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阴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doc_第1页
湖南省湘阴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doc_第2页
湖南省湘阴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doc_第3页
湖南省湘阴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doc_第4页
湖南省湘阴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阴一中2015下学期高二单元检测历史试卷(文)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第i卷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一主张出自 ( )a墨家学派 b儒家学派 c道家学派 d法家学派2.“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也。”这句话出自( ) a.论语 b.孟子c.荀子 d.韩非子3.下列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张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 a.民贵君轻 b.兼爱尚贤c.中央集权 d.无为而治4“明明是地痞流氓、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的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5.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及超自然的宗教。”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a.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b.儒家崇尚理性而主张讲求民主民权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6.“法是事物的性质中产生出来的必然联系。所有存在之物都有自己的法”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会公仆”d.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7.我国佛教强调“直指本心”的修炼方法。与之类似的观点是( ) a.“温故而知新”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经世致用”8.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 a.经世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工商皆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9.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社会之所以需要法律,是为了约束人们,使之听从理性的指导,而人并不是生来就能听从理性的指挥的。因此,法律是人类本性的需要。以下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与之有相似之处的是( ) a朱熹 b董仲舒 c李贽 d王夫之10.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晴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上述材料表明( ) a.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 b.李贽与梁启超谭嗣同主张民权共和 c.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 d.黄宗羲为晚晴思想巨变奠定基础11朱子曰:“天下一物,内外一理,流通贯彻,初无间隔。若不得见,则虽生于天地间,而不知以为天地之理,虽有人之形貌,而亦不知所以为人之理矣。天命之性,处处皆是,但之寻时,先从自己身上寻起。”上述材料所阐述的核心内容是( ) a强调“理在气中” b人性与天理一致 c格物致知是探究“理”的根本手段 d主张自我内心反省12.下列言论可能出现在四书章句集注中的是( ) a.“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 b.“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c.“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 d.“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 13.梁启超说:“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明夷待访录)的影响最早最深。”他从中受益最深的应该是( ) a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 b经世致用的学风 c追求个性自由的主张 d唯物主义的思想14.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苏格拉底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这套科学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相对主义造成了个人放纵和道德破坏 b.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 c.智者学派的思想不能指导个人行为 d.智者学派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16.“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与身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这体现了以下谁的观点 a.孟德斯鸠 b.智者学派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7.德国哲学家阿道尔诺说:“在启蒙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那些被毁灭性批判的观点不包括:a.“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c.“一个国王,一个法律,一个信仰”d.“只有君主才有权力思考、决策,其他人只有执行的义务” 18.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主张属于a君主立宪的观点 b三权分立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19.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认为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20.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指出:“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转让的,而且它在本质上就存在于共同体的全体成员之中。”“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对不可以代表的”该思想家主张a.建立完善的代议制 b.由人民直接行使主权 c.为防止独裁应分权制衡 d.个人意志即主权 21.“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论为基础的,”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a改变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d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22.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对该设计的意图理解最准确的是 a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b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体现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23. 德意志宗教改革期间,路德着手创建德意志独立的教会组织并领导开展反对罗马天主教皇的斗争,遭到教皇支持的德意志国王查尔斯五世的镇压,却得到了信仰天主教的法国国王的支持。法国国王行为的主要原因是 a宗教改革使法国建立了不受教皇统辖的天主教 b法国国王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 c法国国王更关心他的王朝而不是宗教 d法国与德意志的矛盾尖锐 24.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共同的作用是a“因信称义”主张被广泛接受 b打破教会的精神枷锁c为“理性王国”描绘了理想蓝图 d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25. 康德曾这样评价伏尔泰和卢梭:“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在为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时,卢梭却已经在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材料指出卢梭相对于伏尔泰的思想上的最大的不同点是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提出社会契约论 提出人民主权说 a. b. c. d. 第ii卷 非选择题二、材料题(26题14分,27题20分,28题16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一个时期的思想与社会政治形势密切相关,同时又反作用于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韩非子与其他法家都具有一种极端独裁的秩序观。关于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不存在发表私人看法的空间。法律是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而发布的东西,加以广泛宣传和坚定地推行,它就会使人民去做他们本不愿做的事,如努力工作和战斗。这样,百姓的意见在体制中就没有存身之处了。在法家的思想中,没有哪条法律凌驾于或独立于统治者意愿。 摘编自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概括出法家治国思想的哪些特点?(4分)(2)分析法家思想对战国时期政治形势的影响。(6分)27材料一: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实际上他(汉武帝)和他的近臣们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致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三: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顾炎武亭林文集 与施愚山书请回答: (1)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中央集权。孔子的思想为何有利于中央集权?6分 (2)从汉武帝开始,他的近臣是怎样将儒术扩展到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中去的?9分(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5分28.材料一: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在一些重要古典文化中心,如中国、印度、希腊,人类精神开始觉醒,提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回答。人的理性精神也从而得到发扬。材料二: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 “灵魂得救在于心中信仰,而不在于表面仪式。”马丁路德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材料三:以体育为载体的奥林匹克运动也有其鲜明的人文精神特性,“人文奥运”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基本理念和灵魂。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开幕。孔子“三千弟子”在开幕式吟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等论语名句。请回答:(1) 列举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儒家学派和希腊先哲对人与人关系问题的主要观点。(10分)(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历程及其核心。(6分)(3) 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吟诵的论语名句体现了怎样的人文奥运理念?(4分)湘阴一中2015下学期高二单元检测历史答卷(文)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第i卷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26题10分,27题20分,28题20分)26(1)(2) 27(1)(2)(3)28(1)(2)(3)湘阴一中2015下学期高二单元检测历史答案(文)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bcdabccadbc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abacbbcdcbc二、非选择题(26题10分,27题20分,28题20分)26.特点:法律是君主意志的体现;不考虑人民的意愿;影响:促进各国变法;富国强兵;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27.(1)孔子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礼”规范人们的言行,有利于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2)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之说,政治上认为王者受命于天,倡导“君权神授”,伦理上强调“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