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艺术概论重难点.doc_第1页
影像艺术概论重难点.doc_第2页
影像艺术概论重难点.doc_第3页
影像艺术概论重难点.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像艺术概论复习总结第一章 影像第一节 镜头 定 义:看见影像的“眼睛”,摄影机的焦点。 功 能:将形象从真实世界里转移到电影胶片上。 另一个含义:从摄影机开机到停机连续拍摄的画面。 一、 景别大远景:展示辽阔深远的背景和浩渺苍茫的的自然景色。 远 景:摄取远距离人物和景物,表现广阔深远的景象的电影画面。 电影风声:开片,电影就用远景镜头将节日的欢乐气氛呈现出来。画面两侧的烟火,画面中央挂满红灯笼的灯车,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渲染了一种热闹非凡的欢乐气氛。 全 景: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 特点:演员可以显示全身姿态,观众可以看清演员的脸部表情。 电影海上钢琴师中:1900决定为爱情生平第一次尝试下船。1900走到了悬梯的中央,停下了脚步,此时,镜头以1900的视角给了远方无穷无尽的高楼大厦一个全景镜头。想起影片结尾时,1900的话语:“城市是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尽头在哪里?可以给我看看尽头吗?”这个全景镜头恰到好处的将城市无穷无尽的特点表现出来,将1900对未知生活的无可把握、恐惧表现出来,渲染出城市茫茫无边,却没有一个1900的容身之处的气氛,抒发了1900对城市生活孤独、无望的情感。给观众造成了一种悲观的心里格调。 中 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或者场景局部电影画面。 特点:中景通常在影片中占较大比例。 作用:叙述剧情或两人对话。 中近景:摄取人物腰部以上的电影画面。 近 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或者物体局部的电影画面。 特点:使观众看清演员的脸部表情和细微动作,仿佛置身其间。 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开片处:颂莲在画面正中央以近景镜头出现,颂莲顿时成了观众的视觉焦点。然后颂莲和“娘”开始了一段关于嫁人的对白。开始时,颂莲眼神无望、认命。“娘,我想了三天了。我也想明白了,嫁人就嫁人吧。”颂莲表情没有任何变化。通过画面传达出的是越来越强的压抑感,封建制度的压迫让人喘不过气。仍然是近景镜头,颂莲的眼睛里开始有了些许的泪水。泪水的出现让我感觉气氛不再那样令人窒息,多了些许的心疼、怜惜。仿佛自己就是镜头里的那个颂莲,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束缚着我,我想去挣破这种力量,重获新生。近景镜头在此的运用让观众深入了颂莲的内心,将颂莲所有细微的情感变化暴露于观众面前。 特 写:摄取人物脸部或者物体细部的电影画面。 特点:揭示人物心灵瞬间的信息。 影片海上钢琴师,当1900不期而遇了他的爱情时,镜头反复出现的是1900的脸部特写。一双如此如醉的眼睛,深情的望着偶然间出现的她,琴声浪漫。周围的一切模糊了,只剩下1900沉醉的脸,1900的视线随着她的步伐移动。画面通过1900的脸部特写,让观众在瞬间感受到了甜蜜爱情的来袭。特写镜头是电影区别于戏剧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特写:只表现人物的眼睛或嘴巴,取景范围比特写更小。四、运动 1.镜头的运动包括:推、拉、摇、移、跟。 推:摄像机沿着光轴方向向前推近被摄对象的拍摄方法。作用:从整体环境中凸现所要表现或者强调的主要对象。 拉:摄像机沿着光轴方向向后拉远被摄对象的拍摄方法。作用:将拍摄主体融入到拍摄环境中,让观众看到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两小无猜的结尾) 摇:摄影机位置不动,机身作上下、左右摇动的拍摄方法。特点:通过镜头不间断的运动(而不是剪辑)使得镜头内容发生变化。 移:摄影机沿水平面作各个方向的移动的拍摄方法。 移镜头是获得长镜头的一种重要手段。 跟:摄影机跟随运动着的被摄对象进行拍摄。作用:保持被摄对象运动的连贯性。 2.镜头运动的作用: 使影片形成“动”的美感。 增加了真实感。 造成强烈的“视觉刺激”和“心理冲击”。 实现“长镜头效果”的重要手段。第三章 蒙太奇 蒙太奇概念:建筑上的结构和装配,借到电影中,指镜头的组合关系和连续方法。即:根据一个总计划,把许多个别的镜头,分别以处理并组接在一起,使之提高到原来个别存在时所具有的更高的作用。第六章 类型 第一节 类型片定义:类型片是一个很特定很狭窄的概念。它是指在好莱坞制片厂制度下,按某种电影样式标准化规定生产出来的,在形式、风格、影像和主题上非常类似的通俗(商业)电影。特点: 重视事件、情节离奇性。 人物扁平、类型化。 注重大众审美趣。 类型化,娱乐性,商业性。 相对固定的明星阵容,相对固定的叙事模式,特定的视觉符码系统。特征: 符合标准化规范 影片是商品。流水线式的生产和包装,以期收到最大的市场回报。基本要素:明星,叙事模式,场景模式。种类:言情片,歌舞片,喜剧片,惊险片,武侠片,警匪片,灾难片,科幻片,体育片,风光片。举例:2012第五章 表演一、表演体系 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验派:我演他,我就是他。 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 2布莱希特-体现派:我演他,我不是他。二、两大表演体系对比 1关于“第四堵墙”“第四堵墙”倍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影响。“第四堵墙”竖立在演员和观众之间:演员不可管观众的反应。这堵墙对观众来说是透明的,对演员来说则不是透明的。“第四堵墙”被布莱希特坚决反对。2. 关于“间离效果”“陌生化效果” “间离效果”“陌生化效果”布莱希特表演体系 布莱希特认为:演员是游离在角色和自身之间的,演员的表演应随时考虑观众反应。第一章 影像 第二节 构图一、 什么是画面构图 画面构图又叫画面结构,画面布局。即:把要表现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有机的组织在电影画面中。 电影画面构图分为主体,陪体和环境三部分。二、电影构图的基本特点 1构图的运动性【画内运动,画外运动(摄影机的运动)】 2视点的可变性【视点与物体之间的方位、距离的变化】 3组接的统一性【单个画面而至连续画面,考虑构图的完整性、统一性】 4声画联系的有机性【声话同步,声画对位,声画对立】 5时间的限制性【时间,节奏,韵律】电影构图的关键在于运动 所有电影构图的基本目的都是为了产生纵深感,为了用两向度的胶片创造第三向度感。三、电影艺术中与构图相关的三个主要因素 详见笔记本P7四、元素在画面中的位置相对应的含义 1.中 央:视觉中心,相对来说最为重要的视觉形象。 2.顶 部:表现权力,威望,崇高,神圣。 3.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