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保康一中高三(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s)+4f(g)g(g),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2580230平衡常数值510421.9105a上述反应是熵增反应b25时,反应g(g)e(s)+4f(g)的平衡常数值是0.5c在80时,测得某时刻,f、g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d恒温恒容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g(g),达新平衡时,g的体积百分含量将增大2某同学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a、b两种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当k闭合时,在交换膜处so42从右向左移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a强于bbb的电极反应:b2eb2+cx电极上有h2产生,发生还原反应d反应初期,x电极周围出现白色沉淀,不久后沉淀溶解3向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气体r和1mol气体r,相同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xrm+n(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两容器中r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甲升温,可使甲和乙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达到相同bx=2,且m、n中仅有一种为气态c曲线ii为甲中r的物质的量一时间图象d其他条件不变时,向乙中再加入1mol m、1moln,达到新平衡时,则有1.0moln(r)1.2 mol425、101kpa下:2na(s)+o2(g)=na2o(s)h=414kjmol12na(s)+o2(g)=na2o2(s)h=51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和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d25、101kpa下:na2o2(s)+2na(s)=2na2o(s)h=317kjmol15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原电池的反应为:xmg+mo3s4 mgmo3s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放电时,mg2+向负极迁移b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mo3s4+2xe+xmg2+mgxmo3s4c电池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mo3s4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xmg2xexmg2+6根据下表(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a b c d e f原子半径/nm 0.186 0.143 0.160 0.102 0.074 0.099主要化合价+l+3+2+6、22+7、1a元素d位于第三周期族ba、b、c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c1mol f的单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 mold元素b、e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7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g)+b(g)2c(g)h0的正确图象是()abcd8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a在稀溶液中:h+ohh2o;h=57.3kj/mol,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b由4p(s,红磷)p4(s,白磷):h0可知,白磷的热稳定性比红磷大c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1,则h2的燃烧热等于241.8 kjmol1d己知:s(g)+o2(g)so2(g);h1及s(s)+o2(g)so2(g):h2,则h1h29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若两种不同的核素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则二者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首先失去的电子能量最低d在元素周期表中,各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10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度一定大于逆反应速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c正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11如表给出几种氯化物的熔、沸点:naclmgcl2cacl2sicl4熔点()80171278268沸点()1 4651 4121 60057.6则下列各项表述与表中数据一致的有()cacl2属于离子晶体 sicl4是分子晶体1500时,nacl可气化 mgcl2水溶液不能导电a仅b仅cd1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某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bnh4cl电子式为cca2+离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d羟基丙酸(乳酸)的比例模型为:13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的非金属性比z的弱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cy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d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在同主族元素中最强14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1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四氯化碳分子比例模型:b次氯酸的结构式为 hcloccos的电子式是d o2离子结构示意图:16某阴离子x2有m个电子,其质量数为a,则核内中子数为()am+2bm+5cam+2dam217如图所示,向a中充入1mol x和1mol y,向b中充入2mol x和2mol y,起始时v(a)=v(b)=a l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列反应:x(g)+y(g)2z(g)+w(g);h0,达到平衡时,v(a)=1.1a 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b容器中化学反应速率比a容器中快ba容器中x的转化率为20%,且比b容器中x的转化率小c打开k一段时间,达新平衡时,a的体积为2.3a 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d打开k达新平衡时,升高b容器的温度,a容器的体积会增大18已知4nh3(g)+5o2(g)4no(g)+6h2o(l)hxkj/mol蒸发1mol h2o(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4kj,其它相关数据如下表:则表中z(用x、a、b、d表示)的大小为()物质nh3(g)o2(g)no(g)h2o(g)1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abzdabcd二、填空题(共46分)19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请根据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结构和相关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第via族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用分子式表示),原因是,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2)第二周期元素中,除be、b、ne三种元素外,其他元素的氢化物沸点如表1所示,其中e的化学式为;第三周期元素单质的熔点()变化如图a所示,其中h的元素符号为 (表1)氢化物abhfde沸点/131710019.533.35164(3)第二、第三周期的某些元素能形成单质甲和化合物乙,它们具有图b所示的结构单元,甲和乙的晶体类型相同,甲的某种同素异形体与乙在高温时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的单质和co若该反应生成的h的单质含有1mol共价键,则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g(4)碳元素的某种单质具有平面层状结构,该单质的名称为;同一层中的原子构成许多的正六边形,单质与熔融的钾相互作用,形成某种青铜色的物质(其中的元素钾用“”表示),原子分布如图c所示,该物质的化学式为20在一体积为1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 (g),h0co和h2o浓度变化如图,(1)则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co)=mol/(lmin),此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表t时物质浓度(mol/l)的变化时间(min)coh2oco2h200.2000.3000020.1380.2380.0620.0623c1c2c3c34c1c2c3c350.1160.2160.08460.0960.2660.104表中3min4min之间反应处于状态;c10.08 (填“”、“”或“=”)反应在4min5min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下同),表中5min6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a增加了水蒸气的量 b降低温度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的浓度21如图所示,两个连通容器用活塞分开,左右两室(体积相同)各充入一定量no和o2,且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打开活塞,使no与o2充分反应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填“相同”或“不相同”)(2)反应前后no室压强(填“增大”或“减小”)(3)最终容器内密度与原来(填“相同”或“不相同”)(4)最终容器内(填“有”或“无”)o2存在22工业上以粗食盐(含有少量ca2+、mg2+杂质)、氨、石灰石等为原料,可以制备na2co3其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在处理粗盐水的过程中,可加入石灰乳和纯碱作为沉淀剂,则所得滤渣的成分除过量的沉淀剂外还有(2)将cao投入含有大量的nh4cl的母液中,能生成可循环使用的n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向饱和食盐水中首先通入的气体是,过程中生成nahco3晶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碳酸钠晶体失水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na2co3h2o (s) 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5)产品纯碱中常含有nacl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g固体则该产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6)熔融na2co3可作甲烷空气燃料电池的电解质,该电池负极的反应式是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保康一中高三(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s)+4f(g)g(g),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值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2580230平衡常数值510421.9105a上述反应是熵增反应b25时,反应g(g)e(s)+4f(g)的平衡常数值是0.5c在80时,测得某时刻,f、g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d恒温恒容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g(g),达新平衡时,g的体积百分含量将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计算【分析】a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正反应为熵减的反应;b相同温度下,g(g)e(s)+4f(g)的平衡常数与e(s)+4f(g)g(g)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c计算此时浓度商qc,若qc=k,处于平衡状态,若qck,反应向正反应进行,若qck,反应向逆反应进行,进而确定v(正)、v(逆)的相对大小;d恒温恒容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g(g),相对为在原平衡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解答】解:a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正反应为熵减的反应,故a错误;b相同温度下,g(g)e(s)+4f(g)的平衡常数与e(s)+4f(g)g(g)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故25时,反应g(g)e(s)+4f(g)的平衡常数值是=2105,故b错误;c此时浓度商qc=8k=2,反应向逆反应进行,故v(正)v(逆),故c错误;d恒温恒容下,向容器中再充入少量g(g),相对为在原平衡基础上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达新平衡时,g的体积百分含量将增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常数应用等,注意对平衡常数的理解,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用途:1、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2、判断反应的热效应,3、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4、计算转化率等2某同学按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a、b两种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当k闭合时,在交换膜处so42从右向左移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a强于bbb的电极反应:b2eb2+cx电极上有h2产生,发生还原反应d反应初期,x电极周围出现白色沉淀,不久后沉淀溶解【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当 k 闭合时,在交换膜处 so42从右向左移动,说明a为负极,b为正极,即a的金属活动性大于b;连接b的y极为阳极,连接a的x极为阴极,电解池工作时,y极上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x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当 k 闭合时,在交换膜处 so42从右向左移动,说明a为负极,b为正极,即a的金属活动性大于b,故a正确;b当 k 闭合时,在交换膜处 so42从右向左移动,说明a为负极,b为正极,b极上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生成金属单质,电极反应式为b2+2eb,故b错误;c连接a的x极为阴极,电解池工作时,x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发生还原反应,故c正确;d右边装置中y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x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由于氢离子放电而氢氧根离子不放电导致溶液呈碱性,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的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偏铝酸钠,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反应原理和两极变化,明确原电池放电时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3向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mol气体r和1mol气体r,相同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xrm+n(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两容器中r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甲升温,可使甲和乙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达到相同bx=2,且m、n中仅有一种为气态c曲线ii为甲中r的物质的量一时间图象d其他条件不变时,向乙中再加入1mol m、1moln,达到新平衡时,则有1.0moln(r)1.2 mol【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a由r的始量可知,曲线i表示甲中r变化,曲线表示乙中r变化,平衡时甲中r的转化率为100%=40%,乙中r的转化率为=50%,乙中r的转化率较大,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将甲升温平衡正向移动;b甲中平衡等效在乙基础压强增大一倍,压强增大后r的转化率减小,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故x=1,且m、n均为气态;c根据a分析可知,曲线表示乙中r变化;d其他条件不变时,向乙中再加入1mol m、1moln,等效为开始加入2molr,恒温恒容下与甲中平衡为等效平衡,平衡时相同物质物质的量相等【解答】解:a由r的始量可知,曲线i表示甲中r变化,曲线表示乙中r变化,平衡时甲中r的转化率为100%=40%,乙中r的转化率为=50%,乙中r的转化率较大,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将甲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时r的转化率增大,故a正确;b甲中平衡等效在乙基础压强增大一倍,压强增大后r的转化率减小,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故x=1,且m、n均为气态,故b错误;c由r的始量可知,曲线i表示甲中r变化,曲线表示乙中r变化,故c错误;d其他条件不变时,向乙中再加入1mol m、1moln,等效为开始加入2molr,恒温恒容下与甲中平衡为等效平衡,平衡时相同物质物质的量相等,则达到新平衡时,则有n(r)=1.2 mol,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与影响因素,关键是根据图象转化率确定x与m、n的状态,注意等效思想应用,难度中等425、101kpa下:2na(s)+o2(g)=na2o(s)h=414kjmol12na(s)+o2(g)=na2o2(s)h=511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和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d25、101kpa下:na2o2(s)+2na(s)=2na2o(s)h=317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a、na2o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2;b、由钠原子的个数及钠元素的化合价分析转移的电子数;c、钠与氧气在加热时生成过氧化钠;d、利用已知的两个反应和盖斯定律来分析【解答】解:a、在na2o中阳离子是钠离子、阴离子是氧离子,na2o2中阳离子是钠离子、阴离子是过氧根离子,因此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是1:2,故a错误;b、由钠原子守恒可知,和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时,钠元素的化合价都是由0升高到+1价,则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故b错误;c、温度升高,na与足量o2反应的产物是na2o2,故c错误;d、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下:2na(s)+o2(g)=na2o(s)h=414kjmol1,2na(s)+o2(g)=na2o2(s)h=511kjmol1,2可得na2o2(s)+2na(s)=2na2o(s)h=317kjmol1,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一综合题,考查化学键类型、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盖斯定律,考查了多个考点,设点全面,但难度适中,是一好题5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原电池的反应为:xmg+mo3s4 mgmo3s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放电时,mg2+向负极迁移b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mo3s4+2xe+xmg2+mgxmo3s4c电池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mo3s4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xmg2xexmg2+【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放电时,mg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xmg2xexmg2+,mo3s4为正极,被还原,电极反应为mo3s4+2xe+xmg2+mgxmo3s4,充电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阴极反应和原电池负极相反,发生还原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a错误;b电池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由总方程式可知,mo3s4为正极,被还原,电极反应为mo3s4+2xe+xmg2+mgxmo3s4,故b正确;c充电时,mg为阴极,被还原,电极反应为电极方程式为xmg2+2xexmg,故c错误;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mgxmo3s42xemo3s4+xmg2+,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与电解池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电池总反应书写电极反应式,此为解答该题的关键6根据下表(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a b c d e f原子半径/nm 0.186 0.143 0.160 0.102 0.074 0.099主要化合价+l+3+2+6、22+7、1a元素d位于第三周期族ba、b、c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c1mol f的单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 mold元素b、e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元素的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绝对值的和为8,d、e两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为第a元素,而d的半径大于e,故在周期表中e元素在上面,d在下面,故e为o,d为s,b元素最最外层电子数为3,为b或al,但是半径比氧和硫均大,故位于氧元素和硫元素的中间,应为al,a的半径比铝大,最外层电子数为1,应为na,c最外层两个电子,且半径大于al,应为mg元素,f的化合价有+7、1,应为cl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解答该题【解答】解:元素的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绝对值的和为8,d、e两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为第a元素,而d的半径大于e,故在周期表中e元素在上面,d在下面,故e为o,d为s,b元素最最外层电子数为3,为b或al,但是半径比氧和硫均大,故位于氧元素和硫元素的中间,应为al,a的半径比铝大,最外层电子数为1,应为na,c最外层两个电子,且半径大于al,应为mg元素,f的化合价有+7、1,应为cl元素,ad为s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a族,故a错误;b金属性namgal,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故b错误;c如氯气与水、氢氧化钠等反应,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1mol氯气转移1mol电子,故c错误;d元素b、e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具有两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有关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本题关键是能够把握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化合价的关系,要熟记元素周期表中的递变规律,学以致用7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g)+b(g)2c(g)h0的正确图象是()abcd【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曲线及其应用【分析】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生成物含量减小,反应物转化率降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生成物含量增大、a的转化率增大,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a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c含量增大;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c含量降低,故a正确;b反应达到平衡时,继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故b错误;c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知,p2p1,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c含量增大,故c错误;d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a的转化率增大;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a的转化率降低,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根据方程式特点结合温度、压强对平衡影响来分析解答即可,注意采用“定一议二”的方法解答,题目难度不大8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a在稀溶液中:h+ohh2o;h=57.3kj/mol,若将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b由4p(s,红磷)p4(s,白磷):h0可知,白磷的热稳定性比红磷大c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1,则h2的燃烧热等于241.8 kjmol1d己知:s(g)+o2(g)so2(g);h1及s(s)+o2(g)so2(g):h2,则h1h2【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反应热的大小比较【分析】a、浓硫酸的稀释过程是放热的过程,根据中和热的含义来回答;b、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判断红磷和白磷能量的高低,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c、根据燃烧热的定义,燃烧热是指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据此判断;d、s(g)变为s(s)要放热,据此判断【解答】a、浓硫酸的稀释过程是放热的过程,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故a错误;b、根据热化学方程式4p(红磷s)p4(白磷s):h0 可知,红磷的能量比白磷低,所以红磷的能量比白磷稳定,故b错误;c、根据燃烧热的定义,燃烧热是指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在常温下水是液态,故c错误;d、s(g)变为s(s)要放热,所以s(g)+o2(g)so2(g);h1及s(s)+o2(g)so2(g):h2,中前者放热高于后者,所以h1h2,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能与热能,明确中和热、反应热的概念、不同状态物质转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及物质的能量与稳定性的关系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9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若两种不同的核素具有相同的中子数,则二者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首先失去的电子能量最低d在元素周期表中,各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b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中子数不同;c化学反应中,能量越高的电子越易失去;do、f无正价【解答】解:a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同一周期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a错误;b同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中子数不同,具有相同中子数的不同核素,肯定不是同种元素,故b正确;c化学反应中,能量越高的电子越易失去,故c错误;do、f无正价,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10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度一定大于逆反应速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c正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加【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不同,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不同,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解答】解:a、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a正确;b、如增加某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但该反应物的转化率反而减小,故b错误;c、对放热反应降温,平衡正向移动,但正反应速率减慢,故c错误;d、降低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的产量增大,但物质的量分数减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解答时注意从勒沙特列原理的角度分析11如表给出几种氯化物的熔、沸点:naclmgcl2cacl2sicl4熔点()80171278268沸点()1 4651 4121 60057.6则下列各项表述与表中数据一致的有()cacl2属于离子晶体 sicl4是分子晶体1500时,nacl可气化 mgcl2水溶液不能导电a仅b仅cd【考点】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分析】根据表格中氯化物的熔沸点判断物质的晶体类型,一般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大于分子晶体的熔沸点根据熔沸点较高为离子晶体分析;根据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较低;根据物质的沸点可判断物质形成气态时的最低温度;根据离子晶体的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解答】解: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cacl2的熔沸点较高,则cacl2属于离子晶体,故正确;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sicl4的熔沸点较低,则sicl4是分子晶体,故正确;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nacl的沸点为1465,则1500时,nacl可形成气态分子,故正确;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mgcl2的熔沸点较高,则mgcl2属于离子晶体,所以mgcl2水溶液能导电,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晶体类型与晶体熔沸点的关系,明确表格中的数据及一般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大于分子晶体的熔沸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某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bnh4cl电子式为cca2+离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d羟基丙酸(乳酸)的比例模型为:【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分析】a.2p的未成对电子自旋方向应该相同,能够最低进行判断;b氯离子电子式中电子没有表示出来;c钙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为18,根据构造原理判断钙离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d羟基丙酸的结构简式为:,羟基位于中间碳原子上【解答】解:a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中,该元素2p的未成对电子自旋方向应该相同,正确的电子排布图为:,故a错误;b氯化铵为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为复杂阴离子,铵根离子和氯离子都需要标出电荷及最外层电子,氯化铵正确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c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8,根据构造原理,ca2+离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故c正确;d羟基丙酸的结构简式为:,羟基应该位于中间c原子上,为羟基丙酸,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用语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电子式、电子排布图、电子排布式等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试题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充分考查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13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的非金属性比z的弱b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cy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d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在同主族元素中最强【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由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he、y为f元素、w为cl、z为s元素a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非金属性增强;bw为cl,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高氯酸是强酸;c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d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稳定性减弱【解答】解:由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he、y为f元素、w为cl、z为s元素a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非金属性增强,故w的非金属性比z的强,故a错误;bc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高氯酸,高氯酸是强酸,故b正确;c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y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小,故c错误;d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稳定性减弱,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水弱,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难度不大,侧重对元素周期律的考查,注意整体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4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a、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b、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的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d、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的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解答】解:a、由原子的电子排布可知,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即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故a正确;b、由原子的电子排布可知,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有关,但不是唯一因素,而是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即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引起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故b错误;c、化合价属于元素的性质,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的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故c错误;d、元素的原子半径属于元素的性质,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是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故d错误故选a【点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导致元素性质(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原子半径,化合价等)的周期性变化1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四氯化碳分子比例模型:b次氯酸的结构式为 hcloccos的电子式是d o2离子结构示意图:【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原子结构示意图;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cl原子半径大于c原子;b次氯酸中o原子为中心原子,根据共价键成键的特点,氢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氧原子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氯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ccos分子中碳原子与硫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d元素符号左上角是质量数,左下角是质子数,阴离子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解答】解:acl原子半径大于c原子,四氯化碳分子比例模型不正确,比例模型应符合原子的大小,故a错误;b因hclo为共价化合物,根据共价键成键的特点,氢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氧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氯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其结构式为hocl,故b错误;ccos分子中碳原子与硫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cos的电子式是,故c正确;d氧原子核电荷数是8,818o2粒子结构示意图:,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电子式、结构简式、离子机构示意图等,比较基础,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16某阴离子x2有m个电子,其质量数为a,则核内中子数为()am+2bm+5cam+2dam2【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对于阴离子而言,质子数=电子数电荷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运用这个关系式得出正确结论【解答】解:对于阴离子而言,质子数=电子数电荷数,x2有m个电子,故质子数为m2,n=az,故n=a(m2)=am+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以及电荷数之间的数量关系,题目较简单17如图所示,向a中充入1mol x和1mol y,向b中充入2mol x和2mol y,起始时v(a)=v(b)=a l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列反应:x(g)+y(g)2z(g)+w(g);h0,达到平衡时,v(a)=1.1a 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b容器中化学反应速率比a容器中快ba容器中x的转化率为20%,且比b容器中x的转化率小c打开k一段时间,达新平衡时,a的体积为2.3a 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d打开k达新平衡时,升高b容器的温度,a容器的体积会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a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b左侧a容器为恒温恒压,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mol1.1=2.2mol,由方程式可知1molx反应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1mol,即平衡时混合气体增大的物质的量等于消耗的x的物质的量,故反应的x为2.2mol2mol=0.2mol,可以计算x的转化率;右侧b容器为恒温恒容,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故平衡时b容器压强比a容器中压强大,等效在a平衡的基础上增大压强,与a的平衡相比,平衡逆向移动;c打开开关k,再达平衡时,等效为开始加入3molx、3moly到达的平衡,恒温恒压下与a中平衡为等效平衡,反应物转化率不变,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a中3倍,恒温恒压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进而计算开始加入3molx、3moly到达的平衡时总体积,减去容器b的体积即为a容器体积;d打开k达新平衡时,升高b容器的温度,平衡不移动时,容器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不变,容器体积会增大,而平衡正向移动,体积继续增大【解答】解:a起始va=vb=al,b中的物质的量大于a中的物质的量,则b容器中的浓度大于a容器中的浓度,所以反应开始时,b容器反应速率大于a容器反应速率,故a正确;b左侧a容器为恒温恒压,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mol1.1=2.2mol,由方程式可知1molx反应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1mol,即平衡时混合气体增大的物质的量等于消耗的x的物质的量,故反应的x为2.2mol2mol=0.2mol,则x的转化率为100%=20%;右侧b容器为恒温恒容,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故平衡时b容器压强比a容器中压强大,等效在a平衡的基础上增大压强,与a的平衡相比,平衡逆向移动,b中x的转化率小于a中x的转化率,故b错误;c打开开关k,保持温度不变,再达平衡时,等效为开始加入3molx、3moly到达的平衡,恒温恒压下与a中平衡为等效平衡,反应物转化率不变,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a中3倍,恒温恒压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开始加入3molx、3mol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力器具专用配件防尘抗菌复合材料研究-洞察及研究
- GB/T 14993-2025变形高温合金热轧和锻制棒材
- 小区物业宽带合作协议范本6篇
- 数字银行用户体验评价体系-洞察及研究
- 深度学习在抽样误差分析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术前焦虑的评估与管理-洞察及研究
- GB/T 33241-2025锌铝合金镀层型钢
- 2025安徽宣城市广德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下属公司招聘1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广东湛江法院劳动合同制司法辅助人员招聘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贵州黔西南州望谟县消防救援大队招聘政府专职消防文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六年级语文下册《浪淘沙》教学过程中实录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讲稿专家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大讲堂之第三讲 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起源(史前时期)
- 公路工程技术创新管理制度
-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
- 蜗牛与黄鹂鸟(课件)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
- 3.1水循环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 DB11∕1450-2017 管道燃气用户安全巡检技术规程
- JTG G10-2016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 《电力生产统计技术导则 第2部分供用电统计》
- 模板施工智能化技术应用
- 化学(基础模块)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