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八中2015年上期高一月考语文试题(3月卷)请用2b铅笔和0.5mm黑色水性笔在答题卷上答题。本卷150分 时量150分钟卷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点。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康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正如沈德潜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一转关也。”(说诗晬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1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随着人们对诗经兴趣的降低,诗经的时代结束了,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b中国诗歌没有从五言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五言七言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更为活泼。c明代的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d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2下列对中国诗歌性情与声色之间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宋之际,中国诗歌发生了第一次转变,从重性情转向重声色。b盛唐时,性情与声色的完美统一,使中国诗歌达到了发展的顶峰。c诗歌在盛唐之前,重声色,轻性情;在盛唐之后,重性情,轻声色。d盛唐半个世纪一过,能以性情与声色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现象再也没有过。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诗歌能历久不衰,是因为人们在诗歌创作中总是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b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后来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重声色也就不足为奇了。c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d从诗歌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辉煌。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4.下列“以”字意义用法相同的是(3分) ( ) 请以战喻 以五十步笑百步 斧斤以时入山林 以试人,血濡缕a b c d5.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3分)( )a数罟不入洿池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b直不百步耳 木受绳则直c填然鼓之 一鼓作气 d或百步而后止 所守或匪亲6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 ) a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季节)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秩序;敬爱兄长)d谷不可胜食(泛指粮食)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3分)()a“不违农时”的意思是:不错过种庄稼的季节。语段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是说,种庄稼不误季节,打的粮食就吃不完。而“五十步笑百步”则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是程度轻重不同。两个都是成语,都出自孟子梁惠王上。b“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其观点是,注意保护生态平衡,资源将取之不尽,用之不完。这句的观点与“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一句是相同的。c“王道之始也”中的“王”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中的“王”读音相同,但意思不同;“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中的“颁”通“斑”。d语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运用了排偶句式。第一次使用三组排偶句式,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这是“王道之始”;第二次使用四组排偶句式,则强调一手抓物质生产,另一手抓教育,这是“王道之成”。这其实就是梁惠王在孟子开导下领悟到的治国良方。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分)(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江 南 行 张 潮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不见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注】茨菰,即慈姑,生长在水田中,叶烂于秋末冬初。9.诗中写“妾”之“梦”有什么含义?她的梦为什么“不离江上水”?(5分)答:_10.诗的前两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6分)答: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_,相逢何必曾相识。江间波浪兼天涌,_。_,孤舟一系故园心。_ _ ,不尽长江滚滚来。乙 课内课外阅读(29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课内)(13分)12、阅读下面两段课文,回答问题。(一)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二)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1).画线“活得有趣的人们”是指( )a.鲁镇所有的人b.“我”和所有认识祥林嫂的人c.受封建礼教毒害而厌恶祥林嫂的人们d.鲁四老爷等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人们(2).画线“总算”在文中的意思是( )a.祥林嫂终于死去了,“我”不必再为她感到不安,算是了却一桩心事。b.祥林嫂终于死去了,她总算得到解脱,不再受痛苦的折磨了。c.祥林嫂终于被迫害至死,这是不可避免,无可奈何的事情。d.祥林嫂终于死了,不会再令“活得有趣的人们”怪讶了。(3).对画线全句诵读和理解正确的是:( )a.诵读 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理解凡是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不如干脆死去,使讨厌见他的人不再见他,这对别人或对他自己,也都还不错。b. 诵读 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理解祥林嫂这个无所依靠而活不下去的人死了,讨厌见她的人不会再见到她了,这对别人和对自己,也还都不错。c. 诵读 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理解这是愤激而沉痛的反语,表现了对黑暗社会的憎恨。d. 诵读 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理解这是激愤而沉痛的反语,表现了对祥林嫂的同情和对鲁四老爷的憎恨。(4).文段(二)是课文最后一段,试分析该段对祝福的场景描写的作用(4分)四文学类文本阅读(课外)(16分)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油 价 涨 了美希区柯克这是一个北风呼号、大雪纷飞的冬夜,屋子里只住着达克一个人,他是单身汉,这里又十分偏僻,没什么好消遣的,达克正坐在火炉前看杂志。“咚咚咚”,有人敲门,十分急促,达克刚把门一开,一个“雪人”连同雪花一起被卷进了屋里。达克连忙插上门,回头一看,进来的那人穿着一件很厚的羽绒服,脚上穿的是雪地靴。他进来后在火炉前烤了好一会儿才说:“我叫莱可,我的汽车没油了,在8里外熄了火,需要油,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这里,太太还在车里呢而且我只需2加仑就够了”“你先别着急嘛!”达克不紧不慢地说,“我记起来了,我的卡车坏了后就把汽油抽了出来,或许可以卖一些给你。”莱可一听大喜,忙问:“那汽油要多少钱?”达克盯着莱可的包,说:“今晚这样的天气认识您算咱俩有缘,就算50元一加仑吧!”莱可一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多少? 50元一加仑?你这是在抢劫!”达克平静地说:“现在油价涨了,再说,您想想,像这样的风雪天,人在外面很快就会冻死的,您的太太在车里肯定也快受不了啦”莱可实在没法,他开始数包里的钱,可钱包里只有60元,只够买一加仑,莱可愿把手表一起留下,但达克不答应给2加仑的油,他说:“我不需要您的手表,这样吧,您先把一加仑油拿回去,如果您太太带着钱,你们可以再来加油,要是没带钱,我这里可以为你们提供最便宜的食宿。”达克一边说着,一边接过了钱,走进里屋加油。一会儿,莱可便拿着仅装了一加仑油的罐子,快步走出屋门,消失在暴风雪中他还得来,他必须从太太那儿拿了钱,再回来加一加仑的汽油!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嘀嘀”,门外响起了汽车声,达克上前开了门,只见莱可扶着他的太太海伦从车里走出来,她显然已被冻得快支撑不住了,他们进了屋,在炉子前依偎着坐下。海伦对达克说:“我丈夫说了有关汽油的事,幸好我这里还有一点儿钱,我们还想买一加仑汽油。”达克连连点头:“完全可以,不过现在油价又涨了,65元一加仑。”“没问题,我们买了!”海伦说着,打开了随身带着的皮包,取出了一沓钱,朝着达克扔了过去:“这足够了吧!”“够了够了”达克弯腰去捡地上的钱,突然,他发现这些钱上面都标着香柏银行的字样,号码是连着的!他十分吃惊,但等他抬起头来,莱可的手枪已经顶到了他的额头,莱可的声音冷冰冰的:“我们的车里还有好多这样成捆的钱”“这么说你们抢劫了香柏银行?”“你很聪明,但既然你已知道了,我们就不能让你活着。”莱可说着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本来我们是不想杀你的,但你的油价太高,为了再要一加仑的油,我们只能回来,而且也只能给这些香柏银行的钱!” 莱可找来了绳子,把达克的双手结结实实地捆在椅子上,使他连站都没法站起来。这种偏僻的鬼地方几天之内都不会有人来,这里温度极低,炉子里的火只够烧几个小时,火一灭谁都受不了,而且也没吃的,达克绝望了:“你太狠了,我只是诈了你一加仑汽油的钱,你却要我以生命来抵偿!”“是吗?你不是说油价涨了吗?它的价格足以和你的生命相比。”莱可说完就走出了屋子,和海伦一起开车走了,汽车渐渐远去,没人能听到达克绝望的呼救声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由于地处偏僻,天气恶劣,达克开始把汽油价格定在了50元一加仑,后又涨到了65元一加仑,这一贪念给他招来杀身之祸。b.达克力劝莱可抓紧买油,并承诺可以为他们提供最便宜的食宿,这说明达克还有一丝丝的爱心,当然更体现出达克的贪心。 c.小说篇幅不长,却以充满悬念、惊险曲折的故事情节给读者展现了一场由于贪欲之心的不断增长而展开的斗争。d.莱可的太太非常大方,尽管达克要的油价很高,但她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并立即拿出了一沓钱扔给达克,达克非常满意。e.达克作为一个加油站站主,却不顾行情,不顾对方的感受,随意漫天加价,终于激怒了莱可夫妇,最终被他们枪杀了。(2).小说开头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分)答:(3).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是这篇小说的特色,试举两例简要分析。(1例2分共4分)答:(4).小说以“油价涨了”为题,有怎样深刻的内涵?谈谈你的理解。(4分)答:ii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16分)14.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歆享(xn) 踌躇(ch) 吮血(yn) 敷衍塞(s)责b胆怯(qi) 模样(m) 形骸(hi) 少不更(gng)事c膝盖(x) 呜咽(y) 朱拓(tu) 危如累(li)卵d瘦削(xu) 炮烙(po) 吞噬(sh) 渚(zh)清沙白1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潦倒 悚然 仓皇 宽宏大量b战栗 寒喧 嬉闹 不经之谈c竹竿 撕打 杜撰 撒手人寰d赔罪 烟霭 神彩 走投无路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本轮价格改革提出: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b、深圳市科创委主任陆健介绍,创客群体在深圳不断壮大,其中包括创业型的创客和带有兴趣爱好的创客共约1万人加入了这个群体。c、按规定,厅官们不能有专车,但实际中厅级官员不仅有专车,甚至连县处级和部分科级官员都享有专车。d、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决定,实施普遍二孩政策。中国从1980年开始推行了35年的城镇人口独生子女政策真正宣告终结。17.右图是我国“植树节节徽”,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7分)来源:zxxk.com六、写作(60分)18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过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得套作、抄袭。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3月月考答案1【答案】d(a.“对诗经兴趣的降低”理解有误,b.原因是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c.文心雕龙明诗篇只指出转变后的状况。)2【答案】c(盛唐之后声色和性情是顾此失彼的,轻重没有明确的对应。)3【答案】c(不能因为二者的并存而否定对语言形式追求而产生的二者互补共同促进中国诗歌繁荣发展的意义。)4.d 5.c 6.c 7.答案a 解析b项两句的观点不相同。c项“王”字读音,前句为wn,后句为wn。d梁惠王是否领悟到了没有明说。8.略9.答案:因离别时间久远,由久别而思念,由思念而生梦境。(2分)写梦境是表达女主人的思念之情(1分)因为第一句写在西湾离别,暗示了对方是沿江而去,(1分)“茨菰”、“西湾”、“莲子”无不与水有关,所以这梦就“不离江上水”了。(1分)10.答案:全诗表达的是思念的凄苦,孤居的寂寞。(2分)诗歌开头,诗人并未直抒胸臆,而是寓情于景, (1分)先描绘一幅水枯叶烂的景象,衬托出别离的凄楚;(1分)再点染出满池的荷花,红绿相映、生机勃勃的画面,反衬出孤居的寂寞难耐,把思妇的情怀表现得很细腻。(2分)11.默写略 12.答案:(1)、d(2)、d(3)、c (4)答案:环境描写首尾呼应,深化主题。再次突出鲁镇深受封建迷信的毒害、封建礼教的束缚、人情淡薄冷漠、封闭的农村社会的特点。作者悲愤地控诉鲁镇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进一步揭示出沉重的封建礼教与封建迷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招聘司法工作人员考试笔试试卷【附解析】
- 2025就业援疆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阿克苏籍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7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高能附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检测模拟卷(模拟题)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提供答案解析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附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留置辅警笔试题库及答案
-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 2025年秋季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2025未签合同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 耳前瘘管继发感染诊疗要点
- 2025年北京中考真题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浙江省中考社会试题卷(含答案)
- 捐资奖学金活动方案
- 2025至2030中国螺纹插装阀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机关档案管理工作培训
- 孤独症相关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