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东北育才中学高中历史 第10课 梨园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doc_第1页
辽宁省东北育才中学高中历史 第10课 梨园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doc_第2页
辽宁省东北育才中学高中历史 第10课 梨园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doc_第3页
辽宁省东北育才中学高中历史 第10课 梨园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doc_第4页
辽宁省东北育才中学高中历史 第10课 梨园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东北育才中学高中历史 第10课 梨园春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课程标准】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重、难点】重点:元杂剧、京剧的形成。难点: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自学导航】 阅读教材4143页,完成以下问题:一、戏曲的起源1.萌芽:中国古代的戏曲起源于祈获丰收和狩猎胜利的 ,这种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 ”,其中便蕴含着戏曲的萌芽。2.发展:春秋战国以后的 、 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唐代宫廷中出现了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 ”,表演的歌舞戏有一定情节性、叙事性和 。3. 形成:“南戏” (1)原因:宋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 (2)概况:两宋之际,在 一代流行起一种戏曲称 。它用多种表现手法演出完整的故事,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二、戏剧的成熟元杂剧1.时间: 朝2.特点:将 、 、 、 、 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用演员 表现剧中时空场景更替。3.流行原因:城市经济繁荣发达;市民阶层壮大;当时知识分子地位低下。4.代表剧作家及其作品: 、 5.影响: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 。形成了中国戏曲 和以象征 表意的特殊传统三、“百戏之祖”昆曲1. 鼎盛时期: 2.特色:表演以 为主要特色。3.代表作品:汤显祖的 4. 地位及影响:明中后期,熔 、 、 、 、 为一炉的昆曲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对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称为“ ”。【特别提示】元杂剧形成于元代北方,是以市民阶层为基础。昆曲则兴起于元代南方,是以文人雅士等知识分子群体为基础。四、“国粹”京剧戏剧的高峰1.背景外因:明清时期,北京是 中心内因:清 年间,徽戏剧团 等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形成:徽班吸收了湖北 以及 、 、 等剧种的腔调和表现形式,字韵上也受到了 文化的熏陶晕染,形成了新剧种京剧。探究一材料 清代徽商富甲一方,纷纷蓄养戏曲班社,因此被誉为“徽班”。徽班角色艺,融合了“京、秦二腔”逐渐享誉江南。客观上为徽班进京创造了条件,京剧逐渐成为一种以表演为中心的市民艺术。其剧目取材广泛,有的出自古典杂居,创奇,有的源于小说神话,情节中的是非善恶依从传统道德核心是“忠孝仁义”。 结合材料归纳京剧形成的经济、文化条件?经济:商品经济发展,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市民阶层的壮大为其提供了观众来源。3.特点(1)在内容上:表演历史故事为主。(2)在角色分工上:分为 四大行当,各个行当的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3)在表演艺术上:发扬象征 、 并重的传统,(4)艺术手段:综合运用 等艺术手段,(5)气氛渲染:用 等管弦乐器控制节奏,随心所欲的展现大千世界。4.影响:京剧将独具特色的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 ”,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放射出奇光异彩【合作探究】 材料一 图1 傩仪面具 图2 元代杂剧陶俑 图3 京剧脸谱材料二 请看三副关于戏曲的对联:对联一 劝忠劝孝,摹写处逼真冷暖人情,自足成五伦天性;观古观今,顷刻间现出兴亡世道,何须阅全部史书。对联二 抬起头来,看几个仁人义士,或全忠、或全孝,当场奉为师表;转回身去,想那些贼寇奸臣,谁报速、谁报迟,归家说与子孙。对联三 三五人演出千军万马,六七步走遍四海九州。材料三 昆曲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已从2005年开始实施。从20052009年,中央财政每年投入一千多万元作为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的专项资金。请回答:(1)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反映的戏曲形式在戏曲发展史上有何地位?(2)材料二中的三副对联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说明中国古代戏曲的艺术特点的?(3)你从材料三中获得哪些有效信息?【特别提示】1.“傩”是什么?“傩”,见鬼惊词。(即见到鬼发出的惊呼声。 说文解字“傩”是上古先民以驱 “傩”产生的背景 在原始社会,人们把疾病死亡等各种可怕的事情都归结为“鬼”或“怪”作祟。为辟邪消灾,他们带起相貌凶恶的面具,口中高呼“傩傩”之声,以惊吓、驱逐恶魔。这种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傩”2.梨园与梨园弟子“梨园”创立于唐代,是唐代音乐机构之一。梨园是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在长安光化门外禁苑中。唐会要载:“ 开元二年,上以天下无事,听政之暇,于梨园自教法曲,必尽其妙,谓之皇帝梨园弟子。”这里的“上”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他精通音律,喜好歌曲,设梨园亲自教乐工、宫女演习音乐舞蹈。后来,沿用梨园为戏院或戏曲界的别称。梨园弟子,也称梨园子弟,指戏曲演员。位于陕西临潼华清池的梨园,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习梨园弟子演练歌舞的场所。现今在其遗址 上,建起了一座集文博、歌舞、茶艺、沐浴于一体的文化博览和旅游娱乐的综合性建筑。3.关于京剧(1) 京剧形成的背景原因1京剧的形成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促成的。首先是北京的文化氛围是京剧形成的有利环境。明清时期的北京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又是全国的文化中心,为戏剧艺术在北京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其次,统治者大力提倡,上至皇宫,下至官商人家都有戏班。再次,老百姓喜爱,市井小巷,戏坊林立,人头攒动,络绎不绝。2“徽班进京”是京剧形成的关键。四大徽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徽剧占据了北京的戏剧舞台。道光年间,徽班开始对外演出,在接触其他剧种的时候广泛吸收其他剧种的长处,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2)京剧的艺术特点艺术特征表现内容综合性唱戏曲中剧中人物进行内心情感抒发或叙事的主要方式。念戏曲中人物间对白或独白的总称,是一种诗歌化、音乐化的戏剧语言。做是对戏曲演员的身段、表情、气派、风度等表演的总称。打指戏曲中对战斗场面的表现手段,也叫“开打”。写意性舞台布置一桌二椅:桌椅具体指什么,起决定作用的是演员表演。人物化妆戏曲脸谱:观众睹脸则知其人,这是戏曲简便、形象的一面。人物服饰长袖善舞:忽略季节、时代等特点,只考虑与人物塑造的相关性及可舞性。 【巩固练习】 1.2008年8月8日的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演员们进行了长达3分钟的戏曲表演。中国古代的戏曲起源于( )a.原始宗教歌舞 b.春秋战国时期的宫廷宴乐 c.唐代宫廷中表演的歌舞戏 d.元代的壁画2.家有儿女里刘星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怎么比窦娥还冤”。“窦娥”这一形象出自下列哪位戏剧家的代表作品( )a.关汉卿 b.白朴 c.马致远 d.王实甫3.下列剧种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 ) 杂剧 昆曲 京剧. . . .4.元朝杂剧的出现a.标志着适合百姓观赏的戏曲出现 b.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c.成为我国古代戏曲的源头之一 d.在中国艺术宝库中占有最重要的历史地位5.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戏剧发展的历程。其中包括我国戏剧发展的起源和成熟的标志,它们分别是傩戏面具 元杂剧壁画 京剧玉堂春a b c d6.在论及元杂剧时,明朝的王骥德感叹:“(文人的贫穷)由天地开辟以来,俟夷狄立中华,于是诸词人一时林立。”此话反映了元代杂剧兴盛的原因是a元代城市经济繁荣 b迎合蒙古贵族的欣赏口味c文人贫穷地位低下 d继承发展了前代戏曲精华7.2006年多哈亚运会开幕式的艺术表演,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亚洲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其中,中国某一剧种以其精彩绝伦的表演感染和震撼了所有观众,表现了“国粹”的博大精深。它应该是 a. 黄梅戏 b.豫剧 c. 京剧 d. 越剧8.在戏剧舞台上,演员轻扬马鞭表示骑马,划桨表示行船,绕场一周表示日行千里。这些舞台形式体现了戏曲艺术的 a综合性 b. 程式化 c虚拟化 d. 现实性9.徽调、汉戏、昆曲、秦腔等经过五六十年的相互交流、融合,从而产生了声腔、剧目、表演都独具一格的新剧种京剧。20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不断地发生变革,更加丰富多彩,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说明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c要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d事物不断地吸收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得到发展10陈凯歌执导的梅兰芳是目前第59届柏林电影节唯一一部入围的中国影片。它真情演绎了国剧大师、绝世名伶梅兰芳的传奇人生。下面有关京剧说法正确的是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c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 d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11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化妆方法。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红色代表忠勇正义等,其中表示“铁面无私”的主色调是a白色 b蓝色 c黑色 d黄色参考答案 探究一 结合材料归纳京剧形成的经济、文化条件?经济:商品经济发展,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市民阶层的壮大为其提供了观众来源。巩固练习选择题:1.a 2.a 3.b 4.b 5.a 6.c 7.c 8.c 9.d 10.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