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1页
实施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2页
实施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3页
实施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4页
实施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和谐课堂 人人参与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所前镇中 缪国芳【内容提要】英语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但由于学习习惯和学习情感的差异,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出现明显的参差不齐。如何使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从实施英语分层教学的背景,教学环节中分层教学的实施,分层教学的体会等方面阐述英语分层教学的概况。【关键词】初中英语 分层教学 学生发展一、 课题的提出(一)现状的分析从目前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都能以饱满的情绪和高涨的热情来对待,但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和知识难度的加深,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不再有好奇心和新鲜感,对学习英语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在当前班级授课制(尤其是人数众多的大班级)的条件下,教师又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而且课后与这部分学生的情感联系也不多,长时间下去,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消失了,因此影响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不能得到有效地进行,于是就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同一个老师面对同一个班的学生教同样的内容,有的学生成绩优秀,有的学生学习困难;有的学生喜欢英语,而有的学生讨厌英语,甚至提及英语就头疼,造成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后进生面大。(二)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1、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不少教师在班级授课制下仍然采用传统的“一锅煮”的教学模式,对所有学生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全然不顾学习主体的个人差异,这样必然会众口难调,导致教学班级中优秀的学生因“吃不饱”,使其潜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落后的学生却因“吃不消”,而加重其学习和心理负担,使其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而导致厌学;中等的学生“提不高”,使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大大地降低。2、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学生群体中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等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社会生活的日趋多元化,学生的家庭和社会经验背景的差异也在扩大,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似乎越来越“加剧”。这些差异反应到教育上,从教学的角度看,就有“成就度差异”、“学习速度差异”、“学习能力差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生活经验的差异”等。3、新教材的高起点从2005年下半年起,我区各初中全部改用由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最新出版的Go for it新教材,该套教材词汇量多,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也比原来的旧教材加深了程度。新课程起点对于英语底子较薄的农村初中生而言又高了一点,再加上语境、条件、基础和兴趣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由过去八年级时的分化前移到七年级下学期,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面对现状,如何解决好教学要求与学生接受能力不一致这一矛盾,努力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成为当前英语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基于这种情况,我们通过理论学习,互相探讨,觉得实施分层教学非常有必要。二、分层教学的定位(一)概念界定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等因素,科学地把学生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仔细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以及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差异,寻找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的结合点,制定分层教学目标、采取分层施教、进行分层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指导,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策略。 (二)理论依据1、因材施教理论。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等方面存在着客观的差异性,特别是理解能力、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及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差异更为明显。分层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个性发展,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以及不同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有的放矢,区别对待,这样,既可照顾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又避免了不分对象的“一刀切”弊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分层教学下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2、“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联的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地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分层教学正是由于根据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将全班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确保了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3、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的教学观强调认知和情感过程,认为学生应该是主动的学习者,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尤其要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参与教学,主动体验学习。人本主义理论重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主张学习者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注重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如果无视学生的差异,脱离学生实际,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同时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必然会对落后的学生构成威胁,同时使优秀的学生有挫伤感,影响其自我实现。只有满足不同学生不同需求的分层教学,才能实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才是最有效的教学。4、新课标理念。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思想。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这些理念表明分层教学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三、分层教学的操作策略(一)学生分层分层教学的基础我认为,对学生进行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教学的成功与否。为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动态分层的原则。1、了解学生,有效分层一轮Go for it!新教材教学下来,我发现班级中的中等生和学困生多于学优生的现象普遍存在。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先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结合英语新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按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不同教学要求,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 层次的学生(约占班级人数的30%)基础差或没有学过,基本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而且学习不自觉,思维反应慢,学习习惯有待改善,在学习上有障碍。B 层次的学生(约占班级人数的50%)学习成绩一般或不太稳定,有的比较聪明但不够努力,有的认真刻苦,但学习方法不太对头,需要老师扶一把,给以一定的督促和辅导。C 层次的学生(约占班级人数的20%)基本知识扎实,学习主动,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接受能力强,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去年开学,我接手805、806的英语教学任务,分析七下期末成绩,向班主任和原英语老师了解情况后,分层如下:学生层次 805(50人)806(50人)基础水平 学情 A层(学困生) 20人13人较差不喜欢、学习态度差B层(中等生) 20人27人有一定基础 学习被动或方法不对C层(学优生) 10人10人扎实兴趣浓,具有一定英语学习能力2、关心学生,动态调整为了不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我在分层前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讲清道理: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教学的目的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在分组的过程中我尽量避免使用“差生”等这样的词语,可以用平时大家都认为是最好的“A”称呼学困生组,这样一方面保全他们的“面子”,另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然,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是长期固定的,而是动态的,经过一段时间(半个学期)后,我再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作必要的调整,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鼓励和层次上的调整,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把学生引向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对退步的学生帮助他找原因,找具体的补救措施,对症下药,并恢复自信,从思想上开导他要把层次下调的压力转化为奋发向上的动力。同时,经常与不同层次的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使各层次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促进学生向好的方面转化,形成你追我赶和主动进取的学习氛围。(二)教学分层分层教学的关键分清学生层次后,要针对不同层次,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对C层次的学生重“引”,在教师的指导下着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语言知识输入的实践过程和语言能力形成的体验过程,提高他们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A层次的学生重“灌”,采取各种方法来分散教学中的难点,认真研究教法,研究学生,把知识点盘活;而对B层次的学生则根据情况采取比较折中的办法,发挥教材的作用,盘活课堂,使学生有“吃饱喝足”的感觉。具体方法如下:1、目标分层,确立方向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每课时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和发展目标三个层次。其中基本目标是指对该课时语言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它是A、B、C三组学生都必须达到的共同目标;中层目标是指在达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能简单地综合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要求B、C组学生达标,A组学生力争有所提高;发展目标是指在课程标准的要求基础上,对所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并能进行较复杂的综合应用,要求C组学生掌握,B组学生了解,A组学生不作要求。单词的学习,以“different”一词为例,要求A层的学生会读、会拼写,并知其含义即可;B层的学生除了掌握单词的发音、拼写、含义外,还应掌握与之有关的常用词组(be different from);C层学生在些基础上,还要弄清“different”的词性(形容词),名词形式(difference可数名词),副词形式(differently),反义词(same)等及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只有对各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处在不同起点的学生的学习成为可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内容的易接受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提问分层,增加交流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英语教学中的提问和回答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营造英语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了保证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教师要把握好提问策略。(1) 提问要有广度在设计问题时有意识地分成基础题、中档题和提高题,基础性问题以一些简单的、基础型问题为主,面向A组学生;只要认真听讲、仔细阅读就能回答的中档题则面向B组学生;难度大的问题,如需要用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则主要面向C组学生。以Go for it!九年级Unit 3 reading “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为例说明。A层学生能回答一些文中明示的直接的问题即可,如:Whats Liu Yus hobby? B层的学生能回答一般性难度的问题,检测学生对文章是否理解,如:Why are his parents against?C层学生能回答涉及文章中心思想、推测作者意图等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要利用所掌握的知识组织语言,得出自己的结论和看法。如:Do you think Liu Yu should be allowed to make his own decisions?Why or why not?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提问,明确问题的对象和目的的指向,提高了课堂提问的质量和效果,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言可发,学有所得。(2)提问要有梯度对于一些思维力度大的较难问题,教师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设置台阶,分层减少坡度来提问。例如Go for it!八上Unit 6 Section B 2b的听力,要求学生听并写出:How are Holly and Maria the same as and different from their best friends?学生对听力本身就有畏惧心理,而此听力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写下句子,这无疑是件困难的事,于是我分设了几个小问题: Who are Hollys and Marias best friends?About Holly and his friend:Do they have the same hobby?Do they have the same character?About Maria and her friend:Do they look the same? Do they have the same character? 通过几个一般疑问句,间接告诉学生听力会涉及到哪些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把较难的问题简单化,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获取有用信息。此外,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教师要及时点拨,对学生答错问题的情况应该因势利导,让其他学生帮助纠错,这样就可以增加其他层次学生的学习机会。 3、作业分层,提高能力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作业是一个重要的反馈渠道,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传统的课后作业一刀切,不同层次的学生常常被统一大量的作业所累,这样往往使A组学生吃不消,B组学生吃不好,C组学生吃不饱。但是课后作业不同于上课,作业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更不能太简单或太容易,难易要适中,多少要适量。所以,“作业分层”应该与“目标分层”保持一致性,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平衡,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所授内容,在一定范围内,除使用教材的配套练习外,教师有的放矢地布置不同的作业,题目类型、内容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并与原定的分层教学目标进行比较对照,矫正教和学的误差。(1) 作业数量层次化在传统学习中,教师布置相同数量的作业,学优生会因为机械重复熟知的内容而感到索然无味,浪费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学困生又会因为练习不够而对知识要点掌握不牢固。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量进行调整。例如单词的抄写由学生当天听写的情况而定:100分的每个单词各造句一个;9099分的每个单词抄1遍并各造句一个;8089分的每个单词抄1遍并各造句两个;6079分的每个单词抄2遍并各造句两个;60分以下的每个单词抄3遍并各造句3个。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各层次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优惠”的快乐。(2)作业难度层次化一般说来,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习题。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目的是过好“课本关”,是A组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的练习题,指比基础题略有提高的简单综合性习题,主要是针对B组学生;第三层次为综合性和开放性习题,希望C组学生能通过思考完成。比如,学习完Go for it!八上Unit 6 Section B 3a后,我布置的作业如下:1、翻译并背诵:劳拉比我高,比我内向。 (A组学生只需从3a 原文中找出并熟记即可。)2、根据听力2a所给出的信息提示,写一篇Maria和她朋友的相同和不同的文章;(主要针对B组学生)3、根据实际情况,参照3a,写一篇有关“Friends should be different/the same”的文章,发表自己的观点。(适合C组学生)这3组题难度依次增加,设置这样的学习台阶,是为学生提供递进机会,鼓励学生在完成本层次作业的情况下,选作高一层的题目,自觉主动地争取递进。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充分发展的机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三种层次可以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动态变化互相流动,教师应积极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从而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三、分层教学实施的体会1、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英语教学才能事半功倍。实施分层教学以后,使基础近似“相等”的同学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感觉到水平差不多,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克服了过去那种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起了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多数学生有进入本层前列或上一层的希望。因此,C组的学生面对强手也不敢大意了,过去那种盲目自满、高傲的优越感打消了,这样,压力变成了动力。B组的学生感到学有所获,并尝到了学习英语的甜头,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高涨起来,改变过去那种“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被动局面。A组的学生也觉得被重视起来,不再是被人遗忘的角落,对英语也产生了兴趣,多数学生表现出主动学习的倾向。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努力后的学有所得,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内驱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分层教学不仅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目标,并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克服困难共同获得提高。2、促进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教师为了探求一种适合的英语分层教学模式,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这就需要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来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