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二单元第8课方山子传.pptx_第1页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二单元第8课方山子传.pptx_第2页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二单元第8课方山子传.pptx_第3页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二单元第8课方山子传.pptx_第4页
粤教版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二单元第8课方山子传.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方山子传 第二单元人物传记 文本导学 学后自评 内容索引 文本导学 1 一词多义 基础整合 1 谓 因谓之方山子 自谓一世豪士 2 而 俯而不答 使骑逐而射之 方屋而高 3 之 而岂山中之人哉 余既耸然异之 故为之说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叫 称呼 动词 认为 动词 连词 表承接 连词 表修饰 连词 表并列 的 结构助词 他 代词 这 指示代词 2 词类活用 1 余既耸然异之 2 见方山子从两骑 3 岁得帛千匹 3 文言句式 1 方山子 光 黄间隐人也 2 何为而在此 3 呼余宿其家 意动用法 认为 很奇怪 使动用法 使 跟从 名词作状语 每年 判断句 也 宾语前置句 何为 即 为何 省略句 呼余宿 于 其家 4 翻译下列句子 1 环堵萧然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译文 2 皆弃不取 独来穷山中 此岂无得而然哉 译文 他家四壁萧然无一物 但他的妻子 儿女及奴婢都带着自足的神色 注意 而 和 妻子 的对译 但 他都舍弃不取 独独到这荒僻的山里隐居 这难道是无缘无故而能如此的呢 注意 穷 的对译和反问语气的翻译 整体感知 一 结构图解 异 1 少年侠义 晚年隐逸2 安于贫困 乐于隐逸3 少年意气 精悍犹存4 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5 光 黄异人 傥见之与 二 中心主旨 本文为方山子立传 抓住方山子异于常人的特点 写他少年的意气风发和晚年的闲适安贫 突出了方山子特立独行的个性 同时流露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重点突破 1 第二 三段以今昔两次邂逅作对比 指出方山子并非寻常的隐逸之辈 两次邂逅所见有何不同 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答案第二段写道 方山子亦矍然 问余所以至此者 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 仰而笑 呼余宿其家 这一次邂逅 表现了方山子对于黑暗腐败的世道的熟悉 因为他是过来人 所以见怪不怪 又极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 同情以及对打击诬蔑苏轼的那些奸邪小人的蔑视 第三段写道 见方山子从两骑 挟二矢 游西山 鹊起于前 使骑逐而射之 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 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自谓一世豪士 这一次邂逅 表现了方山子少年时的豪侠之气 真是豪气冲天 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与第二次邂逅所见深谙时世的方山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答案 2 作者为方山子写传出于什么动机 请结合作者的遭遇回答 答案 答案作者选择某人作为传主 一定是对方的身上有着某些令他特别感兴趣的东西 方山子弃荣利功名而自甘淡泊贫贱的行为 对大难不死的苏轼有不少的触动 作者结合自己当时被贬黄州的处境 于文字之外 又寓有自己之情 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 写方山子未尝不是悲叹自己的遭遇 本文可以说是作者被贬黄州时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学后自评 基础达标 1 下列各句中 加颜色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B 环堵萧然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C 问余所以至此者D 精悍之色 犹见于眉间 解析A项遗像 古义 流传下来的样子 今义 死者生前的相片或画像 B项妻子 古义 妻子儿女 今义 男女两人结婚后 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C项所以 古义 的原因 今义 因果连词 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 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2 下列各句的 过 与 裘马过世家 中的 过 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余谪居于黄 过岐亭B 一日 大母过余C 我腾跃而上 不过数刃而下D 是谁之过与 解析C项为 超过 与例句相同 A项为 经过 B项为 看望 D项为 过错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3 与 因谓之方山子 中的 因 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B 因利乘便C 因遗策D 因河为池 答案 解析 解析A项与例句均为 于是 因此 连词 B项趁着 介词 C项沿袭 遵循 动词 D项凭借 介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4 下列各句中 而 字表承接关系的一项是A 环堵萧然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B 方屋而高C 而岂山中之人哉D 使骑逐而射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答案 解析 解析A项表转折 B项表并列 C项表转折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阅读达标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 完成5 9题 方山子 光 黄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 郭解为人 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 折节读书 欲以此驰骋当世 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 黄间 曰岐亭 庵居蔬食 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 毁冠服 徒步往来山中 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 方屋而高 曰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因谓之方山子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余谪居于黄 过岐亭 适见焉 曰 呜呼 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 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 问余所以至此者 余告之故 俯而不答 仰而笑 呼余宿其家 环堵萧然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 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 余在岐下 见方山子从两骑 挟二矢 游西山 鹊起于前 使骑逐而射之 不获 方山子怒马独出 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 精悍之色 犹见于眉间 而岂山中之人哉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 当得官 使从事于其间 今已显闻 而其家在洛阳 园宅壮丽 与公侯等 河北有田 岁得帛千匹 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 独来穷山中 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 黄间多异人 往往阳狂垢污 不可得而见 方山子傥见之与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5 下列各句中 加颜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闾里之侠皆宗之宗 尊崇 敬仰B 往往阳狂垢污阳 表面C 园宅壮丽 与公侯等等 等同D 余谪居于黄谪 贬官 解析阳 同 佯 假装 答案 解析 15 6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颜色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答案 解析 解析A项都是连词 表顺承 B项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代词 这样 C项介词 在 介词 比 D项代词 他的 副词 大概 表推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B 余既耸然异之他植者则不然 C 晚乃遁于光 黄间谪戍之众 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 呼余宿其家其皆出于此乎 使骑逐而射之非生而习水事者 A 15 7 方山子的一生可以用 侠 隐 两个字来归纳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 均能表现其 侠 的一组是 闾里之侠皆宗之 弃车马 毁冠服 徒步往来山中 从两骑 挟二矢 游西山 怒马独出 一发得之 精悍之色 犹见于眉间 皆弃不取 独来穷山中A B C D 解析 表现的是方山子的 隐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 好的文章表意 常采用暗示的手法 如本文中 俯而不答 仰而笑 写的是陈慥有无限感慨 可是没有明说 留给读者自己去体会 这样写 留有余地 表现力却更强 B 文章最后写 光 黄间多异人 而自己却 不可得而见 于是推测方山子或许可以看到他们 从这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将方山子归于 异人 一类 C 本文与一般的传记不同 不是以陈慥的经历为线索 而是以自己的观感为线索 这样写 内容就显得更真实 更富于情趣 D 文中描写陈慥的语句 简洁而生动 能够使读者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答案 解析 15 解析文章最后一段是宕开一笔 由叙光 黄间多异人以暗示方山子也是异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稍壮 折节读书 欲以此驰骋当世 然终不遇 译文 2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自谓一世豪士 译文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逐渐长大成人后 就一改往昔所为专心读书 希望通过读书施展自己的抱负 但始终没有得到朝廷赏识重用的机会 于是与我在马上谈论军事及古往今来的成败得失 自认为是当世的豪杰 志士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文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 13题 杜牧 字牧之 京兆人也 善属文 初未第 来东都 时主司侍郎为崔郾 太学博士吴武陵进谒曰 侍郎以峻德伟望 为明君选才 仆敢不薄施尘露 注 向偶见文士十数辈 扬眉扺掌 共读一卷文书 览之 乃进士杜牧 阿房宫赋 其人 王佐才也 因出卷朗诵之 郾大加赏 曰 请公与状头 郾曰 已得人矣 曰 不得 即请第五人 更否 则请以赋见还 辞容激厉 郾曰 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节 然敬依所教 不敢易也 后又举贤良方正科 沈传师表为江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西团练府巡官 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 拜侍御史 累迁左补阙 历黄 池 睦三州刺史 后迁中书舍人 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 诗情豪迈 语率惊人 识者以拟杜甫 故呼 大杜 小杜 以别之 选自 唐才子传 杜牧 注薄施尘露 效微薄之力 尘露 比喻微小的贡献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A 牧刚直有奇 节敢论列大事指陈 利病尤切 卒年五十 临死自写墓志 B 牧刚直有奇节 敢论列大事 指陈利病尤切 卒年五十 临死自写墓志 C 牧刚直有奇 节敢论列大事 指陈利病尤切 卒年五十 临死自写墓志 D 牧刚直有奇节 敢论列大事指陈 利病尤切 卒年五十 临死自写墓志 解析原文标点为 牧刚直有奇节 敢论列大事 指陈利病尤切 卒年五十 临死自写墓志 答案 解析 15 11 下列对文中加颜色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未第 指应科举考试未中榜 及第 则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 故名 B 太学 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C 侍郎 是汉代的官名 地位次于尚书 进士 指唐代凡参加礼部考试者 D 拜 指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迁 指调动官职 一般指贬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答案 解析 解析 迁 一般指升官 左迁 为贬官 15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杜牧当初在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没有考中 只好流落到东都 B 主司侍郎崔郾和太学博士吴武陵发现了杜牧的才华 一起推荐了他 让他参加了贤良方正科考试 C 杜牧因政绩突出 多次升迁 曾担任三个州的刺史 D 杜牧因其诗情豪迈 语言直率惊人 和杜甫的风格相似 被后人称为 小杜 解析 一起推荐了他 理解不对 是吴武陵向崔郾推荐了杜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答案 解析 15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时主司侍郎为崔郾 译文 2 其人 王佐才也 译文 3 识者以拟杜甫 译文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参考译文 当时主司侍郎是崔郾 这个人有辅佐君王的才能 认识他的人都把他比作杜甫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参考译文 杜牧 字牧之 是京兆人 善于写文章 开始时参加科举考试未中 流落到了东都 当时主司侍郎是崔郾 太学博士吴武陵向崔郾推荐说 您因为德高望重 替明君选才 我怎敢不尽力 为您 做点贡献啊 前几日偶尔见到十几个文士 一边扬起眉毛微笑 一边拍掌称快 共同阅读一卷文章 我看后 原来是进士杜牧写的 阿房宫赋 这个人有辅佐君王的才能 吴武陵 趁机拿出文章朗诵起来 崔郾大加赞赏 吴武陵 说 请您给他第一名 崔郾说 已经有别人了 吴武陵 说 不行 就给第五名 还不行的话 就把赋还给我 言辞激动面容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严肃 崔郾说 许多人都说杜牧行为自由 不拘细节 然而我尊重你的建议 不敢再改了 后来又把杜牧举荐到贤良方正科参加考试 沈传师上表请求让杜牧担任江西团练府巡官 又担任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 升迁为侍御史 多次升迁为左补阙 曾担任黄 池 睦三州刺史 后来升中书舍人 杜牧刚直有奇节 敢议论国家大事 指陈利弊特别中肯 死时五十岁 死前为自己撰写墓志铭 还焚烧了所写的许多文章 他诗情豪迈 语言率直惊人 认识他的人都把他比作杜甫 故称 大杜 小杜 来区别他们 15 2017 全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4 17题 许将字冲元 福州闽人 举进士第一 神宗召对 除集贤校理 同知礼院 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 遣使请代地 岁聘之使不敢行 以命将 将入对曰 臣备位侍从 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 不有以折之 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 居人跨屋栋聚观 曰 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 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 禧果以代州为问 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 界渠未定 顾和好体重 吾且往大国分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真题回放 15 矣 将曰 此事 申饬边臣岂不可 何以使为 禧惭不能对 归报 神宗善之 明年 知秦州 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 吏籍为盗者系狱 将曰 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 自是民无一人犯法 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 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 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 将虽弗禁 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 治兵有制 名虽不同 从而横之 方而圆之 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 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 将立具上之 明日 访枢臣 不能对也 绍圣初 入为吏部尚书 章惇为相 与蔡卞同肆罗织 贬谪元祐诸臣 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 对曰 发人之墓 非盛德事 知颍昌府 移大名 在大名六年 数告老 召为佑神观使 政和初 卒 年七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 谥曰文定 节选自 宋史 许将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1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A 初 选人调拟 先南曹 次考功 综核无法 吏得缘文为奸选者 又不得诉长吏 将奏罢南曹 辟公舍以待来诉者 士无留难 B 初选人调拟 先南曹 次考功 综核无法 吏得缘文为奸选者 又不得诉长吏 将奏罢南曹 辟公舍以待来诉者 士无留难 C 初选人调拟 先南曹 次考功 综核无法 吏得缘文为奸 选者又不得诉长吏 将奏罢南曹 辟公舍以待来诉者 士无留难 D 初 选人调拟 先南曹 次考功 综核无法 吏得缘文为奸 选者又不得诉长吏 将奏罢南曹 辟公舍以待来诉者 士无留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答案 解析 15 解析 初 为时间副词 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 因此应在其后断开 据此排除B C两项 又不得诉长吏 的主语为 选者 意思是 被选调的人又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 因此 选者又不得诉长吏 中间不能断开 据此排除A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先读佳作 再悟亮点 15 下列对文中加颜色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A 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 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 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 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 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 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 他们不仅职位很高 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D 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 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先读佳作 再悟亮点 解析 不仅职位很高 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说法不准确 皇帝近侍的职位一般都不高 很多都是宦官 对帝王的影响也不一定很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先读佳作 再悟亮点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许将初至北境 尽灭契丹威风 他入仕不久 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 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 蓄意挑衅 他坚决予以反击 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B 许将善于治理 境内牢狱皆空 他在郓州任上 因治理得法 当地没有犯法之人 当地士人爱好议论官政 他未加禁止 而是宽松应对 此俗自然止息 C 许将任职兵部 熟悉兵部事务 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 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 才能做到万众犹如一人 神宗问及兵马之数 他也能作出回答 D 许将秉持公正 反对无德之举 其时司马光已去世 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 当皇上征询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 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答案 解析 15 先读佳作 再悟亮点 解析A项曲解文意 无中生有 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 错误 文中有 及至北境 的表述 许将是到契丹境内与之谈判 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错误 原文没有提到这一信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先读佳作 再悟亮点 1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将曰 此事 申饬边臣岂不可 何以使为 禧惭不能对 译文 2 章惇为相 与蔡卞同肆罗织 贬谪元祐诸臣 奏发司马光墓 译文 参考译文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16 17 许将说 这件事 指示边地官员办理不就行了 为什么还要出使呢 萧禧羞惭不能回答 章惇担任宰相 和蔡卞一起恣意罗织罪名 贬斥元祐旧臣 奏请开挖司马光坟墓 15 先读佳作 再悟亮点 解析涉及一词多义 固定句式 宾语前置等 1 申饬 饬令 指示 何以 为 是表示疑问的固定句式 其中 何以 为宾语前置 为 是语气词 惭 羞惭 2 肆 肆意而行 罗织 虚构罪名 进行诬陷 发 后面的宾语为 司马光墓 结合语境 可以确定其释义应为 打开 可意译为 开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5 参考译文 许将字冲元 福州闽县人 考中进士第一名 宋神宗召许将进宫回答问题 任集贤校理 同知礼院 编修中书条例 当初 选拔调动人才 先要经过南曹 其次是考核政绩 综合考查时没有法规 官吏得以改动文书做奸邪的事 被选调的人又不能向上级官吏诉说 许将上奏撤销南曹 开放官舍用来接待前来上诉的人 士人没有无理阻挠刁难的 契丹发兵二十万逼近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