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doc_第1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doc_第2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doc_第3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doc_第4页
江苏省无锡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无锡市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正式考试时,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 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3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2答选择题必须用 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应用(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愚氓(mn) 跌荡(dn)起伏B恣睢(su)如火如荼(t) C.自栩(x) 分道扬镳(bio) D深遂(su)心无旁骛(w)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帮助学生树立自强的意识,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B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指出,欧盟的巨额债务必须从其自身出发着手解决,喋喋不休地去指责前几任政府失职救不了欧元。 C我国有人认为,如果不迅速建立诚信体系,我们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新建的规则体系可能成了东流之水。 D苏州园林假山的堆砌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A.惠:同“慧”,聪明 B虽:虽然 C.固:顽固 D苦:愁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事实上,水是一个整体,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段, , ,河流只有在抵达海洋的那一瞬间才算完成它的生命过程。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 。 A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 河流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 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B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 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 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 C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 河流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 即如何由强大的整体包容弱小的个体 D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 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 即如何由强大的整体包容弱小的个体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太湖大道隧道的建成开通,有助于解决清扬路、长江路等路口的交通拥堵问题。 B“神舟八号” 与“天宫一号”顺利对接后,有关人士向公众展示了我国载人深空探测的远景规划。 C在政府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无锡市文化艺术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D一个城市里有鸟、鱼、兽,是衡量人类意识的程度,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6对下面一段文字所阐述的主要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2008上海中学生写作现状研讨会昨日在华师大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时下,中学生作文引用周杰伦歌词的频率直追陶渊明,而现代人诠释浪漫古典类的 文章成为中学生的新宠。据悉,在历届作文竞赛中,中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习惯反复引用唐诗宋词或伟人逸事,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海伦凯勒的事迹等。然而在最近一次的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评委随机抽取1000份作文,陶渊明的诗句出现过28次,而周杰伦的歌词竞出现了29次。有的学生选取周杰伦的歌词作为其文章论点,有的则由歌词引发感慨最终成文,有的干脆直接对周杰伦的曲风进行一番评点。评委表示,这实则反映了中学生的人文素养由经典向通俗靠拢的趋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 今中学生的关注点及崇尚面。 A当前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日趋下降。 B周杰伦成为时下中学生崇拜的偶像。 C当前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呈下降趋势。 D中学生的人文素养由经典转向通俗。 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 (一)(共12分) 烧车御史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珅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汝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谢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注释】谢芗泉:名振定,字一之,芗泉是其号,湖南湘乡人,乾隆进士,嘉庆初官御史。因杖和珅妻弟解职,复官后累至通州坐粮厅。御史,清代分道行使纠察的官吏。削其籍:除去官籍中的名姓,即革职。部郎:郎中。旧时政府各部尚书、侍郎、丞以下的高级部员。 7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有宠奴常乘珅车以出” 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以塞忠谏之路也 B扶苏以数谏故 C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8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谢御史烧掉和珅的车子,是因为和珅的宠奴乘了主子的车子,还要仗势威胁。 B和珅“假他事削其籍”是说谢御史平时不检点,有了把柄在和珅手中所致。 C“先生文章名一时”说明广大老百姓都认可谢御史的文章,更为他的为官、为人之道所赞赏。 D谢芗泉被革职,他“遍游江浙”“饮酒赋诗,后又复职为官到死,”说明他为官清正,执法如山,不畏权势,又很豁达。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汝敢笞我 (2)此车岂复堪宰相坐 (3)先生文章名一时 (4)名益高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 (2)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二)(3分)1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从军行 陈 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俏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在诗的前两句,哪两个动词最能体现边塞寒冷严酷的环境特点?(1分)答: (2)“红旗直上天山雪”一句表现了从军将土怎样的精神?(2分)答: (三)(5分) 气温变化的利与弊 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l,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 l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回,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l,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气温变化l,对农业生产有着更惊人的影响。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平均气温下降l时,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0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65的地区损失956亿美元。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l,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1,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 气温升高1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 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对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1.8至4。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 德国刑侦专家也研究发现,每年3月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月至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统计分析:每当气温升高l,犯罪率上升15;气温达到37时,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的概率比气温32时高出30以上。 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12第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答: 13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气温升高将对人类带来哪些弊端?(3分)答: (四)(4分) 静读是福 静读是福。 茶余饭后,坐在写字台前,旋亮台灯,抽出一本书静静地读起来,黄橙橙的氛围,轻悠悠的思绪,伴随着淡淡的书香。于是,辞别了喧闹的尘世,安歇了烦躁的灵魂。自由自在的你正处在一种超脱和享受生命之中。 在静读中,你看见你不曾看见过的一切。你会回忆起遗忘已久的一切,你将走进多年来你总难企及的一切。 时常静读,你才能完全沉浸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斑斓世界之中。就那么一段段文字,使你增长智慧,平添快意,激发你奋进的斗志,点燃你成功的火炬。只有静读,你才能感知那些形色各异的人与你促膝谈心,使你重新发现生命曾经隐忍的种种深意,使你确立一种信念,一个目标。实现生命价值而不后悔。 你在静夜读书,“书” 也在“读”你,这谓之“双向交流”。你思壮阔而有金戈铁马, 你想柔情而有小桥流水书随你调遣、使用、服服贴贴。一旦你入迷于书,不再感到孤独与空虚,你便会不知不觉被对方“生擒”,而跌入她的怀抱。 一个对书籍敬而远之的现代人,不管他怎样刻意包装,始终是难以潇洒得起来的。惟有经过书卷的相当浸润,才有可能超越自我,丰富自我,辉煌自我。古人云:“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 五福之中,读书列首。朋友,在这宁静而温馨的夜晚里,你是否在静静地读书呢?我有一言原与君共勉:“静读是福人自知,书福不享非君子。”14本文的观点是(2分)15你对文中的“一个对书籍敬而远之的现代人,不管他怎样刻意包装,始终是难以潇洒得起来的” 这句话如何理解?(2分) (五)(15分) 初冬月 秋意尚浓,恍然就到了初冬,月亮也带着秋温,走进了冬的夜空。 天黑得早了,晚饭后摸黑回宿舍,过了山头,豁然见西南山坡上空这轮橙黄明净的初冬月,低垂圆满,硕大清新,一种美好亲切的感觉顿从心底漾起。夜幕中,黑森森的山峰错落而列,视野尽处,一岭横天际接晚霞;渐暗的余霞边,山的剪影如淡淡的水墨画,近山的轮廓则像浓墨涂出的一样;山坡西南出口方向,山势迅速开阔,峰峦连绵起伏,像一片黑色的波涛,磅蹲在融融的月光下;月下的山坡和附近的山川上空月光涛施,给人今月专为此处明的美感。这月光山色太关了!望着明月,似乎忘却了自身的存在,只剩下一缕美好的情感,羽化在这月色之中。 独自倘佯在月色里,白天必须思虑荣怀甚至忧戚的,此刻全忘了,而白天无暇顾及甚至早已忘却了的,有的却会清晰地想起来。如此美丽的月光,会使心灵深处的珍藏开出花朵,连痛楚也会变得美丽。但这月色更多的是使我无所虑无所思,身心放松,呼吸都变得轻微均匀,不易觉察。我像一条游到清水里“偷清” 的鱼,浮在月光里,吮月华,汲清辉,或停泊徘徊,如醉如痴。 橙黄的月,橙黄的光,橙黄的光里浮悬着轻轻的霜。清虚的夜空里,我仿佛感觉到了月光的流泻,感觉到了月光的韵律,颖悟到人的情感与月光波动的相依相融;在这柔和美丽的月光下,只要一凝神一动情,仿佛就能听到低徊优美的梁祝曲,看到飘逸如梦的天鹅湖难道这些作品的诞生也经历了月光的孕育,作者的灵感也得到过月光的滋润和浇灌?不然,这些美好的东西怎么会还原在这月光之中? 山脉相互枕藉着、依偎着,匍匐在朦胧的月色里安详地睡了。真没想到白天反复经过反复看过的山,经月光的再创造,竟如仙境。山上的树木挤挨着、拥抱着,进入了梦乡。松树等乔木高高的婆婆的树冠,如伞如云如絮,像幽幽夜幕里的泼墨画。山在呼吸,树在呼吸,空气在呼吸,夜在呼吸此刻凝目,能看到天涯;此刻倾听,可听及海角。听者看者,非耳非目,乃心也,乃月夜之助也。 月光如橙色而淡泊的液体,山川景物浸在月色里,天国般的宁和。独处月下,平和而安宁的心灵,在接受月光睿智的审视,人生一瞬,人生是美好的,人的心灵也应该是美好的,我们的所作所为应无愧于这美好的世界,无愧于这美好的月光;美好的心灵才能照进美好的月光,心灵美好的人,才敢于独自静静地面对这美好的月色而灵魂安宁。 感谢生活感谢大自然的赐予,我的生命之舟放逐了喧嚣、污染和拥挤,泊进了这一汪月色,际遇了这处明丽如梦的风景。陶醉在月华天籁中,我甚至忘记了我是什么时候是怎样进入这月色的,也没有想到要走出这月色,走出这个恬静和悦的梦境。 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仅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缕月光,稍不珍惜,就会去日苦多,万事成蹉跎。君不见,此月方从远古来,历沧桑,经兴衰,送千古风流,看花开花落大王月,霜晨月,关山月,红缕月,俱往矣!山河沉寂无言,酣然入梦;人不惜月月自明,吾辈该如何把握这一缕月光?初冬月高悬不语,娟然如洗。16请你说说第自然段中加点的“羽化” 一词的妙处。(2分)17.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作者笔下的冬月有哪些特点。(3分)18文中第自然段详细描写了山和树,有什么深意?(4分)19根据全文内容,请你说说对文中第自然段中画线句的理解。(3分)20面对“高悬不语” 的初冬月,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六)(10分)2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 (1),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 (3)长江悲已滞,。(王勃山中) (4)。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荷叶罗裙一色裁,。(王昌龄采莲曲) (6),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7),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9)吴楚东南坼,。(杜甫登岳阳楼) (l0),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三、表达与交流(共66分) (一)(6分)22对于梦想,有人认为,有梦想,才能有理想,才会有追求理想的动力。有人认为,年轻 人不应有理想,想人非非,一事无成,要面对现实,要脚踏实地。对于“梦想”,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不少于100字。(6分) (二)作文(60分)23生活中,我们时常感受到温暖,也许是迷惘时一个关切的眼神,也许是寂寞时一双抚慰的手,也许是失落时一束芳香的鲜花,也许是一句温馨的话语 请以“永驻心间的那份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要写自己生活中与“温暖”密切相关的事。 (2)文中不要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用“XX X”代替。 (3)不少于600字。2012年无锡中考模拟试卷答案(四)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3分)B2.(2分)C3.(3分)B 4.(2分)A5.(3分)D6.(2分)D二、阅读欣赏(共49分)(一)(12分)7.(2分)C8.(2分)B9.(4分)用竹板打能够闻名、扬名更加10.(4分)(2分)宰相和珅掌事,权势气焰嚣张。(2分)各珅被诛杀,(谢芗泉)又当郎官直到死。附:参考译文谢振定,湘乡人,号芗泉。乾隆末年,宰相和珅位高权重,气焰嚣张。有被和珅宠幸的奴才常坐和珅车子外出,人们都纷纷躲避,不敢指责。这时芗泉为御史,在巡城时遇到,大怒,命手下将和珅奴拉下车,受鞭刑。和珅奴喊:“你敢打我,我坐我宰相主人的车,你怎敢打我?”芗泉更加生气,加重鞭罚,怒烧和珅之车,说:“这车丞相如何再坐了?”街道两边,人们聚集观看,欢呼:“这真是好御史!”和珅因此而忌恨芗泉,假借别事,芗泉被削职还乡。芗泉文章闻名一时,他喜好山水,于是游遍江苏、浙江一带。凡是芗泉所到之地,当地士人都争着奉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