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王敏莉).doc_第1页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王敏莉).doc_第2页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王敏莉).doc_第3页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王敏莉).doc_第4页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王敏莉).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5 古诗词三首 (第 1 课时)备课设计备 注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书写“洛、榆、畔、帐”四个生字。2.研读泊船瓜洲和秋思:(1)通过重点词句“一水间、只隔、又绿、何时”感受泊船瓜洲故乡虽近在咫尺,可是身不由己远在天涯的意境。(2)通过重点词句“意万重、说不尽”感悟思念亲人的无尽情感。3写出重点句的意思,并且背诵两首诗。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通过重点词句感受古诗意境,感悟诗人思乡之情。教学流程:第一板块:导游介绍,激趣导入操作步骤:(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b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之地.许多诗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课件展示诗句.)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2.板书诗题,读题.第二板块:赏析诗句.感悟诗境目 标:研读泊船瓜洲,理解诗意,感悟诗句中“绿”字的妙用,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操作步骤:过渡:诗中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1.刚刚同学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诗,(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 。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2.那就用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3.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几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4.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近处( )的小草( )的柳树,远处( )的树林( )高山.(学生口述)5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6.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7.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绿”有着层次美,远近各不相同;“绿”还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8.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引导阅读“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9.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10.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修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11.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第三板块:回归整体.深化体验目 标:朗读诗句,背诵诗句,深化体验。操作步骤:1.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练习背诵.3.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政治家,立志于国家改革.这首诗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经瓜洲时所写.短短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第四板块:研读秋思,品悟感情目标:理解诗意,通过重点词句“意万重、说不尽”感悟思念亲人的无尽情感。操作步骤:1.读一读秋思,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注意读准“意万重”.)3.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6.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7.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8.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9.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3、师总结: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做客他乡的旅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课题:5、古诗词三首 (第 2 课时)备课设计备 注学习目标: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2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互文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情味。3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教学重难点: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教学流程:第一板块:回顾前文,总结引入操作步骤: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两遍。第二板块:看词读好,找感觉。目 标: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操作步骤:1、读第一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第二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力求把它读得有板有眼。(师出示课件长相思)2、出示多音字“更”和生字“聒”,给学生强调。3、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学生朗读)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哪个地方停顿。 读“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学生齐读)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升千帐灯”(有感情地读)4、读词争取读出这种感觉和味道,你们自己再试着读一读长相思,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明白吗?好,按自己的节奏读。真好,同学们,词读到这儿为止,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学生有感情地齐读长相思)第三板块:思意质疑,深入理解。目 标: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操作步骤:1、看书上的插图,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注解,然后试着去想一想这首词大概在讲什么意思。默读长相思。2、作者除了“身”在帐篷?还身在何方?结合词的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征途的艰辛。作者经过了崇山峻岭,经过了大河小川,经过了山海关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 (板书:身在征途)3、一个远离,一个思念,同学们,就是这种感受,这种感情,这种心灵的回想,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先自各读,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读出来,自各读。放开声音读,按自己的节奏读,可以轻轻地读。(学生放声自由朗读)4、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教师放音乐。(学生齐读。)5、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教师范读)你们都看到了,是吗?你们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画面,你们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你们看到了抬头仰望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孤独沉思的画面。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学生继续写片段,教师继续巡视)6、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家乡,走到纳兰性德的故园去看看,在他的家乡有着怎样画面和情景。谁来?7、谁来读长相思?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学生读长相思)8、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的月光下和妻子相偎依在一起的那份温暖,那份幸福,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9、同学们,长相思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那一颗破碎的心。读到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应该问一问纳兰性德?(如生问:纳兰性德,你为什么不早点回家呢?)第四板块:拓展激问,深入感悟目标: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操作步骤:你们可曾知道这些问题纳兰性德也在问自己,就在征途上,纳兰性德还写了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有这两句就是纳兰性德问自己的,谁来读一读?(出示课件“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学生朗读,教师引导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来问纳兰性德,表达相互的思念之情。是的,我何曾是轻离别呀!我是那样的重离别呀!但是我身为康熙皇帝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