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黄河颂(七年级人教版).doc_第1页
第六课黄河颂(七年级人教版).doc_第2页
第六课黄河颂(七年级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课黄河颂(七年级人教版) 第二单元单元要点分析 本单元以祖国为主题,选编了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教学设计 6:黄河颂 光未然 学习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诵课文。 2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理解歌词大意。 重点难点 1重点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诵课文。 (2)理解歌词大意。 2难点 语言上的特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巅(dian1)澎湃(peng1pai4)狂澜(lan2) 屏障(zhang4)哺育(bu3)体魄(po4) 滋长(zi1)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生词: (1)巅:山顶。 (2)澎湃:本课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3)狂澜:本课指巨大的波浪,猛烈的潮流。 (4)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 (5)哺育:喂养,也比喻培养。 (6)体魄:体格和精力。 (7)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的事物)。 3有感情地朗诵这首歌词,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1黄河船夫曲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