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三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湖北省黄石三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湖北省黄石三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湖北省黄石三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湖北省黄石三中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黄石三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中学历史课题小组就“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这一课题展开了激烈讨论:()甲同学:从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中可以体现出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 乙同学: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从实质上讲体现的是宗法制 丙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早期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丁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进步 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 c甲乙错,丙丁对 d乙对,甲丙丁全错2、荀子君道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郡县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b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d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3新华网从“市管县”到“省管县”:地方政府改革展现新图景一文指出:我国宪法确定的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是省县乡三级体制,而目前实行的却是四级体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在浙江开始试点,迄今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回顾历史,阅读下表:以上表格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4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对其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向各省宣达政令 负责地方官员选拔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掌管蒙古兵马征发5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6雅典民主制是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头,它所创立的很多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以下表格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政治家主要内容主要原则梭伦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主权克利斯提尼实行陶片放逐法司法公正克利斯提尼设立五百人议事会轮番而治伯里克利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督机关民主监督71851年与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有() a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改造中国 b参加革命者都是为生计所迫,才揭竿而起的 c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翻清朝,建立民主制度 d革命都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8. 钱锺书指出:“史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这里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 a研究历史不可借助想象和推论 b在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c应亲自参与历史实践,感触历史 d进行历史想象时要尊重历史原貌 91936年,英王乔治五世去世后,爱德华八世继位.爱德华八世坚持同离过两次婚的美国人辛普森夫人结婚,致使国内议论纷纷,从议会到老百姓一片谴责声。在受到下院和首相的非难后,他被迫宣布退位,由弟弟艾伯特继承王位。这段材料反映出英国国王a是国家的象征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b没有政治地位和实际权力c任期长短由议会和首相决定 d任何事情都不能自主10独立宣言写道:“代表权对人民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说是可怕的。”这句话体现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就是a 美国政府采取三权分立的办法实现制约和平衡b 美国实行联邦制 c 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通过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d 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11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行使行政权”,而且“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同时又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长一人之副署”,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共和派力量的强大 b君主派力量的强大 c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d启蒙思想深入人心1217世纪英国革命中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将邦联制改造成联邦制,19世纪初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 a新旧交替时代“君权神授”观念影响深远 b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斗争的曲折艰难 c高效的军事体制有利于维护新生政权的统治 d确立制度与稳定秩序是巩固革命成果的必需 13“代议制政体就是,全体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权。”可见,代议制是在直接民主难以实现的情形下一种最好的选择,而它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是 a议会主权 b人民主权 c普选制度 d三权分立14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 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攫取上述特权时还要求清政府a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 b赔偿日本白银4.5亿两c割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d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15俄国记者扬契维茨基在八国联军目击记中写道: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但是民团仍然挥舞着大刀长矛,向车站前进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接着又倒了下去。材料最能说明义和团a坚定的政治信仰 b无畏的牺牲精神c顽强的民族精神 d愚昧的果敢顽强16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d实现了民族独立17在中学毕业作文中,马克思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目标,并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实践上述理想。他在19世纪40年代取得的实践成果是 a参与第一国际的创立 b领导了十月革命 c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 d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18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19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a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公布了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c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20下面是一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的春联:上联:二十四节气,乾坤竟秀;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横批:天人合一。建国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的措施有实行民族平等、民主、团结三大原则建国以后立即实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落实民族政策、宗教政策 212013年3月25日,新一届(香港)行政长官选举进行,梁振英当选为新一届行政长官。梁振英领导的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据下列哪些原则治理香港?一国两制 港人治港依法治国高度自治 a b c d221955年4月,毛泽东主席曾撰文提出应把五项基本原则扩展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他还说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和平共处.下列相关认识中,正确的是 a此后,美国很快就派基辛格访华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初是为了处理好中国与邻国关系而定的 c毛泽东主席的话标志着中国要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毛泽东见证了中美建交的整个过程23美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24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春”(利比亚等中东乱局)、“夏”(英国伦敦社会骚乱)、“秋”(美国纽约“占领华尔街”行动)、“冬”(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等重大事件。这些 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世界形势呈现a乱象丛生,危机重重 b“一超多强”的格局开始被打破 c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d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25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b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c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二、非选择题(第26题32分、第27题18分,共50分)26、(32分)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 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实现了政治民主化历程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外人对这种方式评价如何,其优劣得失如何,它确是地地道道的英国的。 钱乘旦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二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是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从结果看,法国做得相当不错,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材料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以上均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材料六 改革开放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越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青年评论家俞可平所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征为渐进的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不是抽象的复制西方资本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模式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怎样通过这一方式完成政治民主化历程的。(6分)(2)材料二中“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具体指什么?(2分)这对法国历史发展有什么意义?(4分)(3)从现代化视角看,材料二所指美国革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分)(4)依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2分)近代前期,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哪些斗争和探索?(3分)(5)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期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分)(6)依据材料五、六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8分)271911年,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带着民族屈辱的印记诞生在中华大地上,从建校伊始,清华便始终同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1907年12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正式宣布“我国宜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繁众之国能渐渐融洽于近世之文化。援助之法,宜将庚子赔款退赠一半,俾中国政府得遣学生美留学。”1908年10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美学生规程(学生中)应有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1909年清政府正式设立“游美学务处”,专司选考留美学生,并筹建游美肄业馆1911年2月,游美学务处和筹建中的游美肄业馆迁入清华园,正式将肄业馆定名为“清华学堂”。由“退款办学”建立的清华学堂,曾被称作“赔款学校”。早年,清华学生也称清华为“国耻纪念碑”,“清华不幸而产生于国耻之下,更不幸而生长于国耻之中。不幸之中,清华独幸而获受国耻之赐。既享特别权利,自当负特别义务。”清华生于国耻清华大学建校与美国庚子退款材料二清华大学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形成了“行胜于言”的纯朴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学校创建的背景、校风形成的原因和“国耻纪念碑”对留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谈谈你对清华学堂创办的认识。(18分)高一历史答案历史意义:标志法国人民完成了反封建斗争任务,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最终确立,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3)解决民族独立和确立现代政治体制问题;(2分)(4)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和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