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业节能减排历史沿革及现状-论文.pdf_第1页
中国民航业节能减排历史沿革及现状-论文.pdf_第2页
中国民航业节能减排历史沿革及现状-论文.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民航业节能减排历史沿革及现状 T he h i s t or y an d pr es en t of en er gy s av i ng an d emi s s i on s A r ed UCt l on I n 二 nI na Cl VI I aVI at I on 文 杨培颖马湘山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哑t 世纪8 o 年代 中国政府翩定7 开发与节约并重 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 的方针 确立7节能在能源发展 中的战略地位 本文通过梳理 民航监 十一五 及 4 二五 规戈 l j 民航强国战略构想等 民航发展沿革 介绍7我国 民航业节能减排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并对民航业发展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进行 7必要的分析 一 中国民航业节能减排的历史沿革 2 0世纪 8 0 年代以来 中国政府制定了 开发与节约并重 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 位 的方针 确立了节能在能源发展中的战 略地位 通过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 源法 及相关法规 制定节能专项规划 制 定和实施鼓励节能的技术 经济 财税和管 理政策 制定和实施能源效率标准与标识 鼓励节能技术的研 究 开发 示范与推广 引进和吸收先进节能技术 建立和推行节能 新机制 加强节能重点工程建设等政策和措 施 有效地促进了节能工作的开展 我国民航对于能源问题的关注 开始于 十一五 在 十五 规划中 仍旧关注行 业运输量 机队和机场规模 安全与服务 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等传统 民航发展问题 对于能源的关注仅仅是 航油价格仍可能居 高不下 未从根本上将其上升为战略重点 究其原因一是民航是能源需求方 能源安全 供应不在民航 二是民航体制机制改革是当 时全行业工作重点 任何工作均是围绕 人 员素质跟不上 基础设施跟不上 管理水平 跟 不上和可 用空域资源紧缺的矛盾 日益突 出 等几个问题 能源问题还未进入视野 与此对应的是 九五 时期的 1 9 9 3 年 开始 中国变成了石油净进口国 再加上长 期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中国部分地区环 境恶化 国家 九五 计划中提出 以电力 为中心 煤炭为基础 加强石油天然气的资 源勘探和开发 积极发展新能源 提升了 回豇盂珂目 Av ia t i o n 2 0 1 5 6 V o 1 2 0 3 节能的重要性 提出 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 把节约放在首位 大力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 结构 推广先进技术 提高能源生产效率 的节能 目标 由于 1 9 9 7年我 国能源供需关 系发生转折性的变化 能源供应短缺的局面 有所缓解 1 9 9 8年出现前所未有的能源供 应相对过剩 而且一直持续到 2 0 0 0 年 因 此在 十五 规划纲要中 提 出以 优化能 源结构 为主要能源发展战略 在节能方面 只有 推广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 的简 单说法 由于 十五 规划中缺乏对节能工 作的重视 从 2 0 0 3年起 再次出现能源供 求全面紧张的情况 相继出现 电荒 煤 荒 和 油荒 这次能源供需形势的重大 变化引起了国家对能源战略的重新思考 节 能 重新成为能源发展战略的核心 简而言 之 国家的能源战略从 自给自足 转 向 节 约优先 战略 这些转变都是受形势所迫 我国民航在 2 0 0 6年开始的 十一五 规划 加大了节能减排工作力度 实现了从 放任 到 节约 的历史性转变 一 民航 十一五 及 十二五 规 划 民航局 2 0 0 6 年 9 月 2 8日印发了 中国 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J 认为 在民航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中 国际恐怖主 义及贸易保护主义外 石油价格居高不下 依然存在 人员短缺 空域资源紧张 基础 设施滞后 管理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 集中 表现为航空市场需求旺盛与发展能力不足的 矛盾 与之前的 三个跟不上 基本相 同 在坚持的原则中 首次提出了 要转变增长 方式 即 由主要依靠航空资源投入扩大 规模 转变为更加注重提高航空资源利用效 率增加航空运输供给 通过转换机制和改进 管理 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 提高效益 降 低成本 主要发展目标中的 运输质量较 大改善 除了航空安全水平 航班正常率 正班客座率和载运率几个指标外 首次明 确提 出了 吨公里燃油消耗降低 1 0 左右 的节能目标 主要发展指标中 规定吨公里 燃油消耗 公斤 由 2 0 0 5年的 0 3 3 6 实现 到 2 0 1 0 年累计下降到 0 3 0 2 将节能减排措 施列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中 明确了 节约 能源资源 的概念 提出了 加强机场总体 规划管理 严格控制土地使用 保护机场净 空 在机场选址 设计 建设 运营等各环 节体现节能原则 落实节能要求 改革空域 资源管理 提高空域资源利用效率 鼓励和 支持航空公司建设气象和运行控制系统 优 化航路选择 科学制定飞行计划 合理选择 备降机场 建立节油奖励机制 从机场基础 建设 空域管理 航空公司节油等方面提出 了具体措施 进而 综合指导原则 发展 目 标 实现措施对能源资源节约进行了细化 民航局 2 0 1 1 年 4月颁布的 中国民用 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J 在完成指 标情况 中 提到 2 0 1 0 年吨公里燃油消耗为 O 2 9 8 公 斤 圆 满完 成 0 3 0 2公 斤 的 目标 对于 十二五 时期的形势 除石油价格波 81 动等全球性问题外 首次提出 国际碳排放 限制更加突 出 欧盟将航空运输纳入排放 交易体系的现实影响进行了明确 对于民航 发展的基本矛盾 依旧延续 供给能力难 以 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包括空域资源 不足 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不强 管理水平不 高 人力资源短缺 4个问题上 未对于能源 和环境的运输纳入其中 在 5 个基本原则中 创新性地提出 坚持节能环保 贯彻落实国 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资 源 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建设资源节 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民航 实现了 十一五 规划确定的 转变增长方式 的宏观视角向 节能环保 微观操作视角的转移 在主要 目标中 将节能减排目标单独列出 即 节 能减排全面推进 能源节约和污染排放控制 取 得明显成效 吨公 里能耗3 13 氧化碳排 放量 5年平均比 十一五 下降 3 以上 新建机场垃圾无害化及污水处理率均达到 8 5 将 吨公里油耗指标列入发展质量指 标体系 规定 2 0 1 5年累计达到 0 2 9 4公斤 在促进 民航 发展方式转变中 将节能减排 作为重要手段 规定 积极建设绿色民航 包 括加 强环保和 节能减 排工作 体系建 设 全面推 进节 能减排工作 积极应对气候变 化 3 方 面工 作 在节 能减排 工作 安排 中 提 出 逐 步建立节能减排 目标责任考核体 系 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 积极推 动节 能减排关键技术等基 础研究和应用 提 高 国产化水平 航空公 司要 利用先进节油技 术 优化管理模式 降低各环节能源消耗 机场和 空管要切实提高运行管理效率 减 少地 面和空中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 放 机 场 建设和运营要积极采用新材料 新能源 和 节能新技术 减少能源消耗和噪音等环 境污染 配合推进生物航油研究和应用 对民航主管部 门 航空公司 机场和 空管 等相关方均提 出了具体要 求 为进一 步明 确未来 5年的重 点工作 列 出了 优化地 面运行 研发与推 广航空替代燃料 加装 飞机翼尖小翼 深化 AP U替代项 目 改造 和 更新 机场设施设备 实施噪音监测和机 场污水垃圾处理 等具体工程 二 民航 强国战略构想 民航局 2 0 1 0 年 2月颁布的 建设 民航 强国的战略构想 i 中 认为民航强国具有 8 2 5 个标志 运输规模大 安全水平高 服务 质量优 创新能力强及影响范围广 非常遗 憾未将绿色环保作为必不可少的因素 与历 次五年规划脱钩 在世界民航强国发展的基 本规律总结中 也未将环境和能源作为考 量 仅仅停 留在民航发展与国民经济的互动 满足 大众 消 费 由 价格 取 向转 向时 间 取 向 网络型航空公司的整 合 发展支线 航 空 发展通用航空的 常规 模式 关于民航 强国发展的 路径 规律总结 也仅仅提到了 放松管制 支持通用航 空与偏 远地区支线 航 空发 展 空域 管理一体化 夺取航空产 业的技术制高点 天空开放 政策与本国 民航 市场发展和民航业的国际竞争力相适 应 把 民航 业定位为战略性产业等 说 明 目前还未真正将环境能源问题纳入到 民航 发展的框架 中 政策导向又退回到 十一五 计划之前速度 规模 效益 的追 求上 可 持续发展再次隐藏 需指出的是 在指导原则上 又提出 坚 持绿色发展的原则 民航发展必须以节能 减排为 己任 积极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 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建设资源节约型 和环境友好型民航 即将绿色发展作为民 航强国标志与规律的实现手段而非目标 在 战略 目标中 提 出 到 2 0 3 0年 全面建成 安全 高效 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 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成为引领世界 民航发展的国家 虽然提到 了绿色 但在具体 目标中 又对绿色民航未 进行规定 仅对运输规模 航空公司 机场 空管 通用航空 支撑保障体系及法规和监 管体系等 7个方面设定了目标 实现方案设 计中 也仅仅设定为持续安全战略 大众化 和全球化战略 绿色环保等可持续发展战略 再一次被忽视 在运输航空战略任务中 强 调 着力推进节能减排 包括 鼓励航空公 司完善节能政策 推广节油经验 鼓励航空 公司研究和推广节能 节油新技术 鼓励航 空公司引进燃油效率高的飞机 淘汰高耗能 的老旧飞机 鼓励航空公司对国际节能减排 有关新趋势的及时研究 该任务仅仅针对 航空公司 在机场发展战略任务中 要求 推 动节约 环保 科技和人性化绿色机场建设 重点在机场建设的资源节约及废弃物处理 不包含能源节约 三 民航局 关于加 快推 进行业 节 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 2 0 1 1 年 民航局下 发了 关 于加快推 进行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 见 4 j 对从当前 起始点起到 2 0 2 0 年这一阶段加快推进节能 减排工作的指导思想 主要原则和工作目标 都有清晰明确的定位 为了通过技术与管理 创新 实现全行业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增速 低于行业发展速度 到 2 0 2 0年我国民航单 位产出能耗和排放 收入吨公里能耗和收入 吨公里二氧化碳排放 比 2 0 0 5年下降 2 2 的目标 将分三阶段进行 分别以 2 0 1 2 年 2 0 1 5 年和 2 0 2 0年为 3个目标节点 对每个 节点分设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民航局通过 目 标节点分阶段控制的方法 细化了节能减排 工作阶段 通过阶段 目标的完成情况适时对 政策进行微调 有利于总体降低节能减排的 成本 实现到 2 0 2 0年我国民航单位产 出的 能耗和排放指标达到航空发达国家水平 并 对航空公司 机场 空管 制度保障和财经 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细化 四 国务 院关于促进 民航业发展 的若 干意 见 2 0 1 2年 7月 8日 国务 院下发 了 关 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J 明确了 民航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产业 的结论 在指 导思想中重 申了坚持 率先发 展 安全发展和可 持续 发展 发展 目标为 到 2 0 2 0 年 我国民航服务领域明显扩大 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 显提升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初步形 成安全 便捷 高效 绿色的现代化 民用航 空体系 再次重 申了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的 概念 主要任务确定了 切实打造绿色低碳 航空 即 实行航路航线截弯取直 提高 临时航线使用效率 优化地面运行组织 减 少无效飞行和等待时间 鼓励航空公司引进 节能环保机型 淘汰高耗能老 旧飞机 推动 飞机节油改造 推进生物燃油研究和应用 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航空影响的对策措 施 制定实施绿色机场建设标准 推动节能 环保材料和新能源的应用 实施合同能源管 理 建立大型机场噪音监测系统 加强航空 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延续了以往规 划的空管 航空公司 机场等主要节能减排 主体作用与分工 较二年前的 民航强国设想 回豇茁匿 五 目 a 稍 o n J u n e 2 0 1 5 V o 1 2 0 3 前进了一大步 将可持续发展上升为三大指 导思想之一 在分工措施上更为具体 分别 对航空公司 机场和空管部门提出了明确任 务 对未来节能减排工作方向进行了前瞻性 规划 二 中国民航节能减排现状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 国气候变化初始国 家信息通报 2 0 0 4年 的统计 中国 1 9 9 4 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中交通运输部门的 C O 排放为 1 7 6亿吨 其 中国际航 空 航海燃 料舱排放为 1 0 8 5 万吨 占全 国 C O 总排 放量的 6 6 占全部能源活动 CO 排放量 的 6 3 在交通运输部门中 公路运输为 6 3 5 铁路 为 1 7 2 水 运为 7 0 航 空运输为 3 9 其他为 8 3 另据 测算 2 0 0 0年交通运输部门 C O 排放比 1 9 9 4年增 长了 3 5 7 占能源排放的 6 5 在交通 运输 13 f 3 中 公路 铁路 水运 航空运输 的 排放 比 例分 别为 7 0 0 7 1 7 1 和 5 7 从 1 9 9 4 2 0 0 0 年 航空运输部 门 的排放 占全 国总排放 的比例由 0 1 6 上升 为 0 3 7 伴随着运输量的增长 中国民航航油消 耗 国内航空运输与国际航空运输总和 由 2 0 0 5年的 8 7 8 万 吨增长至 2 0 1 3 年 的 1 9 9 8 万吨 折算排放因子后 全行业的二氧化碳 排放量 由 2 0 0 5年的 2 8 0 0 万吨增加到 2 0 1 3 年的近 6 3 0 0万吨 年均增长约 1 l 从全 球民航行业看 民航运输业能耗产生于飞行 器 主要在飞行器的起飞 降落 空中飞行 和地面滑行 3 个阶段 以中国民航为例 能 源结构主次分明 能源消耗 以航空煤油为主 航空公司使用航空煤油的消耗量约 占全行业 能源消耗的 9 4 机场运行能耗仅 占 3 航空公司地面服务能耗则仅 占2 其他民 航 单位 的能耗比重不到 1 l 因此 航空 公司飞行器节油是民航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 和主要关注对象 三 小结 伴随着 中国经 济的快速增长 民航在 能源 环 境方 面面 临着越来越 大 的挑战 能源供应安全及生态环境影 响已经成 为中 国民航是否实现全国跨越难以跨越的鸿沟 高能源消耗 低环境效益 高污染排放 同样 是造成我国民航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约 束 对于 民航在 可持续 发展方面未进行全 面设 想十分重要 戒除仅停留在拼图式构 想 应将 民航 受制于环境与能源的可持续 发展提 高到与 安全发 展同等 的战略 高度 而不是仅仅将节能减排作为实现 规模大 速度快 效益好 的正常发展模式下 强国 指标的手段 本世纪未来 2 0 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战 略机遇期 但 民航 目前的能源资 源及环境形 势依旧严峻 如 果在中长期规 划及 强国战略中不重构节约型和高效率的 可持 续发 展体系 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所需要的民航运输 只能过分依靠高消耗 高排放维持 使得民航业难以适应国家战 略的需要 因此 将环境能源约束作 为影 响因素纳入顶层设计的 民航发展 战略极其 重要 为避免生态环境 问题成为未来 民航 发展 的巨大阻碍 并威胁到 临空经济 区物 流发 展及居民身体健康 定 性研 究民航发 展与能源关系 定量研 究民航发展与能源 环境影响的评估模型构建 讨论 民航发展 与环境能源的相互作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 义 特别是在国内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与 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谈判 的双重压 力下 研 究如何确定 中国民航可持续 发展 路径 对 于调整和指导未来 民航行业节能减排工作 将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1 中国民用航空局 中国民航航空发展第 十一个五年规划 R 北京 2 0 0 6 0 6 2 1 中国民用航空局 中国民航航空发展第 十二个五年规划 R 北京 2 0 l 1 0 4 3 中国民用 航空局 建设 民航强国的战略 构想 R 北京 2 0 1 0 0 2 4 中国民用航空局 关于加快推进行业节 能减排的指导意见 R 1 北京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