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免复习修改版.doc_第1页
微免复习修改版.doc_第2页
微免复习修改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名词解释单克隆抗体: 单一抗原表位特异性B细胞克隆经融合,筛选和克隆化而获得单克隆杂交瘤细胞,其所产生的同源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灭菌:利用理化因素,杀死物体或介质中所有微生物的方法。消毒:利用理化因素杀死物体或介质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人工主动免疫:是用疫苗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感染的措施。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生理功能紊乱和/ 或组织损伤。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能自主复制的遗传物质。最低抑菌浓度(MIC):指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最低浓度。最低致死浓度(MBC):指能杀死细菌的最低浓度。朊粒:正常宿主细胞基因编码的,构像异常的,对各种理化作用具有很强抵抗力,传言性很强的蛋白颗粒。分化群(CD):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细胞分化抗原归为同一分化群。二 问答题1. BCR和TCR的区别BCRTCR分子结构BCRlga,lgTCRCD3作用方式配体受体相互作用,抗原BCR三分子复合物,抗原MHCTCR结合抗原特点直接结合游离抗原不能与游离抗原结合应答特点可与任何蛋白抗原发生应答只能与MHC肽应答识别表位识别的抗原表位空间构造型簇15aa识别的抗原表位降解的线性肽片段8-12aa2. 免疫应答的过程文字叙述免疫应答基本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感应阶段,增殖和分化阶段,效应阶段。感应阶段:指APC摄取,加工,处理,提呈抗原;T/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增殖和分化阶段:是指T/B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后,在多种细胞间黏附分子和细胞因子协同作用下,活化,增殖,分化为T效应细胞或浆细胞,并分泌免疫效应分子。有部分活化的T,B细胞成为记忆细胞,在体内较长时期存在。当再次受同样抗原刺激时,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效应阶段:是指免疫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共同发挥作用,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应的阶段。结果是清楚非己抗原物质或诱导免疫耐受,从而维持机体正常病理状态。3. HIV的生物学特点,致病机理,防治原则HIV生物学特点:HIV病毒体呈球形,内含病毒RNA,逆转录酶和核心衣核蛋白;外层双层脂质蛋白膜其中嵌有gp120和gp41,分别组成刺突和跨膜蛋白。内侧为P17蛋白构成的衣壳。致病机理:HIV选择性侵犯带有CD4分子的细胞,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并与宿主基因整合,进行复制繁殖。病毒释放入血,引起病毒血症,淋巴系统及T细胞丧失 正常功能,细胞溶解死亡。防治原则:宣传教育;建立监控系统;确保血液制品安全;加强国境检疫。4. 细菌内外毒素的区别毒素特征外毒素内毒素来源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存在部位从活菌分泌到细胞外,少数菌崩裂后释放细胞壁成分,细菌崩裂后释放化学成分蛋白质糖脂类物质热稳定性60-80,30min250,30min毒性作用强,作用部位有较强选择性弱,毒性效应大体相同免疫原性强,能被甲醛脱毒形成类毒素,类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弱,不能脱毒成为类毒素,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的能力弱5. 真菌和细菌的区别比较项目细菌真菌菌体组成单细胞单细胞或多细胞,多细胞真菌由孢子和菌丝构成结构特点细胞壁含多肽糖含甲壳质细胞核无典型胞核有典型胞核,有核质,核膜及核仁细胞器不完整,仅有核糖体完整繁殖方式二分裂法多样,有芽生,裂殖,萌管,隔殖抗生素敏感性对一般抗生素敏感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对制霉菌素等敏感生物学地位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6. HBV抗原,抗体检测结果临床分析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分析+HBV感染或无症状携带者+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或无症状携带者+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传染性强,“大三阳”)+急性感染趋向恢复(小三阳)+既往感染恢复期+既往感染恢复期+既往感染+既往感染或接种过疫苗(1) 表面抗原:HBsAg大量存在于感染者血液当中,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2) 核心抗原:HBcAg存在于Dame核心结构表面,外被HBsAg覆盖,不易检出(3) e抗原:HBeAg为可溶性蛋白质,游离于血液中,其消长与病毒体及DNA多聚酶的消长基本一致,可作为HBV复制及具有强传染性的一个指标。(4) 经血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7. 免疫蛋白抗体(lgG)结构图,标出功能功能区功能V区(VH +VL)选择结合特定的Ag表位,抑制Ag活性C1区(CH1+CL)连接L链铰链区连接H链,Ig变构,蛋白酶水解位点C2(CH2+ CH2)有补体结合位点,激活补体经典途径C3(CH3+ CH3)与Cell FcR结合,介导Cell参与特异性免疫8. 填空题(1) 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2) 抗原表位的类型:线性表位与构象性表位(3) 补体的激活途径:经典途径,旁路途径,MBL途径(凝集素激活途径)(4) Cell因子作用的共同特点:多样性,高效性,局部性,短暂性,复杂性(5) HLA复合体遗传学特征:多基因性,多态性,单倍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