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94 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90 深度描写 新历史主义及深度翻译 段 峰 中图分类号 H3151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 9684 2006 02 0090 04 深度描写 新历史主义及深度翻译 文化人类学视阈中的翻译研究 段 峰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 成都610064 摘 要 深度翻译是翻译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其理论来源于文化人类学的深度描写理论和新历史主义有关历史语境的理 论 研究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 对丰富翻译研究的理论话语 开阔翻译研究的理论视野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阐释人类学 新历史主义 深度描写 深度翻译 THICK DESCRIPTI ON THE NEW HISTORIC ISM AND THICK TRANSLA2 TI ON 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Anthropology DUAN Fe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610064 China Abstract Thick Translation is a common method used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Its theory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ick Description theory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historical contextualization theory of New Historicis m The study of their relationship exerts great significance on translation studies Key words Interpretative Anthropology New Historicism Thick Description Thick Translation 深度描写 Thick Description亦译厚描说 和深 度翻译 Thick Translation亦译厚翻译 是分属于文 化人类学和翻译研究中两个概念 分别表示在文化 人类学调查和翻译实践中所采用的两种方法 以及 支撑这两种方法的理论 新历史主义则是起始于上 世纪70年代 影响日显广泛的一种文学理论和文化 批评方法 本文将以 深度 或 厚度 Thickness 这一关键词为向导 沿着文化人类学中深度描写理 论的起源 新历史主义理论对深度描写理论的承继 及翻译研究中深度翻译理论对前两者影响的接受和 阐发这一轨迹 分析这几种不同学科的理论聚合在 深度 概念时的理论渊源关系 指出人类学理论和 文学理论拓展了翻译研究的理论空间 推动了翻译 研究跨学科性质的理论建设和发展 深度描写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 德 格尔兹 Clifford Geertz 在其 文化的概念 一 书中所提出的 作为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深度描写理论同文化象征符号理论一起 构成了格 尔兹阐释人类学的主要内容 格尔兹认为 文化的 概念是一个符号学的概念 文化是各种符号的集合 生活在特定文化中的人从小就理解和习得了这些文 化符号 人生活在文化的符号中 而不是生活在具 体的文化事件中 人们使用这些符号来交流思想感 情 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和抒发对生活的感受 格尔 兹借用马克斯 韦伯 MaxWeber 有关文化是 意 义之网 web of significance 的理论 提出 所谓文 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 对文化 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 而是一种探 求意义的阐释科学 1 p5 在格尔兹的阐释人类学 理论提出之前 文化人类学认为 科学严密的田野工 作方法 即参与观察 participation observation 方法 可以对他族文化的社会活动 人际关系和语言交流 收稿日期 2005 12 20 作者简介 段 峰 1962 男 重庆人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 1994 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二 六年第二期 91 进行记录和分析 并由此得到对整个他族文化的认 识 但是 人类学调查者的客观性由于调查者的非 本族人身份而受到质疑 被认为是一种对他族文化 表面的 不可靠的认识 于是 区分文化客位 etic 和文化主位 emic 的关系就成为了替代参与观察 法的新方法 文化客位被认为是主观的 印象似的 而文化主位 即文化持有者的观点 则被认为是客观 的 反映现实的 这种两元对立的方法同样引来疑 问 文化客位就一定是主观的 文化主位就一定是客 观的吗 文化难道就是具体的存在 只要身临其境 便能客观反映吗 格尔兹的阐释人类学的出现正是 要回答这些问题 格尔兹将文化界定为符号的系 统 认为要获得对一种文化的真正认识 必须主动 动态 细致地分析作为符号系统的文化中的各部分 的构成 他们之间的意义关联以及构成关系中意义 的指向 文化人类学家通常采用民族志的方法来研 究他族文化 如参加到他族文化活动中 实地考察 细致记录 同被访人交谈等 但是 他们所获得的理 解和对他族文化的解释并不是对他族文化的直接认 识和解释 而是基于他族文化持有者对本族文化阐 释之上的 是阐释之上的阐释 只有本地人才能作 出第一等级的解释 因为这是他的文化 2 p19 在 这种阐释之阐释中 地方性知识 local knowledge 即对他族文化的具体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于是 在文化阐释中 作为阐释者的民族志调查 者怎样去排除无意义的表象 寻找真正的意义关联 即隐藏于表象之下的 文化语法 成为阐释人类学 的重要议题 格尔兹认为在文化观察中必须区别无 意义的行为和具有文化表征意义的行为 他以哲学 家赖尔 Gilbert Ryle 有关儿童抽动眼皮的例子 说 明生理性的习惯行为和隐藏着深厚的社会文化意义 的社会行为的区别 儿童抽动眼皮 有时是由于疲 倦或不舒服 有时却是某种暗示 在特定的文化中这 种表暗示的抽动眼皮具有被广泛理解和回应的文化 特征 在这里 格尔兹提出了相对于浅度描写 Thin Description 的深度描写方法 即 强调描写和观察 方式的特定化 情景化 具体化 确定长期的 小范围 的 定性在上下文背景中的理论前提要求 3 p21 其中包括对当地知识的掌握 了解与他族文化相关 的一切细节 尤其那些未被表现或未被着重表现的 注重对文化事件发生时情景的再现等等 深度描写 方法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尤其是在过去的调 查方法中被忽视和无视的细节 并寻找细节中的有 意义联系 因为往往在这些蛛丝马迹般的细节中 能 找到规律性的东西 格尔兹认为 一种好的解释 总会把我们带入它所解释的事物本质深处 4 p18 深度描写就是达到这种好解释的有效方法 格尔兹的阐释人类学理论超越了传统人类学理 论中有关客观真实再现他族文化的天真想法 以及 有关文化主位 emic 和文化客位 etic 的二元相对 之辩 而将其理论的焦点直接指向阐释本身 深描 理论强调人类学调查者主观能动的作用 同时也说 明任何层次上的阐释 都带有阐释者的主观意图 这种主观意图是由阐释者的知识背景和结构所决定 的 人类学家的根本任务是在浩瀚的文化素材 文 化持有人的种种阐释中寻找真正的意义之链 格尔 兹的理论为文化人类学 特别是为民族志实践带来 了巨大的变革 使其由记实走向阐释 焕发出更大的 生命力 同时 格尔兹的阐释人类学理论为相关学 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向度 甚至启发了一种新思想 的灵感 如新历史主义文论 新历史主义文论的倡导者格林布拉特 Stephen Greenblatt 就明确提出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于新 历史主义研究的指导作用 他说 深描理论使我 们已经在做的事情显出意义 将我们的职业技巧作 为比我们自己的把握更重要 更关键和更具说明力 的东西重新交还我们手里 5 p138 新历史主义反对 解构主义对意义的随意拆卸 也反对后结构主义将 意义淹没在语言的操作中 新历史主义通过研究文 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将主体与语境 历史与文本等问 题 旧话重提 并在一个全新的视野中重新进行阐 释 新历史主义强调对文学文本的研究 必须将文 本放置于文本产生的社会历史语境中 以当下的角 度去研究文本形成中权力话语的作用 研究过去与 现在 文本与历史之间的互涉关系 新历史主义在 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研究中提出自己的文学 进 而是文化主张 所采用的方法不是考古式的 而是使 用了阐释人类学的方法 如深度描写方法 他们 通过一些不起眼的小地方 一些趣闻轶事 意 外的插曲 奇异的话题 去修正 改写 打破在特定的 历史语境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主要文化代码 社会 的 政治的 文艺的 心理的等 以这种政治解码 性 意识形态性和反主流性姿态 实现解中心和重写 文学史的新的权力角色认同 以及对文学史思想重 新改写和阐释的目的 6 P155 深描理论为新历史主 义所主张的 文本的历史性 即要以我们研究的社 会的文本踪迹为媒介 接近一个完整的 真正的过去 和一 个 物 资 性 的 存 在 提 供 了 方 法 论 上 的 支 持 7 p43 由于翻译所具有的理解和阐释的特性与深描理 论的阐释特性不谋而合 后者很快在翻译理论研究 领域中产生共鸣 美国翻译理论家夸梅 阿皮亚 Kwame Anthony Appiah 比照格尔兹的深度描写一 词 提出深度翻译或厚翻译的概念 并著专文加以阐 1994 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92 深度描写 新历史主义及深度翻译 段 峰 述 深描理论以阐释人类学为源点 穿越新历史主 义的空间 给翻译研究带来广阔的理论视野 文化 人类学和新历史主义也成为翻译研究理论话语的重 要构成 所谓深度翻译 亦称厚语境化 thicker contextu2 alization 是指翻译文本中 添加各种注释 评注和 长篇序言 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 中 以促现被文字遮蔽的意义与翻译者的意图相融 合 8 p427 阿皮亚在 深度翻译 一文中 以非洲加 纳的口传文学如何被翻译成英语 如何被英语读者 所接受为例 指出文学翻译中意义的隐蔽性和不确 定性 一方面是由于语言结构的不同而导致的语义 差异 另一方面则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 阿皮亚 批评了分析哲学的语言意义观所采取的形式逻辑推 理 肯定了奥斯汀 J Austin 的言语行为理论和格 赖斯 H P Grice 的会话含义理论对意义研究的积 极作用 同时 他对格赖斯理论中有关意义可以通 过基于作者的意图进行推导而获得的观点表示了异 义 阿皮亚认为 深度翻译方法能使读者回到翻译 文本产生时的时代 理解文本产生时的社会文化背 景 从而产生对边缘文化的尊重和对英语文化优越 感的抵制 传统翻译理论认为 翻译是在目的语文 本与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规范之间建立一种关系 这种关系如同源语文本同源语文化的关系一样 也 就是说 目的语读者对于翻译文本的理解和接受 就 如同源语读者对源语文本的理解和接受一样 但 是 在翻译过程中 这种等效论的平衡关系常常被打 破 翻译者不可能完全反映原作者的意图 目的语 读者也不可能具有源语读者相同的期待 目的语文 本成为一个意义开放的地带 一个各种意义滋生的 地方 阿皮亚认为文学翻译传达的不是字面意义 而是语用意义 即文学文本中的隐喻意义 如上所 述 在阐释人类学和新历史主义理论中 对文学 文 化生产语境的深度描写 是将当下的理解和阅读同 历史的语境联系起来 作为一种翻译方法 深度翻 译为目的语读者了解源语文化提供了一条新的路 径 那就是在翻译文本中列举各种注释和评注 尽力 去重构源语文本产生时的历史氛围 帮助目的语读 者更好理解源语文化 并由此产生对他族文化的敬 意 即使这是一个弱小民族的文化 阿皮亚说到 要 避免西方人对非洲口传文学的误读 非洲人如果要 克服长期以来的文化自卑情节 首先必须承认非洲 殖民前时期的文化生产形式同当代文化生产形式一 样是真实的 对当代文化研究同样具有参考性 同 时 要努力去摧毁欧洲文化优越性的假定及其保证 这种假定的体制和技术手段 在阿皮亚眼里 深度 翻译是捍卫边缘文学和文化真实性和合法性的有力 手段 英国翻译理论家西奥 赫曼斯 Theo Hermans 在 作为深度翻译的跨文化翻译研究 的文章中 介 绍了深度描写和深度翻译 赫曼斯在文章的开始举 了两个例子 一是英国作家琼斯 John Jones 对亚里 斯多德的 诗学 重新解读和翻译的情况 他对 诗 学 的理解和翻译颠覆了长期以来西方社会对 诗 学 的经典诠释和翻译 二是严复 信 达 雅 的英 文翻译有十四种之多 赫曼斯认为 跨文化理解是 一个复杂的 无止境的阐释过程 理解和翻译是紧密 地联系在一起的 理解是翻译 翻译也是理解 历史 的或人类学的方法可以为跨文化的翻译提供新的思 路 深度翻译是减小跨文化误读和翻译难度的有效 方式 一个文本从一种语言和文化被翻译到另一种 语言和文化时 通常的结果是意义会受到一定程度 的消减 其中原因在于 虽然我们认为翻译 尤其是 文学翻译 具有创作的特性 但这种创作是在一个给 定的文本之上 并在一定程度上展开的 翻译过程 中原文意义的缺失 如文化意象的传达 可以通过在 翻译文本前添加详细的前言 在文中或文后列举大 量的注释 为读者提供一个文化和历史的语境 这 不失为一个尽可能准确理解文本意义的有效方法之 一 赫曼斯认为 深度翻译说明了完全的翻译是不 可能的 它突出了译者的主体性地位 否认了翻译是 透明的或中性的描述 并将一种叙事语言带进描述 中 从而使描述具有了明确的视角 9 p5 赫曼斯文 中所提到的我国晚清时期的翻译家严复的翻译 就 是使用深度翻译方法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严复翻译 的一个特点是 在译文中附有大量的按语 注释 评 注等 对原著的历史背景 作者学术观点的历史地 位 论述的精髓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类似理论以 及作者观点的中应予以尚榷之处 均一一指出 据 粗略统计 严复所加的按语约占全部十部译著的十 分之一 而 天演论 的按语数则占了全书的一半以 上 10 p85 按照格尔兹的阐释人类学理论 文化研究者对 他族文化的研究是在文化持有者的阐释之上的阐 释 以此观点去追问文学翻译的本质 及源语文本 和目的语文本 作者和译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会有一 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文学翻译是一个再阐释的过 程 原文作者是源语文化的持有者 他们通过对自 身所处的生活的观察 对本族文化的观察和理解 以 及自己对生活和情感的体验 创造出作品 表现对待 人生的态度和感受 他们在作品中所流露的感性的 认识和理性的思考 都体现了他们对本族文化的阐 释 即使有的作家描写异域的题材 但他们的角度和 视野也是本族的 翻译者的工作正是对这种阐释的 1994 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二 六年第二期 93 阐释 他努力去阐释作者对于源语文化的理解 并通 过这种阐释 将他所理解的源语文化呈现在本国读 者面前 同时 译者清楚地知道 这种阐释要受制于 时空的变化 受制于文字意义的不确定和散发性 也 受制于译者所在的社会文化规范 他的阐释是努力 去接近作者阐释中的源语文化 另外 一旦译者的 阐释完成 翻译文本就会接受来自目的语读者的阐 释 从而完成作者阐释 译者再阐释 目的语读者再 再阐释的文学作品产生 译介和阅读的过程 从此 过程可以看出 作者 译者和读者相互联系 但又有 各自的作用 都具有阐释主体的地位 这种主体之 间的交往或曰主体间性 使得作品的阐释过程不断 深入 作品的思想内容得到进一步阐发 美学品位得 到进一步的升华 深度翻译是译者再阐释的一种手段 它通过在 译本中增加按语和注释 构建文本产生时的历史语 境和烘托历史氛围 但这种历史语境的重建 并 不是把历史看作是阐释的稳定基础的逻各斯中心模 式 认为历史是由客观规律所控制的过程 文学作品 的语境 历史背景 具有文学作品本身无法达到的 真实性和具体性 11 p4 新历史主义文论所提出的 历史和现实的关系表明 任何理解阐释都不能超 越历史的鸿沟而寻求所谓的 原意 相反 任何文 本的阐释都是两个时代 两颗心灵的对话和文本意 义的重释 12 p165 翻译文本中按语和注释的添加 并不是对作者的原意和作者的世界观实证性的追 溯 而是探索 文学文本周围的社会存在和文学文 本中的社会存在 13 p5 写作 翻译和阅读都是在 一定时空中的具体的文化实践 他们受到社会存在 的规范 但同时在文本中又创造社会存在 深度翻 译并不是仅仅增加翻译文本的 厚度 而是通过按 语和注释构成一个与翻译文本互动的空间 让读者 在文本和社会存在之间的相互作用中 阅读文本 理 解文本和阐释文本 此外 由于深度翻译是译者的 翻译手段 当然就明显带有译者的阐释印迹和主观 意图 在翻译中 按语和注释数量的多少和写作的 方式都要受到翻译的目的和译语文化的影响 严复 翻译的 天演论 中的大量按语和注释 就反映了当 时中国的先进人士对引进西方科学的渴望 对本国 读者进行科学启蒙的心情和对本国读者的阅读习惯 和能力的考虑 深度翻译方法 及其这种方法所蕴涵的庞大的 阐释人类学和新历史主义理论资源 无疑为翻译研 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理论空间 同 时 也为翻译实践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事实上 许多翻译家在他们的翻译实践中 常常使用深度翻 译的方法 著名翻译家 德伯家的苔丝 的译者张 谷若先生就是一位善用 注释 的大家 在 德伯 家的苔丝 中各种有关社会文化的注释多达438 处 其中有关社会传统习惯的106处 有关历史的 26处 有关宗教的26处 有关文学艺术的53处 有 关圣经及其他典故的118处 有关语言翻译的31 处 有关哈代研究的49处 张谷若先生采取直译加 注释的方法 既保持了原作的用词特点 又帮助读者 理解了原文 14 p332 关于深度翻译 尤其是深度翻 译的理论意义 翻译研究界并未有多少深入的研究 笔者能检索 收集到的也只有阿皮亚和赫曼斯所写 的 在上面提到的两篇文章 我国学者偶尔有在文章 中提及深度翻译的 也仅仅将其视为直译法的一种 辅助手段 认为这种方法只是增加了译本的篇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河中学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西省上饶市名校化学九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川省江油市七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重庆南开(融侨)中学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高一年级学情检测英语学科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2026届河北省临西县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导游证书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6届陕西省西安市师大附中化学九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上海新云台中学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衡阳市重点中学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监测
- 外科品管圈提高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下床的执行率课件
- 消毒记录登记表14079
- 东芝电梯CV180故障诊断
- GB/T 31186.1-2014银行客户基本信息描述规范第1部分:描述模型
- 生物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课件
- 调查研究方法与调研报告写作讲义课件
- 卡西欧PROTREKPRW-6000使用手册
- 关于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函(模板)
- 初中综合实践课程
- 大金D型水冷螺杆机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