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语言笔记.doc_第1页
日本语言笔记.doc_第2页
日本语言笔记.doc_第3页
日本语言笔记.doc_第4页
日本语言笔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语言第一章绪论第一节 语言1、人类使用的语言与其他动物使用的信号和声音有着根本的不同:首先,其他动物所使用的交流手段都是利用其生来就具有的本能。而人类所使用的语言则是人类的祖先在过去的时代中创造的,是一代一代基础下来的社会遗产;其次,人类使用的语言符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每个语言符号中音义的结合则有任意性。2、人类语言的两大功能:一个是语言的传达功能;一个是语言的认知功能。第二节 日语与日本语学1、 人类语言分为“屈折语(inflectional languages)”、“粘着语(agglutinative languages)”、“孤立语(isolating languages)”和“抱合语(incorporating languages)”.屈折语:靠语言的词性(主要是词尾)变化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以拉丁语为代表的印欧语言大多数都属于屈折语。粘着语:靠附着在表示概念意义的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语法关系的功能词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以日语、朝鲜语等为其代表。孤立语:该语言的语法关系几人不靠词形变化来表示,也不靠专门表示语法关系的后缀或前缀来表示,而主要是靠词序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以汉语为其典型。抱合语:该语言把各种语法关系都组织到一个词里,往往一个词就表示一句话,也就是说一句话总以一个词的形式出现,以印第安语为主。2、 所谓“国语”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共同使用的一种公用语言。第三节 现代日语的语言单位日语语言单位的从小到大排列:音素音节(属于音韵范畴)语素单词(属于词汇学语义学范畴)句子成分(“词组”或“短语”)句子(属于语法学句法学范畴)语言单位比句子更大的单位,那就是语篇或文章(文章学)。第二章 现代日语的语音与音韵第一节 语音与音韵1、 在语言学当中,把人类的语言发音基本分成“元音”和“辅音”这样两个大的类别。元音:是指声带颤动,气流在口腔内的通路上不受到阻碍发出的声音;辅音:是指在发音时,气流在通路上受到某种阻碍后发出的声音。2、 在音韵学当中,首先要确定产生意义区别的最小的发音单位,即音位。其次是确定哪些音是不产生意义区别的音(不产生意义区别的不同的发音,音韵学中称之为“自由变体”)。另外还要确定哪些音形成互补的条件(在特定条件下发不同的音,而又不产生意义区别的音称作“条件变体”)。第二节 现代日语的音素与音位1、 元音音素:共有五个i ,e , a , o , u , 其中o 属于轻微的圆唇元音,其余的属于非圆唇元音。2、 辅音因素:共有13个 p , b , t , d , c , k , g , s , z , h , r , m , n 3、 半元音(半辅音)音素:共两个 j , w 4、 特殊音素:/N/Q/第三节 现代日语的音节1、 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的语音单位叫“音节(音節)”。在现代日语中,一般一个假名构成一个音节,即日语的假名是以音节为单位的音节文字。2、 日语是开音节语言。3、 任何一个音节,无论是直音还是拗音,抑或是属于特殊音节的拨音、促音或长音,其发音的时间基本是等成的,日语中称之为“拍(拍)”(也称“”)。4、 所谓长音,也就是将前一音节的元音拉长一拍的发音(严格来讲,也许不足一拍,但在日语中按一拍计算)。5、 日语中清浊音的对立,在语意和语感上都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尤其在拟声拟态词的词头上,这种感觉更为强烈)(1)、清音给人以“轻快“感,浊音给人以”沉重迟缓“感;(2)、清音给人以“小巧玲珑”感,浊音给人以“粗大笨重”感;(3)、清音给人以“清爽悦耳”感,浊音给人以“粗糙躁声”感;(4)、清音给人以“微弱”感,浊音给人以“强硬”感;(5)、清音给人以“好”感,浊音给人以“反”感。6、 现代日语的音节(拍)的构造一共有如下5种形式(C表示辅音,V表示元音,S表示半元音或半辅音)。A/V/ 由元音音素构成(行假名长音)B/CV/ 由辅音音素+元音因素构成(等各行假名)C/SV/ 由半元音(半辅音)音素+元音音素构成(行假名)D/CSV/ 由辅音音素+半元音(半辅音)音素+元音因素构成(拗音)E/C/ 由特殊音素构成(拨音促音)第四节 现代日语的声调与语调1、 所谓“声调()”是指“在每一个词句中声音的高低和强弱有一定固定的分布”。2、 现代标准日语的声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一类是第一拍低,从第二拍开始升高再不降下来(即使后续助词也不奖下来),此类称之为“平板式(平板式)”。平板式只有一种类型,也叫“平板型(平板型)(2)、还有一类是第二拍升高后会降下来,或者是第一拍高,从第二拍降下来。此类称之为“起伏式(起伏式)”:A、第二拍升高以后一直到最后一拍都保持高拍(只有后续助词时才降下来),这种类型叫“尾高型(尾高型)”B、在第二拍升高以后,在词中的某一拍(第三、四、五、六拍不等)再降下来,这种类型叫“中高型(中高型)”C、第一拍高,从第二拍降下来不再升上去,这种类型叫“头高型(頭高型)”3、现代标准日语的声调规律:A、第一拍和第二拍之间必定有高低变化。如果第一拍高,第二拍肯定低,如果第一拍低,第二拍肯定高。而且,第一拍高,第二拍降低以后,一直到最后一拍都是低的。B、第一拍低,第二拍高的情况下,有可能知道最后一拍都高,也有可能在中途的某一拍降下来,一旦降下来就不会再升上去,即不可能有两个起伏。知道最后一拍都高,后续助词时,有高和低的两种可能性。C、声调的种类为单词的音节(拍)数加一(n+1)。即一拍的单词有两种声调,两拍的单词有三种声调,三拍的单词有四种声调,依次类推。第三章 现代日语的词汇第一章 词汇与词汇学1、词汇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词的总称,而词则指的是一个个单独存在的词,所以也应该叫单词(単語)。2、把各种各样的词汇作为对象,从各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学问叫“词汇学(語彙学)第二节现代日语词汇的分类1、 按词义分类1.1、 类义关系单词A与单词B词义相类似时,我们称两个单词的关系为类义关系,两者称为类义词(類義語)1.2、 对义关系单词A与单词B在许多方面都是相同的,只有在一点上不同,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对义关系,二者可以叫做“对义词(対儀語)”1.2.1、互补对义关系:即在某一概念领域里,二者为一分为二的对立关系,即不是此即是彼。1.2.2、相对对义关系:在带有程度性的对义词之间,二者没有明显的绝对对立关系,它们是通过中间阶段相互联系的。1.2.3、视点对义关系:即双方的对立关系是出于不同的视点,角度而得来的或者两个词所表示的事物是互为前提的。1.3、包容关系如果单词B的意义范围完全包括在单词A的意义范围之内,那么二者的关系就可以称为包容关系。2、 按所属分类(和语词汇、汉语词汇、外来语词汇、混合词汇)3、 按形态分类4、 按词形结构分类5、 按语法功能分类6、 按使用者分类第三节 典型的日本式词汇1、 指示代词2、 人称代词3、 拟声词、拟态词第四节 现代日语的语法语法就是语言当中有关句子以及组成句子的各种成分的结构、排列顺序的一种内在的法则、规律。1、 山田语法特点:在用言下设“存在词”;将一般概念的接续词和感叹词从属于“副词”的范畴;不承认助动词,认为助动词是用言的复合词尾(複語尾),即“为了表示进一层的意义,在原词的词尾上再附加的一种词尾”等等。在句子的性质种类上不仅承认有带有主谓结构的“叙述体句(叙体句)”还承认有主谓结构不可分割的“呼唤体句(呼体句)”、桥本语法特点:注重语言的形态,语言的句子、单词所表示的内容、意义、思想等必然会有某种特定的表现形式特征在日语句子内部建立了“句节(文節)”这样一个概念2、 时枝语法第二节 现代日语的词类(上)日语中存在着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词:一种是以表示客观事物为主、可以独立形成句子成分的词;一种是以表示主观意识为主、基本不可以独立形成句子成分的词。1、 体言1.1、 名词(名詞):没有语法范畴上的性和单复数的区别表示复数:后续表示复数的一些结尾词“” “”“”“”等; 以叠词的方法表示复数,用数量词直接表示1.2代词(代名詞)1.3数量词(数词助数词)1.4形式名词(形式名词形式体言)(等)2、用言2.1、动词(動詞)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及存在状态的词。他动词=带格成分的动词中,可以形成直接被动形式的动词;自动词=没有直接被动形式的或只能形成间接被动形式的动词;2.2、形容词(形容詞)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形容词)2.3、形容动词( 形容動詞)形容动词严格跟形容词一样,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整个词是由名词性的词干和助动词性的词尾“”组成。3、 副性词类3.1、副词(副詞)3.1.1、状态副词(状態副詞)状态副词本身表示一种状态的概念,重要对某一动作的状态进行修饰。 3.1.2、程度副词(程度副詞)程度副词本身表示一种程度的概念,主要对某种动作、性质、状态的程度进行修饰。另外程度副词还可以直接修饰表示时间、距离、方位等的名词。3.1.3、陈述副词(陳述副詞)陈述副词本身表示说话者的某种心情或语气,与后续的表示心情或预期的谓语形式向呼应。3.2、连体词专门起连体修饰(既修饰名词)作用的词。3.3、接续词(連続詞)接续词是表示词与词、句子成分与句子成分、句子与句子或段落与段落之间关系的词,起到连接前后关系、承上启下的作用。A、 连接名词,表示并列、共存的意思B、 表示并列、共存或选择的意思C、 表示换言、说明、总结、补充、举例等进一步说明的意思D、 表示列举、添加的意思E、 表示顺接、假定条件句F、 表示顺接既定条件句G、 表示逆接假定条件句H、 表示逆接既定条件句I、 表示话题的转换3.4、感叹词(感動詞)感叹词是表示说话人某种感情和表示应答等的词,经常独立成一个表示感叹等的句子,所表示的感情有激动、惊讶、愤怒、悲伤、不满、怀疑等,还可以用来向对方打招呼,或对别人向自己打招呼、提问、命令等的回答。第三节 现代日语的词类(下)1、 助词1.1、 格助词(格助詞)格助词是接续在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句子成分后面,表示该句子成分与谓语之间的逻辑关系(論理関係)(也称“格関係”)的助词。1.2、 副助词与系助词(副助詞系助詞)副助词的主要作用是,在给谓语用言添加或限定某种意义的同时,还可以对其前面的名词等句子成分和该句子成分有替换关系的其他事物的关系起到某种限制的作用。() 接于体言、补格助词、活用词连体形、部分副词等后表示局限于某一范围、限度仅,只。話只跟您说。自然食品食只吃天然食品。1000円只有一千日元。勝手,自分都合決困只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就那幺随便地作决定,那就不好办了。金只是看看的话,不要钱。只打搅一下。表示极限程度,含有不超过此程度的口气以上仕方既然如此,就只好能干多少干多少了。,好取我不要了,你可以想拿多少拿多少。接于、后,强调某种程度言说了这幺些还不明白吗?度胸我没那幺大的胆量。用,的形式,表示按比例地发生变化越越。雨降降越下雨苗长的越好。静静越安静越好。練習効果越练习越有效果。用, 等形式,表示相应地正由于,都因为。彼他由于是老手,所以很沉着。練習正由于经过了充分的练习所以很好。(2) 接于体言、活用词连体形和某些助词后,表示限定。是文言助词在口语中的残余,一般只用于书面语仅仅,只。現在企画段階现在还只是刚刚规划的阶段。,一生懸命这样的话,就只剩下拼命地干了。都市人口集中人口只集中在大城市。時来待下面只有等待时机到来了。 (3) 接于体言,用言、助动词的连体形和一些副词、助词后表示动作、作用的最终到达的空间到。逃大丈夫逃到这里,大概已经没问题了吧。町行到街上去。参加希望者係申出愿参加者请向经办人报名。表示期限,即时间的最终界限到。昨日夜12時仕事昨天工作到夜里十二点。今度大会秋延期这次的大会延期到秋天了。夏休明日暑假到明天就完了。夕食帰晚饭前回来。用 的形式,表示空间、时间的范围、起迄从到。大阪東京3時間余走从大阪到东京开三个多小时。大学7月209月10日暑中休暇这个大学从7月20日到9月10日放暑假。表示程度的界限到。3人無料三人以内免费。君愛我爱你爱到这种程度。説明我给你讲,直到你彻底明白为止。举出极端的事物来,暗示其余是不言而喻的连,甚至。彼語知他连法语都懂。仲間反対声上终于连同事都提出了反对。見知人上连不认识的人他都送东西。肉親親友,君裏切思咱俩是比亲骨肉还亲的好朋友,可我万没想到被你出卖了。 (4) 接于体言,活用词终止形,副词等之后,口语中有时说成 或 、起对所列几项加以总括的作用,并暗示此外还存在有同类事物等等。太郎次郎話跟太郎,次郎等人谈了。特雨雪見通悪時十分注意特别在因下雪下雨等能见度低的时候,望能给以足够的注意。日本反対意志表明美国,日本等国表示了反对的意见。起示例作用,暗示还有其它同类的事物,从而达到避免过分肯定,以缓和语气的作用茶喝点茶怎幺样?映画行去看看电影什幺的吗?家貧,小遣思因为家里穷,所以我没想过要零花钱什幺的。对所举的事物表示轻蔑言,聞你说的,谁听?本読像这幺无聊的书,你甭看。結婚全意味勉勉强强的婚姻,一点儿意思都没有。表示自谦比,努力足跟您比起来,我的努力还差得远呢。苦学,数我们上学吃的那点儿苦,算不得什幺。 系助词的作用主要是接在与谓语用言相关的词语、句子成分后面,其势力范围一直影响到谓语用言的陈述作用。1.3、 接续助词(連続助詞)接续助词是表示短句与短句之间的关系的助词,一般是接在有词尾变化(即活用形)的用言(即前一短句的谓语)后面,构成一个接续成分。1.3.1、表示条件句A、表示即定条件(a、表示顺接即定条件;b、表示逆接即定条件。)B、表示假定条件(a、表示顺接假定条件;b、表示逆接假定条件。)C、表示恒定条件(a、表示顺接恒定条件;b、表示逆接恒定条件。)1.3.2、表示罗列或列举A、表示前后顺序B、表示列举1.3.3、表示后项动作的方法、手段等1.4、并列助词(並立助詞 並列助詞)专门表示名词或其他句子成分等的并列关系的助词。1.4.1、表示添加1.4.2、表示列举1.4.3、表示选择1.5、语气助词(終助詞間投助詞) 出现在句中(一般为桥本进吉所说的句节处)或句尾,表示说话人的种种语气或心情的助词叫“语气助词”。一种是使用在句尾的语气助词,称为“终助词”;另一种是可以使用在句中的语气助词,称“间投助词”。2、 助动词A、 按助动词的词尾变化形态分类B、 按助动词的接续成分分类C、 按助动词的意义分类2.1、甲种与乙种助动词的区别 甲种助动词接续的是体言(即名词类),乙种助动词所接续的是用言。 2.2、第一、二、三类助动词的区别所谓第一类和第二类助动词都具备比较完整的词尾变化形式(即活用形),尤其是第一类助动词基本具备和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等完全一样的活用形式。而第三类助动词则不具备任何词尾变化(即活用形)。2.3、助动词的相互接续问题(1)、两种三类之间,异种同类没有相互接续的现象;(2)在相互接续的时候,一定是按照第一类助动词在先,第二类助动词在其后,第三类助动词在最后的顺序接续;(注:第二类助动词是具有双重性质的助动词)第四节 现代日语的句子只要具备了“统一性”“完整性”这样两个性质,即使是一个单独的词,也可以成为句子,即所谓的“独词句(独立語文一語文)。一般来讲,日语名词独词句可以成立的大致有如下几种场合:a、 表示感叹b、 表示惊讶c、 表示询问d、 表示回答e、 表示反问f、 表示要求g、 表示提醒h、 表示标题i、 表示吆喝1、 现代日语句子的种类(1)、独词句和谓语句(2)、谓语句分类:A、名词谓语句B、形容词谓语句C、动词谓语句(3)、根据说话人所要表示的意图来进行分类:A、一般叙述句(表示一种传达,希望得到对方的理解、同意)B、疑问句(希望得到对方的回答)C、命令句(要求对方付诸行动)D、感叹句(不与对方发生直接关系)(4)、日本国语学者三尾砂从句子与“场”的关系出发,对日语的句子作了如下分类:A、现象句(現象文場文)句型体言 動詞 B、判断句(判断文場含文)句型体言体言 体言用言 C、未展开句(未展開文場指向文)句型一語文D、 分体句(分節文相補文)句型不完全文2、 现代日语的句子成分2.1、谓语成分(述語成分) 构成谓语成分的有,各种用言、用言加各种助动词助词等、名词加助动词等;2.2、补充成分(補充成分)补充成分由“体言+格助词”的形式构成。在日语的各种补充成分中,又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二格(主格宾格对象格与格使役格),这一类可以说是构成事物基本骨干的格成分,从形式上来看,它们不能后续助词“”来修饰名词;另一类是其他格成分(等),这一类可以说是构成事物外围的格成分,从形式上看,它们可以后续助词“”来修饰名词。2.3、修饰成分(修飾成分)修饰成分可以大致分为修饰名词的“连体修饰成分(連体修飾成分)”和以修饰动词、形容词等用言为主的“连用修饰成分(連用修飾成分)”。(1)、连体修饰成分有:专门修饰名词的“连体词”、一般用言的“连体形”、“体言+助词”的形式、一用言连体结尾的短句等。(2)连用修饰成分:A、修饰动作事物状态的连用修饰成分(状态副词、形容词形容动词的连用形、动词的形、动词的重叠形、短句形式等)B、修饰数量(数量词、表示数量的副词等)C、修饰程度(程度副词、形容词的连用形等)D、修饰时间场所(表示时间场所的名词、这样的名词加助词等)E、修饰整个句子的叙述或陈述部分(带有评价陈述等意义的副词及短句)2.4、接续成分(接続成分)表示复句中的原因、理由等各种顺接、逆接条件的成分叫“接续成分”。(1)、在前面的句子断句以后,直接以接续词的形式构成的接续成分;(2)、前面的句子直接带有表示接续的助词等构成接续成分,有时用言连用形不带接续助词也能构成接续成分。2.5、并列成分(並立成分)2.6、独立成分(独立成分)独立成分可以由表示称谓、提示、感叹、应答等的词汇,或中途插入的短句构成。3、 现代日语的态体时语气3.1、现代日语的态(態)在句子中,表明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与补充成分中的人物或事物之间是什么关系的语法范畴,称之为“态”。A、 被动态 被动态,日语也称“受身”,表示某人或某事物从他人或外界受到某种作用或影响。现代日语的被动态以动词后续助动词“”的形式表示。B、 可能态 表示能力或可能性的语法范畴叫“可能态”。 一种是原来的五段活用动词变成下一段活用动词; 一种是在原来的动词未然形后面加助动词“(加五段活用动词后)”“(加一段活用和变格活用动词后)”来表示; 还有一种形式是在动词的连体形后加“”,在行变格动词后还可以直接加“”。注:当动词变成可能态时,原来表示动作对象的格助词要变换成格助词,但使用“”形式时一般不需要交换。C、 自发态 日语中,将表示情感、感觉等自然而然地产生的语法范畴,称为“自发态”。自发态一般也是在动词的未然形后加助动词“(加五段活用动词后)”“(加一段活用动词后)”来表示的。这时,动词的对象也要用格助词表示。D、 使役态 表示让别人作某种动作,或使某种事物发生变化的语法范畴叫“使役态”。(另外,日语的使役态,还可以用于表示容忍、谦恭、自己承担责任等场面)现代日语的使役态是在原来的动词未然形后面加助动词“(加五段活用动词后)”“(加一段活用和变格活用动词后)”来表示的。 使役态的基本句式有“(动词)”和“()(动词)”两种。3.2、现代日语的体(相)表示事物、动作等的发生、进行、完了等各个阶段概念的语法范畴叫“体”。现代日语中,表示“体”的最常见的形式是“动词连用形+”的形式。(1) 金田一春彦提出动词“体”态四分类:A、 没有“”形的“状态动词(状態動詞)”B、 “连用形+”的形式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之中的“继续动词(継続動詞)”C、 “连用形+”的形式表示动作或作用已结束,只留有结果的“瞬间动词(瞬間動詞)D、 经常以“”的形式出现,表示状态的“第四种动词(第四種動詞)(2) 吉川武时提出,“动词连用形+”形式可以表示如下五种含义:A、 动作作用的继续B、 动作作用结果的状态C、 单纯的状态D、 经历E、 反复除“”形式以外,有些学者把同样接续在动词连用形后的“”“”“”“”“”等,以及可以和许多动词组成复合动词的“始”“続”“終”等也视为表示日语“体”态的形式。3.3、现代日语的时(時)表示事物时间概念的语法范畴叫“时”。现代日语的“时”态表现方式可以说只有两种,即“过去(過去)”和“非过去(非過去)”两分法。一般来讲,表示动作的动词的基本形多表示未来的动作,表示状态的动词或形容词等的基本形表示现在的状态,而三者的“形”都表示过去。注:日语的“形”并不单纯只表示“时”态,它还可以表示状态、命令等。3.4、现代日语的语气(法)表示说话者对所叙述的事物的判断、状态等,即说话者的纯主观意识的语法范畴叫“语气”。现代日语中表示“语气”的语法形式,由“”等助动词、准助动词及出现在句尾的各类语气助词构成。(1) 表示说话者“判断(判断)”的语气层次;(2) 表示说话者要向听话者表达某种心情的“传达(伝達)”的语气层次。第五节 现代日语的主题与主语“显露主题”的标志就是有无助词“”。(1)助词“”是一个格助词。当“”表示谓语用言的主体时,可以称其为表示的句子成分为“主语(主語)”或“主格成分(主格成分)”。当“”表示谓语用言所表示的心情、能力等的对象时,可以称其表示的句子成分为“对象语(対象語)”或“对象语格成分(対象語格成分)”。“”不能接续在其他格成分(无论带不带其他格助词)和体言以外的句子成分后面。(2)一般来讲,助词“”在不表示对比意义并接续在一个名词或体言后面时,表示该名词或体言为下面叙述的一个大前提,我们可以称这个前提为“主题”。(3)在名词修饰句或顺接假定条件句当中表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