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与分享案例.doc_第1页
参与与分享案例.doc_第2页
参与与分享案例.doc_第3页
参与与分享案例.doc_第4页
参与与分享案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生物实验室管理”的参与分享式教学摘要本文通过在中学生物实验室的管理一节课中实践参与分享式的教学模式,呈现了该模式的实施程序、实施环境,生成了中学生物实验室管理的本地课程。完成了教学任务,并对该教学模式在达成教学目标(即解决教学问题)中所起的教学效果做了初步的评价。关键词:中学生物实验室的管理 参与分享教学模式 头脑风暴1.教学背景:1.1课的性质:师资培训课。1.2教师:具有参与-分享教学模式方法的培训经历,具备相关的教学理论与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1.3培训对象(学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教学工作经历及管理经验,首次接触该教学模式,缺乏完整与系统的生物实验室的管理知识。1.4学生人数32人。 2.教学指导思想(目的):2.1通过此案例掌握该教学方法。2.2通过该教学方法解决该问题。2.3对该教法及过程进行客观的评价。3.教学重点:生成中学生物实验室的管理的本地课程。4.教学难点:本教学方法的各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的有序体现。5.教学程序:5.1材料、工具的准备:彩笔,铅画纸,双面胶等。5.2教学方法简介:5.2.1概念:参与分享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创设特定的情景,引导参与者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点,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思想,达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提高。5.2.2操作步骤及程序:情感沟通头脑风暴小组交流全班研讨小结评价。5.2.3要点解释:头脑风暴是指通过开放式的讨论,充分开掘每个人的潜能和智慧,提出对各种各样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案。5.3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5.3.1要解决的问题:中学生物实验室的管理。5.3.2问题分解:A.生物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建设; B.生物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C.生物实验药品的管理;D.生物标本的养护与管理。5.3.3得出结论:中学生物实验室的管理办法。5.3.4观察、体会教学步骤、模式及目标的实现过程。5.4教学步骤:5.4.1分组(按座分,主要考虑男女比例):将全体人员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34人。5.4.2情感沟通: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介绍,互相接纳。创设小组成员之间、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的情景。5.4.3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小组就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小组推选一人负责并做记录。要求每个成员积极发言,全员参与。5.4.4小组交流:每个小组选一人在班上陈述本组的讨论要点与结果。5.4.5重新分组或交换讨论问题进行下一轮讨论、交流。5.4.6合并为4个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然后交流。5.4.7最后合并为两个大组,每组讨论两个问题,交互讨论两次后全班交流5.4.8得出结论:将第(7)步中讨论的结果(每个问题两个结果)贴在黑板上,要求每个学生归纳总结出结论。5.4.9展示教学(讨论)结果(结论):随机抽取23名学生的结论在全班宣读。5.4.10对结论做简单的发展性评价(下表是某一学生对讨论的总结即教学结论):教师应客观的指出结论的不足及需进一步完善之处。5.4.11师生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要求学员每人写一份书面总结)。5.5教学时数:4课时(每课时45分钟)。6.教学体会:6.1关于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本教法的要义及具体程序,并能在教学中熟练地运用,要有较强的控制教学活动的能力。6.2关于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与所讨论问题相关的知识。6.3关于教学活动:6.3.1教师的活动:教师要做到教学材料的准备,及时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解释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程序要点,调控教学过程等。6.3.2学生的活动:学生要领会教学程序及方法要点,对问题积极思考并参与讨论,全面客观地记录并及时总结发言。6.3.3师生的活动:明确教学目的,实施教学步骤,得出结论,评价结论,评价教学。6.4关于教学过程的调控:教师应对以下问题做出恰当的处理。6.4.1教学时间的分配(对某个问题讨论所持续的时间)。6.4.2问题讨论的方向以及所涉及的深度、广度。6.4.3小组成员参与讨论的普遍性与积极性。6.4.4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即问题的解决程度。6.4.5结论的形成方式,即对全班讨论的最后结果进行展示并作为结论记录下来。7.教学评价:7.1教师评价:优点:*变知识的记忆过程为知识的生成过程(从结果表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知识不断的被丰富完善的过程)。*学生全员参与共同分享学习成果。也体会到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乐趣与真正含义。 *师生们真正体验到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缺点:*教学时间难以控制,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较难把握。*不便在学生完全未知的领域开展教学。*要求班级人数不能过多.*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控制教学活动的能力。建议:该教学方法在解决观念的形成、知识的系统梳理、经验方法的组织概括、校本课程的生成等教学问题方面能收到无法替代的效果,教师应针对适宜的教学内容适时选用。7.2学生评价:*该教学模式使我们耳目一新,感觉到很新颖,而且通过本节课的具体实践感觉到的确能有效地解决有关教学问题,掌握它很有必要。*在情感交流时,应适当多给点时间,通过学生们自我介绍,对创设一个大家人人愿意互相交流的情景非常有利。*在小组讨论交流时,同学们认真思考,踊跃发言,互相启发,解决问题效果好。但要克服有些人因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方法等非常保守而不提出来得以交流,同时经过多轮讨论后,要克服有些学生新鲜感过后讨论不积极甚至不专心的现象。*对我们一个班有70到80多学生的班级来讲实施该教学模式需要恰当的设计才行。8、附课堂讨论结果:主要参考文献:1. 余文森.2003,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4(279):53-58.2. 阳泽.2003,论新课程引发的教学控制问题J.教学研究.4:79-83.3.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2001,更新培训观念 变革培训模式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课 堂 讨 论 结 果 附 表第一轮讨论结果第二轮讨论结果(第三、第四、第五轮讨论结果略)第六轮讨论结果(结论)实验室规章制度建设第一组1.重视实验操作,遵守实验规则.2.实验必须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有序的进行,不大声喧哗,乱转乱摸.3.实验室管理员和任课教师密切配合,提前准备好实验课。4.对实验药品、器材要严格管理,按要求摆放,不得无故损坏或私自外借.5.对实验设备要勤检查,勤修理,勤登记,做到防毒、防水、防事故,摆放整齐,帐物相附.6.整个工作要做到长远计划,短期安排,使用不浪费,损坏器材要照价赔偿,以保证生物实验课的正常进行.7.保持生物室整洁规范,努力提高生物实验课的开出率.第四组1.学生进入实验室要安静,按组坐在实验台前.2.实验开始后,学生按要求认真实验,不准乱转,大声喧哗.3.学生不准顺便乱摸、乱动与本实验无关的药品仪器,不得拿走任何药品仪器.4.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珍惜药品,爱护仪器,实验完毕后药品放回原处,仪器擦洗干净后放回原处.5.实验结束后,每一小组整理好实验台.6.实验结束后,值日生搞好实验室卫生,关锁好门窗后方可离开.1.教师必须和实验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2.进入实验室,要保持安静,不得乱拿乱动实验用品.3.在实验过程中,要珍惜药品,爱护仪器,操作科学、规范.4.实验管理人员要对实验设备定期进行防尘、防锈、防腐、防火等检查工作.5.,教师要指导学生将实验用品、仪器擦洗干净,清理实验台,搞好卫生.6.实验管理人员要对实验设备、用品认真检查,并放回原处,如有损坏,应责成责任人按规定修复和赔偿.第五组1.应全面细致科学化规范化.2.理论与实践想结合,且有利于实际操作.3.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以及团体合作精神.4.规章制度实施应公平、合理、不能因人而异.5.既符合时代要求,又要有创建性、开拓性、前瞻性.第八组1.实验仪器管理(显微镜、玻璃仪器、标本等)要严格按规定操作.2.实验室设备管理.3.学生实验的规章制度.4.贵重仪器的借用及保养.5.实验室卫生制度.6.易腐品的管理.实验仪器设备管理器第二组1.对仪器进行分类摆放.2.精密仪器专门存放.3.帐物相符,领取归还时及时登记.4.定时维护.5.仪器室的安全管理:防火, 防水, 防潮, 防盗.第三组1.仪器分类存放,做到科学合理。(1)显微镜要装在专用境箱,放在干燥的柜架上,使用时轻拿轻放。(2)模型在分类的基础上按形态大小摆放。 2.仪器设备的维护应经常进行,做好防潮、防尘、防锈。3.仪器设备的领用应按制度进行。4.加强仪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防水、防火、防盗。1.仪器要分类存放,科学合理。2.显微镜应擦干净,加锁放置。3.教师领用仪器应填写登记册,归还时要销帐。4.对仪器要定期进行检查,如有损坏,要报告学校主管部门。5.做好仪器室的防水、防盗等安全工作。6.违章操作造成损坏的要赔偿。7.仪器柜(室)内要经常保持干净整洁。第六组1.对仪器设备管理要合理.2.必须爱护保护仪器.3.对仪器的摆放要整齐有序.4.做实验时要轻拿轻放.第七组1.分类存放,如显微镜加锁存放.2.做完实验后,应清洗玻璃仪器.3.实验完毕后,应将贵重玻璃仪器小心放回原处.4.教师借用、归还仪器应做详细记录.5.损坏仪器要赔偿.药品管理第三组1.分类管理,药品标签明确.2.固体,粉末,液态.3.根据药品的化学性质:4.使用频率5.易潮药品应放干燥处.6.实验室必须保持通风干燥.7.及时处理过期药品.8.药品室专门管理.第二组1.分门别类存放药剂药品(1)贴标签,标明名称浓度.(2)用药剂应集中有效(普通特殊).(3)及时处理过期药品,保证实验准确有效.(4)使用频率高的药品、使用频率低的药品2.领用药品(领_用_归还)(1)仔细准确的领用药品.(2)节约药品,不能乱倒药剂药品,用后旋紧瓶盖,防止挥发.(3)将药品放回原位.3.药品室的管理设有通风防火设备.1.分类管理,标签明显,登记造册(1) 根据物理性质,固液分放.(2)根据化学性质,酸碱盐分放.(3)对有毒药品要有明显标记,并加锁存放.(4)挥发性液体要加盖,置于阴凉处.(5)要将使用频率高和使用频率低的药品分开存放.2. 领用药品(1)药品领用要有登记.(2)领取药品要用专门器具.(3)用药品要适量,不浪费.(4)实验结束后,要将药品放回原处.3.药品室管理(1)要保持通风,干燥,防火防盗.(2)及时处理过期药品,及时处理破损容器.(3)及时购置短缺药品.4.药品应有专人负责(1)药品应分类管理,标签明显,字迹清晰.(2)管理人员熟悉每个实验所需药品及用量,做到不浪费药品.第七组1.常用试剂分类存放.2.做实验时要求学生取药品要适量,不可浪费.3.对有毒药品要有明确的标示,以防中毒.4.要用专门的器具取药品,不可乱用其它器具.第六组1.药品应分类管理,标签明显,字迹清晰.2.管理人员熟悉每个实验所需药品及用量,做到不浪费药品.标本管理与维护第四组1.对标本分门别类, 粘贴标签,上架入柜,登记造册,以便教学.2.定期对标本进行防霉、防虫、防腐防火处理,保证标本室的整洁卫生.3.对破损的标本进行修复、增补.4.在给学生进行标本展示时,应做好展前教育,要爱惜标本,不能乱摸,乱碰5.提倡和鼓励师生自制标本.6.对确因教学需而学校没有的标本,要及时报请学校有关部门添置.7.对使用不当造成标本损坏者,要按规章制度责成当事人赔偿.第五组1.对标本分门别类, 粘贴标签,上架入柜,登记造册,方便教学.2.定期对标本进行防霉、防虫、防腐保证标本室的整洁卫生,以延长标本的使用期.3.对破损的标本进行修复、增补、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4.对使用不当造成标本损坏者,要按规章制度责成当事人赔偿.5.对教学需而学校没有的标本要及时报请学校添置.6.提倡和鼓励师生自制标本.1.对标本分门别类, 粘贴标签,上架入柜,登记造册,以便教学。2.定期对标本进行防霉、防虫、防腐处理,保证标本室的通风及卫生。3.对破损的标本要及时进行修复、增补。.4.在给学生进行标本展示时,应做好展前教育,要爱惜标本,不能乱摸、乱碰。5.提倡和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