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25分)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s2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3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现象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现象中错误的是()a小球被弹开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听到的声音越响,小球会被弹得越远c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的音调就越高d此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叫转换法4如图所示,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b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5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6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为70%酒精的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7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a屏幕上的“手影”b茶杯在镜中的“倒影”c水中筷子“变弯”d钢笔“错位”8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9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块冰全部溶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c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均为零d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10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1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一瓶白酒的质量约是0.5;一粒药片的质量约是0.12512单位换算:72km/h=m/s;1.93g/cm3=kg/m31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和;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14蝙蝠在夜间飞行时不会撞到障碍物,是因为它在飞行时发出(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它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所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15夏天,把一大块0的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0的水,这是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用手去触摸0的水和 0的冰时,两者的温度相同,但小红感觉冰更冷些?你认为小红的感觉是否正确吗?(填是或否)说出你的理由:16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把相应的物态变化填在横线上(1)冬天从室外到教室,带眼镜的同学镜片上有一层水珠,这是现象(2)在寒冷的冬夜窗户上出现的冰花,这是现象(3)严冬,屋顶上积雪没有化成水却越来越少,这是现象17位于芜湖市中心的镜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选填“实像”或“虚像”)18小明同学喜欢摄影一天清晨,他用照相机对同一片树叶拍了两张清晰的照片如图甲和乙所示,小明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相机镜头焦距相同,那么拍摄照片时树叶与相机距离大一些树叶上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露珠相当于,通过露珠而形成的像(选填“虚”或“实”)过一会儿,小明再次回到这里看这片树叶,发现露珠不见了,露珠不见的原因是19小亮在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了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烧杯的质量为g,液体的密度为kg/m3三、作图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6分)20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从水中射向空气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21如图所示,ab是由点光源s发出的一个入射光线,cd是由s发出的另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点的位置22在图中已知某一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沿ac方向射出,ac与主光轴平行;另一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沿ob方向射出(o是透镜的光心),试画出与光线ac和ob分别对应的入射光线四、实验与探究题2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如图1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2)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2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试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2)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3)移动玻璃板后棋子b,但无论怎样移动都不能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4)将棋子逐渐远离玻璃板,棋子像的大小;(5)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棋子a的像25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小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把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睛,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睛,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26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示数为,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态,该物质的熔点为,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选填“快”或“慢”)(4)图象中de段是过程27某同学在调节天平时,忘了把游码调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只看到指针指到分度盘中线处即开始测量,这样对物体质量测量的结果比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该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的错误是(1);(2)28小明去武汉江夏基地军训时,在后山上捡了一块非常漂亮的大理石,他非常想知道这块石头的密度,于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了综合实验室由于存放不当,天平附带的砝码严重生锈,小明只能利用天平了老师又帮他找了量筒、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细线、滴管等器材小明稍加思考,决定用以下方法进行实验:(1)实验过程: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到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此时指针如图甲所示,则应向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在天平左右两盘各放一只相同的烧杯,将大理石放在左盘的烧杯里,在右盘的烧杯中加水,快平衡时用滴管调节水的多少,直到天平平衡(如图乙)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丙),读出体积并记录用排水法测得大理石的体积为20cm3(2)收集与处理实验数据:请你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并计算 量筒中水的体积v1/cm3量筒中水的质量m1/g大理石的质量m2/g大理石的体积v2/cm3大理石的密度/gcm3(3)请你分析,实验中步骤会存在较大地误差,会使实验结果偏(选填“大”或“小”)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29一列长400m的火车,以144km/h的速度匀速进入长为4km的隧道求:(1)火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m/s?(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多少?(3)火车完全在隧道中的时间是多少?30一个质量为54g的空心铝球,它的体积为25cm3,问:(1)通过计算后说明铝球是空心还是实心?(2)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大?(3)若把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测得铝球的总质量为58g,则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大?(已知铝=2.7103kg/m3)湖北省襄阳市宜城市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25分)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s【考点】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普通家庭房间的高度在3m左右,门的高度在2.2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步幅在60=0.6m左右,日光灯管的长度约是中学生步幅的2倍,在1.2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长度较小,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s故d符合实际故选d【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2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位置有变化,就是运动的【解答】解: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此选项错误;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此选项错误;c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的位置都是变化的,所以都是运动的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3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现象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现象中错误的是()a小球被弹开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听到的声音越响,小球会被弹得越远c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的音调就越高d此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叫转换法【考点】声音的产生;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音叉的振动可以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解答】解:a、小球接触音叉时,小球被弹开,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故a正确;b、声音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小球被弹开的距离越远,故b正确;c、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故c错误;d、利用小球位置的变化能够说明音叉的振动,采用的是转换法,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传播和声音的特征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以及物理学法中的转换法的应用4如图所示,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b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实验题;定性思想【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题意和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来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当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时(空气越来越少,最后连空气也没有了,几乎就是真空了),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这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我们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属于光信号),这说明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和声音的传播,属于识记性内容,要牢记5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从水缸外表面小水珠的形成去入手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a、水缸中的水蒸发会形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不会以液体的形式吸附在水钢壁上故a错误b、水缸外面的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缸液化而形成的故b正确c、水缸中的水汽化会形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不会以液体的形式吸附在水钢壁上故c错误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固体冰,不会是液态的水故d错误故选b【点评】从水缸外壁上水珠来源去分析是此题的突破口6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为70%酒精的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解答】解:a、不是魔术,是一种科学实验不合题意b、火焰的温度不一定低于棉布的着火点不合题意c、水和酒精蒸发吸热使手帕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符合题意d、棉布的着火点不能改变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7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a屏幕上的“手影”b茶杯在镜中的“倒影”c水中筷子“变弯”d钢笔“错位”【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变化,属于光的折射,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光射到物体表面又被反回的现象叫光的反射,与平面镜有关的都是光的反射【解答】解: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屏幕上的“手影”,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符合题意;b、茶杯在镜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不符合题意;c、水中筷子“变弯”,是光从水传向空气发生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d、钢笔“错位”,是光在玻璃和空气两种介质中传播发生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8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经过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正是照相机的原理【解答】解:a、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说法正确;b、照相机照相的原理是将2倍焦距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胶片上,所以照相时应该站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说法正确;c、利用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说法错误;d、因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所以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会聚一点,热量集中,温度较高可以点燃纸屑,说法错误;故选ab【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的特点和成像原理及应用,要结合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答9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块冰全部溶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c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均为零d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专题】质量及其测量;密度及其应用【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质量的定义要有正确的理解,判断一个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了改变,关键是抓住“物质的多少”是否改变【解答】解:a、“一块冰熔化成水”虽然它的状态发生了改变,但它所含水的多少没有变化,即质量未变故a错误b、“把铜块碾成铜片,铜片中所含铜的多少没变,所以质量没变,密度也没变,故b正确c、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重力为0,而质量和密度都没有改变,故c错误d、“把铁球加热”,铁球的温度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个铁球所含铁的多少没有改变,质量没变,但体积变大,密度会略有变小所以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及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温度、位置、状态均无关系,从而加深对质量定义的理解10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密度与温度【专题】应用题;学科综合题【分析】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解答】解: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空气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故选d【点评】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的温度上升到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水随着温度的降低变成固态冰时密度反而会减小所以水是个特殊的例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1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一瓶白酒的质量约是0.5kg;一粒药片的质量约是0.125g【考点】质量的估测【专题】应用题;定量思想;估算法;质量及其测量【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质量单位的认识,填上正确的单位【解答】解:三个苹果的质量在1斤=0.5kg左右,一瓶白酒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0.5kg左右;药片的质量很小,一粒药片的质量在125mg=0.125g左右故答案为:kg;g【点评】质量的估测,需要我们熟悉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以它们为标准对研究对象的质量作出判断如: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杯水的质量在0.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大象的质量在5t左右,等等12单位换算:72km/h=20m/s;1.93g/cm3=1.93103kg/m3【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密度及其应用;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此题考查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解答】解:(1)72km/h=72m/s=20m/s;(2)1.93g/cm3=1.93=1.93103kg/m3故答案为:20;1.93103【点评】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1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甲和丙;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乙【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实验题;图析法【分析】根据第一个图象,分析出甲的运动情况,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求出甲的运动速度;根据第二个图象,分析出乙和丙的运动速度;比较三者的大小关系,得出第一个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都运动5s,谁的速度大,谁运动的路程就长,谁就在最前面【解答】解:由第一个图象可知,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是一个定值,当甲运动的路程为20m时,运动的时间是5秒,运动的速度v甲=4m/s;由第二个图象可知,乙、丙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乙的速度v乙=6m/s,丙的速度v丙=4m/s;由分析可知:甲和丙的速度是相等的;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因为乙的速度是最大的,经过5s,乙运动的路程就是最长的,所以乙在最前面;故答案为:甲;丙;乙【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在进行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画出测得数据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从而得出结论14蝙蝠在夜间飞行时不会撞到障碍物,是因为它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它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所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专题】声现象【分析】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从而做出判断【解答】解:蝙蝠在飞行时能够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碰到蛾子、蚊子等昆虫或其它的障碍物反射回来,蝙蝠根据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就可以对前方的物体做出判断,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蝙蝠所采用的这种方法叫做回声定位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故答案为:超声波;反射;声呐【点评】此题考查了超声波的应用,即回声定位原理的应用,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15夏天,把一大块0的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0的水,这是熔化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液化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用手去触摸0的水和 0的冰时,两者的温度相同,但小红感觉冰更冷些?你认为小红的感觉是否正确吗?否(填是或否)说出你的理由:因为冰熔化时需要吸热,所以手摸上去感觉冰会更冷些【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要判断发生的是什么物态变化,关键是分清物质前后的状态,然后根据物态变化的概念进行判断(2)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熔化吸热;0的冰熔化成0的水时就需要吸收大量的热【解答】解:(1)冰变成了水,是固态变成了液态,属于熔化现象;塑料袋外面出现的水珠,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2)小红的感觉不正确,手去触摸0的水和 0的冰时,由于冰和水与手之间存在温度差,要从手上吸收热量由于0的冰熔化成0的水时就需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手摸 0的冰,会更冷一些故答案为:熔化;液化;否;因为冰熔化时需要吸热,所以手摸上去感觉冰会更冷些【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固态和液态的不同,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16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把相应的物态变化填在横线上(1)冬天从室外到教室,带眼镜的同学镜片上有一层水珠,这是液化现象(2)在寒冷的冬夜窗户上出现的冰花,这是凝华现象(3)严冬,屋顶上积雪没有化成水却越来越少,这是升华现象【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1)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会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眼睛片上,形成一层小水珠;(2)冬天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所以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时会发生凝华现象变成冰花;(3)严冬,屋顶上积雪没有化成水却越来越少是由于温度低(0以下),积雪不会熔化,而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故答案为:(1)液化;(2)凝华;(3)升华【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17位于芜湖市中心的镜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萌,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虚像(选填“实像”或“虚像”)【考点】光的反射;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实像与虚像的区别【专题】应用题【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物体的阻挡时,形成该物体的影子;水面类似于平面镜,由于光的反射,形成倒影,为虚像【解答】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柳树的枝叶挡住了光线的传播,所以有了树荫的形成;平静的水面是一个平面镜,树反射的光照到水面上,形成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故答案为:光的直线传播;反射;虚像【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和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即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同时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现象,是一道很好的题目18小明同学喜欢摄影一天清晨,他用照相机对同一片树叶拍了两张清晰的照片如图甲和乙所示,小明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相机镜头焦距相同,那么拍摄乙照片时树叶与相机距离大一些树叶上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露珠相当于凸透镜,通过露珠而形成的虚像(选填“虚”或“实”)过一会儿,小明再次回到这里看这片树叶,发现露珠不见了,露珠不见的原因是汽化【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透镜及其应用;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2)水珠是凸透镜,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汽化【解答】解:(1)用照相机照相时,树叶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甲的实像大于乙的实像,所以甲的物距小于乙的物距,所以拍摄乙照片时树叶与照相机距离大一些(2)水珠的中间比边缘厚,是一个水凸透镜,树叶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水珠变成水蒸气,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这是汽化现象故答案为:乙;凸透镜;虚;汽化【点评】此题通过给水珠照相、通过水珠看树叶的叶脉、水珠不见了,通过这些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是一个好题19小亮在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了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烧杯的质量为20g,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信息给予题;图析法;密度及其应用【分析】由质量和体积图象可以得到烧杯的质量;根据烧杯质量和总质量可以得到液体的质量,查得对应的体积,利用=就能得到液体的密度【解答】解:由图象知,当液体体积为零,也就是烧杯中没有液体时,质量为20g,所以烧杯的质量为m0=20g;由图象知,当液体的体积为v=100cm3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总=100g,所以液体的质量为m=m总m0=100g20g=80g液体的密度为=0.8g/cm3=0.8103kg/m3故答案为:20g;0.8103【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从质量和体积图象中读出烧杯的质量,是得到液体密度的第一步三、作图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6分)20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从水中射向空气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知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在表面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内容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首先画出法线,在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画法首先要熟练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内容,关键是搞清反射角、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21如图所示,ab是由点光源s发出的一个入射光线,cd是由s发出的另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点的位置【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分析】本题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cd的入射光线,与入射光线ab的交点即为点光源的位置【解答】解:先过c点垂直反射面画出法线,再在法线左侧作出cd的入射光线,注意利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并交入射光线ab于点s,点s为发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点评】本题中利用的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找到发光点s的位置,作类似题时注意这一技巧22在图中已知某一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沿ac方向射出,ac与主光轴平行;另一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沿ob方向射出(o是透镜的光心),试画出与光线ac和ob分别对应的入射光线【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分析】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根据以上内容和图中的折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光线ac的入射光线过焦点画,折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沿ob所在的直线画,如图:【点评】凸透镜的特殊光线有三条: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要理解并且会画三条特殊光线四、实验与探究题2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如图1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温度计的液泡接触到了烧杯的底部;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温度计的液泡没有全部浸没在水中;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48(2)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水的初温太低;水的质量较大或酒精灯的火焰较小【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实验题;简答题;压轴题;错解分析题【分析】要正确做此题,一定要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读数时一定要认清分度值水的质量过多、水的初温过低、未加盖、酒精的火焰过小,都会造成加热时间过长【解答】解:(1)从a图看,温度计的液泡碰到烧杯的底部了,这样测量结果不准确故答案为:温度计的液泡接触到了烧杯的底部;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未停留在水中,则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故答案为:温度计的液泡没有全部浸没在水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示数为48故答案为:48(2)水的质量过多、水的初温过低、未加盖、酒精的火焰过小,都会造成加热时间过长从图中看,有盖,所以可能是水的质量过多,或酒精灯火焰小或水的初温过低故答案为:水的初温太低水的质量较大或酒精灯的火焰较小【点评】此题考查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读数其中要求指出错误,很多学生可能会误认为改正错误,所以很容易在此处出错并且考查了影响水沸腾加热时间的因素2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试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a(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3)移动玻璃板后棋子b,但无论怎样移动都不能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4)将棋子逐渐远离玻璃板,棋子像的大小不变;(5)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棋子a的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探究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根据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可判断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哪一侧观察;(3)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否则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成的像完全重合;(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即可得出答案;(5)根据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这一特点,可判断棋子的像能不能成在白纸上【解答】解:(1)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的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透过玻璃板也能观察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棋子a这一侧观察(3)像与物是关于镜子对称的,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成的像就偏高或偏低,后面的蜡烛是摆在桌面上的,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4)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视觉效果,不影响真实的大小所以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不变 (5)此实验中的白纸相当于光屏,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因为平明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棋子的像不会出现在白纸上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a;(3)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4)不变;(5)不能【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眼睛应在棋子a这一侧观察,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等都是实验中需要特别注意和强调的地方25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小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把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放大(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睛,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睛,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探究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为使像能完整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2)当物距大于像距时,且能成清晰的像时,应是放大的实像,而当物距小于像时,也成清晰的像时,应是缩小的实像;(3)远视眼镜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提前会聚当取下凸透镜时,像会远离凸透镜【解答】解:(1)根据实验要求,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当如图位置时,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恰能成一个清晰倒立的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一定是放大的(3)探究凸透镜成像时,给凸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远视眼镜是一个凸透镜,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提前会聚当取下远视眼镜时,像会远离凸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要远离凸透镜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放大;(3)远离【点评】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掌握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6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b(选填“a”、“b”或“c”),示数为38,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生态环保型碎石料购销合同范本下载
- 2025版建筑垃圾清运与资源回收利用服务合同
- 2025版水利枢纽工程土石方工程居间服务协议书
- 2025版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操作细则与实施
- 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并购项目尽职调查顾问服务合同
- 贵州省长顺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二手房物业交接及业主权益保障与纠纷处理服务协议
- 2025版无线通信网络优化施工合同样本及实施细则
- 第四代住宅白皮书-HZS
- 沿墙架空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 木材加工安全操作培训
- 三四年级语文课标培训
- DB33T 592-2015 农贸市场建设与管理规范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课件
- 网络规划设计师知识点总结
- 《公司法完整版》课件2024
- 泡沫灭火系统维护保养方案
- 《低能耗建筑多排孔自保温砌块墙体体系应用技术规程》
- 《光伏产业链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