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1一、数词1(一)什么是数词1(二)数词的种类21、基数22、序数23、分数24、倍数25、概数2(三)数词的语法特征2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2数量短语通常用作定语或补语、状语。3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3(四)值得注意的问题31、零与O32、廿、卅和兆33、二、两和俩、仨34、序数和概数45、分数和倍数4二、量词4(一)什么是量词?4(二)量词的分类41物量词42动量词5物量词与动量词的鉴别5(三)量词的语法特征51.量词一般不能单用52.单音节量词一般可以重叠53.在一定条件下,量词短语也能做主语、宾语、谓语6总结:6前言传说,郑板桥见人赏雪,即戏作咏雪诗:“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实实在在的数字推出了纷纷扬扬的雪景。诗人像似玩了一把数词游戏,却于游戏中戏出了妙趣横生的诗味。不难发现,数词本是枯燥的数学概念,若运用巧妙,可化为妙绝的文学细胞,臻至自然天成出神入化的妙诗。可见,数词运用之妙,存乎一“化”。若“心有灵犀一点通”地化去,化万方化万物化生活化腐朽为神奇化向更为广阔的数字化时代,必将能化出一个人类共享魅力无穷的新天地。一、数词(一)什么是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等的词。(二)数词的种类数词包括:基数、序数、分数、倍数、概数1、基数 表示数目的多少。2、序数 表示事物在计算或排列时的顺序。常用:第、初、老3、分数 表示将一个整体切分成几份,从中取出若干份。常用“几分之几”。口语中还用:成、分、股、折。4、倍数 表示数目的增加。分数和倍数在运用时,有的问题要充分注意。请分析下列的说法对吗?1.普通液晶手表20年前每块100元,现在是10元,价格下降了10倍.2.市内公用电话费原来每次4分,现在是4角,话费上涨了10倍.5、概数 表示不确指的数。概数的表达方式有三种:(1)用相临的个数词.例如:十八九岁、六七十个、四五百万人。请思考可以用相临的三个数词吗?例如:十七八九岁。相临的两个数词间可否加顿号?例如:十八、九岁。(2)在数词前加“上”“成”,在数词后加“多”“来”“把”等。例如:全球600多座城市数百万人举行反战大游行。(3)数词后加方位名词“左右”“上下”“以上”“以下”“以外”等。例如:二十三岁以下。他看上去已经六十开外了。使用概数,必须特别注意防止划界不明。(三)数词的语法特征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数词最突出的语法特征是能同量词组合,组合成数量词组。如“三个(班)、去了两趟、要三斤”。数量短语通常用作定语或补语、状语。如:一张桌子 一脚踢开 写了一遍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倍数只能用来表示数目的增加,不能表示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以表示数目的增加,也可以表示数目的减少。表示数目的增减是用原来的数目作基准,不是用增减后的数目作基准。数目的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表示数量增加,常用“增加了(到)”“增长了(到)”“上升了(到)”“提高了(到)”“上涨了(到)”等(“到”也可改为“为”)。如果用“了”,只表示净增数,不包括底数在内。例如:从四分增加到四角,应该说:“增加了九倍”。如果用“到(为)”指增加后的总数,包括底数在内。例如:从四分增加到四角,应该说:“增加到了原来话费的十倍”。表示数量减少,常用“减少了(到)”“降低了(到)”“下降了(到)”“下调了(到)”等。如果用“了”只表示减少的差额,例如:100元减少到10元,应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如果用到”(或“为”),指减少后的余数,例如从100元减少到10元,应该说“减少到原来价格的十分之一。”或“减少到原来价格的百分之十。” (四)值得注意的问题1、零与O。“零”表示的是没有。“O”表示的是空位。2、廿、卅和兆。前二者在特定场合使用。“兆”在现代汉语中作前缀。3、二、两和俩、仨。同位数词合用成系位复合数目时,“两”只能在位数词“百”,“千”,“万”前,“二”既可以在位数词前,也可在“十”后面。其次,成对的东西用“两”不能用“二”。再次,“二”可以不用“第”直接表示序数,“两”只能表示基数。“俩”是“两个”的合音。“仨”是“三个”的合音。4、序数和概数。序数可在前加助词“第”。也可用天干地支和阿拉伯数字来表示序数。概数除了在基数词后面加上概述助词“多”“把”“来”“上下”“左右”“开外”和相邻的两个基数词连用两种方法外,也可用概数词“几”“两”“数”“多”“许多”“若干”“多少”,还可以在基数后面加上概数词“几”“多”“好几”等。5、分数和倍数。分数是在分母分子中间插入“分之”。当分母是“十”的时候,分母可以不出现。倍数是在基数后加“倍”字。二、量词(一)什么是量词?量词是表示计量单位的词。(二)量词的分类 量词可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类。1物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量词。(1)专用的:个体单位:个、只、块、根、张、间、件集体单位:双、对、副、套、群、伙、帮度量衡单位:厘米、米、公里、克、千克、吨、升(2)借用的:借用名词的:(一)碗(水)、(一)箱(书)、(一)车(煤)借用动词表示物量:(一)担(水)、(一)捆(柴)表示不定量:些、点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例如:(1)专用的:下、回、次、趟、遍、阵、场(2)借用的:A.表示时间名词:看一小时、去一上午、休息一星期B.借用表器官或工具的名词:咬一口、瞪了两眼、画一笔、开了三枪、踢了几脚。*带有专业用语性质的复合量词:架次、吨海里、秒立方物量词与动量词的鉴别例句:我看了三篇小说。我看了三遍小说。首先,看数量短语同宾语在语义上是否搭配。与宾语在语义上能够搭配的物量词,不能搭配的是动量词。其次,用语素“有”鉴别物量词和动量词。物量词前边可以加上表示存在的动词“有”,如“有一本书”。动量词不具备这个特点。(三)量词的语法特征1.量词一般不能单用,要用在数词和指示代词之后,组成数量短语和指量短语,例如:数量短语和指量短语可以统称为量词短语。请思考:“这本”和“那次”中的“这”为什么不读zh ? “那”为什么不读n?因为“这本”和“那次”是“这一本”“那一次”省略了“一”。实际读音中e与i合并,读成了ei。a与I合并,读成了ai。再如“这样”“那样”。2.单音节量词一般可以重叠,例如:本本、个个,次次。物量词重叠后常做主语或定语,动量词重叠后常做状语。请思考:量词短语重叠后做定语和状语时,表示的语义一致吗?做定语时,重在表示数量多; 做状语时,重在表示有秩序。1.形态 有的量词短语可以用ABAB或ABB式重叠。2.功能 表物量的主要做定语。表动量的经常做定语状语。3.在一定条件下,量词短语也能做主语、宾语、谓语。如:一个都不能少!/来一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总结:1手势法即:十根手指代表十个相应的数字。图片法:将写有不同数字的纸片换位,然后让学生读出拼凑后的相应数字。在教有关于时间的数字时候还可以画日历表。2情景法准备相关道具,比如卡片,比如糖果,比如粉笔等,然后提问。如:在xx地方有多少xx。这样一来可以学习相关的数量词,二来可以复习以前学过的有关于方位词和代词的一些相关的句型。3量身定做法在教授数量词时,可从身边的事物学起。比如:人的五官的相关量词搭配: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另外可以准备一些道具,比如手套(一副手套),眼镜等。总之,此法教授的数量词所对应的事物应该是日常事物,这样学生比较容易识记。4连线法设置相关的数量词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选择或连线。因为汉语中量词比较多,很多时候只能靠积累。5归纳法讲解有规律的量词搭配。如:表示人的量词:个、位、条位是比较正式客气的用法条的用法有限一个人 一个大人 一个画家 一个司机 一个工人 一个朋友 一位同学 一位老师表示动物的量词:只、头、条等一只鸟、一只蝴蝶;一头牛、一头驴;一条鱼、一条蛇等6、数学运算在教十万,百千时候可要讲解简单的数学运算规律,让学生掌握规律后,类推其他数字的表达。7数字谐音汉字数字还是表达意思的有趣方式,下面是些常见的例子。需要用中文念数字。比如:88表示拜拜,3456表示相思无用;82475是说“被爱是幸福”。类似的还有:078 你去吧 5366 我想聊聊 246437 爱是如此神奇234 爱相随 7998 去走走吧 584520 我发誓我爱你246 饿死了 8006 不理你了 594230 我就是爱想你360 想念你 25184 爱我一辈子 775885 亲亲我抱抱我520 我爱你 53719 我深情依旧 0594184 你我就是一辈子537 我生气 25873 爱我到今生 3344520 生生世世我爱你596 我走了 20863 爱你到来生 1314925 一生一世就爱我740 气死你 74839 其实不想走 1392010 一生就爱你一人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美德防诈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房地产估价师案例与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广东广州市黄埔区龙湖街道招聘党建专职组织员、政府聘员3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节能知识宣传培训课件
- 2025年社区零售业态创新与数字化运营模式创新对社区公共服务效能提升实践研究报告
- 合作学习:革新高职高专英语课堂的有效路径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押题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模拟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汇编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设备安装、维修、调试、验收管理制度
- 医院副主任护师职称竞聘报告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2030AI辅助药物研发创新趋势分析与投资机会评估报告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国考真题(附答案)
- 2025年新疆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秋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 融资专员考试题含答案
- 企业诉讼案件管理办法
- 成都数字化档案管理办法
- 《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