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爱的永恒.doc_第1页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爱的永恒.doc_第2页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爱的永恒.doc_第3页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爱的永恒.doc_第4页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爱的永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爱的永恒创新单位:怀安县新民小学活动范围:怀安县新民小学背景:学校的德育工作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使广大青少年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是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基础和前提。可是青少年对家乡文化的认知状况却令人堪忧。据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对自己家乡或现居地的文化了解较少,并且老师对家乡文化了解也不是很多,因此家乡文化知识的宣传普及迫在眉睫。勤劳智慧的怀安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怀安文化。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怀安的传统文化具有华夏和游牧民族的双重特征。既有历史的沉积,又有跨地域的交融,充满鲜活的生机和靓丽的色泽,在古老的中华文化中有独特的神韵,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因此,通过家乡文化大搜索活动无疑成为激发青少年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家乡文化大搜索活动,可以使青少年了解家乡的名人、典故、景观、风俗等等,通过这些文化元素的熏陶,使广大青少年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从而热爱祖国。另外,还是丰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举措。共青团作为一个政治性很强的组织,特别要注重党、团、队的组织意识衔接,所以,少先队组织要非常重视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而家乡文化大搜索活动是激发少年儿童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有效载体。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1周年,也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1周年。抓住这一有利契机,让青少年广泛学习和深入挖掘家乡的优秀文化,增强他们对家乡厚重文化底蕴的感知与认同,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积极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和引导青少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进而培养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实践过程:一、立足学校,充分发挥学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1. 深入开展“我爱家乡”教育活动。我校教育引导全校师生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查阅和搜集材料,通过实地参观和参加当地文化活动获取第一手资料。积极开展征文、演讲等活动,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主题队日等载体进行成果展示,充分盘点、展示、宣传、交流家乡文化大搜索的成果,使“家乡文化大搜索”的活动教育理念真正走入学生们的心中。2. 将“家乡文化大搜索”纳入校本课程,由我校的大队辅导员专门授课。我校已把家乡文化大搜索活动纳入了校本课程,让学生定期了解、学习怀安文化的有关知识,尽量带领学生到文化典故发生地现场授课。如我们为了充分认识家乡的爱国将领武士敏时,到他的故居去学习,感受到了那个时代孕育出的杰出人物,是我们家乡人民的骄傲与自豪。讲到家乡特产时,把特产带到学生面前,亲自领略他们的独特之处。我们充分结合本县本校的文化资源,在实施课程时突出了实践性、操作性,使学生对我县的文化脉系有所认识,有所感悟。二、立足家庭,使了解家乡、热爱家建设家乡教育入脑入心1. 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互动活动。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亲子游戏”,同读怀安美诗美文,同览家乡大好风光,并收集整理好相关资料,使得怀安的文化元素入眼、入心、入脑、入情。2. 积极开展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家长带领孩子走进了农村田地、果园、养殖专业户进行参观,体验庄稼、果树、家畜的种、养殖过程,增长农业科技知识;参观了我县的历史文化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深切感受到怀安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果。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扩大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教育的影响面1. 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我们倡导了绿色网络文化,采取技术措施对网络信息进行选择。同时,严格教育并控制本校学生进入网吧,接受不健康信息的侵害,配合有关部门,提高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2. 通过多种途径加大青少年“家乡文化大搜索”活动成果的宣传。我校及时把有关的学习和活动信息通过电视台、教育信息等对家乡文化进行专题报道,传播怀安文化。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家乡文化大搜索”活动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果,使厚重的历史文化更加贴近每一位师生。3. 开展内容丰富的校外实践活动。我们经常带学生到烈士陵园、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家乡名人康世恩家喻户晓,我们便去世恩广场去搞了一个主题队会,通过看康世恩塑像,讲康世恩生平,朗诵世恩颂歌,集体宣誓等一系列的环节,更加了解这位石油赤子的拳拳爱国之情。实施效果:一、阵地长存,宣传有效“爱”的教育,“知”是先导,“行”是关键。古人说:知之深,行之坚。只有建立了真切深刻而又清醒的认识,才能真正落实行之有效的行为,并使之深入下去。对小学生进行了爱的教育,如爱家人、爱师生、爱家乡、爱祖国等行之有效。具体表现在:1. 家乡文化大课堂学生学习有成效我校通过开设课堂的学习,学生们对家乡逐步地了解了,认识了。比如对爱国将领武士敏,从到他的故居学习到他如何成为家乡人民的骄傲与自豪。学生们听、讲、演、行,最终到共同维护家乡的一草一木,到宣传家乡的人文历史。 2. 国旗下讲话系列:国旗下讲话进行了8次,全部是围绕这个内容进行了外延。3. 红领巾广播:学生们能自己搜集和家乡相关的资料,撰写文章,调动起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广泛性。4. 主题活动成果显著,成为家乡文化学习的成果展示平台。如围绕我爱家乡怀安家乡在呼唤等主题开展征文比赛,鼓励学生投稿,并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表彰,以此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另外还比如开展小报、摄影比赛,发动学生搜集家乡现状的相关资料,绘制小报,并张贴在学校宣传栏内。同时开展家乡和我摄影活动,拍摄家乡的照片,让全校师生怀古戒今。收集到的作品达200份。5. 黑板报和校文化长廊适时配合。每班的板报中长期开辟了一个专栏,就是“我可爱的家乡”。我校楼道和墙壁文化中的主角是彩泥作品,这也是我们的校本课程的成果。我们把家乡文化有机融合到了彩泥作品中,这样在张张作品中渗透着学生们满腔的爱家乡爱校园的热情。6. 渗透到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去。现在,学校的礼仪教育、小交警队伍和值周生队伍的建设,都作为了学校和家乡特色的一道风景展示出来,成为家乡文化活动教育成果的一个亮丽续曲。通过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青少年教育方面最可行、也最能引起共鸣的方式。因此,我校在深入开展“家乡文化大搜索”活动中,组织学生广泛搜索和深入挖掘家乡的优秀文化,把“家乡文化大搜索”活动融入到纪念建国建队61周年的辉煌成就里,展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好前景中来,成为教育和引导学生了解怀安、热爱怀安、建设怀安的重要方式之一。案例背景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可现在经常听到人们说现在的孩子缺乏爱心,在家里如此,在学校更是如此。确实,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们的“无私奉献”,纵容滋长了孩子的自私任性,只知获取,不懂给予,接受他人的帮助理所当然,对于别人的困难更多的是漠不关心,甚至是幸灾乐祸。“仁者爱人”,这是先哲的教导,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在如今社会情感关系出现风化的情况下,更有必要提倡和继承。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的教育应当是整个德育的主旋律。”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负起的责任。案例描述一天我刚到学校,孩子们正在校园里玩耍。忽然从我身边跑过一个孩子,边跑边捂着嘴,但是只听得一声“哗”,一阵腐臭味散发开来,原来这名学生呕吐了。只见其他学生们纷纷捂起了鼻子,同时一阵骚动,靠得近的学生跑开了,避得远远的,周围的学生有的嘲笑,有的起哄。我问:“有哪位同学能帮助他一下,将脏物清扫掉。”没有一位同学动手,甚至也赶紧低下了头,躲避我的视线。张某自己强撑着站起了身,一边清理污物,一边不停地流泪。我清楚地知道他为什么哭了,不仅是因为身上脏了,也不是因为不舒服,而是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其他同学没有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反而是冷嘲热讽、躲而远之。一股愤怒之火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我不明白同在一个校园里,为什么自己的同学遇到困难了,大家都无动于衷,一点爱心都没有呢?见到这种情况,我走到同学身边,边同他一起清扫污物边询问他的班级和姓名,才知道他姓张。渐渐的,周围的同学安静了下来,有的同学拿出了纸巾递给张某,有的同学主动拿起了簸箕,还有的同学递上了自己的饮用水虽然同学们都修正了自己原先的行为,我还是为此又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对全校同学展开了教育。我从各方面给孩子举例子,让他们知道,“人之初,性本善”,一个有爱心的人才是合格的人,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及时的给予他们帮助,而不是冷嘲热讽。这件小意外耗费了我整整一节课的时间,结束时我很明显地从孩子们的眼里看出了他们的悔恨,看出了他们的决心,他们已经意识到应该关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虽然升旗仪式上我的话多了,也占用了其他老师的上课时间,但我觉得这节课所取得的教育效果却是意外的收获。因为,爱心的种子正在孩子们的心中萌芽。案例反思这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会遇到的意外,并且每一位老师都会作出同样的处理方法。但我想,我们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的第一步首先就是我们自己要成为有爱心的人。“身正为范”,教师的榜样示范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暗示。读者上有篇文章,说一位教师在给学生上雪这节语言课时,有学生提议:为什么不到外面去看看雪呢?老师领着孩子们到外面去玩,还堆了一个大大的雪人。走的时候,老师说:“雪人太冷了,给他戴顶帽子。”说完,老师把自己的帽子戴在了雪人的头上。这下可好,孩子们纷纷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给老师戴。事隔多年,本文作者,也就是这个老师的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慨:“许多年了,老师的那顶帽子在我的心里,永远闪耀着温馨的色彩。由此,我对人生充满了爱意。”这件事例不正说明教师的示范作用比起空洞死板的说教更有效吗?这种教育方法不正是实施“爱的教育”的有效途径吗?其次,我们还要善于从小事入手,抓住教育的时机,及时引导。我们的学生在一年级入队时就宣誓“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是一个高层次的大的德育目标。在学生眼中,它是抽象的概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勿以善小而不为”,不管热爱什么,首先要热爱周围的人父母、兄妹、邻居、老师、同学、旅途上偶然相识的伙伴、路上每一个普通的市民,要热爱周围的环境教室、校园、家乡的山水、所在的城市街道、自己的宿舍大楼。如果学生对这一切都没有感情,那么,爱国之心又从何而来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对别人的痛苦麻木不仁、甚至幸灾乐祸的学生,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我们共产主义的理想吗?因此,我认为,要实现“爱的教育”,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从一个个小的德育目标开始,让学生爱自己身边的一草一木,爱自己身边的家人、爱自己身边的同学,通过一个个具体细微的小事,不断的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这比单纯的给学生讲一些做人的大道理,要管用的多。爱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爱的教育”的重要性。“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个“只要”,听起来似乎是最低的条件,其实是个极高的标准。人人懂得献出一点爱,不是一天之间幡然醒悟的,需要靠长久的教化,特别是在幼小的心灵早早播下爱的种子。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从细微处入手,通过言传身教将“爱的教育”有效实施,这样才不愧我们“灵魂工程师”的称号,从而使爱的事实扩散开来,成为永恒的主题。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申 报 表申 报 单 位 怀安县新民街小学项 目 名 称 我可爱的家乡怀安项目 带 头人 郭成万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委 河北省教育厅制2010年9月河北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申报表申 报 单 位怀安县新民街小学项 目 名 称我可爱的家乡怀安项目 带 头人郭成万职务 校长主要 贡 献者李钢、冯晓慧、赵美英联 系 电 话7812625主要内容对小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爱家人、爱师生、爱家乡、爱祖国。“爱”的教育,“知”是先导,“行”是关键。古人说:知之深,行之坚。只有建立了真切深刻而又清醒的认识,才能真正落实行之有效的行为,并使之深入下去。为此,学校开辟了:1. 家乡文化大课堂我校依据团县委为我们提供的家乡文化知识读本,由我校的大队辅导员专门授课,将“家乡文化大搜索”活动纳入了校本课程。让学生定期了解、学习怀安文化的有关知识。在教材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教学,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使学生更加喜欢参与到学习和认识家乡文化当中来。我样还充分利用科学手段使静态的资料“活”起来,更加适合青少年的审美意识、欣赏及阅读习惯,更大的发挥优秀的家乡文化的育人功能,对青少年进行正面的、科学的教育,充分体现现代的德育、智育和美育。主要内容我们尽量带领学生到文化典故发生地现场授课。如我们为了充分认识家乡的爱国将领武士敏,带学生到他的故居去学习,感受到了那个年代孕育出的杰出人物,是如何成为家乡人民的骄傲与自豪的。讲到家乡特产时,把特产带到学生面前,亲自领略它们的独特之处。并鼓励学生亲自回家做一做,品一品,悟一悟。不禁激发了他们的爱家乡的情感,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劳动习惯。我们充分结合本县本校的文化资源,在实施课程时突出了实践性、操作性,使学生们对我县的文化脉系有所认识,有所感悟。2. 国旗下讲话系列:充分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有计划地让每个班都以“我可爱的家乡”为主题进行国旗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