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1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2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3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4页
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地六校联考2012-2013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2考古学家在对我国某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以下两件农具(注:翻车和曲辕犁),经技术测定,这两件农具均为同一时期遗存下来的物品。据此确定该遗址最早是()a西周 b三国c唐朝 d北宋3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佛教的广泛传播4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吕氏春秋中有“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中有“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中有“时至而作,竭时而止”。以上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民注重因地制宜5下列不属于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主要形式的是()a君主土地私有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d国家土地所有制6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历代都重视加强水利建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战国时著名水利工程有都江堰、郑国渠b“井渠”灌溉方法在汉代关中已出现c清代王景成功治理黄河d筒车于隋唐时期已在长江流域使用7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8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9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相当广泛,一些大型铸铜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的生产规模已经相当大,西周时期青铜器大多代表着()a财富 b粮食丰收 c贫富分化 d权利和秩序10明代有一个笑话,说是朝廷宴请外国元首和使节,结果宴会所用580件官窑瓷器全部被使节们顺手牵羊带走了。这个笑话主要反映了当时()a政治非常开明 b制瓷技术精湛 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奉行对外开放政策 11唐代陆羽在茶经里写道:“邢磁类银,越磁类玉”,“邢磁类雪,越磁类冰”,这是陆羽对邢、越二窑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唐代瓷器生产成就的一个简略概括。下列瓷器中属于邢窑瓷器的是()a陶罐 b白瓷 c青瓷 d青花瓷12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有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 )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13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d市人日中集,于利尽锥刀14明清时期,在京城、省城和大商阜出现了会馆,直接推动会馆出现的是()a商业的空前繁荣 b 海外商运 c 陆路商运 d 商帮15.战国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秦国的农业劳动力缺乏现象严重,已达到免征十年赋税招徕三晋之民“使之事本”的地步,为扭转上述现象,统治者() a 首倡“重农抑商” b 提倡“工商皆本” c 下令实行“海禁” d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6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a抑制土地兼并,打击豪强地主b减轻农民负担,防止农民暴动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资金d力图搜刮百姓,以备岁币17“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纂要卷七中这则史料反映出当时统治者推行的政策是()a重文轻武 b重本轻末c闭关锁国政策 d避战自保18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自耕农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占总人口比例24%36%30%10%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a汉代江南地区 b明代苏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 d唐代关中地区19清初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这一规定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资本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发展b清政府大力扶持纺织业发展c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萌芽d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20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近代”的含义,最准确的理解是()a产生、发展于中国近代社会 b由私人投资兴办c受到西方企业的影响 d是大机器生产的企业21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自然经济解冻的速度进一步加快的原因有()开辟的通商口岸增多西方侵略者控制了中国海关我国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列强获得了内河航运河内地通商等特权a. b. c. d. 22南海继昌缫丝厂创办者陈启源属于()a.地主 b.官僚 c.商人 d.华侨23. 李鸿章于1865年兴建金陵制造局,其产品除供应南洋、北洋各防营使用外,还接受各省防营订货。关于该局表述正确的是()a是清末洋务运动期间的重要民用工业b记录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c见证了中国从传统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演变d有利清王朝镇压天京的太平军24有人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其中“先天不足”是指()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c投资者主要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25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近代化。最先实践“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的是()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26古诗词寓意深远,常常为我们解读历史提供言简意赅的绝妙注脚。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句形象概括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千呼万唤始出来”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在()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甲午战争后 c“一战”期间 d国民党统治后期27右图是作于1930年的漫画这把破扇子,哪能抵挡得住外来的狂风骤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蜡烛和火苗:代表中国民族工业及其生产的产品(国货)b破扇子:中国政府的鼓励、提倡和中国人民“实业救国”的决心c狂风骤雨: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和本国官僚资本的挤压d漫画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曲折艰难发展28“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业,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胜利后之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惟此浩劫!”文中所言压迫榨取者主要是指( )a外国资本主义 b封建专制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闭关锁国政策29据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真的“美化”了。美国商品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全部美式配备了!”据此判断这一报道的时间就在() a 1912-1921 b1927-1936 c 1945-1949 d 1979-198930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三座大山的重压。“三座大山”是指()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本国官僚资本主义自然经济abc d第卷 ( 综合题 共40 分)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31题10分,32题15分,33题15分,满分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战国策记载,秦国“以牛田”,就是用牛耕种。由于它采取了先进的农业技术,所以国富民强,具有其他各国难以抗衡的实力。 -选自高中历史第二册经济史材料二、千百年来,中国农民长期在“旱”与“涝”的双重威胁下艰难劳作,早期史书把以水利为主题的河渠书、沟洫志列为专篇,后代治理黄河的文献汗牛充栋。水力学的专著也相当多。 -选自高中历史第二册经济史材料三、汉成帝时,丞相张禹占有泾渭之间极为肥沃、价格昂贵的良田400顷。唐代一位叫李澄的伊川大地主,占有的土地一眼望不到边,当时人称之为“地癖”。 -选自高中历史第二册经济史(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促进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6分)(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古代,引发社会动乱,导致王朝覆灭的原因是什么(4分)32.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一图二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哪种方式更进步?(3分) (2)图三是清明上河图中的商运场景。在商业流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明清时期势力最为强大的商帮有哪两个?(分)(3)图四反映的是清代北京前门商业区,这种商业形式有什么特点?(分)(4)图三四和图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谈谈你对商人的认识。(6分)(5)比较上述几幅图,哪幅图给你印象最深,它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分)3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 某校高一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一些学生得出以下几种结论:他们积极创办洋务企业尤其是近代民用企业 他们创办的企业都以轻工业为主他们的企业在国民政府前十年得到较快发展 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表:材料三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卢新建主编: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选择说法正确的序号。(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分)简要指出“初步发展”和“日益萎缩”两个阶段的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分)(3)根据材料三简要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分) 四地六校联考2012-2013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答题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答案题号27282930答案二、综合题(3题,共40分)31题(10分)()(分)()(分)32题(15分)()(分)()(分)()(分)()(分)()(分)33题(15分)()(分)()(分)()(分)四地六校联考2012-2013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acabdcdcdbbcc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答案daccbcdddcbba题号27282930答案ccc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1)国家安定统一;农业工具的改进;国家的政策支持;水利工程建设。(任答三点、6分)(2)土地兼并;过重的赋税。(4分)32.(1)图一反映的是锄耕,图二是铁犁牛耕。图二方式更进步。(3分)(2)晋商和徽商。(2分) (3)突破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2分)(4)商业经济的繁华建立在农耕经济发展的基础上。(2分)认识:商人拥有大量财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商人的活跃也形成了特殊的交通现象,如“俞大娘航船”;客商也常面临人身财产的安全风险;商人重利轻离别等。(任答二点、4分)(5)图一:锄耕是中国古代农业重要的种植经营方式,锄耕的出现促进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图二:新的耕作方式有利于土地的进一步开垦和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加速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无农不稳”;图三:古代中国商运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扩大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物质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