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5.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5.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5.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5.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5.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4题。20世纪初,石家庄只是获鹿县(今鹿泉市)的一个小村庄。到1999年,石家庄站共有8个运转场、2个货场、一个客站、127条专用线。石家庄已成为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的重要铁路枢纽,也发展成为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是河北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1、第一条通过石家庄站的铁路名称是( )a 石太线 b 石德线 c 京汉线 d 正太线2、目前,在石家庄与京广线相交的两条铁路是( )a胶济线、 石太线 b 石太线、京九线c京汉线、石德线 d 石太线、石德线3、石家庄由一个小村庄发展成为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b 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c 铁路的修建和发展d 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4、上述事实说明了 ( )a一个地区交通干线的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兴衰b交通发达的铁路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c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路线的发展变化,不会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d 能否成为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关键看交通发达与否5、有关交通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一般都建在主要交通线上b、不同的交通时代,城市产生的区位是相同的c、沿河、沿海、沿铁路线可形成城市轴线,而在高速公路沿线一般不会形成d、城市一旦形成以后,其所在地区的交通线路的变化对城市所带来的影响较小6、下列地区的商业网点组织形式宣采用较密集的固定方式的是 ( )a. 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的地区b. 山区c. 牧区d. 城市远郊区7、西安市主要商业街分布在市中心,其体现的商业中心布局原则是 ( )a.交通最优 b.资金最优 c.货源最优 d.市场最优8、株洲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在该城市交会的铁路干线有 ( )a.京沪线、湘黔线、陇海线b.京九线、浙赣线、襄渝线c.焦枝线、湘桂线、枝柳线d.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二)综合题1、判断a、b两地的乡村聚落形态,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1)a地乡村聚落呈 形或不规则的 形。该地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2)b地乡村聚落呈 状,村落沿 _ 伸展。该地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3)由上面分析可知,乡村聚落的形成和形态与 密切相关。(4)a、b两地的乡村多分别出现在我国的 方和 方。2、分析下图中a、b、c三个聚落,哪个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为什么?3、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与两个线路方案中,较合理。理由是: 。(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 。(3)为更好地发挥图中i、两条河流的运输作用,可采取 的措施。请在国中适当位置用蓝笔画出。(4)由于在山区的e地发现煤田,准备在f镇建钢铁厂。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这需要 条件做保证。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为方便居民购物,甲乙两地的商业网点均分布在 、 的地区。(2) 为提高商品流通效益,甲、乙两地商业网点均靠 地和 方便的 两旁。(3) 由图可看出,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 平原地区的密度,原因是 。(4) 图乙中 a、b、c 三处中 , 最容易发展成小型商业街的是 处 , 因为该处符合 、 原则。(5) 交通运输不仅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还会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一般而言,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 ,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购物者,所以,很多商业网点以 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 沿线。(6)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 。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多个 。这些 的形成和布局,与 和 密切相关。5、读株洲城市的发展图,回答:(1)图中数码代表的铁路名称 线, 线, 线。(2)早期株洲城市规模的特点是 ;城市区位的特点是 。(3)现代株洲城市规模和区位发生变化是 、 ; 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6、阅读材料,说明交通因素的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进入20世纪后,安徽省阜阳市对外交通口岸发生三次重大变迁,城市中心也发生三次转移。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阜阳市的对外交通口岸是泉河,货栈、钱庄、店铺集中在旧阜阳城北泉河南岸一带。第一次移动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泉河淤塞,主要对外交通口岸转移到颖河西岸三里河一带。1958年前兴建的码头、仓库、工厂集中在这一地带,现在这里成了阜阳市中心。第二次移动开始于1958年。当时在三里河南的颖河上修成颖河大闸。闸上虽有过船设施,航运毕竟不便。1958年后新建的工厂移到大闸以南的七里湾一带。20世纪60年代在七里湾一带形成新工业区。第三次移动发生在1972年后。1972年后从淮北市到阜阳市的铁路通车。火车站在颖河东面,火车站附近形成河东工业区和仓库区。接着阜阳到淮南市的铁路建成,京九铁路南北贯通,阜阳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火车站附近成为阜阳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答:_。 (一)选择题1、扬州历史上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是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然而后来却逐渐衰落,其主要原因是 ( )a. 水源供应不足 b. 战争迫使人口迁移c. 政治中心的转移 d. 交通条件的变化2、关于交通与城市区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沿河、沿海可以形成城市轴线 b、扬州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c、宝鸡是在铁路枢纽上兴起的城市 d、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方便的区位集中3、石家庄原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后来发展成河北省省会、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其原因主要是 ( )经济发展迅速 铁路的修筑 自然资源的开发 交通条件的变化a. b. c. d.4、有关中国京杭运河沿岸一些城市衰落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运河沿岸城市扬州的衰落是由于城市自身发展不平衡造成的b运河的淤塞是造成沿岸城市济宁衰落的原因c运河沿岸城市的衰落是由于海上运输和铁路的发展而造成的d中国南北贸易的减弱是运河沿岸城市衰落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城市数目较多。秦汉两代,全国有18个规模较大的城市,都是区域性的商业中心,大部分都位于北方地区。隋唐时,由于大运河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南方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宋代,南方的城市发展水平已经超过北方,南宋时号称繁华的大邑有40个,其中三分之二分布在浙江。据此回答5-7题5、秦汉时期,大部分城市都分布在北方,主要是因为: ( )a、北方的气候更适合人类的居住 b、北方的自然资源比南方丰富 c、黄河流域是古文明发源地 d、南方交通运输没有北方便利6、宋朝时,我国城市多数人口分布在南方,下列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北方战乱 b、南方水资源丰富 c、经济南移 d、商业贸易发展7、隋唐时,南方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交通 b、资源 c、军事 d、政治8、我国著名的古都西安,城市中的主要商业街分布在 ( )a. 处于西安城市的几何中心b. 人口集中的城市居民小区内c. 城市市区的环形路周围地区d. 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9、在人口稠密、交通方便的地区 , 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是 ( )a. 可以采用相应规模的固定形式b. 由于地价较高,不宜采用固定商业网点c. 为方便群众应主要采用流动服务的灵活组织形式 d. 应以货郎担和大篷车为主要组织形式(二)综合题1、下图为“上海市及上海港范围和位置略图”读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1)回忆结合中国地图,说出上海港在全国海、陆、河的交通区位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的_(南、中、北)段;位于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的_口;位于沪杭铁路和_铁路的交汇处。(2)从地貌上说,上海港是长江_上的一个河港 ,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_江分布。(3)一般情况下,决策者常把工厂建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宝山钢铁公司是20世纪后期我国兴建的大型现代化企业。简要说出宝钢明显的优势区位条件是什么?_。(4)上海是我国最大城市。为了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你能从图上看出其中的两项吗?_。(5)上海还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有许多条全国著名的商业街,它们以_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商业活动的范围很大,最著名的有_(商业街)。2、读下面我国某城市区位示意图,回答:(1)图示城市名称是 ,其优势区位是 。(2)图中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在我国与该城市区位类型一致的还有长江沿岸的 、 等城市。(3) 是古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 对城址的选择影响很大。3、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五个城市中形成较早的可能是 和 两个城市,其原因是 (2)a、c、d城市兴起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平原地形 气候暖湿 资源丰富 交通发达(3)a城市兴起的主导区位是 ,促进该城市发展和限制该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 和 。c城市位于 地貌上。(4)d城市适宜发展 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有 。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上。(5)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字母所示地区适于发展的农业类型分别是:g ,h 。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地形区以 为界可以把地形分为 和 。(2)a、b、c中最早形成城市的可能是 ,该点是城市形成的良好区 位,其原因是 。(3)a、b、c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大城市的是 ,良好的区位条件有 ;a、b、c三城市地位的变迁,说明了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变化 ,会对该地区城市的 和 产生很大的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一)选择题1.c 2.d 3.c 4.a 5. a 6. a 7. d 8. d综合题1.(1)圆 多边 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和平坦 (2)带 河道 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山区中的河谷地区等(3)地理环境(4)北 南2.c,因为c聚落位于河流的汇合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有利于货物的集散。【提示】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往往决定城市的区位,虽然这三个聚落都靠近河流,但c聚落附近位于河流的汇合处,是水运交通的一个优势地点,有利于货物的集散,因此c聚落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3.(1)方案 路线虽长但沿途地形平坦,不穿过山地,工程量小 (2)有利于c镇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需要 (3)开挖运河 图略 (4)铁矿石来源 交通运输4.(1)人口集中 交通便利 (2)商品生产 对外联系 道路 (3)小于 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 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4)b 市场最优 交通最优 (5)分布的位置 便捷的交通 交通最优 高速公路 (6)标志 商业中心 商业中心 交通运输的发展 变化【提示】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 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左图是山区商业网点的示意。右图是平原商业网点的示意。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 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因此,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那里。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交通运输不仅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还会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一般而言,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购物者,所以,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5.(1)京广 湘黔 浙赣 (2)规模很小 沿河设城 (3)城市规模变大、由沿河设城转为沿铁路枢纽设城 铁路的兴建解析 交通自古至今是影响城市区位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产生的区位有所不同。在靠帆船、马车运输的时代城市多建在河流、大道的汇合处,随着公路、铁路运输的发展,铁路、公路沿线出现了许多城市。株洲城市的变化一方面说明了不同时代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不同,另一方面说明了交通线的变化对城市的分布和发展会带来很大的影响。6.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同时,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20世纪初以来,安徽省阜阳市中心经历了三次转移,而每次城市区位的变化都是伴随着阜阳市对外交通口岸的重大变迁而发生的。阜阳市中心转移的直接原因与过程大致是:阜阳(依靠泉河水运) 发展了城北古商业码头区(泉河淤寨,依靠颖河西岸三里河水运)发展了三里河码头、工业商业区(修建颖河大闸)发展了闸南工业区阜淮铁路、淮南铁路、京九铁路河东工业、仓库区。由此可见,交通因素是影响阜阳城区位的主要因素。(一)选择题1. d 2. b 3. d 4. bc 5. c 6. b 7. a 8. a 9. a综合题1.(1)中入海京沪 (2)三角洲 黄浦 (3)接近大的消费市场;具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提供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 (4) 建立卫星城如:宝山、金山 开发新区如:浦东新区 (5)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