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名词解释.doc_第1页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doc_第2页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doc_第3页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1、 古希腊神话 是原始氏族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内容上大体可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是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的反应,是氏族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在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英雄是半神半人式的英雄。2、 英雄时代(荷马时代) 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是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主要成就:神话、史诗 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代表作: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大移民时代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是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主城邦逐渐形成的时期。主要成就:抒情诗和寓言 抒情诗代表诗人:萨福(柏拉图称其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独唱体)、阿那克里翁(独唱体)、品达(合唱体) 寓言代表作:伊索寓言古典时期 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是希腊奴隶制发展的全盛时期。主要成就: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戏剧成就最大,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俄瑞斯忒亚)、 索福克勒斯“戏剧艺术的荷马”(俄狄浦斯王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十全十美的悲剧”)、 欧里庇得斯(美狄亚).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鸟)文艺理论家 :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反对民主制,创立“理念论”。代表作 对话录。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 散文是一些哲学、历史著作和演说辞 代表人物: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哲学家和演说家苏格拉底希腊化时期 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2世纪是“希腊化”时期。主要成就:新喜剧和田园诗。新喜剧的代表作家:米南德(恨世者、萨摩斯女子) 田园诗代表作家:忒奥克里托斯3、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发生的特洛亚战争的历史事件,有相当长的民间传唱和吟诵过程。公元前9世纪左右,相传由行吟诗人荷马编订完成,故名荷马史诗。公元前6世纪由学者用文字写定。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奥德修纪讴歌了古代英雄在同自然力的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机智勇敢和坚强意志,表达了主人公对部落集体和乡土的眷恋之情。两部史诗结构巧妙、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比喻奇特,并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荷马史诗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社会风貌,是认识希腊史前社会的重要文献。4、古希腊抒情诗 古希腊抒情诗盛行于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大多用来歌唱。它源于民歌,分为箫歌(或称哀歌)、琴歌和讽刺诗几种,分别以排箫或竖琴伴唱。诗的内容主要是歌颂神和英雄、赞美爱情等。最著名的是女诗人萨福,她的诗篇大多抒发恋爱的欢乐和痛苦,友谊和母爱的可贵,风格细腻,感情真挚。其他著名诗人还有阿那克瑞翁和品达罗斯。前者所写诗篇大多赞美自然风光和真挚爱情,诗体清新、优美;后者多讴歌神和英雄,诗风庄重崇高。5、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希腊民间口头流传的动物寓言故事,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时被释放的奴隶伊索所作,故称伊索寓言。现存的多由后人编撰写定,总数在400则左右。这些寓言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用一个简短的动物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这些道理主要反映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愿望,谴责专制暴虐、残酷压迫,总结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教训。狼和小羊、农夫与蛇、说大话的人和龟兔赛跑就是其中影响较大的名篇。伊索寓言富含哲理,短小精悍,形象生动,开欧洲寓言的先河。6、古希腊悲剧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仪式。春天的酒神祭有歌队参加表演,歌队队员唱赞美酒神的颂歌,歌队队长讲述酒神的故事,后来又加进了表演动作的演员,悲剧便由此产生。希腊悲剧主要不在于写悲,而在于表现崇高、庄重、严肃的英雄主义思想。它大都采用神话传说题材反映现实社会的生活和斗争,突出人跟命运的冲突,表现反专制、反压迫、反侵略的民主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希腊古典时期出现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亚。7、三联剧 又称三部曲,古希腊悲剧中最妆的固定格式,指情节连贯,内容相关的三部悲剧。它们既有相对独立性,有各自的剧名,能独立成篇,又有内在联系,可合成一组悲剧,有总的剧名,表达统一的主题。后成为三部内容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学作品的统称。8、古希腊喜剧 古希腊喜剧起源于秋天谢神的狂欢歌舞,人们载歌载舞感谢酒神狄俄尼索斯带来的丰收。希腊喜剧主要是政治讽刺喜剧,大多取材于当代现实生活,反映重大社会问题,讽刺抨击违背民意的当权人物和各种丑恶现象,以浓厚的现实性、强烈的政治性著称。希腊古典时期出现了被称为“喜剧之父”的喜剧家阿里斯托芬,他的代表作是阿卡奈人。9、新喜剧 希腊化时期出现的古希腊戏剧体裁。由于马其顿的入侵和统治,希腊本土文学趋于衰落。剧场已不再是群众性的政治文化中心,而是上层社会富人的娱乐场所。新喜剧迎合这一需要而出现在雅典文坛。新喜剧回避政治和重大社会问题,往往通过男女爱情和家庭关系来反映当时的社会习俗,表现贵族青年要求自由独立的愿望。艺术上强调情节的曲折和风格的雅致,注重性格描写和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生活气息浓郁,再加上取消了歌队,更接近于近代戏剧,成为罗马和欧洲世态喜剧的先导。代表作家是米南德。他流传下来的唯一完整的喜剧是恨世者。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是在继承古希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沟通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的桥梁,在欧洲文学的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古罗马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共和时期(公元前3世纪前2世纪)这是罗马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早期罗马文学深受古希腊文学的影响。喜剧创作成就较高。普劳图斯(约前254前184)和泰伦斯(约前190前159)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普劳图斯的喜剧都是依据古希腊新喜剧改编而成,但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具有独创性。他的重要作品有一坛黄金、孪生兄弟等。泰伦斯的喜剧也是依据希腊喜剧改编的。代表作有婆母、两兄弟等。(二)黄金时期(公元前1世纪1世纪)这是古罗马文学发展的辉煌时期。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和诗歌方面。西塞罗被誉为“欧洲散文之父”,他的演说词和书信被认为是古代散文的典范。诗歌方面,有哲理诗人卢克莱修和抒情诗人卡图鲁斯。不过最能体现“黄金时代”特点的作家是“奥古斯都”时期的三位著名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维吉尔(前70前19)是古罗马最杰出的诗人。他的主要成就是三部诗歌作品:牧歌、农事诗和伊尼德(一译埃涅阿斯纪)。史诗伊尼德是维吉尔的代表作,它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对近代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贺拉斯(前65前8)是古罗马著名诗人和文艺理论家,主要诗作有讽刺诗集、长短句集和歌集等。诗艺是贺拉斯最重要的文艺论著。奥维德(前4318)是“奥古斯都”时期最后一位大诗人。变形记是他的代表作。全书共12卷,由250个神话故事组成,是一部希腊、罗马神话的总集,为后世许多作家、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材料。(三)白银时期(公元1世纪2世纪)这一时期,罗马文学日趋衰落。比较有成就的是悲剧、讽刺诗、传记文学和散文体小说。塞内加(前465)的悲剧特洛亚妇女,马提阿利(公元40104)、尤维纳利斯(公元60140)的讽刺诗,普鲁塔克(46?120?)的著名传记希腊罗马名人传,阿普列尤斯(124?175?)的散文体小说金驴记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文学成就。 10、古罗马三大诗人 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具有独立民族风格的罗马文学正式形成,罗马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出现。代表这一时期文学最高的成就的是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三大诗人。维吉尔的代表作是史诗埃涅阿斯纪,这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贺拉斯的代表作是诗集歌集和文艺理论著作诗艺,他的“寓教于乐”等主张对后代欧洲文学产生巨大影响;奥维德的代表作是诗体故事集变形记,这是希腊罗马神话传说的汇编。11、教会文学 欧洲中世纪为封建教会服务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作者大多为僧侣,亦称“僧侣文学”。主要内容是普及宗教教义,题材大多来自圣经,主要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祈祷文、赞美诗、宗教剧、奇迹剧等。一般采用梦幻的形式以及象征、寓意的手法,因而存在公式化、概念化的缺点。12、中世纪英雄史诗 中世纪英雄史诗原先在民间口头流传,后来由教会神职人员用文字写定。早期英雄史诗大多反映氏族社会末期生活,歌颂部落英雄为民除害、为民造福的事迹,如盎格鲁?撒克逊族的贝奥武甫和芬兰的卡列瓦拉(又译英雄国)。中期的英雄史诗是封建国家形成时期的产物。史诗的主人公都是体现忠君、爱国、护教思想的英雄形象,主要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古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13、谣曲“谣曲”是一种故事性的诗歌。它是从民间口头文学发展而来的,15世纪在英国出现了民谣繁荣时期,曾有一千多首被记录下来。“谣曲”的题材比较宽泛,有的咏唱历史事件和神话传说,有的传唱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大多表现的是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一组歌唱侠盗罗宾汉的谣曲“罗宾汉谣曲”。作品塑造了不满封建主压迫,聚众起义,成为绿林好汉的英雄罗宾汉和他的伙伴们的形象,表现了他们劫富济贫、仗义疏财的侠义行为,赞美了他们的反抗斗争。这组谣曲曾在民间广为流传,罗宾汉的名字在英国家喻户晓。14、骑士文学骑士文学盛行于1112世纪的西欧,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最早的骑士来自中小领主,它们替大封建主打仗,获得了土地和其他报酬,成为小封建主。因此,他们在思想上是支持封建等级制的。骑士逐渐形成一个阶级,。在接触了东方生活和文化之后,骑士精神逐渐形成。在骑士精神中,爱情占主要地位,表现为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为她们服务,为爱情冒险,以此作为骑士的最高荣誉。不少骑士表现出锄强扶弱的一面,有时也为宗教信仰去冒险。但他们往往不顾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要求文化和生活享受,并把东方文明带回到当时仍处在相对落后状态的西欧各国。法国是骑士文学最兴盛的地方。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诗体传奇)。骑士抒情诗的中心地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作者主要是封建主和骑士,也有少数是社会下层出身的人。法国北方骑士文学的主要成就是骑士叙事诗。骑士文学也表现出一定的反封建精神。15、城市文学城市文学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出现于1011世纪的欧洲。它与教会文学不同,在内容上现实性极强,在风格上也生动活泼,主要使用讽刺手法。城市文学的出现,对于中世纪文化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在文学样式上,城市文学也有新的创造,产生了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等新型体裁。作者主要是城市里的街头说唱者。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表现市民阶级的机智和狡猾,讽刺专横的贵族、贪婪的教士和凶暴的骑士。代表作品有列那狐传奇等。16、“温柔的新体”诗派 它抒发对崇高的爱情的强烈渴望,对诗人爱恋的女人的热烈赞美,但不以封建主和骑士的道德观念、趣味为基础,也不以歌颂对贵妇人的忠诚、献身精神为主体,而是从站在市民阶级营垒里的诗人切身体验的感情出发,予以细致、真切地描写。温柔的新体诗派以佛罗伦萨为活动中心,以圭多圭尼采利和圭多卡瓦康蒂为代表。青年时期的但丁也属于该诗派。17、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运动是14-17世纪初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口号下,欧洲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资产阶级从被排斥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发掘积极因素: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抨击教会的唯心主义经院哲学;以现实主义精神强烈、生活气息浓郁的古代文学反对神秘的、奇迹色彩浓厚的封建文学;用古代形象生动、体态优美的雕刻、绘画否定形象呆板、缺乏生气的宗教艺术;用维护私有财产的罗马法来论证积累财富的合理性。其目的在于摧毁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意识形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新思想、新文化。十四行诗本是中古欧洲民间流行并用于歌唱的一种短小诗歌,彼特拉克将之独创成一种抒情诗体,音译为“商簌体”。文艺复兴时期,这种诗体被广泛运用。18、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的中心思想。它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教会以神为宇宙的中心,而人文主义则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来对抗它。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用人性反对神性;第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第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第四,用户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19、人文主义文学 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主流,它集中体现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愿望,具有鲜明的特征:1、在思想倾向上,反对神权神性,宣扬人权人性;否定禁欲主义,赞美现世生活;批判蒙昧主义,颂扬文化知识;反对封建割据,主张建立中央王权的统一国家。2、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强调真实地描写现实世界,作品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历史感;注意从矛盾冲突和发展中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人物;打破用拉丁文写作的陈规,代之以活生生的语言。3、在文学体裁方面,以歌颂真挚爱情的抒情诗取代讴歌精神恋爱的宗教赞美诗;以适合反映人间生活的小说排斥宣扬天国幸福的圣徒传和梦幻故事;以表现各国社会矛盾的民族戏剧冲击神秘剧和宗教剧。20、意大利文学佛罗伦萨 “三杰”十日谈 作品中描写和歌颂了现世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的高尚的源泉,歌颂自由爱情的可贵,肯定人们的聪明才智等。作品也揭露封建帝王的 残暴,基督教会的罪恶,教士修女的虚伪等等。21、法国文学七星社 “贵族派” 七星诗社是16世纪法国文艺复兴的诗歌流派。由7个人文主义者组成,代表人物龙沙。具有贵族倾向。他们的诗歌肯定现实生活,歌颂自然和爱情。七星诗社的主要贡献是诗歌语言改革和诗歌理论的进步主张。1549年杜贝莱执笔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它是七星诗社宣言书,法国文学史第一部文艺批评论著。在语言方面提出要统一民族语言,保卫民族语言,用法语写作。在诗歌创作理论方面,提出要建立民族文学,创作大型史诗拉伯雷 “平民派”散文:蒙田,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随笔集。巨人传22、西班牙文学流浪汉小说 产生于16世纪中叶,它受中世纪市民文学的影响,以城市下层人物的活动为中心,以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小说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描写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对欧洲近代长篇小说产生深远影响。代表作为西班牙无名氏的小癞子。戏剧:维加 “西班牙戏剧之父”长篇小说:堂吉诃德23、英国文学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英国诗歌之父”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utopia 斯宾塞:仙后戏剧:“大学才子派”24、抒情浪漫性(莎士比亚)25、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是17世纪盛行于法国,后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因主张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得名。古典主义在政治上拥护王权,强调克制个人感情,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思想上崇尚理性,以唯理主义为哲学基础;创作上强调模仿古人,大量从古代文学中选取题材;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