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试题第一套.pdf_第1页
2013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试题第一套.pdf_第2页
2013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试题第一套.pdf_第3页
2013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试题第一套.pdf_第4页
2013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试题第一套.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执业药师 中药专业知识一 模拟试题第一套 中药学部份 一 最佳选择题 1 所载 730 种药物 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的本草著作是 A 新修本草 B 证类本草 C 本草纲目 D 本草纲目拾遗 E 本草经集注 2 健康人口尝药物的真实滋味而得知 蜂蜜是 A 味苦 B 味甘 C 味辛 D 味酸 E 味咸 3 高级功效是指 A 中药防治 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 B 中药防治 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作用的高度概括 C 中药防治 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作用的用语原始直白 D 中药防治 作用部位及强身健体的作用 E 中药防治 安全程度及强身健体的作用 4 辛夷的功效是 A 发散风寒 祛风胜湿 B 散风寒 通鼻窍 C 发散风寒 行气宽中 D 发散风寒 和胃化湿 E 祛风散寒 温肺化饮 5 薄荷除宣散风热外 又能 A 解毒 B 清肺 C 疏肝 D 止痉 E 升阳 6 石膏的性味是 A 甘 辛 大寒 B 甘 咸 寒 C 辛 甘 温 D 甘 苦 温 E 苦 辛 大寒 7 山豆根的用量是 A 0 25 0 5g B 0 5 1g C 1 2g D 3 6g E 5 10g 8 大青叶的功效是 A 清热解毒 燥湿止带 B 清热解毒 利水消肿 C 清热解毒 凉血止痢 D 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E 清热解毒 凉血散肿 9 大黄不具有的功效是 A 活血祛瘀 B 利尿通淋 C 泻下攻积 D 清热泻火 E 解毒止血 1 2013年执业药师 中药专业知识一 模拟试题第一套 10 独活的功效是 A 祛风湿 通络止痛 治骨鲠 B 祛风湿 活血通络 杀虫解毒 C 祛风湿 止痛 解表 D 祛风湿 止痛 利水 E 祛风湿 利关节 解毒 11 具燥湿健脾 祛风湿 发汗明目功效的药物是 A 羌活 B 厚朴 C 薏苡仁 D 藿香 E 苍术 12 灯心草入煎汤 内服的用量是 A 10 30g B 3 6g C 3 10g D 1 3g E 1 1 5g 13 稻芽的功效是 A 消食健脾 行气导滞 B 消食除胀 化痰下气 C 消食和中 健脾开胃 D 消食运脾 固精止遗 E 消食和中 行气化湿 14 白茅根的功效是 A 化瘀止血 清热利尿 B 收敛止血 祛痰止咳 C 凉血止血 利尿通淋 D 凉血止血 活血化瘀 E 收敛止血 清热生津 15 郁金的功效是 A 逐瘀通经 引血下行 B 活血补血 舒筋活络 C 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 D 活血行气 凉血清心 E 活血祛瘀 泻下通便 16 天南星的功效是 A 温肺祛痰 利气散结 B 清热化痰 凉血止血 C 燥湿化痰 祛风止痉 D 开宣肺气 祛痰排脓 E 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 17 能够治疗血热气逆之吐血 衄血 崩漏的是 A 赭石 B 全蝎 C 石决明 D 牡蛎 E 羚羊角 18 成人入丸散内服时麝香的一日量是 A 0 6 1g B 0 5 1g C 0 03 0 1g D 0 01 0 3g E 0 03 0 06g 19 具有滋阴降火 清肺润燥 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A 天冬 2 2013年执业药师 中药专业知识一 模拟试题第一套 B 石斛 C 沙参 D 玉竹 E 麦冬 20 人参研粉入丸散时 用法用量为 A 一次 1 3g 一日 1 次 B 一次 3g 一日 1 次 C 一次 3g 一日 2 次 D 一次 1g 一日 1 次 E 一次 1g 一日 2 次 21 善治滑脱诸证 肾虚阳痿及肝肾不足之目暗不明的是 A 诃子 B 罂粟壳 C 五倍子 D 五味子 E 覆盆子 22 常山截疟宜 A 清炒 B 蜂蜜制 C 生用 D 酒制 E 醋制 23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雄黄的正确用法 A 孕妇忌用 B 宜火煅后使用 C 不宜大面积外用 D 内服宜慎 E 不可久用 24 斑蝥除能破血散结外 又能 A 收湿生肌 B 劫痰平喘 C 攻毒蚀疮 D 开窍醒神 E 通络散结 二 配伍选择题 1 A 沉 B 降 C 收 D 升 E 藏 酒炒可使药性转化为 醋炒可使药性转化为 2 A 佐药 B 助药 C 君药 D 使药 E 臣药 体现处方主攻方向的是 调和诸药的作用的是 3 A 细辛 B 甘草 C 草乌 D 瓜蒌 E 藜芦 与半夏相反的药是 与人参相反的药是 3 2013年执业药师 中药专业知识一 模拟试题第一套 4 A 透疹止痒 B 胜湿止痛 C 平喘止咳 D 宣通鼻窍 E 利水消肿 羌活 藁本除散风寒外 又均能 苍耳子 辛夷除散风寒外 又均能 5 A 清热泻火药 B 清热解毒药 C 清热燥湿药 D 清热凉血药 E 清虚热药 性味多甘寒或苦寒 主治外感热病气分高热证 称为 性味多苦寒 主治无论外感或内伤之湿热火毒诸证 称为 6 A 板蓝根 B 蒲公英 C 败酱草 D 鱼腥草 E 紫花地丁 善治乳痈 各种内痈的药物是 善治肺痈咳吐脓血 肺热咳嗽痰稠的药物是 7 A 祛风活血止痛 B 祛风解毒止痢 C 祛风化痰止咳 D 祛风燥湿止痒 E 祛风定惊止痉 白鲜皮除能清热解毒外 又能 大血藤除能清热解毒外 又能 8 A 龙胆 B 黄连 C 黄芩 D 黄柏 E 栀子 具有清热燥湿 退虚热功效的药物是 具有清热燥湿 泻肝胆火功效的药物是 9 A 郁李仁 B 火麻仁 C 决明子 D 红大戟 E 生地黄 既可润肠通便 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既可泻水逐饮 又能消肿散结的药物是 10 A 10 20g B 4 9g C 2 5g D 0 5 1 5g E 0 1 1 0g 雷公藤 制粉或胶囊 每次用量为 香加皮 入煎汤内服 每次用量为 11 A 萆薢 B 石韦 C 茯苓 D 猪苓 E 薏苡仁 既能利湿浊 又能祛风湿的药物是 既能利水渗湿 又能健脾安神的药物是 4 2013年执业药师 中药专业知识一 模拟试题第一套 12 A 温通心阳 B 温脾止泻 C 温中降逆 D 引火归元 E 温肺化饮 丁香的功效是 肉桂的功效是 13 A 肠胃气滞兼寒者 B 脾虚气滞夹积夹湿 C 肝气犯胃之胃脘胀痛 D 血瘀气滞诸痛 E 痰湿滞中停肺 陈皮配半夏 两药相合 善于治疗 枳实配白术 两药相合 善于治疗 14 A 理气散结 B 疏肝破气 C 行气止痛 D 理气健脾 E 消积除痞 木香的功效是 青皮的功效是 15 A 杀虫祛痰 B 杀虫消积 C 杀虫疗癣 D 杀虫利水 E 杀虫止血 使君子的功效是 苦楝皮的功效是 16 A 侧柏叶 B 苎麻根 C 槐花 D 大蓟 E 地榆 治疗胎动不安 胎漏下血时 宜选 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便血 痔疮出血时 宜选 17 A 热入营血 温毒发斑 B 外伤出血 溃疡不敛 C 风湿痹痛 肩臂痛 D 积滞不化 脘腹胀痛 E 乳汁不下 胸痹心痛 姜黄可用于主治 血竭可用于主治 18 A 杏仁 B 苏子 C 百部 D 白前 E 桔梗 为治新久咳嗽之要药的是 为肺家要药的是 19 A 消痰下气 平肝镇惊 B 清肺化痰 止咳平喘 C 软坚散结 制酸止痛 D 敛肺平喘 收涩止带 E 清热化痰 清心定惊 海蛤壳具有的功效是 礞石具有的功效是 5 2013年执业药师 中药专业知识一 模拟试题第一套 20 A 养心安神 调经 B 养心安神 止泻 C 养心安神 通便 D 养心安神 通络 E 养心安神 敛汗 酸枣仁的功效是 柏子仁的功效是 21 A 滋阴润肺 润肠通便 B 滋阴润肺 清肝明目 C 滋阴润肺 补脾益气 D 滋阴润肺 生津养胃 E 滋阴润肺 止咳化痰 玉竹的功效是 黄精的功效是 22 A 党参 B 山药 C 黄芪 D 西洋参 E 白术 苦凉清泄 为凉补之品的是 甘平补虚 为治肾虚不固之要药的是 甘温苦燥 以温补扶正 兼能祛除水湿的是 甘温升补 以扶正气 兼能除水邪的是 23 A 甘寒 B 苦寒 C 甘温 D 辛温 E 辛寒 补气药的性味 大多药性是 补阳药的性味 大多药性是 三 多项选择题 1 属于温热药所示的效应是 A 温经通络 B 凉血解毒 C 温里散寒 D 回阳救逆 E 补火助阳 2 下列配伍中属于两种药物合用 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的是 A 乌头配半夏 B 石膏配知母 C 麻黄配桂枝 D 甘草配甘遂 E 人参配莱菔子 3 以下属于解表药使用注意的是 A 疮疡初起者忌服 B 失血兼表证者慎服 C 体虚汗多者忌服 D 久患疮疡兼表证者慎服 E 热病津亏者忌服 4 防风的主治病证包括 A 风寒湿痹 B 小儿惊风 C 风寒表证 D 风热表证 E 血虚发痉 5 紫草具有的功效 6 2013年执业药师 中药专业知识一 模拟试题第一套 A 解毒 B 活血 C 透疹 D 生津 E 凉血 6 穿山龙具有的功效是 A 止痉止痒 B 活血通络 C 祛风除湿 D 化痰止咳 E 通经下乳 7 下列属于艾叶配阿胶 两药相合配伍意义的是 A 养血止血 B 血热出血 C 散寒暖宫调经 D 崩漏下血 E 血虚有寒之证 8 下列有关活血化瘀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寒凝血瘀者 可配温里散寒 温通经脉之品 B 风湿关节痹痛者 可配清热解毒 止痹痛之品 C 癥瘕积聚 肿块坚硬者 可配软坚散结之品 D 热毒痈肿者 可配清热 通经脉之品 E 久瘀体虚或因虚致瘀者 可配补虚药之品 9 浙贝母具有的药理作用 A 镇静 B 镇痛 C 镇咳 D 祛痰 E 平喘 10 牡蛎具有的功效是 A 制酸止痛 B 收敛固涩 C 平肝潜阳 D 镇惊安神 E 软坚散结 11 菟丝子的功效有 A 益阴 B 固精 C 安胎 D 止泻 E 生津 12 具有涩肠止泻功效的药物是 A 浮小麦 B 肉豆蔻 C 石榴皮 D 山茱萸 E 莲子肉 中药药剂学部份 一 最佳选择题 1 用于治疗 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是 A 新药 B 中成药 C 药物 D 剂型 E 制剂 7 2013年执业药师 中药专业知识一 模拟试题第一套 2 将灭菌过程中不同受热温度与时间折算至与 121 热压灭菌效力相当的时间参数是 A D 值 B T 值 C F0 值 D F 值 E Z 值 3 关于影响饮片浸提因素的说法 错误的是 A 饮片的粒度过细易致其提液分离操作困难 B 饮片长时间煎煮可导致高分子杂质浸出增加 C 饮片浸提溶剂用量过大 可导致后续浓缩等工作量增加 D 水中加酸不利于饮片中生物碱类成分的浸出 E 饮片采用动态浸提或连续逆流提取可提高浸出效率 4 下列属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 A 聚氧乙烯 B 苯扎溴铵 C 卵磷脂 D 磺酸化物 E 苯甲酸类 5 关于注射剂的概念 描述正确的是 A 供临用前稀释供静脉滴注用的无菌浓溶液 B 供临用前用适宜的溶剂配制成溶液的无菌制剂 C 供临用前用适宜的无菌溶剂配制成溶液的无菌粉末 D 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E 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粉末 6 防止注射剂主药氧化的金属离子络合剂是 A 乙二胺四乙酸 B 亚硫酸钠 C 焦亚硫酸钠 D 亚硫酸氢钠 E 硫代硫酸钠 7 眼膏剂常用基质为 A 凡士林 8 份 液状石蜡 2 份 羊毛脂 1 份 B 凡士林 6 份 液状石蜡 羊毛脂各 1 份 C 凡士林 8 份 液状石蜡 羊毛脂各 1 份 D 凡士林 6 份 液状石蜡 2 份 羊毛脂 1 份 E 凡士林 8 份 液状石蜡 1 份 羊毛脂 2 份 8 软胶囊的囊皮与胶料 增塑剂 水的比例密切相关 三者的比例通常为 A 1 0 4 0 6 2 B 1 0 4 0 6 3 C 1 0 2 0 4 1 D 1 0 2 0 4 2 E 1 0 4 0 6 1 9 和药蜜温中 含有树脂类 胶类药物时 炼蜜应在 A 60 左右加入 B 50 左右加入 C 40 左右加入 D 30 左右加入 E 20 左右加入 10 泡腾片的质量检查项目包括 A 溶散时限 B 软化点 C 崩解时限 D 相对密度 E 融变时限 11 有关抛射剂的叙述中 错误的为 A 抛射剂是一类高沸点物质 8 2013年执业药师 中药专业知识一 模拟试题第一套 B 抛射剂在常温下蒸气压大于大气压 C 抛射剂在耐压的容器中产生压力 D 抛射剂是气雾剂中药物的溶剂 E 抛射剂是气雾剂中药物的稀释剂 12 关于缓释制剂 控释制剂特点的说法 错误的是 A 缓释制剂 控释制剂的给药次数较普通制剂少 B 缓释制剂 控释制剂的治疗作用较普通制剂更持久 C 缓释制剂 控释制剂血药浓度波动较普通制剂小 D 缓释制剂 控释制剂较普通制剂更具靶向性 E 缓释制剂 控释制剂较普通制剂更能增加患者的顺应性 13 具有酚羟基的药物易 A 氧化 B 风化 C 吸潮 D 晶型转变 E 水解 14 表示药物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的符号是 A AUC B td C Vd D Ka E Y 15 药剂学配伍变化中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爆炸 B 变色 C 产气 D 聚合 E 吸附 16 斜片厚度为 A 0 5mm 以下 B 5 10mm C 1 2mm D 2 4mm E 2 3mm 二 配伍选择题 1 A 本草纲目 B 黄帝内经 C 新修本草 D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 汤液经 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是 我国历史上由国家颁发的第一部制剂规范是 2 A 热压灭菌 B 干热灭菌 C 滤过灭菌 D 微波灭菌法 E 2 煤酚皂灭菌 用于药材饮片及固体制剂的灭菌为 用于玻璃器皿及纤维制品的灭菌为 3 A 高压密度 B 空密度 C 堆密度 D 粒密度 E 真密度 单位容积粉体的质量为 粉体的质量除以粉粒自身占有的容积为 9 2013年执业药师 中药专业知识一 模拟试题第一套 4 A 扩散时间 B 浓度差 C 药材粒度 D 溶剂用量 E 扩散方向 中药材浸提过程中属于扩散的动力是 中药材浸提过程中属于扩散的推动是 5 A 剂量为 0 05g 的毒性药物需制成 B 剂量为 0 005g 的毒性药物需制成 C 临床稀释 100 倍后使用 D 1g 药物加入 9g 赋形剂 E 1g 药物加入 10g 赋形剂 10 倍散是指 100 倍散是指 6 A 每 1ml 相当于原药材 1g B 每 100ml 相当于原药材 10g C 每 1ml 相当于原药材 2g D 每 100ml 相当于原药材 20g E 每 1000ml 相当于原药材 20g 除另有规定外 含毒性药的酊剂 除另有规定外 不含毒性药的酊剂 7 A 消泡剂 B 润湿剂 C 增溶剂 D O W 型乳化剂 E W O 型乳化剂 HLB 值在 3 8 之间的表面活性剂可作为 HLB 值在 8 16 之间的表面活性剂可作为 8 A 饮用水 B 单蒸馏用 C 离子交换水 D 纯化水 E 注射用水 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用的溶剂或试验用水的是 可用于饮片净制时的漂洗 制药用具的粗洗是 9 A 滤过滤清法 B 改良明胶法 C 聚酰胺吸附法 D 离子交换法 E 醇溶液调 pH 值法 利用分子与化合物形成氢键而有吸附作用的性质去除鞣质的是 利用水提浓缩液中加入明胶生成鞣酸蛋白沉淀去除鞣质的是 10 A 5 0 B 9 0 C 10 0 D 12 0 E 15 0 除另有规定外 蜜丸和浓缩蜜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过 除另有规定外 水蜜丸和浓缩水蜜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过 除另有规定外 水丸 糊丸和浓缩水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过 11 A 8 B 10 C 6 D 5 E 7 1 0g 以下颗粒剂包装的装量差异限度是 10 2013年执业药师 中药专业知识一 模拟试题第一套 6g 以上颗粒剂包装的装量差异限度是 12 A 片剂含量不均匀 B 色斑 C 裂片 D 黏冲 E 片重差异超限 颗粒不够干燥或药物易吸湿 颗粒中含油类成分或纤维成分较多 13 A 加药及辅料 溶浆 脱泡 制膜 干燥 灭菌 分剂量 包装 B 溶浆 加药及辅料 脱泡 涂膜 干燥 脱膜 分剂量 包装 C 原料的选择 煎取胶汁 浓缩吸胶 涂膜 干燥包装 D 原料粉碎 煎取胶汁 浓缩吸收 凝胶与切胶 干燥包装 E 原料的选择与处理 煎取胶汁 滤过澄清 浓缩收胶 凝胶切胶 干燥包装 胶剂制备的一般工艺流程为 膜剂制备的一般工艺流程为 14 A 100 10 B 100 15 C 100 20 D 100 25 E 100 40 酒制蕲蛇时 蕲蛇与黄酒的比例是 炒制白术时 白术片与麦麸的比例是 15 A 木香 B 天南星 C 麦芽 D 芒硝 E 朱砂 采用煨法炮制的药材是 采用发芽法炮制的药材是 采用水飞法炮制的药材是 三 多项选择题 1 属于涂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的是 A 羧甲基纤维素钠 B 丙烯酸树脂类 C 无水羊毛脂 D 聚乙烯醇 E 聚乙烯吡咯烷酮 2 关于栓剂特点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可在腔道起润滑 抗菌 止痛等局部作用 B 不受胃肠道 pH 值或酶的破坏 C 适用于不能或者不愿口服给药的患者 D 大部分不受肝脏首过作用的破坏 E 可经腔道吸收产生全身作用 3 关于下列描述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 正确的是 A 药物的水溶液或稀乙醇液 B 刺激性强的易溶性药物 C 易风化的药物 D 吸湿性药物 E 毒性及贵重性药物 4 影响滴丸圆整度的因素有 A 液滴大小 B 液滴与冷凝液的密度差 C 药 基液滴与冷凝液 D 梯度冷却 E 滴管口与液滴之间的距离 5 关于片剂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是 11 2013年执业药师 中药专业知识一 模拟试题第一套 A 剂量准确 含量差异小 B 质量稳定 可借助包衣或包合作用加以保护 C 机械化生产 自动化程度高 D 服用 携带 贮运等较方便 E 品种丰富 能满足医疗 预防用药的不同需求 6 下列有关涂膜剂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制备简单 使用方便 B 注意避热 防火 C 不用裱背材料 D 因含大量有机溶剂 推广受限 E 应密封贮藏 以免挥发 7 非口服给药的药物的吸收部位包括 A 眼部 B 胃肠道 C 直肠 D 鼻腔 E 皮肤 8 醋的作用包括 A 行水解毒 B 矫臭矫味 C 散瘀止痛 D 理气止痛 E 疏肝健脾 中药学答案部分 一 最佳选择题 1 答案 E 解析 本草经集注 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 作者为陶弘景 书成于公元 500 年左右 南北朝梁代 在序例部分除对 本经 条文逐一注释 发挥外 又补充了大量采收 鉴别 炮制 制剂 合药取量 诸病通用药及 服药食忌等内容 大大丰富了药学理论 在各论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 将所载 730 种药物分为玉石 草木 虫 兽 果 菜 米食及有名未用 7 类 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 补充了 本经 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学 成就 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2 答案 B 解析 五味学说是中医归纳解释药物效能的说理工具 五味 最初是由健康人口尝药物的真实滋味而得知 如黄连味苦 蜂蜜味甘 生姜味辛 乌梅味酸 芒硝味咸等 3 答案 B 解析 所谓高级功效 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 应用分析 归纳 推理 概括等手段 对中药防治 诊断 疾病及强身健体作用的高度概括 其表述用语 成熟精炼 简明扼要 4 答案 B 解析 辛夷 性能特点 本品辛温发散 芳香质轻 升浮通达 入肺经 善散风寒 通鼻窍 入胃经 能引胃中清气上达 然因 解表力弱 故仅为治鼻渊头痛与风寒头痛鼻塞所常用 功效 散风寒 通鼻窍 5 答案 C 解析 薄荷 性能特点 本品辛凉 气味芳香 质轻上浮 疏泄清利 入肺 肝经 既善散上焦风热而清利头目与咽喉 又能透 发疹毒和疏肝 治风热诸疾最宜 治肝郁化热可投 功效 宣散风热 清利头目 利咽 透疹 疏肝 6 答案 A 解析 石膏 性味归经 辛 甘 大寒 归肺 胃经 功效 生用 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 煅用 收湿敛疮 生肌止血 7 答案 D 解析 山豆根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3 6g 或磨汁服 外用 适量 煎汤含漱 或研末涂敷 8 答案 D 解析 大青叶 12 2013年执业药师 中药专业知识一 模拟试题第一套 性能特点 本品苦寒清泄 力强质轻 入心 肺 胃经 善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利咽消肿 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 功效 清热解毒 凉血消斑 利咽消肿 9 答案 B 解析 大黄 性能特点 本品苦寒泄降 作用强烈 素有将军之称 入脾 胃 大肠 既善通肠泻热 攻积导滞 又能导湿热之 邪从大便而出 促进黄疸消退 入心 肝血分 既善泄血中实热火毒而凉血止血解毒 又能通利血脉而活血化瘀 功效 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 解毒止血 活血祛瘀 10 答案 C 解析 独活 性能特点 本品辛散苦燥 微温能通 主入肾 肝经 兼入膀胱经 药力较羌活为缓 作用偏里偏下 主散在里伏 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 尤善治少阴伏风头痛及下半身风寒湿痹 功效 祛风湿 止痛 解表 11 答案 E 解析 苍术 性能特点 本品辛温发散 苦燥除湿 入脾 胃经 既燥湿而健脾 为治湿阻中焦证之要药 寒湿困脾者尤宜 又 散风寒湿而除痹发表 为治风寒湿痹及表证夹湿所常用 功效 燥湿健脾 祛风湿 发汗 明目 12 答案 D 解析 灯心草 功效 利尿通淋 清心除烦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1 3g 或入丸散 外用 适量 煅存性研末调敷 或用于灯火灸 13 答案 C 解析 稻芽 性能特点 本品甘平生发 入脾 胃经 善消导 兼补虚 主治食积及脾虚食少 功效 消食和中 健脾开胃 14 答案 C 解析 白茅根 性能特点 本品甘寒清利 入心经血分 能凉血止血 为治血热妄行之要药 入肺胃气分 能清肺胃蕴热而生津止 呕 治热病 胃热 肺热所常用 入膀胱经 能清利湿热而利尿 为治湿热蕴结之佳品 并有甘寒而不腻膈伤胃 利 尿而不伤津之特点 功效 凉血止血 清热生津 利尿通淋 15 答案 D 解析 郁金 性能特点 本品辛能行散 苦寒清泄 入肝 心 胆经 能活血止痛 凉血清心 疏肝解郁 利胆退黄 并兼止血 为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 凡血瘀气滞有热 肝郁化火 血热出血 热扰心神及湿热郁闭心窍 即可酌选 功效 活血止痛 行气解郁 凉血清心 利胆退黄 16 答案 C 解析 天南星 性能特点 本品辛温苦燥 有毒而力强 入肺 肝 脾经 尤善祛经络风痰 内服既燥湿化痰 治顽痰咳嗽 又祛 风止痉 治风痰诸证及破伤风 外用散结消肿而止痛 治痈疽 瘰疬 功效 燥湿化痰 祛风止痉 散结消肿 17 答案 A 解析 赭石 功效 平肝潜阳 重镇降逆 凉血止血 主治病证 1 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2 嗳气 呃逆 呕吐 喘息 3 血热气逆之吐血 衄血 崩漏 18 答案 C 解析 麝香 功效 开窍醒神 活血散结 止痛 催产 用法用量 内服 入丸散 0 03 0 1g 不入煎剂 外用 适量 调敷或敷贴 19 答案 A 解析 天冬 性能特点 本品甘润苦降 寒而清泄 入肺 肾经 为清滋滑润之品 既润肺止咳 清肺降火 又滋肾养阴 生津 止渴 还清润肠燥而通便 13 2013年执业药师 中药专业知识一 模拟试题第一套 功效 滋阴降火 清肺润燥 润肠通便 20 答案 E 解析 人参 功效 大补元气 补脾益肺 生津止渴 安神益智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3 9g 大补元气可用 15 30g 文火另煎 与煎好的药液合对 或频频灌之 研粉 一次 1g 一日 2 次 或入丸散 野生人参功效最佳 多用于挽救虚脱 生晒人参性较平和 适用于气阴不足者 红参药性 偏温 多用于气阳两虚者 21 答案 E 解析 覆盆子 性能特点 本品酸收甘补 微温质润 入肝 肾 膀胱经 既收敛固涩 又滋养肝肾 且略兼助阳 为涩敛兼补阴 阳之品 善治滑脱诸证 肾虚阳痿及肝肾不足之目暗不明 功效 益肾 固精 缩尿 明目 使用注意 本品性温固涩 故肾虚有火之小便短涩者忌服 22 答案 D 解析 常山 功效 涌吐痰饮 截疟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5 9g 或入丸散 涌吐宜生用 截疟宜酒炒用 23 答案 B 解析 雄黄 功效 解毒 杀虫 燥湿祛痰 截疟定惊 用法用量 外用 适量 研末敷 或调涂 内服 入丸散 0 05 0 1g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 故外用不可大面积或长期涂敷 内服宜慎 不可久用 孕妇忌服 煅后生成三氧化二砷而使 其毒性剧增 故入药忌火煅 24 答案 C 解析 斑蝥 性能特点 本品辛热散泄 毒剧力猛 入肝 胃 肾经 外用攻毒发泡蚀疮 治痈疽 顽癣 瘰疬 内服除攻毒外 又破血逐瘀 散结消癥 可治经闭 癥瘕 功效 攻毒蚀疮 破血逐瘀 散结消癥 二 配伍选择题 1 答案 D 解析 答案 C 解析 炮制 某些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可因炮制而改变 如酒炒则升 姜汁炒则散 醋炒则收敛 盐水炒则 下行等 2 答案 C 解析 君药 即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 其药力居方中之首 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答案 D 解析 使药 意义有二 一是引经药 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 二是调和药 即调和诸药的作用 使 其合力驱邪 3 答案 C 解析 答案 E 解析 乌头 川乌 附子 草乌 反半夏 瓜蒌 全瓜蒌 瓜蒌仁 瓜蒌皮 天花粉 贝母 川贝母 浙 贝母 白蔹 白及 藜芦反人参 丹参 玄参 南沙参 苦参 细辛 芍药 白芍 赤芍 甘草反海藻 京大戟 芫花 甘遂 4 答案 B 解析 羌活 藁本 均源于伞形科而为辛温发散之品 均善发散风寒 胜湿止痛 治风寒感冒 表证夹湿 风寒湿痹及头风头痛等 答案 D 解析 辛夷 苍耳子 均为辛温发散 宣通鼻窍之品 均善散风寒 通鼻窍 止疼痛 治风寒感冒或鼻渊之 鼻塞头痛的要药 14 2013年执业药师 中药专业知识一 模拟试题第一套 5 答案 A 解析 清热泻火药 性味多甘寒或苦寒 功主清泄实热郁火 主治外感热病气分高热证 以及肺热 胃火 肝火 心火等脏腑火热证等 答案 C 解析 清热燥湿药 性味多苦寒 功主清热燥湿 兼以清热泻火 主治无论外感或内伤之湿热火毒诸证 如 湿温 暑湿 湿热中阻 湿热泻痢 黄疸 带下 淋痛 疮疹 以及诸脏腑火热证 6 答案 B 解析 蒲公英 功效 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利湿通淋 主治病证 1 乳痈 痈肿疮毒 各种内痈 2 咽喉肿痛 目赤肿痛 毒蛇咬伤 3 湿热黄疸 热淋涩痛 答案 D 解析 鱼腥草 功效 清热解毒 排脓消痈 利尿通淋 主治病证 1 肺痈咳吐脓血 肺热咳嗽痰稠 2 热毒疮疡 湿热泻痢 3 热淋涩痛 7 答案 D 解析 白鲜皮 性能特点 本品寒清解 苦燥泄 既入脾 胃经 又入膀胱与小肠经 善清解热毒 能燥湿祛风而止痒 可利小肠 水气 通利关节而退黄 止痹痛 治湿热疮疹 疥癣 湿热黄疸及风湿热痹常用 功效 清热解毒 祛风燥湿 止痒 答案 A 解析 大血藤 性能特点 本品苦泄走散 性平偏凉 入大肠与肝经 既善清热解毒 活血而止痛消痈 治肠痈 疮痈 跌打瘀痛 及妇产科血瘀诸证 又能祛风通络 治风湿痹痛 功效 清热解毒 活血止痛 祛风通络 8 答案 D 解析 黄柏 性能特点 本品苦寒 清泄燥湿 主入肾与膀胱 兼入大肠经 作用偏于下焦 善清相火 退虚热 除下焦湿热 药力虽不及黄连 但以退虚热为长 功效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退虚热 答案 A 解析 龙胆 性能特点 本品大苦大寒 清泄燥湿 药力较强 主入肝胆经 兼入膀胱经 既善清下焦湿热 又善泻肝胆实火 为治肝经湿热 实火之要药 功效 清热燥湿 泻肝胆火 9 答案 A 解析 郁李仁 性能特点 本品辛散苦降 甘平质润 入脾与大 小肠经 既润肠通便 又利水消肿 还行肠中滞气 治肠燥便秘 兼气滞者尤佳 治水肿胀满及脚气浮肿 兼二便不利者最宜 功效 润肠通便 利水消肿 答案 D 解析 红大戟 性能特点 本品苦寒降泄 有小毒而力较猛 入肺 肾 大肠 与京大戟同功 长于消肿散结 治痈肿 瘰疬多用 功效 泻水逐饮 消肿散结 10 答案 D 15 2013年执业药师 中药专业知识一 模拟试题第一套 解析 雷公藤 功效 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 消肿止痛 杀虫解毒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10 25g 带根皮者减量 文火煎 1 2 小时 制粉或胶囊 每次 0 5 1 5g 外用 适量 鲜品捣敷 或制成酊剂及软膏用 答案 B 解析 香加皮 功效 祛风湿 强筋骨 利水消肿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4 9g 或浸酒 入丸散 外用 适量 煎汤洗浴 11 答案 A 解析 萆薢 性能特点 本品味苦泄降 性平不偏 入肝胃与膀胱经 既除下焦之湿而分清祛浊 为治膏淋 白浊及湿盛带下之 要药 又祛筋骨肌肉之风湿而通痹止痛 为治风湿痹痛之佳品 功效 利湿浊 祛风湿 答案 C 解析 茯苓 性能特点 本品甘淡渗利 性平不偏 并兼补虚 入脾 肾 心经 既渗湿利水 又健脾宁心 凡水湿 停饮 无 论寒热或兼否脾虚皆宜 功效 利水渗湿 健脾 安神 12 答案 C 解析 丁香 性能特点 本品辛香温降 药力较强 入脾 胃经 善温中降逆 治中寒呃逆 入肾经 能温肾助阳 治肾阳虚诸 证 功效 温中降逆 温肾助阳 答案 D 解析 肉桂 性能特点 本品辛甘性热 纯阳温散 入肾经 善温补命门之火而益阳消阴 引火归元 为治下元虚冷 虚阳上浮 之要药 入脾经 善温脾阳 散寒邪 为治阳虚中寒之佳品 入心肝血分 善散血分阴寒而温经通脉 为治寒凝血瘀 所常用 功效 补火助阳 引火归元 散寒止痛 温通经脉 13 答案 E 解析 陈皮配半夏 陈皮辛苦温 功能理气健脾 燥湿化痰 半夏辛温 功能燥湿化痰 两药相合 燥湿化 痰力强 凡痰湿滞中停肺均可择用 答案 B 解析 枳实配白术 枳实苦辛微寒 善破气除痞 化痰消积 白术苦甘而温 善补气健脾 燥湿利水 两药 相合 既补气健脾 又行气消积祛湿 治脾虚气滞夹积夹湿有功 14 答案 C 解析 木香 性能特点 本品辛香温通 苦燥而降 主入脾 胃与大肠经 兼入三焦与胆经 能通理三焦 尤善行肠胃气滞 为 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 肠胃气滞兼寒者用之最宜 功效 行气 调中 止痛 答案 B 解析 青皮 性能特点 本品苦降下行 辛散温通 药力颇强 入肝 胆 胃经 既善疏肝破气 治肝郁胁痛 乳房疾患 寒疝 腹痛 又善散结消滞 治癥瘕积聚 久疟癖块及食积腹痛 功效 疏肝破气 消积化滞 15 答案 B 解析 使君子 性能特点 本品甘温气香 入脾 胃经 善杀虫 消积 既为治蛔虫 蛲虫病之佳品 又为治小儿疳积之要药 功效 杀虫消积 答案 C 解析 苦楝皮 16 2013年执业药师 中药专业知识一 模拟试题第一套 性能特点 本品苦燥寒清 有毒而力较强 入脾 胃 肝经 内服善毒杀蛔虫 蛲虫 钩虫 治蛔 蛲 钩虫病 外用能除湿热 杀灭皮肤寄生虫及抑制致病真菌 治头癣 疥疮 功效 杀虫 疗癣 16 答案 B 解析 苎麻根 功效 凉血止血 清热安胎 利尿 解毒 主治病证 1 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证 2 胎动不安 胎漏下血 3 湿热淋痛 热毒疮肿 蛇虫咬伤 答案 C 解析 槐花 功效 凉血止血 清肝泻火 主治病证 1 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证 尤宜便血 痔疮出血 2 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 17 答案 C 解析 姜黄 功效 破血行气 通经止痛 主治病证 1 气滞血瘀所致的胸胁刺痛 经闭 痛经 2 跌打瘀痛 风湿痹痛 肩臂痛 3 疮肿 答案 B 解析 血竭 功效 内服活血化瘀止痛 外用止血生肌敛疮 主治病证 1 瘀血经闭 痛经 产后瘀阻腹痛 2 癥瘕痞块 胸腹刺痛 3 跌打损伤 瘀血肿痛 4 外伤出血 溃疡不敛 18 答案 C 解析 百部 性能特点 本品甘润苦降 药性平和 专入肺经 善润肺止咳 为治新久咳嗽之要药 最宜痨嗽及百日咳 善杀虫 灭虱 为治头虱 体虱 蛲虫病之佳品 功效 润肺止咳 杀虫灭虱 答案 D 解析 白前 性能特点 本品苦降多 辛散少 性微温 不燥热 专入肺经 善降气祛痰而止咳 为肺家要药 凡咳喘无论寒热 皆可酌投 属寒者最宜 功效 降气祛痰止咳 19 答案 C 解析 海蛤壳 性能特点 本品苦寒清泄 咸能软坚 入肺 胃经 生用既清肺热 去稠痰 又清痰火 消痰结 善治肺热或痰火 郁结之喘嗽 煅用制酸止痛 善治胃痛泛酸 功效 清热化痰 软坚散结 利尿消肿 制酸止痛 答案 A 解析 礞石 性能特点 本品甘咸软化 质重坠降 性平偏凉 入肺经 善下气坠痰 为治顽痰咳喘之佳品 入肝经 能平肝镇 惊 为治痰积惊痫之良药 功效 消痰下气 平肝镇惊 20 17 2013年执业药师 中药专业知识一 模拟试题第一套 答案 E 解析 酸枣仁 性能特点 本品甘酸补敛 性平不偏 入心 肝 胆经 善养心补肝益胆而安神 为治阴血亏虚之心神不安 失眠 多梦 惊悸怔忡之要药 兼能敛汗 治体虚多汗可选 功效 养心安神 敛汗 答案 C 解析 柏子仁 性能特点 本品甘平 质润多脂 为平补润燥之品 入心 肾经 能补阴血而养心安神 善治阴血亏虚之虚烦不眠 入大肠经 能润肠燥而通便 可治阴血亏虚之肠燥便秘 功效 养心安神 润肠通便 21 答案 D 解析 玉竹 性能特点 本品甘平 柔润多液 入肺经 能滋肺阴而润肺止咳 入胃经 能养胃阴而生津止渴 古名葳蕤 且不 滋腻恋邪 与解表药同用 可收滋阴解表之功 功效 滋阴润肺 生津养胃 答案 C 解析 黄精 性能特点 本品甘平质润 作用缓和 入脾 肺 肾经 为平补气阴之品 既滋阴润肺 又补肾益精 还补脾益气 为滋补良药 功效 润肺滋阴 补脾益气 22 答案 D 解析 西洋参 性能特点 本品苦凉清泄 微甘能补 入心 肺 肾经 为凉补之品 既善补气养阴 又善清火生津 主治气阴两 虚或阴虚津伤诸证 兼热者尤宜 功效 补气养阴 清火生津 答案 B 解析 山药 性能特点 本品甘平补虚 归脾 肺 肾经 虽药力平和 但兼涩敛之性 既平补气阴 为治气虚或气阴两虚之佳 品 又滋阴益气而生津 为治肾阴虚及消渴所常用 还固精止带 为治肾虚不固之要药 功效 益气养阴 补脾肺肾 固精止带 答案 E 解析 白术 性能特点 本品甘温苦燥 入脾 胃经 主以温补扶正 兼能祛除水湿 善补气健脾 燥湿利水 止汗 安胎 治 脾胃气虚 脾虚水肿 痰饮 表虚自汗及胎动不安 功效 补气健脾 燥湿利水 止汗 安胎 答案 C 解析 黄芪 性能特点 本品甘温升补 入脾 肺经 主以扶正气 兼能除水邪 既善补中气 升举清阳 又善补肺气 益卫固 表 还能托疮毒 利水消肿 此外 通过补气又能生血 摄血 生津 行滞 治血虚萎黄 气不摄血之崩漏便血 气 津两伤之消渴 气虚血滞之痹痛麻木和半身不遂等 功效 补气升阳 益卫固表 托毒生肌 利水消肿 23 答案 C 解析 答案 C 解析 补气和补阳类药大多药性甘温 能振奋衰弱的功能 改善或消除机体衰弱之形衰乏力 畏寒肢冷等症 补血和补阴类药药性甘温或甘寒不一 能补充人体阴血之不足及体内被耗损的物质 改善和消除精血津液不足的证候 三 多项选择题 1 答案 ACDE 解析 温里散寒 补火助阳 温经通络 回阳救逆属于温热药物所示效应 而清热 泻火 凉血 解热毒则 属于寒凉性药物所示效应 2 答案 AD 解析 相反 即两种药物合用 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 如乌头反半夏 甘草反甘遂等 3 答案 BCDE 18 2013年执业药师 中药专业知识一 模拟试题第一套 解析 本题考查解表药的使用注意 体虚汗多及热病津亏者忌服发汗力强的解表药 久患疮疡 淋病 失血 兼表证者慎重使用发汗解表药 可用于疮疡初起兼表证者 4 答案 ABCD 解析 防风 功效 祛风解表 胜湿 止痛 解痉 主治病证 1 风寒表证 风热表证 表证夹湿 2 风寒湿痹 风湿疹痒 3 破伤风 小儿惊风 5 答案 ABCE 解析 紫草 性能特点 本品甘寒清解 咸入心肝血分 并具滑利之性 既善清热凉血活血 解毒透疹 使热毒从内而解 又兼 利尿滑肠 导热毒从二便出 凡斑 痘 疹属血热毒盛者均宜 尤以斑疹紫黑兼二便不利者用之为佳 功效 凉血活血 解毒透疹 6 答案 BCD 解析 穿山龙 性能特点 本品苦泄辛散 性平不偏 入肝 肺经 善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 化痰止咳 治风湿痹痛与咳嗽痰多 无论寒热皆宜 功效 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 化痰止咳 7 答案 ACDE 解析 艾叶配阿胶 艾叶性温 功善散寒暖宫 温经止血 并能调经安胎 阿胶性平 功能养血止血 两药 相合 既养血止血 又散寒暖宫调经 治崩漏下血属血虚有寒之证 8 答案 ACE 解析 凡以通利血脉 促进血行 消散瘀血为主要功效的药物 称为活血祛瘀药或活血化瘀药 简称活血药 其中活血作用较强者 又称破血药 临床应用时 寒凝血瘀者 可配温里散寒 温通经脉之品 风湿关节痹痛者 可 配祛风湿 通经脉 止痹痛之物 癥瘕积聚 肿块坚硬者 可配软坚散结之药 热毒痈肿者 可配清热解毒之剂 久 瘀体虚或因虚致瘀者 则当与补虚药同用 此外 又常与行气药同用 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 9 答案 ABCDE 解析 浙贝母 功效 清热化痰 散结消肿 药理 本品有镇咳 祛痰 平喘 降血压 镇静 镇痛 增强离体小肠的收缩和蠕动 兴奋子宫平滑肌等作用 10 答案 ABCDE 解析 牡蛎 性能特点 本品咸而微寒 入肝 肾经 生用 煅用功异 生用质重镇潜 味咸软坚 善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软 坚散结 并兼益阴 煅用性涩收敛 善收敛固涩 制酸止痛 功效 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软坚散结 收敛固涩 制酸止痛 11 答案 ABCDE 解析 菟丝子 性能特点 本品辛甘而平 质润涩敛 平补阴阳 并兼固涩 入肾经 善补阳益阴 固精缩尿 入肝脾经 善养肝 明目 补脾止泻 此外 通过补益肝 肾还能安固胎元 通过调补阴阳还能生津止渴 功效 补阳益阴 固精缩尿 明目止泻 安胎 生津 12 答案 BC 解析 肉豆蔻 性能特点 本品辛行温涩 入脾 胃 大肠经 既善温中涩肠 治阳虚久泻 又能温中行气 治虚寒气滞 实为标 本兼顾之品 功效 涩肠止泻 温中行气 石榴皮 性能特点 本品酸涩收敛 性温有毒 入胃与大肠经 善涩肠止泻 治久泻久痢 能杀虫 治虫积腹痛 功效 涩肠止泻 止血 杀虫 中药药剂学答案部分 一 最佳选择题 1 答案 C 解析 凡用于治疗 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 包括原料药和药品 2 答案 C 解析 F0 值 在一定的灭菌温度 T 下 Z 值为 10 时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 121 Z 值为 10 所产生的灭 19 2013年执业药师 中药专业知识一 模拟试题第一套 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 分钟 F0 值目前仅限于热压灭菌 在灭菌过程中 记录被灭菌物品的温度与时间 可计 算出灭菌过程中不同受热温度与时间折算到与 121 热压灭菌的灭菌效力相当的灭菌时间 3 答案 D 解析 水或醇中加酸可促进生物碱的浸出 酸也可使某些以钙盐形式存在于植物中的有机酸游离 便于有机 溶剂浸提 4 答案 B 解析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本类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起表面活性作用的是阳离子 即分子结构中含有一 个五价的氮原子 又称季铵化物 其水溶性大 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较稳定 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杀菌作用 常 用的有苯扎氯铵 洁尔灭 苯扎溴铵 新洁尔灭 等 5 答案 D 解析 注射剂系指饮片经提取 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 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 溶液的无菌制剂 6 答案 A 解析 金属离子络合剂 常用乙二胺四乙酸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等 7 答案 C 解析 眼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供眼用的无菌软膏剂 眼膏剂较一般滴眼液疗效持久 且能减轻眼 睑对眼球的磨擦 眼膏剂常用基质为凡士林 8 份 液状石蜡 羊毛脂各 1 份混合制成 可根据气温适当增减液状石蜡 用量 8 答案 E 解析 软胶囊的囊材主要由胶料 明胶 阿拉伯胶等 增塑剂 附加剂 防腐剂 遮光剂等 和水组成 囊皮的可塑性和弹性与胶料 增塑剂 水的比例密切相关 三者的比例通常为 1 0 0 4 0 6 1 0 1 6 增 塑剂用量过高则囊壁过软 增塑剂用量过低则囊壁过硬 遮光剂 防腐剂 着色剂等辅料与硬胶囊相同 9 答案 A 解析 和药蜜温通常根据药物的性质决定 制备大 小蜜丸时 一般采用热蜜和药 含有树脂类 胶类药物 时 炼蜜应在 60 左右加入 10 答案 C 解析 崩解时限 除另有规定外 药材原粉片 6 片均应在 30min 内全部崩解 泡腾片分别置盛有 200ml 水 水 温为 15 25 的烧杯中 有许多气泡放出 当片剂或碎片周围的气体停止逸出时 片剂应溶解或分散在水中 无聚 集的颗粒剩留 除另有规定外 各片均应在 5 分钟内崩解 11 答案 A 解析 抛射剂 为适宜的低沸点液态气体 常温下蒸汽压大于大气压 当阀门打开时 抛射剂急剧气化产生 压力 克服了液体分子间的引力 将药物分散成雾状微粒喷射出来 因此 抛射剂是喷射药物的动力 有时兼作药物 的溶剂和稀释剂 12 答案 D 解析 缓释制剂系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 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 其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 给药频 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 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的制剂 控释制剂系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 按要求缓慢地恒速释放药物 其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 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 一半或有所减少 血药浓度比缓释制剂更加平稳 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顺应性的制剂 缓释 控释制剂的特点与普通制剂比较 缓释 控释制剂具有以下特点 1 药物治疗作用持久 毒副作用小 用药次数显著减少 2 药物可缓慢地释放进入体内 血药浓度的 峰谷 波动小 可避免超过治疗血药浓度范围的毒副作用 又能保持 在有效浓度治疗范围 治疗窗 之内以维持疗效 13 答案 A 解析 易氧化的药物结构类型有 具有酚羟基或潜在酚羟基的有效成分 如黄芩苷等 含有不饱和碳链 的油脂 挥发油等 在光线 氧气 水分 金属离子以及微生物等影响下 都能产生氧化反应 14 答案 A 解析 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 AUC FX0 KV 15 答案 E 解析 吸附 群药共煎时 某些药物成分可被其他药渣吸附 液体制剂脱色过滤工艺中 某些药物成分可被 加用的活性炭 白陶土等吸附 小剂量的生物碱等成分与吸附性较强的物质 如碳酸钙等 配伍 可因被吸附而致其 在吸收部位释放不完全 进而影响其疗效 16 答案 D 解析 斜片 厚度为 2 4mm 适于长条形而纤维性强的药材 如甘草 黄芪 鸡血藤等 二 配伍选择题 1 20 2013年执业药师 中药专业知识一 模拟试题第一套 答案 E 解析 商汤时期 伊尹首创汤剂 并总结了 汤液经 为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 可惜原书已佚 失 延用至今 汤剂仍是中医用药的首选剂型 答案 D 解析 官方编写了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书中每方之后除详列药物及主治证外 对药物炮制 药剂制法及 其检验均有较详细论述 实为我国历史上由国家颁发的第一部中药制剂规范 2 答案 D 解析 微波灭菌法系指利用微波照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微波能穿透到介质的深部 通常可使介质加热表里 一致 适用于水性药液的灭菌 也适用于药材饮片及固体制剂的灭菌 答案 B 解析 干热灭菌法系指利用火焰或干热空气达到杀灭微生物或破坏热原物质的方法 加热可以破坏蛋白质与 核酸中的氢键 导致蛋白质变性或凝固 核酸破坏 酶失去活性 使微生物死亡 本法适用于耐高温但不宜用湿热灭 菌法灭菌的物品灭菌 如玻璃器皿 纤维制品 金属材质容器 固体药品 凡士林 液体石蜡等 3 答案 C 解析 堆密度 松密度 单位容积粉体的质量即为堆密度 计算容积时要包括粉粒自身 粉粒自身的孔隙 及粉粒间的空隙在内的总容积 答案 E 解析 真密度 粉体的质量除以粉粒自身占有的容积即为真密度 计算容积时要减除粉粒自身的孔隙及粉粒 间的空隙 一般用气体置换法求得 4 答案 B 解析 浓度梯度 浓度梯度也即浓度差 是浸提扩散的动力 不断搅拌 更换新溶剂 或强制循环浸出液 采用动态提取 连续逆流提取等均可增大浓度梯度 提高浸出效率 答案 B 解析 扩散 进入药材组织细胞内的溶剂溶解大量化学成分后 药材内外出现浓度差 细胞外侧纯溶剂或稀 溶液向药材内渗透 药材内高浓度溶液中的溶质不断地向周围低浓度方向扩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