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36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2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的“高”、“低”指的是()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产生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4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3倍,甲、乙两车的行驶时间之比是2:3,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a1:2b2:1c2:9d9:25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a物理课本的厚度b一根粉笔的长度c黑板的长度d饮水杯的高度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是利用回声的是() a探测海洋深度 b 探测鱼群 cb超检查胎儿 d 声音使烛焰摇动7火车的速度为72km/h,汽车的速度为18m/s,则()a火车的速度大b汽车的速度大c两者的速度一样大d无法确定8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是错误的是()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9将锣轻敲一下,然后再重敲一下,两次敲出的声音相比()a音调改变b音色改变c响度改变d三项均改变10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c声波具有能量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1学校运动会上的百米赛跑,计时员为了计时准确些,总是()a听枪声按秒表,因为耳朵的灵敏度比眼睛高b看发令时散发的白烟按秒表,因为眼睛的灵敏度比耳朵高c听枪声和看白烟都可以,因为枪声和白烟是同时发生的d看发令时散发的白烟按秒表,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12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二、填空题(13分)13(3分)声音的特性有,14(2分)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到的数据是5.72cm,则估读值是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5(1分)测量球体的直径,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转动球体的某一方向在毫米刻度尺上,则此时球的直径应取cm16(2分)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填“音调”或“响度”)17(2分)如图所示,兔子和乌龟在全程为s的赛跑中,兔子跑到树下用时t1,树下睡觉用时t2,醒后跑完剩下的路程用时t3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团体赛中,乌龟驮着兔子水中游,兔子背着乌龟地上跑,实现了双赢兔子在乌龟背上说:“我是静止的,又可以悠闲的睡觉了!”兔子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为参照物的18(2分)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附近的居民家的窗户玻璃震碎,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同时声波还可以传递,例如:19(1分)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所以人们很难在地震前感知到三、实验与探究(共20分)20给你一把毫米刻度尺,一根细铜丝和一根铁钉,用什么方法可以较准确地测出铁钉的直径?写出实验步骤和相应的计算公式21如图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有关四、计算题(11+10+10)22子弹在离人24m处以75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当时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已前进了多少米?23一列长180m的火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600m的大桥,试求出火车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24利用回声可以测量海洋的深度,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若从海面上发出声音信号传到海底后,经过2.4s在海面上接受到回声请计算出此处海洋的深度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36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音色【专题】应用题【分析】(1)由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所以音色是辨别声音的最主要的特征(2)振幅的大小影响声音响度的大小(3)次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在20hz以下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解答】解:a、我们能“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响度的大小,故b错误;c、次声波是我们的耳朵所听不到的声音,故c错误;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有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等知识点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2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的“高”、“低”指的是()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考点】音调【专题】声现象【分析】听到的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的影响因素是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解答】解: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是人的声带振动频率高,音调高;“男低音”是指声带振动频率低,音调低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产生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应用题【分析】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解答】解:a、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b、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c、不遵守操作规程产生的是错误,不是误差;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误差的了解,误差是我们测量时不可避免产生的,是正常的,我们要正视误差4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3倍,甲、乙两车的行驶时间之比是2:3,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a1:2b2:1c2:9d9:2【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已知汽车速度的比和行驶的时间的比,利用速度公式变形s=vt求路程之比【解答】解:已知v甲:v乙=3:1;t甲:t乙=2:3;由v=得s=vt;所以s甲:s乙=v甲t甲:v乙t乙=32:13=2: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计算,因为是求比值,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5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a物理课本的厚度b一根粉笔的长度c黑板的长度d饮水杯的高度【考点】长度的估测【专题】应用题;估算法【分析】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值,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日常知识积累解答此题【解答】解:172.5mm=17.25cm;a、物理课本的厚度应该在0.5c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一根粉笔的长度约为10c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黑板的长度约为5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饮水杯的高度在17cm左右,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的认识,估测的题目,要求学生对相关物理量的数据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多注意日常积累,培养自己的估测能力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是利用回声的是() a探测海洋深度 b 探测鱼群 cb超检查胎儿 d 声音使烛焰摇动【考点】回声;声与信息【专题】应用题【分析】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从而反射回来的现象应用回声定位、探测鱼群和探测海底的深度等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解答】解:利用声呐探测海深、探测鱼群、b超检查胎儿都是利用声音遇到障碍物后产生回声来传递信息的声音使烛焰摇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回声现象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结合声有关的知识分析每个选项7火车的速度为72km/h,汽车的速度为18m/s,则()a火车的速度大b汽车的速度大c两者的速度一样大d无法确定【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应用题【分析】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常用的还有km/h,先把火车的速度换算为以m/s为单位,然后再比较火车与汽车的速度大小【解答】解:火车的速度v火=72km/h=20m/s,汽车的速度为v汽=18m/s,所以v火v汽,火车速度大于汽车速度故选a【点评】物理量间比较大小时,应先统一各量的单位,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如果单位不统一,无法比较各量的大小8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是错误的是()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和参照物及其选择的角度去分析,即可作出判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解答】解: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对于同一个物体,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来研究它的运动情况,得到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不事先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判定物体是否在运动,所以选项a、b、c正确,不符合题意;选项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9将锣轻敲一下,然后再重敲一下,两次敲出的声音相比()a音调改变b音色改变c响度改变d三项均改变【考点】响度;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响度的大小和振动的幅度有关【解答】解:将锣轻敲一下,然后再重敲一下,锣振动的幅度增大,故两次相比响度发生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10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c声波具有能量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是人耳听不到的;(2)减少声音的分散可使响度增大;(3)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4)减弱噪声的途径包括在声源处、在人耳处、在传播中三个方面,据此分析【解答】解:a、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是人耳听不到的,故“金嗓子”发出的声波不是超声波,故a错误;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故b正确;c、声波具有能量,故可在很大程度上震慑海盗,故c正确;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声音的一些基础知识,涵盖的点较多,但都非常简单,难度不大11学校运动会上的百米赛跑,计时员为了计时准确些,总是()a听枪声按秒表,因为耳朵的灵敏度比眼睛高b看发令时散发的白烟按秒表,因为眼睛的灵敏度比耳朵高c听枪声和看白烟都可以,因为枪声和白烟是同时发生的d看发令时散发的白烟按秒表,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考点】声速;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比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解答】解:因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因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在看到发令时散发的白烟按秒表计时较为准确;故选d【点评】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比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光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差异进行分析12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压轴题;比较思想;控制变量法;图析法【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要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用全程除以跑完全程的时间,即得到两人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从而进行比较【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和b都是错误的;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选项c是错误的;由图象可知,两人跑的全程都为40m,而且他们所用的时间都为8s,所以他们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都为5m/s,故选项d是正确的故选 d【点评】解答本题时,可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和比较的思想去进行分析,比较时要在相同条件下去进行比较二、填空题(13分)13(3分)声音的特性有响度,音调,音色【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乐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利用声音的三个特性的定义及其取决因素分析即可解决【解答】解:乐音的三种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通常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同时我们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其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同时响度还和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小故答案是:响度;音调;音色【点评】解决此题要结合声音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牢记影响声音三特性的因素14(2分)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到的数据是5.72cm,则估读值是0.02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长度测量记录结果应准确到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然后再估读一位;记录结果的最后一位是估读值,最后一位前面的数据是准确值,倒数第二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解答】解:由记录结果5.72cm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准确值是5.7cm,估读值是0.02cm故答案为:0.02;1mm【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记录数据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测量结果的准确值、估读值等问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15(1分)测量球体的直径,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转动球体的某一方向在毫米刻度尺上,则此时球的直径应取1.90cm 【考点】长度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个方面的知识:(1)对最小分度值的认识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对刻度尺使用方法的了解:对于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要找一个整齐的刻度线作为起点进行测量,物体的长度等于终点刻度值减去起点刻度值【解答】解:由图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被测球体的起始刻度值为:10.80cm,终了刻度值为12.70cm,所以球体的直径为:1.90cm故答案为:1.90cm【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认准最小刻度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6(2分)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传递信息(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填“音调”或“响度”)【考点】声与能量;响度;声与信息【专题】应用题【分析】声音的响度和物体的振幅有关,还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平时可以利用减少声音分散的方法来提高响度,如喊话时把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解答】解: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故答案为:传递信息;响度【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传递信息的原理,提高响度的方法,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要求平时学习时,要多联系生活、多解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7(2分)如图所示,兔子和乌龟在全程为s的赛跑中,兔子跑到树下用时t1,树下睡觉用时t2,醒后跑完剩下的路程用时t3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团体赛中,乌龟驮着兔子水中游,兔子背着乌龟地上跑,实现了双赢兔子在乌龟背上说:“我是静止的,又可以悠闲的睡觉了!”兔子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乌龟为参照物的【考点】速度的计算;参照物及其选择;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应用题;压轴题;长度、时间、速度;运动和力【分析】已知总路程,总时间就是三段时间之和,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就叫参照物,兔子在乌龟背上,相对乌龟来说兔子是静止的【解答】解:平均速度兔子与乌龟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兔子说自己静止是以乌龟为参照物故答案为:;乌龟【点评】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和参照物的选择,求平均速度关键是求总路程和总时间,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18(2分)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附近的居民家的窗户玻璃震碎,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能量;同时声波还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利用b超检查病人【考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所谓声音传递信息,即通过声音我们知道了某些事情;所谓声音传递能量,即说明声音比较有“劲”【解答】解:战斗机在飞行时,其巨大的声音能将附近居民的窗户玻璃震碎,即说明声音比较有“劲”,即属于声音传递能量;除此应用之外,声音还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利用b超检查病人故答案为:能量;利用b超检查病人【点评】能区分什么情况下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什么情况下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9(1分)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次声波,所以人们很难在地震前感知到【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其中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解答】解: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次声波,它的频率范围低于20hz,我们的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故答案为:次声波【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超声和次声定义的掌握情况,知道人耳的听觉范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比较简单三、实验与探究(共20分)20给你一把毫米刻度尺,一根细铜丝和一根铁钉,用什么方法可以较准确地测出铁钉的直径?写出实验步骤和相应的计算公式【考点】刻度尺的使用;长度的测量【专题】设计与制作题;累积法【分析】长度的测量通常用刻度尺进行,由于细铜丝直径较小,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所以只能利用间接测量的思想进行测量,具体方法是先将细铜丝紧密的缠绕在铅笔上,并数出圈数n,再测量n圈细铜丝的长度后,利用直径等于周长除以计算出细铁钉的直径【解答】解:具体方法是:(1)用细铜丝在铁钉上密绕n圈;(2)将缠绕的铜丝伸直,测量长度l;(3)计算出铁钉的直径:d=;【点评】我们需要了解并掌握一些特殊测量方法,比如以多测少法、累积法等21如图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解答】解:尺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