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里山矿九里山矿 六大系统六大系统 应急预案应急预案 20112011 年年 6 6 月月 目目 录录 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 发生灾害事故时人员的应急预案 1 一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1 二 通信系统 2 三 井下定位系统 2 四 压风自救系统 2 五 供水施救系统 3 六 紧急避险系统 4 发生瓦斯事故时 六大系统 联合应急预案 7 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 联合应急演练 10 1 安全避险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六大系统 发生灾害事故时人员的发生灾害事故时人员的 应急预案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切实发挥 煤矿现有 六大系统 的作用 提高对生产安全事故 灾害的 应变和控制能力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特对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内容进行补充 一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一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凡发生瓦斯超限时 必须立即向调度室值班主任 值班矿 领导 安检科 通风副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汇报 并要求发生 瓦斯超限地点立即停止生产 查明现场超限原因 相关人员严 格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处理 1 当监测系统出现瓦斯超限报警时 矿调度室值班人员 立即命令现场负责人停止工作 撤出人员 切断电源 并向矿 值班领导汇报 2 现场负责人接到矿调度室值班人员命令后 必须立即 组织现场人员停止工作 撤到有电话的安全地点待命 切断工 作区域内的电源 以上工作完成后 立即向矿调度室值班人员 汇报 3 矿调度室值班人员接到现场负责人执行完命令的汇报 后 再命令现场负责人和瓦斯检查工共同到瓦斯超限现场进行 探查确认 然后立即将探查结果向矿调度室值班人员汇报 调 度室值班人员接到汇报后 立即向矿值班领导进行汇报 4 矿值班领导接到矿调度室值班人员汇报后 负责及时 召集通风副总 通风区等相关人员 根据瓦斯超限地点的地质 构造 通风状况分析瓦斯超限原因按有关规定指挥处理 并立 2 即安排通风管理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 5 由于甲烷传感器未按规定进行调校 施工单位由于管 理原因等发生的甲烷传感器误报警 误操作 监控信息中心要 及时安排对甲烷传感器进行更换 6 如果瓦斯可能波及其它区域时 监控中心值班员应手 动切断波及区域的工作电源 二 通信系统二 通信系统 当井下人员在工作面附近发现险情时 知情人员立即用附 近的电话机与调度台联系 如果联系不通 拨打 急呼与 调度台联系 调度室值班人员应立即使用调度台组呼功能通知 人员安全撤离 遏止险情蔓延 降低损失 三 井下定位系统三 井下定位系统 当井下人员在工作面附近发现险情时 知情人员在无法用 通讯设备联系到地面时 应当立即按动发射卡上的紧呼按钮 向调度室发出报警 调度室值班人员应立即查看井下人员布置 图 及时在地图上了解到险情位置以及所有井下人员的区域分 布情况 同时协调指挥井下人员安全撤离 保护人员生命安全 遏止险情蔓延 降低损失 当事故发生时 监控中心值班人员立即向救援人员快速统 计井下人员数量 准确指出井下人员位置 争取宝贵的抢险时 间 救援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提高应 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四 压风自救系统四 压风自救系统 1 煤矿可能发生的以下矿井灾害会使用到压风自救系 统 煤矿井下水害事故 矿井防汛及防淹井事故 煤 3 矿严重顶板事故 瓦斯爆炸事故 煤 岩 与瓦斯 二氧 化碳 突出事故 煤矿井下火灾事故 瓦斯燃烧事故 2 压风自救系统的使用要根据灾害发生的情况确定 发生灾害事故时 调度室应立即通知受灾害威胁区域人 员撤退 人员撤退前 应将分管区域内风管阀门关闭 发生突水 顶板跨落等灾害 受灾人员处于相对封闭的 空间 但没有严重有毒 有害气体的情况的使用方法 打开压 风自救系统的阀门 利用压风系统提供新鲜的空气 打开阀门 的程度要根据现场的空间和人员进行控制 以不使人感到闷气 为准 发生瓦斯突出 瓦斯燃烧 瓦斯爆炸 火灾等时受灾人 员处于相对封闭的空间 此时有毒有害气体较多情况的使用方 法 受灾人员要及时打开供风自救系统的阀门 最大程度的利 用压风冲淡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 如果人员脱离自救器进行呼 吸 人员要进入压风自救系统正压扩散的范围进行呼吸 五 供水施救系统五 供水施救系统 1 煤矿可能发生的以下矿井灾害会使用到供水施救系统 煤矿井下水害事故 矿井防汛及防淹井事故 煤矿严重顶板事故 瓦斯爆炸事故 煤 岩 与瓦斯 二氧化碳 突出事故 煤矿井下火 灾事故 瓦斯燃烧事故 供水施救系统的使用方法 发生灾害事故时 调度室应立即通知受灾害威胁区域人 员撤退 人员撤退前 应将分管区域内水管阀门关闭 4 发生突水 顶板跨落等灾害时 受灾人员处于相对封闭 的空间 但没有严重有毒 有害气体的情况的使用方法 打开 供水施救系统的阀门 取用必须的饮用水 用后及时关闭 发生瓦斯突出 瓦斯燃烧 瓦斯爆炸 火灾等时受灾人 员处于相对封闭的空间 此时有毒有害气体较多情况的使用方 法 首先把水引到人员呼吸安全的地点 取水要注意不受有害 气体的伤害 六 紧急避险系统六 紧急避险系统 1 永久避难硐室响应组织流程 1 1 当灾害发生时 根据地面指挥平台的命令 采区大 巷及采掘巷道口零散作业人员进入永久避难硐室 1 2 最先进入永久避难硐室人员 根据准军事化管理制 度 按照进入避难硐室人员的级别承担指挥任务 由级别较高 人员指挥 同级别人员按照采 掘 辅助队组先后排名顺序排 定级别 1 3 承担指挥任务人员负责组织进入永久硐室内人员的 秩序 操作流程 人员分工 1 4 按照顺序启动永久避难硐室内部的设备 设施 保 持永久避难硐室内部环境正常 人员情绪稳定 1 5 利用永久避难硐室内部的通讯系统向地面指挥平台 汇报 1 6 根据调度指挥部命令调整组织机构 开展应急救援 指挥操作 1 7 进入永久硐室后 按照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 进行操作 5 1 8 地面压风机启动前 优先采用矿井压风向硐室内通 风 供氧 1 9 若矿井压风系统中断或破坏 立即开启氧气瓶向硐 室供氧 采用换气扇控制避难硐室内部环境 1 10 若地面压风机已启动 优先选用地面压风系统向硐 室通风 供氧及流体食物 1 11 在具备调度井下各临时避难硐室 可移动式救生舱 的条件下要及时 掌握井下各避难点的情况 向地面指挥中心 汇报 并对井下各避难点进行调度 2 可移动式救生舱避难原则及应急响应组织流程 2 1 避难原则 2 1 1 就近避难 以保持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避难空间 考虑人员分布 状况不同 依据以下原则进行救援 1 距离可移动式救生舱最近的人员向移动救生舱内逃生 主要是工作面作业人员 2 距离临时避难硐室最近的人员向临时避难硐室内逃生 主要是巷道沿线及机头零散作业人员 3 距离永久避难硐室最近的人员向永久避难硐室内逃生 主要是采区零散作业人员 巷道内将各个避难点做出明确 的标示 距离明确以便及时辨认 2 1 2 距离井筒最近的作业人员尽快升井向地面逃生 为方便避灾人员方便快捷进入避难空间 在紧急出口处 避灾路线等地点都对救生舱位置进行了明显的标注 帮助矿工 在昏暗光线环境下进入救生舱 采用发声定位 视觉定位以及 6 移动定位等三种方法 发声定位是一个装在救生舱入口的警报 器 视觉定位是在救生舱的入口处有个闪光灯 移动定位是指 在巷道中布置一些可观察的运输带 绳子 网线 塑料板等 避难人员在避灾路线指引顺利到达救生地点 进入救身舱 2 2 响应组织流程 2 2 1 当灾害发生时 根据调度指挥中心命令进入救生 舱 2 2 2 根据准军事化管理制度 按照进入救身舱人员的 级别承担指挥任务 由级别较高人员指挥 同级别人员按照采 掘 辅助队组先后排名顺序排定级别 2 2 3 承担指挥任务人员负责组织舱内人员的秩序 操 作流程 人员分工 2 2 4 按照顺序启动救身舱 保持救生舱正常工作 人 员情绪稳定 2 2 5 利用舱内的通讯系统向地面指挥平台汇报 2 2 6 根据调度指挥部命令进行下一步操作 7 发生瓦斯事故时发生瓦斯事故时 六大系统六大系统 联合应急预案联合应急预案 发生煤与瓦斯事故 应急救援办公室按下表要求通知有关 人员 并了解查询有关情况 以便指挥部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 策 及时上报事故 下达或传达有关决定与命令 4321 事故单位 应急救援办公室 矿调度室 通知顺序 通知顺序 1 调度室主任 2 值班矿领导 3 总工程师 安全 副矿长 一通三防 副总工程师 4 应急救援指挥部 指挥长 5 应急救援指挥部 成员 6 相关科室和区队 7 矿救护队 8 九里山矿医院 了解查询 了解查询 1 突出时间 地点 波及范围 原因 2 受灾变威胁区域人 员分布及撤离情况 3 突出前工作地点正 在进行的工序 4 灾区通讯 通风 风量大小 风流方 向等 情况 5 采取的防突措施及 安全防护措施 6 灾区是否停电 7 现场采取措施情况 分析判断 分析判断 1 灾变后通风系 统是否破坏 是否 影响到主要通风机 运行 2 灾变可能波及 的范围 3 是否诱发火灾 或瓦斯爆炸 决定与命令 决定与命令 请示是否启动本矿 应急救援预案 若 启动 下达救灾命 令 对救灾过程中 的突发情况作出准 确判断 及时采取 应对措施 调度各 应急救援小组 提 高救援效率 请示 是否启动焦煤集团 应急救援预案 8 指挥和决策参考要点 1 根据安全监测系统监控情况 波及的范围 立即从上 一级变电所切断灾区和受影响区域的电源 当灾区和受影响区 域的瓦斯浓度达到 4 及以上时 不准进行停送电操作 防止 引起瓦斯爆炸或燃烧 2 迅速组织井下人员撤离 并清点人员 2 1 当灾害发生时 根据地面指挥平台的命令 采区大 巷及采掘巷道口零散作业人员进入永久避难硐室 最先进入永久避难硐室人员 根据准军事化管理制度 按 照进入避难硐室人员的级别承担指挥任务 由级别较高人员指 挥 同级别人员按照采 掘 辅助队组先后排名顺序排定级别 承担指挥任务人员负责组织进入永久硐室内人员的秩序 操作流程 人员分工 按照顺序启动永久避难硐室内部的设备 设施 保持永久 避难硐室内部环境正常 人员情绪稳定 利用永久避难硐室内部的通讯系统向地面指挥平台汇报 根据调度指挥部命令调整组织机构 开展应急救援指挥操 作 进入永久硐室后 按照 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 进行操 作 优先采用矿井压风向硐室内通风 供氧 若矿井压风系统中断或破坏 立即开启氧气瓶向硐室供氧 采用换气扇控制避难硐室内部环境 9 2 2 距离可移动式救生舱最近的人员向移动救生舱内逃生 主要是工作面作业人员 距离临时避难硐室最近的人员向临时避难硐室内逃生 主 要是巷道沿线及机头零散作业人员 距离永久避难硐室最近的人员向永久避难硐室内逃生 主 要是采区零散作业人员 巷道内将各个避难点做出明确的标 示 距离明确以便及时辨认 2 3 距离井筒最近的作业人员尽快升井向地面逃生 3 派人到进 回风井口及其 50m 范围内检查瓦斯 设置 警戒 熄灭警戒区内的一切火源 严禁一切机动车辆进入警戒 区域 4 收集有关技术图纸 资料 制订相关实施救灾方案 5 利用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判断遇险人员人数 位置及生 存条件 6 确定井下救护基地 安排救护队下井侦察 抢救遇险人 员 7 灾区内不准随意启闭电器开关 不得敲打矿灯和扭动 矿灯开关 8 保持原有通风状态 9 制定并实施预防再次突出的措施 必要时撤出救灾人 员 10 当突出破坏范围大 恢复巷道困难时 应在抢救出遇 险人员后对灾区进行封闭 11 保持压风机运转 避灾人员利用压风自救装置或避难 硐室自救 12 根据抢险需要 及时调动后备救援力量和抢险救灾物 10 资 安全避险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六大系统 联合应急演练联合应急演练 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 应急预案制定好后 必须在适当时 机进行演练 以检验 预案 的适用性和检查 预案 存在的 漏洞和演练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演练 锻炼队伍 完善 预案 达到应急反应迅速 救援及时到位 指挥正确果断 防止事 故扩大的目的 一 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南省郴州桂阳县龙潭街道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福建漳州长泰区中医院招聘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福建福州罗源县卫健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编内4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招募公益性岗位13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湖北荆州区校园招聘中小学教师4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年金华武义县部分国有企业公开招聘2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庐山文控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陕西西安秋季博士暨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招聘50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丹寨县扶贫开发有限公司(第二次)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路灯施工安全责任协议书
-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初一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25项反措地重点要求最终版
- 第2章-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概念、原则与类型60课件
- 日本蜡烛图技术完整版
- 崇义县凌志矿冶有限责任公司过埠铁木里铁矿(新增资源)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
- 大学学生违纪处罚办法
- 癌痛规范化治疗课件资料
- 牛津9AU3-Head-to-head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课件
- 深信服SDWAN产品介绍
- 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学籍证明-模板四川优秀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