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复习题(五).pdf_第1页
机械设计复习题(五).pdf_第2页
机械设计复习题(五).pdf_第3页
机械设计复习题(五).pdf_第4页
机械设计复习题(五).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五章第五章 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1 根据螺旋线的绕行方向 螺纹可分为 和 两种 2 普通螺纹因牙形角大而 故常用于联接 而梯形螺纹效率高 故 常用于 3 螺纹常用于联接 螺纹联接常用的防松方法有 和 改变联接性质三类 4 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有 5 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 管螺纹的公称直径指的是 计算螺纹危险截面的面积使用的是螺纹的 6 螺纹升角增大 则螺纹联接的自锁性 传动的效率 7 当所受轴向载荷通过时 螺栓组中各螺栓承受的相等 8 请写出两种螺纹联接中常用的防松方法 和 9 管螺纹的公称直径指的是 英制管螺纹的牙型角为 米 制管螺纹的牙型角为 10 螺纹联接的精度等级分别为 一般螺纹联接通常选用精度 二 判断题二 判断题 1 铰制孔螺栓联接 被联接件上的铰制孔与螺栓杆之间无间隙 螺栓可承受横 向载荷 2 运动副是联接 联接也是运动副 3 弹簧垫圈防松属于摩擦防松 4 用于紧固联接的螺纹不仅自锁性要好 而且传动的效率也要高 5 标准公制普通螺纹的牙型角为 30 度 6 普通螺栓联接靠剪力来传递横向载荷 7 受交变横向载荷作用的普通螺栓联接 在正常工作时螺栓杆所受到的拉力不 变 8 对于受转矩作用的普通螺栓组联接 各螺栓杆将受到不等的剪力作用 且其 剪力的大小与螺栓杆轴线到螺栓组联接的转动中心之距离成正比 三 选择题三 选择题 1 螺纹联接是一种 A 可拆联接B 不可拆联接C 动联接D 过盈联联接 2 拧紧螺母时的功率主要与螺纹的 有关 A升角B 线数C 螺距和牙型角D 升角和牙型角 3 普通螺纹联接中的松螺纹和紧螺纹联接的主要区别是 松螺纹联接的螺纹部 分不承受 的作用 A拉伸B 扭转C 剪切D 弯曲 4 被联接件受横向外力时 如采用普通螺纹联接 则螺栓可能失效的形式为 A 剪切与挤压破坏B 拉断C 拉扭断裂 5 刚性凸缘联轴器用四只铰制孔螺栓联接 螺栓中心的圆直径 D 200mm 轴传 2 递扭矩 T 180N m 则作用在每个螺栓上的力为 A 1800B 240C 450D 540 6 用于薄壁零件联接的螺纹 应采用 A 三角形细牙螺纹 B 梯形螺纹 C 锯齿形螺纹 D 多线的三角形粗牙螺纹 7 选用螺纹联接的类型时 若被联接件之一的厚度较大 且材料较软 强度较 低 需经常拆卸的情况下 一般宜采用 A 螺栓联接 B 螺钉联接 C 双头螺柱联接 D 紧定螺钉联接 8 当被联接件之一很厚 联接需经常拆装时 常用 联接 螺纹联接中 按相同尺寸比较 成本最低的是 联接 A 螺钉 B 普通螺栓 C 铰制孔螺栓 D 双头螺柱 9 对于联接用螺纹 主要要求联接可靠 自锁性能好 故常选用 A 升角小 单线三角形螺纹 B 升角大 双线三角形螺纹 C 开角小 单线梯形螺纹 D 升角大 双线矩形螺纹 10 在螺栓联接设计中 若被联接件为铸件 则有时在螺栓孔处制做沉头座孔或 凸台 其目的是 A 避免螺栓受附加弯曲应力作用 B 便于安装 C 为安置防松装置 D 为避免螺栓受拉力过大 11 在螺栓联接中 有时在一个螺栓上采用双螺母 其目的是 A 提高强度 B 提高刚度 C 防松 D 减小每圈螺纹牙上的受力 12 普通螺纹的牙型角为 圆柱或圆锥管螺纹的牙型角为 A 15 B 30 C 55 D 60 13 在下列杆中 面不可切制螺纹 14 下面三种类型螺纹联 接中 更适 合于承受横向工作载荷 ABCD 3 15 在承受横向载荷或旋转力矩的普通紧螺栓联接中 螺栓杆 作用 A 受切应力B 受拉应力 C 受扭转切应力和拉力D 只可能受切应力 又可能受拉应力 16 紧螺栓联接受轴向外载荷 假定螺栓的刚度 b C与被联接件的刚度 m C相等 联接 的预紧力为 p Q要求受载后接合面不分离 当外载荷F等于预紧力 p Q时 则 A 被联接件分离 联接失效B 被联接件即将分离 联接不可靠 C 联接可靠 但不能继续加载 D 联接可靠 只要螺栓强度足够 还可以继续加大外载荷F 17 甲 乙两只厚度不同的螺母 用于同样的受力和结构条件的联接中 甲可旋 10 圈 乙可旋 30 圈 它们的联接强度是 A 甲大于乙B 乙大于甲C 甲乙基本相同D 谁大谁小不一定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螺纹联接为什么要防松 防松的目的是什么 2 螺纹联接的类型有哪些 螺纹联接预紧的目的是什么 五 分析计算题五 分析计算题 1 如图所示的螺栓组联接 已知外载荷 F 5KN 各有关几何尺寸如图所示 试计算受力最大螺栓所受的横向工作载荷 Fsmax 2 用绳索通过吊环螺钉起重 绳索受最大拉力 max 10kNF 螺钉刚度与被联接件 刚度之比 1 2 1 3 C C 试求 1 为使螺钉头与重物接触面不离缝 螺钉的最小预紧力 2 若预紧力为 10kN 工作螺钉的残余预紧力为多少 3 一螺栓所受轴向工作载荷 F 4000N 残余预紧力取 F1 1 6F 螺栓材料的屈 服极限应力 s 315Mpa 安全系数 n 2 计算螺栓所需最小螺纹小径 d1 4 设图示螺栓刚度为 b C 被联接件刚度为 m C 如果8 mb CC 预紧力 0 1000FN 工作载荷1100FN 试求螺栓中的总拉力 2 F和被联接件的残余 预紧力 1 F 0 F FF FF 0 F ABC 4 5 一螺栓所受轴向工作载荷F 4000N 残余预紧力取F1 1 6F 螺栓材料的屈服 极限应力 s 315Mpa 安全系数n 2 计算螺栓所需最小螺纹小径d1 6 如下图所示为一个铸铁托架 用四个普通螺栓固定在铸钢立柱上 已知 W 1000N L 700mm L1 300mm 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 f 0 2 螺栓的许用拉 应力 50MPa 防滑系数 KS 1 3 试确定螺栓所需要的公称直径 d 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GB196 81 dd1 1210 106 1411 835 1613 835 1815 296 2017 294 2420 752 7 一方形盖板用4个螺栓与箱体联接 盖板中心O点的吊环受拉力F 10kN 现 要求 1 设工作载荷有变化 取残余预紧力F1为工作拉力F的0 6倍 试计算每个 螺栓的总拉力F2 2 如因制造误差 吊环由O点移至点O 见下图 5 2OO mm 试计算受力最大的螺栓的总拉力F2max 8 刚性凸缘联轴器用 6 个普通螺栓联接 螺栓均匀分布在 D 155mm 的圆周上 接合面摩擦系数 0 12 摩擦传力的可靠性系数 防滑系数 Kf 12 若联轴器 传递的转矩 T 1500N m 问每个螺栓预紧力 F 应为多大 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答案答案 一 填空题一 填空题 5 1 左旋螺纹 右旋螺纹 2 自锁性能好 传动 3 三角形螺纹 摩擦防松 机械防松 4 螺栓联接 双头螺柱联接 螺钉联接 紧定螺钉联接 5 螺纹大 径 管子的内径 螺纹小径 6 降低 提高 7 螺栓组形心 轴向工作拉力 8 双螺母 防松垫圈 9 管子的内径 55 60 10 A B C 级 C 级 二 判断题二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三 选择题三 选择题 1 A 2 D 3 B 4 B 5 C 6 A 7 C 8 D B 9 A 10 A 11 C 12 D C 13 C 14 C 15 C 16 D 17 C 四 简答题四 简答题 1 1 螺纹联接拧紧后 在静载荷下 如不加反向的外力矩就不会自动松开 即螺纹联接具有自锁性 但在冲击 振动 变载荷作用下 或工作温度变化较大 时 螺纹联接常常失去自锁能力 产生自动松脱现象 这不仅影响机器正常工作 还可能造成严重事故 因此 机器中的螺纹联接必须采取防松措施 2 防松的目的在于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 2 类型 螺栓联接 双头螺柱联接 螺钉联接 紧定螺钉联接 联接预紧的目的 在于增强联接的可靠性和紧密性 以防止受载后被联接件间出 现缝隙或发生相对滑移 五 分析计算题五 分析计算题 1 解 解 1 T F 500 5 103 500 2 5 106 Nmm 2 在 F 作用下 各螺栓所受横向力为 Fs1 1250 4 105 3 z F N 3 在 T 作用下 各螺栓所受横向力也相等 为 22 6 2 2 80804 105 2 44 F r T r rT s 3 5524 N 4 显然 1 2 两螺栓所受的横向力最大 为 cos2 21 2 2 2 1maxsssss FFFFF 135cos 3 552412502 3 55241250 22 6469 N 2 解 解 1 螺钉头与重物接触面不离缝 应使残余预紧力 FF C CC F 2 12 0 故得螺钉最小预紧力为 F C CC F C CC F 2 12 1 11 3 3 3 4 100007500 max N 6 2 预紧力 F 10 kN 则工作螺钉残余预紧力 FF C CC F C CC F 2 12 1 11 10000 3 3 10000 3 4 100002500 max N 3 解 解 1 求螺栓的总拉力 2 F 21 2 610400NFFFF 2 求螺栓的许用拉应力 315 157 5Mpa 2 S n 3 求螺栓所需最小螺纹小径 2 2 1 1 3F 4 d 2 1 1 3F 10 46mm 4 d 4 解 解 1 螺栓中的总拉力为 20 100011001122 8 bb mbbb CC FFFN CCCC 2 联接件中的残余预紧力为 10 8 1000110022 8 mb mbbb CC FFFN CCCC 5 解 解 6 解 解 1 将 W 向 O 点平移得 W W 1000N T WL 1000 700 7 105 Nmm 2 在 W 作用下 R1W R2W R3W R4W W Z 1000 4 250 N 方向如图所 22 1 2 1 21 1 1 31 3 44 157 5 2 610400 10 46 s FF d d MPa n FFFFN dmm 式中 7 示 在 T 作用下 R1T R2T R3T R4T 5 1 7 10 824 96 2 2 3004 2 2 T L Z N 方向如图 所示 由受力图可知 在 W 和 T 共同作用下 以螺栓 2 3 联接处所受的横向载荷为 最大 即为 135cos2 22 2 2 2 232 TWTW RRRRRR 2 1017135cos96 824250296 824250 22 N 3 由螺栓 2 或螺栓 3 处联接不滑移的条件得 QpfZm KSR2 88 6611 112 0 2 10173 1 2 fZm RK Q S p N 4 由螺栓杆强度条件得 795 14 5014 3 88 66112 5 2 5 1 p Q d mm 故应选择 M18 的普通螺栓 d1 15 296 14 795 W T WL R2 W R2 R2 R3 R1 R4 W R1 W R4 W R3 R1 R4 R3 7 解 解 1 10 2 5 4 F F Z kN F2 F1 F 1 6F 1 6 2 5 4 kN 2 将 F 向 O 点平移 得 轴向外载荷 F F 10 kN 倾覆力矩 M F OO 10 5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