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文化现象调查:何为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根本编者按 湖南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湖南文化现象”引人注目。连续5年保持20%左右的增速,2009年实现增加值682亿元,占GDP比重达5.2%,增加值总量列全国第七,占GDP比重列全国第四、中部第一。 一个地处中部、经济欠发达、财政与人均收入相对较弱的地区,为何文化产业成绩斐然?光明日报 11月18日第九版刊发该报专题调研组撰写的调查报告,对湖南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深度系统分析。报告认为,湖南文化产业的勃勃生机,源自产业发展中的核心灵魂产业领军者、行业精英以及湖湘文化人脉的价值与贡献;源于以人为本,尊重文化创意及人才价值。现转载以飨读者。 湖南是一个文化大省,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湖南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湖南文化现象”引起广泛关注。据湖南省统计局统计,湖南文化产业连续五年保持20%左右的增速,是湖南六大千亿元产业之一,已经成为全省重要支柱产业。2009年,湖南文化产业总产出达到1594亿元,增加值682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2%。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列全国第七,占GDP比重列全国第四,中部第一,人均劳动生产率列全国第二。 湖南的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原创动漫、娱乐演艺等优势版块均已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被誉为“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演艺湘军”,上市文化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湖南卫视连续8年在全国各省级卫视收视率排名第一位,打造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创造了娱乐选秀新模式并风靡全国;湘版科普图书、音乐图书、古典名著三大品牌在全国图书细分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体坛周报占据了全国同类市场发行和广告份额的61%;湖南出版集团连续5年进入中国最大企业集团500强,连续4年被列入中国文化企业50强;湖南原创动漫产量连续4年排名全国第一,重点动漫产品和动漫企业排名全国第一;新兴产业蓬勃涌现,湖南青苹果数据中心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子数据库之一;长沙歌厅文化、酒吧文化开辟了中国式百老汇的大剧场模式;新业态电视媒体零售“快乐购”、青少年职业体验“酷贝拉”等引领潮流2006年到2010年,中国文化品牌报告发布了222个文化品牌,其中“湘字号”文化品牌31个,占14%。 湖南文化不仅全国闻名,“湖南腔调”正在全球唱响。湖南卫视国际频道正式开播,并与阿里巴巴、盛大网络、腾讯信息等著名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探索电子商务与电视内容融合;湖南出版集团与日本角川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其跨区域经营模式下开发的动漫产品将在日本、欧美市场同步推出;金鹰卡通等7家企业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等6个项目被商务部等四部委确定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总数居中部地区第一。 什么原因使一个地处中部、经济欠发达、财政和人均收入相对较弱的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成绩斐然,领先全国?人才,这个文化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成为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第一推动力。正是一批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文化领军人物,一批热爱文化、甘于奉献、敢于担当的人才群体,托起了湖南文化繁荣发展的春天。 为全面了解湖南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情况,探求“湖南文化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光明日报与湖南省委宣传部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有关单位开展调研,形成了这个报告。 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机制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文化产业丰富的高智力内涵,决定了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近年来,面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需要,湖南按照中央精神,结合全省实际,充分利用省内与省外、国内与国外、体制内与体制外、事业与产业资源,在人才的培养、选用、引进、激励等方面不断探索制度创新,努力培育文化产业人才成长发展的丰沃土壤。 1、人才培养由单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 与过去大都只注重完成选拔推荐和培训指标相比,现在湖南文化人才培养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在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的基础上,省委宣传部组织实施全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各市州和省直宣传文化单位也组织实施了相应的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带头人和领军人物。通过选拔推荐、重点培养,开展继续教育、挂职锻炼、跟班学习、境外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大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强人才能力建设。湖南广电将传统培训方式与现代培训手段相结合,探索引进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拓展训练等方法,注重提高受训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将培训从知识灌输型转变成能力提升型。湖南新闻出版行业2007年就开展了首批领军人才遴选,建立了领军人物培训和管理机制,有针对性地支持领军人物开展学术研究、技术革新,并实施跟踪考察、动态管理、滚动培训。湖南出版集团与圣智、麦格劳希尔、英国卫报等世界领先传媒集团建立交流合作关系,每年选送十余名优秀骨干去学习,加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行业领军人才。在上市公司拓维信息,员工接受培训甚至成为一种“规定动作”,对因工作或任务无法抽身的培训对象,不惜采用“强制脱岗”的举措,从而在公司制度层面保证了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不流于空谈和形式。 2、人才选用由单靠“相马”向借重“赛马”转变 湖南宣传文化系统积极稳妥地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更新用人观念,创新用人机制,特别注重从实践中选拔人、任用人,“相马”与“赛马”结合,借重“赛马”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努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湖南省文化厅不断改进和优化产业人才管理使用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文化经营管理人才资源的作用。2009年首次实施面向全国公开招考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的“百人工程”;大胆引进著名相声演员大兵,并破格提拔担任省话剧团副团长;根据旅游演出市场需要,通过网络海选“韶山升起红太阳”一剧的毛泽东特型演员。湖南广电坚持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要标准,不唯背景、不唯学历、不唯年龄、不唯专业,只看实践。汪涵、仇晓只有中专学历,龙丹妮只是大专,何炅是大学老师,策划超级女声的廖珂学的是英语专业,湖南春节联欢晚会总导演马昊是学化学的湖南日报确立了“新闻立报、产业兴报、人才强报”的发展战略,破除论资排辈思想,重业绩,看能力,先后将薛伯清等一批有实践经验和成绩的年轻同志提拔到重要的领导岗位,带出了一批大胆创新、敢闯敢试的人才团队。湖南红网红辣椒评论负责人杨国炜,是湖南安乡县一个48岁的普通农民,一无学历,二无职称,但热心网络论坛,在互联网评论领域崭露才华,闯出了名气。2003年,红网打破原有岗位设置,破格直接录用他为正式员工,并委以红辣椒评论栏目建设的重任,之后对其重点培养,设立专门津贴,网民戏称他为“湖南史上最牛的农民”。 3、人才引进由“刚性”向“柔性”转变 为应对湖南由于经济、地域的相对劣势,海外或一线城市的人才不愿来发展的现实,湖南在文化人才引进方面确立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理念,不断突破身份、资历甚至地域的限制,人才引进逐渐由“刚性”向“柔性”转变。湖南广电下属的快乐购公司,专门在北京、上海等地成立子公司,就地招聘、延揽各类人才,使很多优秀人才没有离开一线城市,就能为湖南文化产业作贡献。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合作新模式,邀请原广东漫友集团总经理刘煊伟加盟集团,创立了湖南天闻动漫传媒有限公司,推出的动漫杂志虹猫蓝兔首发即突破35万册。湖南日报旗下的华声在线,为了抢占新媒体领域,早在2006年就在北京成立了新闻聚合频道,利用跨地域的优势,吸引了毛钊等一批网络媒体人物、创新人才和营销专家,带来了更多的技术创新、内容创新和资本运作创新。体坛周报为了聚集国内外最好的体育信息资源,把总部从长沙搬到了北京,并在国内各大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同时向欧洲、美洲的体育强国派出常驻记者和聘用当地体育记者。在法国队报等著名传媒机构,体坛周报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办公桌,全程参与国际著名媒体的策划、采编流程。 4、人才激励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为更好地激发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湖南对于文化人才的管理,正在由以往单一的精神激励向多元化激励转变。一是事业激励。不断做大做强文化事业和产业,为文化人才施展才华、发挥才智、创造业绩提供舞台,让他们在人生事业上感到“酒逢知己”,干劲十足。湖南出版集团根据首席专家、品牌策划人建立项目制、事业部制,授权其自行组建团队,给予完全的“责、权、利”,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和合力。二是薪酬激励。制定与绩效挂钩的待遇和薪酬制度,让人才价值在劳动分配中得到充分体现。湖南日报首创在收入分配上全部实行绩效工资制,每月工资随绩效、业绩上下浮动。以广告发行中心主任为例:完成了目标任务,年薪可达50万元,没有完成则自动下岗,每月只拿几千元的底薪。三是荣誉激励。通过评功、评奖、授予荣誉称号等多种荣誉激励方式,激发文化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省里定期评选“全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表彰为文化强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四是情感激励。以人为本、以情感人,注重在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进行关心,使人才感受到组织和单位的温暖和温情,从而更加自觉地投入工作。 新机制带来的新变化 聚贤育才,万木争春。湖南通过加强和改进文化人才培养工作,壮大了力量,改善了结构,带来了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可喜变化,为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 1、人才队伍迅速壮大 全省文化从业人员和人才队伍数量都快速增长。据湖南省统计局测算,2009年底,湖南文化从业人员总量达97.16万人。省会城市人才聚集效应更加明显,2006年至2009年,长沙市文化从业人员年均增长15.3%,达到47万人。市州宣传文化人才队伍规模迅速扩大,永州市宣传文化系统体制内人才队伍由1996年的2270人增加到2008年的5233人,12年增长2.3倍;常德市近10年来,报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10%,广电系统从业人员年均增长8%以上,媒体从业人员以年均增长7%左右的速度在增长。 2、知识层次不断提高 文化人才队伍中,专业人才比重较大,受教育程度较高,具有中高级职称的较多。全省新闻采编从业人员大学本科学历以上占45%。24家出版社从业人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73%,中级以上职称占34%,其中高级职称占12%。省社科院专业技术人员研究生学历占66%,中级以上职称占74%,其中高级职称占47%。省会长沙社科理论从业人员大学本科以上占93%,新闻采编从业人员大学本科学历以上占75%,文化艺术从业人员大学本科学历以上占42%,均高于2003年的90%、56%和36%;还有一大批人才获得各类专业技术认证。担负着重要使命和责任的宣传文化人才队伍,是知识密集、专业性强、创新要求高和个性鲜明的人才群体,在社会上知名度和影响力都比较大。 3、人才主体日趋年轻 近几年来,一大批年轻人进入文化领域,使整个队伍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人才年轻化趋势明显,人才活力进一步凸显。如广电系统的中青年人才比例达到70%;新华书店和印刷行业的中青年人才也占到60%,而网络出版业的中青年人才比例占99%。全省宣传文化人才队伍中青年的比例为63%。 4、新型人才崭露头角 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运用,新的文化业态和新兴媒体发展迅猛,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的新型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不完全统计,长沙市的网络传播和文化创意等新型人才占整个人才队伍的47%。 湖南实践的启示 湖南的探索,适应当前新的形势,为解决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进而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营造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 科学的人才观,是做好人才工作,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前提和基础。在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湖南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和相关单位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的同时,遵循文化产业市场规律,遵循文化人才成长规律,在人才的选用上,“不唯背景、不唯学历”,不用党政干部的标准苛求专业型人才;在人才的管理上,“察其能不恤其失,用其长不用其短”,充分尊重特殊人才的个性,允许人才的适当流动;同时,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尽力为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各类人才提供舞台。这种良好的人才环境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向心力。湖南广电集团著名主持人汪涵面对外界的优厚待遇,曾动情地说:“我不会离开的,这里上有一片蓝天,下有一片沃土。”这“蓝天、沃土”所营造的人才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是湖南文化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2、重视领军人物作用的发挥,以高层次人才引领高水平发展 领军人物贡献大、团队效应突出,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灵魂”。湖南省将领军人物的培养选拔作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通过实施全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等,在政治上进行引导,在工作上压担子,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下大力抓好文化产业领军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造就了谭盾、郑佳明、欧阳常林、覃晓光、龚曙光、唐浩明、陈刚、舒斌、罗浩、贺梦凡、李新宇、梅帅元、叶文智、唐五一、余德华等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传承、传播和发展湖湘文化的领军人才。同时,面向国内外产业界,采取多种措施引进吸纳。这些领军人物发扬湖南人特有的“霸得蛮、耐得烦、不怕死”的开拓精神,勇敢地杀出一条血路,缔造了湖南文化产业一个又一个辉煌。充分发挥领军人物的示范带动效应,凝聚起一个创新团队,实现一个文化行业的高水平发展这是湖南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给予我们的宝贵启示。 3、坚持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激发文化人才的创造活力 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使用体制,是调动人才积极性、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保障。湖南注重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普遍性矛盾和问题。近年来面对市场需求,着眼推动发展,先后出台了湖南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关于加快推进试点地区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节能知识培训课件
- 合作赋能:探究中学生合作学习对问题解决水平的提升效应
- 合作学习: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创新与实践探索
- 国际交流项目大学生就业实习合作备忘录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练习题和答案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题型汇编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提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检测题型必考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试题含答案详解(预热题)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模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模拟题】
- DZT 0447-2023 岩溶塌陷调查规范(1:50000)
- 2024抖音电商女性消费市场研究报告-蝉妈妈
- 2024年贵州水城能投发电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内分泌科制度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
- 二年级奥数(从课本到奥数-第一学期B版)
- 山西省洪洞西区块勘查实施方案
- 信贷欺诈与反欺诈技术
- 小额贷款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样本
- 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单招真题政治试卷(原卷+解析)
- 吊篮施工验收标准及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