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艺术家.doc_第1页
西班牙艺术家.doc_第2页
西班牙艺术家.doc_第3页
西班牙艺术家.doc_第4页
西班牙艺术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08年5月3日(The Third of May 1808)是西班牙画家弗朗西斯科戈雅于1814年之作品,描绘早期西班牙半岛战争的情境。此作品现存于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目录隐藏 1 简介 2 其他事项 3 参见条目 4 注解 5 参考文献 6 外部链接 编辑 简介戈雅的1808年5月2日,他完成这幅画的两个月后才完成1808年5月3日。受害者右手上的圣痕,即耶稣被钉十字架时手上留下的孔。作为浪漫主义的作品,画家在画中加入恐怖感觉,成为主观感受。反抗者被枪毙,画中表示人民最难受的一刻。受害者作钉十字架姿势,以示受难之意。他手掌隐隐出现钉孔。人群后面有教堂,代表上天之见证。有些人已死,但情景不写实。作品背景为1808年开始的半岛战争,描绘了西班牙人造反,被法国军队枪杀。此作品更带出英雄主义及爱国主义。编辑 其他事项雅克-路易大卫于1784年之作品荷拉斯兄弟之誓。即使这是浪漫主义的作品,这幅画的构图与属于新古典主义的荷拉斯兄弟之誓有相似之处。三兄弟就像这幅画的军人,父亲的动作就像即将被杀的受害者。西班牙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亦受到这幅画的影响,藉其创作来表达西班牙内战之惨况。1编辑 参见条目 弗朗西斯科戈雅 1808年5月2日 编辑 注解胡安米罗(Joan Mir,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陶艺家、版画家,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米罗1893年出生于西班牙的巴塞罗那,父亲是一位金匠和珠宝商。胡安米罗14岁时进入巴塞罗那的St. Luke艺术学院学习,早年接触过许多前卫艺术家,如凡高、马蒂斯、毕加索、卢梭等人的作品,也尝试过野兽派、立体派、达达派的表现手法。逐步形成了完全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他的代表作为1957年到1959年间创作的两项陶壁作品太阳和月亮之壁。相关的维基共享资源: 胡安米罗 米罗是二十世纪绘画大师,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伟大天才之一。米罗艺术的卓越之处,并不在于他的肖像画或绘画结构,而是他的作品有幻想的幽默这是其中一个要素。另一个卓越之处就是,米罗的空想世界非常生动。他的有机物和野兽,甚至他那无生命的物体,都有一种热情的活力,使我们觉得比我们日常所见更为真实。米罗是非常多产的,画风始终如一而又多样变化。以至想要一般性地追述一下都十分困难。早期作品受塞尚、梵高和毕加索及野兽派画家的影响,作品或带 有极为精雅的色彩和线条的运动,或具有立体主义的作风。在1920年代中期, 他在他的新天地中,探索了非常困难的一些方面,从哈里昆的狂欢的复杂性,到犬吠月和人投鸟一石子这类作品非常有魅力的单纯性。1928年 他访问了荷兰,受到荷兰少有的几个大师的影响。他制作了一系列的绘画,题名为荷兰的室内,那是从真实到幻想变形的实例。哈里昆的狂欢是第一幅超现实主义的图画:在一个奇特的空间逆转感。室内举行着狂热的集会,只有人类是悲哀的,那人带有颇为风雅的胡子,叼著长杆的烟斗,忧伤地凝视著观者。围绕着他的是各种各样的野兽、小动物、有机物,全都十分快活。没有什么特别的象征意义,画家充分地描绘了一种辉煌的梦幻形象。加泰隆风景中的幻想,虽然神秘但很生动。在画中,黄色和橙黄的两块平面,相交于一条曲线。猎人和猎物都画成几何的线条和形状。一些不可思议的物体散置在大地上,有些可以辨认,有些好象暗示海上的生物或显微镜下的生物。更令人激动的作品是静物和旧鞋,显示了这位非政治的艺术家,为反对西班牙内战的法西斯分子而做出的深切的反应。静物和旧鞋的形像是明确的,有旧鞋、酒瓶、插进叉子的苹果,还有一端变成一个头盖骨的一条切开的面包。所有这一切都有安排在一个捉摸不定的空间里,色彩、黑色和凶险的形状令人厌恶。这件作品并不是特别的象征,而是反映了米罗对发生在他所热爱的西班牙事变的痛感和厌恶之情。他是以物体、色彩和形状来声讨腐朽、灾难和死亡的。在这个时期,米罗画了一幅线描自画像。瞪大的眼睛和紧缩的嘴唇,反映了他的恐怖观念。严酷的绘图和催人入眠的正面化形象,标志着他继承了自己的早期风格。巴勃罗毕加索(西班牙语:Pablo Ruiz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或称毕加索,全名巴勃罗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德保拉胡安尼波穆切诺玛丽亚德洛斯雷梅迪奥斯西普里亚诺德拉圣蒂西马特林尼达德鲁伊斯毕加索(Pablo Diego Jos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sima Trinidad Ruiz y Picasso),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和乔治布拉克同为立体主义的创始者。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毕加索是少数能在生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目录隐藏 1 早期 o 1.1 个人生活 o 1.2 去世 o 1.3 儿女 2 艺术生涯 o 2.1 早期 o 2.2 蓝色时期 o 2.3 玫瑰时期 o 2.4 立体派时期 o 2.5 晚期 3 外部链接 4 参见 5 参考文献 编辑 早期1881年,毕加索生于西班牙安达鲁西亚自治区的马拉加市,是唐裘斯路伊兹伊布拉斯可(Don Jos Ruiz y Blasco)和玛莉亚毕加索伊洛佩兹(Mara Picasso y Lpez)的第一个孩子。毕加索受洗后,被授以教名“巴布罗迪戈裘斯法兰西斯科狄保拉胡安纳波穆西诺玛莉亚狄洛斯雷梅迪奥斯西普里亚诺狄拉圣地西玛特里尼达克里托”,一连串的教名代表对多位圣徒与亲戚的敬意,另外按照西班牙人的命名习惯加上分别代表父母亲的“路伊兹”和“毕加索”。毕加索的父亲也是一位画家,专攻自然素描鸟类等动物,一生担任工艺学校的艺术教授和当地美术馆馆长。毕加索很小的时候就展现了对绘画的热情与能力。根据毕加索母亲的说法,毕加索第一个学会说的话是“皮兹、皮兹”,是西班牙语“铅笔(lpiz)”的简短发音。七岁时,毕加索的父亲开始正式的训练他人物素描和油画。毕加索父亲是思想传统的教授,他深信模仿大师的作品、素描石膏像与人体模特是每个画家必要的训练。于是,毕加索一心一意的专注于艺术上,因此忽略了课业。1891年,由于父亲当上了一所美术学校的教授,毕加索一家搬到了拉科鲁尼亚省。他们在拉科鲁尼亚待了将近四年。一次偶然,父亲发现毕加索对他未完成的鸽子素描涂色,在仔细观察毕加索的笔法后,毕加索的父亲深深觉得他十三岁的儿子已经超越了他,并发誓从此不再绘画。毕加索出生时所在的房子,西班牙马拉加1895年,毕加索七岁的妹妹康琪塔死于白喉,这件事成了毕加索一生中阴影,毕加索一家并搬到了巴塞罗那。后来,父亲说服学校让毕加索参加跳级考试,而毕加索在一星期内完成了一般学生需要一个月完成的考试,当时年仅十三岁的毕加索并获得了评审委员会的极度肯定。父亲在家附近租了一个小房间让毕加索独自工作,并一天内多次检查毕加索的画作,这使得父子经常争吵。毕加索的父亲和叔父决定把毕加索送到西班牙一流的艺术学校:马德里的圣费尔南多画家艺术学院。1897年,十六岁的毕加索第一次独自一个人出发前往马德里。然而,在注册后,毕加索却因没办法接受正式、规规矩矩的教育,而停止上学。毕加索转而到马德里的普拉多美术馆欣赏可敬的艺术家,像是迪亚哥委拉斯盖兹、弗朗西斯科戈雅、弗朗西斯科苏尔瓦兰的作品。毕加索特别崇拜埃尔格雷考,他的特色,像是拉长的肢体、醒目的颜色、神秘的面容,都深深的影响着毕加索的画风。编辑 个人生活结束了在马德里的进修后,1900年,毕加索只身前往欧洲艺术首府巴黎旅行。他在巴黎遇见了当地记者兼诗人马克思雅各。雅各帮助人生地不熟的毕加索了解、学习当地的语言与文学作品,并成了毕加索的第一位巴黎友人。那时正是巴黎最严寒的日子,毕加索常需要烧掉自己的作品来取暖。1901年,毕加索前往马德里。在马德里的头五个月,毕加索的朋友法兰西斯科狄艾许埃兹索勒为两人在青年艺术杂志找到了份工作,索勒负责撰写文章,而毕加索则负责刊物的插图,大部分是恐怖的漫画以及怜悯穷人的作品。他们参与的第一份刊物于1901年3月31日出版,同时,毕加索开始在画作签下Picasso,取代原先的签名Pablo Ruiz y Picasso。二十世纪初,毕加索来往巴塞罗那与巴黎之间工作。1904年,在一场暴风雨当中,毕加索遇见了波希米亚的模特费尔南德奥利弗并相恋,毕加索因而开创了玫瑰时期,并有多幅关于她的画作。在获得一些声望与机会后,费尔南德因相处不好离开了毕加索,再加上父亲过世,使得毕加索非常沮丧,认识了被他称为伊娃谷维的玛赛儿汉伯特。毕加索在立体派时期创作了许多对伊娃表示爱意的作品。然而,1915年,伊娃不幸病逝,毕加索因此十分伤心。1918年夏季,毕加索迎娶了谢尔盖达基列夫剧团的芭蕾舞女演员(ballerina)欧嘉科克洛瓦。毕加索在罗马为剧团设计芭蕾舞剧Parade的服装时结识了欧嘉,婚后两人到比亚里茨附近的别墅度蜜月,并有了一个儿子保罗。1936年7月西班牙发生内乱,毕加索画了佛朗哥之梦来批评佛朗哥的行为。1937年佛朗哥军阀,轰炸格尔尼卡,毕加索画了巨幅大作格尔尼卡,展示于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中。1949年他的作品白鸽被选为国际和平会议海报。编辑 去世巴罗伯毕加索于1973年4月8日在法国慕景市过世。当时,他与妻子贾桂琳正招待友人前来晚餐,毕加索过世前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为我干杯吧,为我的健康干杯,你知道我已经没办法再喝了1。”死后,毕加索葬在法国南部的沃夫纳格斯堡的庭园,贾桂琳并阻止毕加索的儿女克劳德与帕洛玛出席葬礼2。1986年,贾桂琳以手枪自杀,享年六十岁3。编辑 儿女 保罗(Paulo,1921年2月4日1975年6月5日,54岁),本名保罗约瑟夫毕加索(Paul Joseph Picasso) 与欧嘉科克洛瓦 玛雅(Maia,1935年9月5日),本名玛莉亚狄拉康塞普西翁毕加索(Maria de la Concepcion Picasso) 与玛丽-德雷莎华特 克劳德(Claude,1947年5月15日),本名克劳德皮尔巴罗伯毕加索(Claude Pierre Pablo Picasso) 与方斯华姿吉洛 帕洛玛(Paloma,1949年4月19日),本名安妮帕洛玛毕加索(Anne Paloma Picasso) 与方斯华姿吉洛 编辑 艺术生涯艺术是个谎言,但却是一个说真话的谎言。巴布罗毕加索 4毕加索的作品通常被分为数个时期。时期的名称尚有争议,大致是“蓝色时期”(1901年1904年)、“玫瑰时期”(1905年1907年,又名“粉红色时期”)、“立体派时期”(1908年1919年)。编辑 早期毕加索的签名毕加索从小便接受父亲的训练,并有惊人的进步,这点可以从毕加索博物馆馆藏的毕加索早期作品中瞧出端倪。1893年间,毕加索早期作品里的稚气逐渐消逝,1894年,毕加索可以说是正式开始了他的画家生涯。1890年中期,毕加索的画作流露出浓浓的传统现实主义画风,第一次圣餐(The First Communion,1896年)便是此时的代表作,此幅画显示出年纪轻轻的毕加索已经能处理高难度的细节5。同一年,十四岁的毕加索画了姑妈佩帕的肖像画(Portrait of Aunt Pepa),肖像画里的生动、精神让胡安-埃多尔度赛洛特(Juan-Eduardo Cirlot)曾赞叹道,“毫无疑问的,整个西班牙艺术史里最棒的画作之一”。1897年,毕加索的现实主义画风受到了象征主义影响,在一系列的风景画作品中,配上毫不自然的紫、绿色调,便是毕加索的现实主义时期(1899年1900年)的特色。此时期毕加索的作品受到罗塞蒂、史丹林(Steinlen)、图卢兹-罗特列克与爱德华蒙克等人的影响,融合了他钦佩的画家埃尔格雷考的特色,而产生了毕加索独特的现代画风。编辑 蓝色时期更多资料:毕加索的蓝色时期毕加索受到在西班牙孤单的旅行与他的朋友卡洛斯卡萨吉马斯的自杀影响,使得蓝色时期(1901年1904年)期间的画作常显现出阴郁的感觉。此时期的画作以蓝与蓝绿的色调为主,极少使用温暖的颜色。蓝色时期开始的确切时间据推测可能是在西班牙1901年的春季,也有可能是1901年下半在巴黎的日子。在这段时间,毕加索创作了许多描绘著骨瘦如柴的母亲与孩子的作品,用色阴暗,并有时以娼妓与乞丐作为主题。在卡萨吉马斯死后,1901年秋季,毕加索画了几幅他的画像,并于1903年完成了生平最忧郁的作品生命(La Vie),现收藏于克里夫兰美术馆。忧郁的情绪并蔓延到了知名的蚀刻作品俭朴的一餐(The Frugal Repast,1904年)上。该作品描绘著一对看不见的男人与看得见的女人,两人皆身形消瘦,坐在一张老旧桌子前。毕加索的蓝色时期常使用“失明”这个题材,像是盲人的晚餐(The Blindmans Meal,1903年,收藏于大都会博物馆)、赛乐丝汀娜(Celestina,1903年)等都是蓝色时期的代表。编辑 玫瑰时期更多资料:毕加索的玫瑰时期1904年,毕加索在巴黎遇见了一位为雕塑家及艺术家工作的模特费尔南德奥利弗(Fernande Olivier),与其坠入爱河,而开启了玫瑰时期(又名粉红色时期,1904年1906年)。毕加索受到与费尔南德之间的甜蜜关系影响,而大量使用鲜明、乐观的橘、粉红色系,题材多描绘著马戏团的人们、杂技表演者与丑角,这并成了毕加索的个人特色之一。而1904年被视为是蓝色时期与玫瑰时期之间的过渡期。毕加索名作格尔尼卡,1937年,收藏于马德里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编辑 立体派时期1906年毕加索初次看到黑人的雕刻,受到莫大的感动。黑人原始、大胆、强烈的造形,给毕加索很大的刺激。1907年“亚维浓的姑娘们”画作,成为他创造立体派风格的里程碑。毕加索的立体派,基本上不是纯美学的,走向理性的、抽象的,将物体重新构成,组合,带给人更新、更深刻的感受。编辑 晚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其间主要居住在巴黎,巴黎收复后加入法国共产党。1973年4月8日在法国穆甘逝世。2004年5月,毕加索早期作品拿着烟斗的男孩(Garon la pipe)以1.04亿美元的价格结标,刷新了1990年文生梵高一幅画作8250万美元的拍卖纪录。编辑 外部链接 毕加索 巴勃罗毕加索 巴勃罗毕加索 巴勃罗毕加索 编辑 参见 画家列表 编辑 参考文献1. 名人的遗言:毕加索 2. The Rich Die Richer and You Can too,William D. Zabel著,1996年John Wiley and Sons出版,11页。ISBN 0-471-15532-2 3. Picassos Family Album,麦克金摩曼著,纽约时报 4. 解释艺术(Art Explained),罗伯特康明著,DK出版,2007年,ISBN 978-0-7566-2869-7,98页 5. 第一次圣餐(The First Commun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