通过数据消息失败侦听它的父亲节点都没有回应 当网络层侦测到它的父节点没有回应 它将调用ZDO SynIndicationCB 函数 这个函数将启动重新加入 在一个安全网络中 假设设备都拥有一个钥匙 新的钥匙不用再分发给设备 6 4 7端到端确认 End to endacknowledgements 对于非广播消息 有两种基本的消息重试类型 端到端的确认 APSACK 和单级确认 singlehopacknowledgement MACACK MACACK默认情况下是一直打开的 通常能够充分保证网络的高可靠性 为了提供附加的可靠性 同时使发送设备能够得到数据包已经被发送到目的地的确认 可以使用APSACK APSacknowledgement在APS层完成 是从目标设备到源设备的一个消息确认系统 APSC MAX FRAME RETRIES是APS层在放弃发送数据之前 没有收到APSACK确认重新发送消息的次数 6 4 8其他 Miscellaneous 1 配置信道 Configuringchannel 2 配置PANID和要加入的网络3 最大有效载荷 Maximumpayloadsize 4 离开网络 LeaveNetwork 5 描述符 Descriptors 6 非易失性存储项 1 网络层非易失性存储器 2 应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 6 4 9安全 1 概述AES CCM安全算法是ZigBee联盟以外的研究人员发明的 并且广泛应用于其他通讯协议之中 ZigBee提供如下的安全特性 构造安全 Infrastructuresecurity 网络访问控制 Networkaccesscontrol 应用数据安全2 配置 Configuration 为了拥有一个安全的网络 首先所有的设备镜像的创建 必须将预处理标志位SECURE都置为1 在文件 f8wConfig cfg 文件中可以找到 接下来 必须选择一个默认的密码 这个可以通过 f8wConfig cfg 文件中的DEFAULT KEY来设置 理论上 这个值设置为一个随机的128位数据 3 网络访问控制 Networkaccesscontrol 在一个安全的网络中 当一个设备加入网络时会被告知一个信任中心 协调器 协调器拥有允许设备保留在网络或者拒绝这个设备访问网络的选择权 4 更新密码 KeyUpdates 信任中心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更新通用网络密码 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修改网络密码更新策略 6 4 10ZigBee系统软件的设计 1 系统设计事项1 ZigBee协议栈ZigBee系统软件的开发是在厂商提供的ZigBee协议栈的MAC和物理层基础上进行的 涉及传感器的配合和网络架构等问题 协议栈分有偿和无偿两种 无偿的协议栈能够满足简单应用开发的需求 但不能提供ZigBee规范定义的所有服务 有些内容需要用户自己开发 有偿的协议栈能够完全满足ZigBee规范 提供丰富的应用层软件实例 强大的协议栈配置工具和应用开发工具 2 ZigBee芯片现在芯片厂商提供的主流ZigBee控制芯片在性能上大同小异 比较流行的有CC2420和CC2530 3 硬件开发ZigBee应用大多采用四层板结构 需要满足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要求 ZigBee 网络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过程包括如下 1 建立ProfileProffle是关于逻辑器件和它们的接口的定义 Profile文件约定了结点间进行通信时的应用层消息 2 初始化它包括ZigBee 协议栈的初始化和外围设备的初始化 3 编写应用层代码ZigBee设备都需要设置一个变量来保存协议栈当前执行的原语 不同的应用代码通过ZigBee和IEEE802 15 4定义的原语与协议栈进行交互 也就是说 应用层代码通过改变当前执行的原语 使协议栈进行某些工作 而协议栈也可以通过改变当前执行的原语 告诉应用层需要做哪些工作 2 软件设计过程 6 4 11符合ZigBee规范的传感器网络实例 利用ZigBee技术和IEEE1451 2协议来构建的无线传感器结点 它的基本结构如图6 11所示 智能变送器接口模块 STIM 部分包括传感器 放大和滤波电路 A D转换 变送器独立接口 TII 部分主要由控制单元组成 网络适配器 NCAP 负责通信 图6 11无线传感器结点的结构实例 6 5蓝牙 Bluetooth 蓝牙运行在2 4GHz的非授权ISM频段 通信距离只有10m左右 蓝牙技术具有不同的通信方式 如点对点的通信方式 点对多点的通信方式和较复杂的散射网方式 6 5 1蓝牙协议栈简介蓝牙协议栈的结构如图6 12所示 6 5 2蓝牙协议栈分析 按照普遍的分类方法 把蓝牙协议栈中的协议组成可以分为以下三大部分类 第一类由蓝牙特殊利益集团专门针对蓝牙开发的核心规范 SpecificationoftheBluetoothSystem Core 第二类是由蓝牙特殊利益集团基于现有的协议开发而成的协议子集规范 SpecificationoftheBluetoothSystemProfiles 第三类是蓝牙特殊利益集团采纳的其他组织制订的协议 即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来决定所采用的不同协议 1 蓝牙无线层蓝牙无线层 它是蓝牙规范定义的最底层 其主要是完成处理中接口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包括载波产生 载波调制和发射功率控制等 在蓝牙规范中的无线层规范中定义了蓝牙无线层的技术指标 包括频率带宽 带外阻塞 允许的输出功率以及接收器的灵敏度等 2 基带层蓝牙协议栈中基带层位于蓝牙无线层之上 基带层定义了蓝牙设备相互通信过程中必需的编码 解码 跳频频率的生成和选择等技术 基带层规范还定义了各个蓝牙设备之间物理射频连接 以便组成一个微微网 在基带层可以组合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为同步分组传输预留时间槽 一个分组可占1个 3个或者5个信道 每个分组以不同跳频发送 同时 基带层还具有把数据成帧和信道管理的功能 微微网是具有社会化媒体功能的社交平台 为国内微电影导演 编剧 演员及创作人员提供交流分享的平台 是第一时间获取微电影行业信息 得到微电影创作机会 并每天分享国内外最新 最火 最潮微电影的平台 蓝牙可以提供点对点和点对多点的无线通信 在基于蓝牙的网络中 所有设备的地位 都是平等的 2 基带层 3 链路管理器协议 LMP 在链路管理中 其作用主要是由链路管理器来实现 链路管理器主要完成基带连接的建立和管理 其中主要是微微网的管理和安全服务 完成链路配置 时序 同步 主从设备角色切换 信道控制和认证加密等功能 在信道控制中 所有信道控制的工作都由主设备管理 它还为上层的软件模块提供了不同的访问接入口 可以控制无线设备的工作周期和QoS 并使微微网中的设备处于低功率模式 概括起来 链路管理器实现的功能主要以下三个方面 处理控制和协商基带分组的大小 链路管理和安全性管理 包括SCO和ACL 链路的建立和关闭 链路的配置 蓝牙设备主 从角色的转换 密钥的生成 交换和控制等 管理设备的功率和微微网中各设备的状态 例如 使微微网中的设备处于低功率模式 3 链路管理器协议 LMP 蓝牙规范定义了在蓝牙设备的链路管理器之间传输的链路管理器协议数据单元 LMP PDU 主要用于链路的管理 安全和控制 LMP PDU的优先级很高 甚至高于SCO分组传输 它也是ACL分组的净荷 作为单时隙分组在链路管理逻辑信道上传输 1 链路管理器协议链路的建立和关闭 3 链路管理器协议 LMP 2 主 从角色的切换 3 链路管理器协议 LMP 4 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层 L2CAP 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层是蓝牙协议栈的核心组成部分 是其他协议实现的基础 它主要是完成协议的多路复用 分用 接受上层的分组分段传输 在接收端进行重组和处理服务质量等 在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层的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要依赖于基带层 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层提供三类逻辑信道 无连接信道 它支持无连接服务 而且是单向的 其主要用于从主设备到多个从设备的广播 提供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面向连接信道 类似于HDLC 它支持面向连接的服务 每个信道都是双向的 且每个方向都指定了服务质量流规范 可用于双向通信 信令信道 它是一种保留信道 提供了两个L2CAP实体之间信令消息的交换 5 服务发现协议 SDP 服务发现协议层即SDP层 实现查询服务 对连接到某请求服务的详细属性进行查询 建立到远程设备的L2CAP连接 建立一个使用某服务的独立连接 1 SDP的客户机 服务器模型一个SDP客户机必须按照一定的步骤来查找SDP服务器提供的服务 其步骤如下 与远程设备建立L2CAP链路连接 搜索SDP服务器上的指定的服务类型或者浏览服务列表 获得连接到指定服务所需要的属性值 建立一个独立的非SDP连接来使用连接到的指定服务 2 SDP数据库SDP数据库中存放的是SDP服务器能够提供的所有服务的记录列表 一条服务记录包括了描述一个给定服务的所有信息 它是由一系列属性组成 服务记录中的每个属性值都描述了服务的一个不同特征 服务记录中的属性值可以分为通用服务属性和专用服务属性 3 通用唯一标识符在蓝牙协议的1 0本中的SDP部分只定义了一些通用的服务 在实际应用中 为了保证任何独立创建的服务之间不发生冲突 通过为每个服务定义分配一个通用唯一标识符 UUID 来解决该问题 UUID是一个长度为128位的数值 它是通过一定的计算算法计算出来的 并不是随便构造的 这样就使得UUID不会重复 4 SDP消息SDP为客户机发现服务器所支持的服务及服务属性提供了方法 SDP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需要通过交换消息来获得服务类型及所需要的信息 这些用于交换的消息被封装为SDP协议数据单元进行传输 蓝牙的SDP具有以下两个优点 简单性 每个蓝牙应用模式几乎都要用到服务发现协议 这就要求执行服务发现协议的过程尽量简单 SDP是经过优化的运行于L2CAP之上的协议 它有限的搜索能力及非文本方式的描述方式具有良好的紧凑性和灵活性 可以减少蓝牙设备通信过程的初始化时间 6 5 3蓝牙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BluetoothSIG发布Bluetooth1 0规范后 又先后发布了V1 1和V1 2版本 蓝牙V1 1和V1 2的数据传输速率都不超过1Mbps 直到2005年3月BluetoothSIG发布了新的标准Bluetooth2 0 DREnhancedDateRate 将传输速率提升至2Mbps 蓝牙的另一大问题是它的专利主要被几家创始公司所拥有 并且BluetoothSIG在与IEEE的合作过程中 对IEEE802 15的工作进行了限制 不允许其对蓝牙标准进行过多的修改 这使得蓝牙作为一个国际标准的推广大打折扣 就目前来看 其市场前景还不能判断 不过 计算机行业 移动通信行业和家电行业都对蓝牙技术十分青睐 认为蓝牙技术将对未来的无线移动数据通信业务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蓝牙技术持续发展的最终形态脱离了以手机为核心的发展构架 在各类PC周边产品之间以蓝牙技术传输资料的应用正在同步进行 而不是围绕在手机的架构下打转 蓝牙技术已被公认为是无线数据通信最为重大的进展之一 6 6WIFI技术 6 6 1概述WIFI技术具有如下四个特点 1 无线电波的覆盖范围广 WIFI覆盖范围半径可达到100m左右 可以在普通大楼中使用 2 WIFI传输速度快 可以达到11Mb s 但是传输的无线通信质量和传输的安全性能不是很好 3 厂商进入该领域的门槛较低 厂商只要在机场 车站 咖啡店等公共场所设置 热点 并通过高速线路将因特网接入上述场所 4 无需布线 WIFI最主要的优势在于无需布线 可以不受布线条件的限制 因此非常适合移动办公用户的需要 IEEE802 11WLAN标准WLAN标准的第一个版本发表于1997年 即IEEE802 11 定义了介质访问控制层 MAC 和物理层 最初的版本主要用于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 用户和用户终端的无线接入业务主要限于数据存取 速率最高达到2Mb s 2 组网方式 WIFI连接点的网络成员和结构如下 1 基本服务单元 网络最基本的服务单元 2 分配系统 3 站点 4 接入点 5 扩展服务单元 IEEE802 11只负责在站点使用的无线的媒介上寻址 分配系统和其他局域网的寻址不属于无线局域网的范围 IEEE802 11标准定义了两种基本服务单元 Adhoc模式和固定模式 1 AdHoc模式 2 固定模式 6 6 2WIFI协议架构 IEEE802 11l标准规范定义了一个通用的媒体访问层 MAC 提供了支持基于802 11无线网络操作的多种功能 1 802 11规范IEEE802 11标准规范逻辑结构包括了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层 MAC 逻辑链路控制层 LLC 由IEEE802 2规范定义 也用于以太网IEEE802 3中 2 无线媒体接入IEEE802 11标准定义了一些MAC层协调功能来调节多个站点的媒体接入 可选择点协调功能和分布式协调功能两种模式 点协调功能可以在时间要求严格的情况下为站点提供无竞争的媒体接入 分布式协调功能可对基于接入竞争采取带有冲突避免的载波检测多路访问 CSMA CA 机制 3 物理层1997年完成并公布的IEEE802 11标准的最初版本支持3种可选的物理层 调频序列扩频 直接序列扩频和红外物理层 这三种物理层支持的数据速率为1Mb s和2Mb s IEEE802 11标准的物理层标准主要有IEEE802 11b IEEE802 11a和IEEE802 11g 这些标准分别定义了不同的物理层传输方式 调制方式 IEEE802 11标准的扩充版本集中在IEEE802 11b IEEE802 11a IEEE802 11g和IEEE802 11n 6 6 3WIFI技术应用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范围广泛 室内应用包括大型办公室 车间 酒店宾馆 智能仓库等 室外应用包括城市建筑物群间通信 学校校园网络 工矿企业厂区自动化等 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行业引用 1 交通运输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瑞思课件谷歌链接
- 企业股份转让合同协议书股份转让合同协议书4篇
- 安全方面的培训证书课件
- 理财资金知识培训课件
- 甘南环保应急方案工程(3篇)
- 定西亮化工程方案(3篇)
- 安全文明校园培训内容课件
- 球磨安全操作培训课件
- 岑溪市明达建材有限公司建筑砌块制造项目环评报告
- 房屋渗水修补工程方案(3篇)
- 小学新教师教学常规培训
- 放射诊疗单位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制度模版(2篇)
- 2024年河北秦皇岛市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679人历年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物流基础题库各章练习题与自测题习题库带答案复习题思考题章末测试题1-8章全
- 《大数据导论(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 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连续细致观察 准确生动表达单元任务群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小区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电力营销考试题库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