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1)一、基本信息课 题授课学校授课时间教学设计及授课人二、对本节课的基本理解和认识本节课的性质、在教材中地位与作用性质:能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地位与作用: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化学定量研究的基础。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原因,能应用它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3.积极与小组同学合作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并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和同学做好实验现象的分析;4.交流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的史实,学习科学家不畏艰辛、执着追求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难点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仪器药品仪器:烧杯、火柴、电子秤、锥形瓶、小试管、带玻璃管的橡皮塞、小气球、酒精灯等。药品:稀盐酸、碳酸钠粉末、铁钉、硫酸铜溶液、红磷等。演示文稿PPT、动画(电解水的微观动画)其他资源学案三、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与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宗旨与意图两位化学家的争论出示问题:“两位化学家的争论”(见导学案)你同意哪位科学家的观点?阅读文字后回答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演示实验: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探究学生实验: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演示实验组织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记录相关数据指导学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归纳概括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要点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分组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小组学生代表描述实验现象,比较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关系。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定义观察思考回答问题得出关键词语“参加”、“生成为后面的学生分组实验做示范,让学生对实验步骤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学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及相互合作意识。进一步证明“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学生经过思考,对表相的质量相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层层剥离,步步推进,使学生自主发现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PPT:播放电解水实验的微观动画师演示“水电解”等有关“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其它物质的分子”的动画课件。并引导学生分析动画。观察演示课件,讨论、总结,得出结论通过播放动画,引导学生分析,使学生思维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有质的飞跃。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装置的探究学生实验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展示:“两位化学家的争论”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指导学生实验分析得出在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时,若化学反应过程中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一定要保证反应装置是密闭的。组织学生小组分析、讨论分组实验、交流实验现象、分析交流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从而进一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学生分析两位科学家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化,激起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由个体到一般,加深对质量定律的理解通过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的史实,学习科学家不畏艰辛、执着追求的精神课堂练习见导学案呈现,大屏幕出示答案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参与,学得快乐吗?你有哪些收获?你获得了哪些知识?认识上有什么提高?能力上有什么长进?把你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享。课后作业见学案四、板书设计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没有改变五、导学案课前热身一、请从微观的角度描述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变化过程。二、请阅读下段文字,并说出你的观点:两位化学家的争论: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时,却发现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敞口容器中加热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了,因此他认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相等。 我同意 的观点。【学习过程】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活动与探究演示实验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探究请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小组成员一起完成下列问题:描述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 ,玻璃管上小气球变化情况是 ,反应前、后装置的质量变化情况是 ,锥形瓶内装少量的细沙的原因是 。学生实验二: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请仔细阅读教材93页活动与探究中的方案二,并按照方案二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快速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温馨提示: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 ,反应前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与铁钉的质量m1是 、反应后盛有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烧杯的质量m2是 。课堂笔记:反应的符号表示式是 讨论与交流小组成员组内讨论并将结果全班交流:实验一:反应前称量的物质有: ; 反应后称量的物质有: ;没参加反应的物质去掉后我发现 ;实验二:反应前称量的物质有: ; 反应后称量的物质有: 。没参加反应的物质去掉后我发现 ;分析两个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 。学法指导 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认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定律揭示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和非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知识点二: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合作与交流:通过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你有什么发现?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吗?那就试试吧!(请以两个水分子为例)(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课堂笔记: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 。总结规律:化学反应前后有六个“不变”、两个“改变”、两个“可能改变”,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请将空格补充完整。宏观微观不变改变物质种类可能元素化合价分子数目知识点三: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做一做,议一议学生实验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 请仔细阅读教材94页实验5-1,并按照实验5-1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记录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温馨提示: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 ,课堂笔记:反应的符号表示式是 。小组成员交流下列问题,并在全班交流:1.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2.回忆红磷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想一想为什么要用气球绑在玻璃管上,如果去掉气球,天平能不能保持平衡,为什么?3.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分析出两位科学家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吗?学法指导利用化学探究实验进行定量实验分析法。在探究实验时,若化学反应过程中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一定要保证反应装置 。【总结反馈】你学完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有没有还没理解之处?小组讨论一下。三、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中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1.参加 反应的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学法指导:该题运用的原理是 。)三、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改变的是 。 原子种类物质种类原子数目元素种类分子数目分子种类原子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A、B、C、D、FeCuSO4镁条MnO2H2O2Na2CO3稀盐酸A. B. C. D. 四、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学法指导:选择正确答案的依据是 。)五、成语“点石成金”本意为古代方土的一种法术,即能使石头变成黄金,现在比喻能化腐朽为神奇。有人说他能把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变成黄金,请你用学知识来说明石灰石不能变成黄金的原因。【学习链接】【知识巩固】一、选择题:1.对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相同 B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一定相同C物质的分子个数一定相同 D原子的总数和质量一定相同2美国发明了月球制氧机,它利用太阳光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氧气,由此,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 )A氧分子 B氧元素 C水分子 D过氧化氢3下列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B. 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C. 铁丝生锈后质量增加 D. 高锰酸钾受热后质量减小4.将20克甲、5克乙、8克丙三种纯净物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可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5克甲、16克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丁物质的质量是 ( )A12g B9g C 4g D17g 5从右图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6某一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H2O和CO2,因此该物质一定含有 ( )A氧气 氢气 碳 B.氢气 碳 C氧元素 氢元素 碳元素 D.氢元素 碳元素7某纯净物M微热就能分解生成NH3.H2O和CO2,由此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M不稳定 BM是化合物 CM中含有水 DM由四种元素组成二、填空1.将含有17g过氧化氢溶液和3g二氧化锰混合,完全反应后生成9g水, 同时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2 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右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 。(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g,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 g.(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 (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只写一条)。(5)反思:白磷燃烧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能力提升】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224521反应后质量/g16902未知1.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 反应后D的质量是_g;(2) C物质可能是_(填写“反应物”、“生成物”或“催化剂”);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填写基本反应类型)【社会实践】广告“水加催化剂变成汽油、柴油,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欢迎有识之士加盟”同学们,假如你是老板,你是否会加盟呢?请和小组同学谈谈你的想法。三、课后作业:略四、总结反馈请你记录独立完成课后作业时的相关情况1.你独立完成课后作业时,你认为题目难度大的是( ),课后作业中( )和同学答案不一样,讨论后仍不明白的是( ),将题号填在括号中,可以多选。2.记录你完成课后作业所用的时间(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学生参与。在教学中学生参与活动程度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引导是否到位,此课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启发式教学优势,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落实学习情感、实践探究和各方面能力参培养。2注重诱导强化方法:在其教学的各个环节均采用和谐诱导,启发思考的方式,集培养学习方法、激发兴趣和培养创新能力为一体。如实验探究方面,先是猜想、启发引导,再组织实验探究,直至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和实施探究;再由分组实验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事行政主管月度工作汇报
- 小学数字教研组长工作汇报
- 化工外操工作总结
- 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
- 销售技能培训教学
- 消防安全培训吉林教育网课件
- 幼儿园自然角讲解
- 自主游戏工作汇报
- 移动年度工作总结
- 消防安全培训互动小游戏课件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智能AI分析深度解读报告》课件
- 行测5000题电子版2025
- 《规训与惩罚》课件
- 【MOOC】声乐作品赏析与演唱-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版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标准招标文件
- 糖尿病高血压健康教育
- 铜府字202322号铜鼓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公布稿)
-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与欺凌防范政策
-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