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的艺术评价.doc_第1页
安徒生童话的艺术评价.doc_第2页
安徒生童话的艺术评价.doc_第3页
安徒生童话的艺术评价.doc_第4页
安徒生童话的艺术评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徒生童话之诗意美与幽默性提要: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第一个赢得世界声誉的作家,他所创作的文学童话在艺术上达到了世界的高峰。安徒生成熟的创作技巧和艺术风格使他的童话提升到了世界文学经典的地位。安徒生童话艺术成就的最高点在于:安徒生体现自己崇高美好的心灵,常用的是两幅笔墨传达诗意的笔墨和传达幽默的笔墨,这两幅笔墨并行、交叉、叠合着运用,造成一种安徒生童话独特的美,造成一种纯属于安徒生童话的风格。这些独特的风格、独特的美是如如何体现,又经久不衰,成为世界童话的瑰宝呢?诗意与幽默又如何并行呢?我尝试以安徒生人生经历为基础,从安徒生童话的艺术特色中发掘这种美,以安徒生特有的创作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和人物个性,生动的对白和精炼的语言,从而体现出他的创作真情追求真、善、美和人道主义精神。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以全部感情去写童话”。从而对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以及不同年龄层次的一种启示。英文提要: In Denmark, Andersen was the first one who won the authors reputation in the world 19th century. The childrens literature he created in art reached its peak in the world. Andersens creative skills and a mature artistic style made his classic tale elevated to the status of world literature. Andersen s highest artistic achievement is to fulfill his lofty beautiful souls, The skill he always uses in his works is to convey poetic style and humor, this skill which is parallel, overlapping made his tales create a unique beautiful and create a purely Hans Christian Andersens style. How these unique style and beauty to be expressed and honored, and how can they to be the gem of a fairy tale world? How poetic parallel with a sense of humor? I will try to uncover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kind of art from Andersens life experiences. Andersens unique creative approach to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personalities, lively dialogue and concise language. -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his creative pursuit of true love, goodwill, and humanitarian spirit. As he said by himself : I wrote the tale with all my feelings Thus different times, 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s and different age groups of a revelation. 关键词:安徒生 诗意美 幽默性安徒生童话之诗意美与幽默性伟大的童话作家安徒生(18051875),是一位天才的儿童诗人。他给全世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份非常丰富的、精致的、美味的“精神食粮”童话。相对成人来说,安徒生更爱人类的幼芽天正活泼的孩子们。因为他们涉世不多,单纯、坦率,心灵极少受世俗观念、势力的污染,行动更为自由而不受拘束。所以,安徒生把为孩子们服务看作是“不朽的工作”。这些童话闪耀着孩子们好奇的眼光,激动了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他的童话具有一种魔力,这魔力就是他的童话作品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想象和夸张、幽默和讽刺、特别儿童的幻想和儿童的语言,成了独树一帜的独特的风格。童话,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也是儿童文学最基本最重要的体裁之一,它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童话起源于民间,最初与神话、传说处于同生共体有着密切的联系。童话的发展经历了民间童话和文学童话(或称创作童话)两个历史阶段。而真正体现童话从民间童话到文学童话演进过程的便是童话大师安徒生。她在汲取了丰厚的民间童话的影响之后,安徒生逐渐走上独立创作的道路。海的女儿、丑小鸭、小蔼达的花等作品充分显示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安徒生开创了作家创作童话的历史新纪元,是童话这一文学体裁逐步走向成熟。 安徒生童话是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能够抓住儿童的心灵,体会儿童的思想和感情,运用了儿童的观点和语言表达出来,写成富有儿童的幻想和情趣,并且显示儿童的智慧和创造的作品。虽然寥寥数笔,却写出了儿童所喜悦的心头事。 小蔼达说,“这些花儿在国王的宫里跳起舞来,谁也不干涉它们吗?”“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件事情呀,”学生回答说。“当然啰,有时宫里的管理人在夜间起来了,到这儿守夜。他带着一大把锁匙。可是当这些花儿们一听道锁匙响,它们就静下来,躲到那些长窗帘后面去,只是把头偷偷地伸出来张望。这时候,那个老头儿说:我倒闻到了一股花香啦,可是他找不到一朵花。” 小蔼达的花 作者笔下的这些花儿们,不就正是那些好奇、爱玩的孩子们的写照吗?当孩子们读着这篇童话时,他们惊奇地感觉到这些花就好像是自己,于是他们聚精会神地跟随着花儿们跑进这个童话的境界中去,获得了无比的喜悦。以后他们会好好地爱护花,会多多地认识花的名字,会高高兴兴地栽培花,会站在花的旁边欣赏着,而又幻想着。谁在儿童时代没有过这样类似的幻想呢?安徒生童话本生的戏剧情节,和一些有趣的事物,都是符合儿童的心理状态和动态,为儿童所能体会的。在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中,几乎没有一篇没有幻想的,这当然是一般童话艺术的特点。正如苏联儿童文学女作家奥伊凡年柯所说的:“没有幻想,没有一定成分的魔术,就没有童话。”可是他的幻想,不是断了线的任意飘荡的没有扎根的空想,它具有现实的意义,实在现实的基础上“升华”起来的客观事物的反映。在熟悉儿童的生活了解这平凡生活中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语,才有可能在知觉的基础上常遭一种新的形象,通过文学表现的手法把教育的意义,也就是作品的思想性,铸造在艺术的形象中。读者仿佛喝橘子水似的,肯定有橘子味儿,却嚼不到橘子的渣子,全部成为艺术的喜悦,小读者就这样地陶醉在大作家的艺术成就中。另一种美是安徒生特有的儿童的语言美。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谈到语言精辟地说:“是从心里推敲出来的,而不是从棉絮堆里找出来的”安徒生是一个童话作家,当然也是一个语言艺术家。在他的作品里有无数的夸张和想象的语言,并且也是机智的、幽默讽刺的语言。现在大家就断定她是一位真正的公主了,因为被压在这二十张垫子和二十条鸭绒被下面是一颗豌豆,她居然能够察觉出来,除了真正的公主以外,任何人都不会有这么嫩的皮肤的。 豌豆上的公主这种语言带有很明显的音乐性,带有一种音响效果,表现出语言的音乐性,也加强了语言的表达力,同时也造成了作品的诗的气氛。语言艺术的特点,对孩子们来说,也就是教育艺术的特点,它丰富了儿童的语汇,发展了儿童的语言,培养了儿童语言的才能。安徒生童话时作为孩子们的文学读物,其实也是成人的文学读物。有些作品,孩子们是不能透过艺术的形象去理解它思想的本质的,但是因为它写得那么有趣,也就在孩子们的心里刻下了亲切的印象,过了一定的时期,他们会领悟的。与此同时,我还透过故事穿越时空,欣赏到安徒生童话中的诗意美。故事充满诗情画意,亦不无哲理,这样的既不是以猛烈豪壮击人心扉,也不是以恬静安然取胜于世,更是以深湛的哲学思考见长。它蕴含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细腻而丰富的情感与想象,具有一种几乎是令人无法“抗拒”的强烈的吸引力和温柔的浸透力,水晶般纯净透明而又光彩四射,细雨般清沏甘润而又俯抱广远,潜移默化、不露痕迹地发挥着自己巨大的感染作用。这种美是安徒生式的、具有独特性的诗意美。首先感受到的是作品中高超的艺术形象所表达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人道主义的愿望的理想。海的女儿中小人鱼为了变成人,获得人的爱情,从而换取人的灵魂,毅然抛弃了海宫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勇敢地追求美好的理想。这是一个带有宗教殉难者象征意义的形象,其仁慈善良、纯真无私、忘我利他等可贵精神殊为感人。给人以生命还是给人以死亡,两者之间,小人与选择了给人以生命。她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毁灭让人性放出了夺目的光彩,令人为之惋惜为之唏嘘不已。“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语)。海的女儿的震撼力就是一个优秀悲剧的震撼力。因此,除了爱,还是爱。哪怕是举起了手里的刀,最终还是不由自主地将刀“远远地向浪花里扔去”。她最终没有去杀死王子而选择了毁灭自己。她完全忘了自己的存在,正如她当初毫不犹豫地营救王子的性命一样。她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全部放在了王子身上。这是一种爱,更是一种善的表现。小人鱼因此死而复生。当小人鱼的身体化作泡沫的时候,她的灵魂并没有消失。透过飞动的、美丽的生物,小人鱼看到了船上的白帆和天空中的彩云。这些生物的声音是和谐的音乐,却那么虚无缥缈,人类的耳朵简直没有办法听见,正如地上的眼睛不能看见它们一样。它们没有翅膀,只有凭它们轻飘的形体在空中浮动。“小人鱼觉得自己也获得了它们这样的形体,渐渐地从泡沫中升起来。”安徒生几乎将人乃至人的灵魂放到了一个高不可攀的地位。他不仅仅怀着一个人道主义的忠贞信念,而且还怀着一个十足浪漫主义者的强烈激情,简直是蘸着心中的血和泪在讴歌“人”这样一个宇宙至高无上的万物灵长。丑小鸭中的主人公在苦难中长得起来的丑小鸭,受尽了歧视、排挤、攻击的偌大世界上,似乎没有它咫尺容身之地,世俗的偏见、旧的习惯势力,给它带来了心灵上难以平复的压抑和忧郁感,可是,它对美的热切追求却没有因此泯灭,反而与日俱增。当它寻找到自己长期向往的美丽生物洁白的天鹅时,尽管它推想到,这些天鹅会把自己弄死,“因为我是这样丑陋”,还是毅然“飞翔这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心甘情愿地为“接近”一下这美的化身而付出任何代价。就在它低下头,幸福而凄楚地等待裁决的时候,在清澈的水面上,他看到了自己的倒影,“那再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了,它是一只天鹅!”那些高贵的鸟儿们,“在它周围游泳,用嘴来亲它。”丑小鸭的“美”,不仅被自己发现了,而且终于地道了客观上的承认,它该多么高兴啊!可它却“感到非常难为情。它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怎么办才好。它感到太幸福了,但它一点也不骄傲。” 这是“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这样一颗“好的心”,世世代代,不知感动、激励了多少小读者,在他们心灵发展与成熟的过程中,注入了多少用于追求、趋向完美而善良不傲的珍贵血液。安徒生童话在充分讴歌人的价值的基础上,恳切地关注着人的命运,特别是普通劳动者的命运。安徒生来自丹麦的下层社会,并且一生坎坷,因此他最关注那些和他的鞋匠家庭一样的下层民众,他们的命运、他们的辛酸苦乐。在这些童话中,安徒生描绘和赞颂了劳动者的勤劳、勇敢、善良、诚实的美好心灵,并为他们所承受的不公命运给予深深地同情和鸣不平:他们的勇气和才智丝毫不逊于那些达官贵族(如打火匣中的士兵和小克劳斯),他们的品格远比那些身居高位者高尚和优越(如丑小鸭、皇帝的新装中说真话的孩子),然而他们辛苦劳累一生,确认然得不到温饱,甚至在饥寒潦倒中悲惨地死去。安徒生十分理解和同情那些即使是在贫困的生活中,也怀有种种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和梦想的下层劳动者,但是不公平的命运常常使得他们的梦想象肥皂泡一样一个一个破灭,最后只剩下辛酸回忆和聊以自慰的幻想,就像柳树下的梦中的鞋匠克努得、老单身汉的睡帽中的老单身汉,安徒生对这些人物几乎是蘸着心中的血和泪来描写,因此具有强烈震憾人心的艺术感染力。环境和人物的抒情的诗意美,也体现在他运笔、描写上的浓重的感情色彩中。无论是风景、环境描写,每一行、每一段都浸透着作家的深情切意。其中既有对大自然和祖国的依恋、热爱之情,也有对主人公美好心灵的赞誉之情,更有对那些不幸者的爱怜和关注,对那些残暴者的厌恶和憎恨。诚如我国清代学者黄宗羲所言:“情者可以贯金石,动鬼神。古之人情与物相游而不能舍唯其有之,是以拟之。”安徒生童话中的诗意美,也来自他的诗一般的浓郁的抒情色彩。虽然安徒生童话的选材范围十分广泛,但他的许多童话都是以友谊、爱情作为主义描写对象的。在这些作品中,外在结构的内部几乎都潜隐着一条无形的、成为作品灵魂的感情主线。二站台的童话总数将近十分之一的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作品,都重点突出了孩子的真切、动人的美好感情,尤其突出了他们极为纯洁无瑕的友爱和真挚的怜悯之情。在坚定的锡兵中的单腿锡兵,一经对纸做的“小姐”发生了爱情,就从没有过动摇。在他随纸船流落到下水道里,陷入“一片漆黑”时,涌上脑际的唯一念头就是:“假如那位小姐坐在这条船里的话,就是加倍地黑暗我也不在乎”。从纸船背后到运河里,水“已经淹到士兵的头上了”的时候,他并不畏惧这“没顶之灾”,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位美丽的、娇小的舞蹈家”,生死关头唯一的遗憾是“永远不会再见到她了”。几经周折、回到原处时,锡兵喜出望外,因为他看见“他仍然立在一条腿上”,“也是同样地坚定”。他克制着快要流出的眼泪,虽然他们“没有说一句话,”但是在默默地相望中却蕴藏着真挚、热烈的千言万语。锡兵被扔进了火炉,仍未失其本色,最终化成了“一颗小小的锡心”。“坚定的锡兵”,是以其“坚定”而博得赞赏的,但在这“坚定”之中,除了屡遭磨难,却依然“紧紧地扛着他的毛瑟枪”,绝不软弱萎缩这个含义以外,也包括着他在爱情上的坚定不移。安徒生的这些用最朴素的语言传达着内在的抒情意味。而他开凿的正是人类感情矿藏中极为珍贵而光泽闪烁的素质。丑小鸭那段著名的开头是众口皆碑的:“乡下真是非常美丽。那时正好是夏天,黄澄澄的小麦,绿油油的燕麦,成堆的干草、鹳鸟用它又长有红的腿子在散着步,罗嗦地讲着埃及话。这是它从妈妈那儿学到的一种语言。田野和牧场的周围有些大森林,森林里有些很深地池塘。的确,乡间是非常美丽的。太阳光正照着一幢老式的房子,它周围留着几条很深的小溪。从墙角那儿一直到水里,全盖满了牛蒡的大叶子。”这一切不但反映了安徒生对大自然的敏感与热爱,而且为小鸭子们的出生作了诗意化的景物铺垫,欣喜之情跃然纸上。那美不胜收的感染力充溢于字里行间。这多少与他的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关。安徒生1805年生于丹麦中部的富恩岛上,家境非常贫苦,父亲是个鞋匠去世得早,母亲靠给人帮工为生,勉强糊口。他的童年没有机会上学,是十分孤独的。但他酷爱艺术,而且还想当一个歌唱家或演员,所以在十四岁时就离开了那个小岛,到艺术家汇集的文化中心哥本哈根去,开始他的“人生奋斗”。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打动了许多艺术家的心。他们帮助他学习文化,给他找机会上学,在1928年进入哥本哈根大学深造。但是他毕竟年龄大了而且一直在饥饿和贫困中挣扎,他的体质也变得孱弱了,不适合从事表演艺术,他开始了写作。他把所有内心的感受以诗、小说、戏剧等形式展现出来。特别是他的童话,每一部都可以寻找他的影子,在安徒生传中这样写道:“我可是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了,你要知道,我要争取未来的一代!”这便是安徒生内心深处真实的自己,也是他创作童话最朴实的心声。用童话的影子来教育下一代,但是,他的童话教育了几十代呀!安徒生的童话有种特有的幽默风格,这种幽默往往若隐若现在字里行间,渗透在对话和场景之中,一点也不尖锐、突兀或刻薄,而是闪烁着温和、机智的光泽,令读到它的人心中荡起一片快活的涟漪,嘴边浮现一个会心的微笑。正是这种温和的幽默,形成安徒生童话所特有的温馨快活的魅力。“唔,情形怎样?”一只来拜访她的老鸭子问。“这个蛋费的时间真久!”坐着的母鸭说。“它老是部裂开。请你看看别的吧。他们真是一些最逗人爱的小鸭儿!都像他们的爸爸这个坏东西从来没有来看过我一次!” 丑小鸭“那儿是鸭子的小宝宝在游泳吗?”那几只小麻雀一看到水上浮着的羽毛,就这样问。“你们要问问题,就应该问得聪明一点!”麻雀妈妈说。 邻居们除此之外,语言的幽默感也是构成安徒生童话幽默的风格。这种幽默感往往活跃了整个作品的气氛,十分富有感染力。那种煞有介事的幽默令人忍俊不住。有时候这种幽默的语气与内涵的哲理相结合,往往会形成某种格言化的效果。你大概知道,在中国,皇帝是一个中国人;他周围的人也是中国人。 夜莺安徒生常常运用这种他的温柔的幽默作武器,来含蓄地解剖和讽刺丹麦社会的一些达官权贵、文坛小人、暴发户等等,讽刺他们的愚蠢、虚伪、骄横或奢侈。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喜剧形象是“内在的空虚和无意义以假装有内容和现实意义的外表来掩盖自己”,而喜剧正是用幽默的剖刀轻松而巧妙地划开这层伪装。“喜剧只限于使本来不值什么的,虚伪的,自相矛盾的现象归于自我毁灭”(黑格尔)安徒生童话的喜剧性也不乏讽刺与嘲弄,但更多地表现为幽默。由于安徒生趋于温和的性格与对小读者的责任感,正像他在处理死亡一样,竭力不使自己的讽刺与嘲弄给小读者以强烈的刺激。即使是对极恶劣的丑人、丑事的揭露也很少用义正言辞的声讨和大喊大叫的控诉。而是尽多地采用孩子式的戏谑。他仿佛是先置反面人物与舞台正中,让他自身进行丑恶的自我暴露,同时在情节的展开中投去智慧和轻松的讥讽。围观的人,则通过反面人物的自我表演由表及里地认清其狂妄、愚蠢或反动的本质。皇帝的新装便是典型的代表作品。两个犹如从天外飞来的骗子,只靠巧言美语就使一个皇帝及其文武百官丑态百出,原形毕露。可真是再滑稽不过的人间丑剧!在这片讽刺的童话中,安徒生把这个最高的反动统治者从壁垒森严的宫殿一直拉到喧闹的大街上,并未进行“砍头示众”之类的血淋淋的处理,只是让他以自己的行动将其丑恶本质公之于众,使人啼笑皆非的旁观中,得出认识上的结论:这样的统治者必须打倒,而且也必然会灭亡。安徒生不仅用一系列极度夸张的细节是喜剧性随着情节的展开不断加强,而且用“任何不积极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奠定了整个喜剧得以展开的基础。最后,当人们眼睁睁地看着骗局并任其发展的时候,是一个孩子喊出:“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这是诚实者的声音,纯洁、正义的声音。它直接了当地戳穿了事实的假象,夹道观看的老百姓也都随之说出:“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到此,童话理应结束了,但安徒生的喜剧性幽默的深刻之处,正在于并未使故事在真相大白后嘎然而止。他还要把笔探得更深,让那个可怜的皇帝,即使在天日昭昭之下也要按着其本质发展,达到其最终的必然性。在“似乎觉得老百姓的话是真的”的疑惑中,皇帝依然想着“我必须把这个游行大典举行完毕。”于是,“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个并不存在的后裙”。这最后一笔,其锋利程度是一针见血的。正是这一笔,使得作品的揭露达到了一个新的质的高度。如果说过过去皇帝是处在受骗和自欺欺人的迷雾中,那么,现在皇帝既不是在完全的受骗中,也不是在真的自欺中,而是在醒悟之中。但仅仅是为了虚伪的尊严,仍不顾活生生的事实,在空幻的自慰中向最彻底的自我暴露走去。这个结尾,恰到好处。它在皇帝外表的傲慢、威严与内心的空虚、荒诞的对比中,把戏剧性推向了高潮。它不仅暴露了皇帝所代表的反动统治者的丑恶本质,而且表明了皇帝身上还颇有点“精神胜利法”的味道。但这又与阿Q精神胜利法有着根本的区别。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在喜剧的形式中潜藏着极深沉的悲剧性,悲剧才是阿Q喜剧性格的实质。而皇帝的“精神胜利法”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本质上都是喜剧性的。这在反动统治阶级中是代表性的。这更是一种“性格喜剧”。幽默是安徒生的一种风格,在他的歌颂性作品中也有含有幽默感。这种幽默不一定引人哗然大笑,但却使人感到其中的一种味道,令人沉思、回味。在讽刺性作品中幽默感最突出,也最鲜明。但因讽刺对象不同,处理的方法也不同,幽默中所含的味道也不尽相同。对反动人物的讽刺包含着无形的嘲弄,而且常常给以极可耻又可笑的下场;对贫苦人的讽刺和结局的处理则体现了一定的分寸感。讽刺大克劳斯的“人为财死”的人生哲学的同时,对小克劳斯的以诈骗为荣的思想也未给予肯定,但两者的结局是截然不同的。大克劳斯为几头牛自愿丧生,小克劳斯则胜利地活下来。 “我们既然嘲笑了丑,就比它高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论文选)安徒生正是运用了这种高明。他以一个穷人儿子的智慧和优越感所形成的幽默,嘲弄和讽刺了那些所谓“高贵”的上层人物,而且也以此无情地嘲弄和讽刺了由于他们的腐朽昏聩、荒淫奢侈、胡作非为所导致的种种恶劣的社会风气。讽刺、嘲弄在一定情况下,比义正言辞的判断更为有利,更为意味深长。他能巧妙地把严肃的思想内容,用轻松的幽默地形式加以表达,在滑稽或诙谐的气氛中,完成对反面、落后的现象的揭露和批判,使读者在开朗的笑声中感到精神上的精华,或在会意地回味中得到心灵的启迪。安徒生的童话的另一个现实意义,就是他的“童味”,满足了儿童的想象的需求。在他童话里,鸟兽虫鱼、花草树木、风雨雷电都跟人类有感情,有行动,会说话,甚至本领神通广大。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幻想与环境融化的“意境”。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的“想往童年的梦想”,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安徒生童话最具有这种幻想与环境融化的“意境”的童话当数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在具体描写女孩所处的非人环境和她极端贫困的家境,而随之让小朋友不知不觉幻入了一次又一次的“幸福”的意境之中,使我们暂时忘记女孩的痛苦,顿入了“天堂”的坦途。火柴,是通往“天堂”的宝物,作者为我们把女孩需求的心理层次给我们展示出来。幻想中,渐次出现温暖的火炉、插刀的烤鹅、当美的幻境弄得小朋友迷迷糊糊时,一下幻想,一下幻灭,现实与幻想的对比,使人不禁为剥削社会中的悲惨命运的儿童惋惜是啊,人类的童年童年的人类,最美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