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总5155课时)(电总5155课时).doc_第1页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总5155课时)(电总5155课时).doc_第2页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总5155课时)(电总5155课时).doc_第3页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总5155课时)(电总5155课时).doc_第4页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总5155课时)(电总5155课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第八册教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总5155课时)(电总5155课时) 集体备课教学内容:1、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2、两端都不栽的情况3、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4、实践活动:小管家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总课时:5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植树问题(1)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7页118页的例1、例2二、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树之间的关系。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段数与植树棵树之间的规律。3、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不封闭线路上,两端都栽时间隔现象的简单规律。教学难点:运用规律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四、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改进意见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每位小朋友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它不但会写字,画画、干活,在它里面还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你想了解它吗?请举起你的右手,请每一位学生高举起右手,并将五指伸直,关拢。师:现在请每位小朋友将五指张开,数一数,张开后有几个空格?(4个)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空格叫“间隔”。刚才,我们把五指张开,有4个空格,也就是4个间隔。2、举例说出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比如:在马路边种树,每两棵树之间有一段距离,我们就把这一段距离叫做一个间隔,楼梯、锯木头等。3、大家清楚地看到,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那么,将手指换成小树,5棵小树之间有几个间隔(4个),6棵呢?7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植树问题。(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正好任老师所住的小区新修了一个20米长的绿化带,准备从头至尾每隔4米种一棵银杏数,大家算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出示课件) 2、学生尝试解答。3、反馈,出示各种答案:2045(个)516(棵)2045(棵)2045(个)514(棵)师:咦!我发现一个问题,不管哪个答案,第一步都是204,这一步算的是什么呢?(有几段/段数)我们一般把间隔的个数叫作段数或间隔数。师: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这里到底哪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呢?你们有什么办法验证吗?(画图)板书:(出示棵数 ? 间隔数)4、简单验证,发现规律。1)对,画图是我们数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我们现在就来模拟种树。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20米长的绿化带,“从头至尾每隔4米种一棵银杏”。l“从头至尾”是什么意思?(两端都要栽)我们就用小短线代替树苗,先在最左侧栽上1棵。l“每隔4米种一棵”说明了什么?(间距是4)那我们就隔4米栽1棵,隔4米再栽1棵,隔4米栽1棵。l 大家数数,这条路被平均分成了几段?(5段)也就是说这里的间隔数是5。我们一共栽了几棵?(6棵)那第几种答案是正确的?2045(个)516(棵)我想请一个同学说说,为什么要加1?结合线段图揭示:段数与棵树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2)仔细观察一下线段图,你能发现规律吗?很多同学已经感觉到规律了,但数学是最严谨的,一个例子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不凡将他作为一个猜想,下面我们就进一步验证,看看它们是不是都具有这种规律。3)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物管公司准备在小区道路的一侧,等距离的从头至尾植树。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怎么还不动笔呀?(不知道路的全长和树的间距)一定要知道这条路的长度和间距的大小吗?为什么?(间距数=全长间距)喔!我明白了,你们都听懂了吗?道路的全长是20米,间距的大小有你们自己确定,现在就请同桌两个人合作,画一画、算一算找出间隔数和棵数,然后互相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4)哪个同学愿意来汇报一下你的验证结果?生汇报:小路“全长”20米,我们确定的“间距”是( )米,算出来“间隔数”是( )“种的棵数”是( )板书:全长(米)间距(米)间隔数(段数)棵数(棵)20120212021011205452010232020125)大家看看黑板,你发现了什么?(板书: 棵数间隔数, 棵树-1=间隔数)全长间距=间隔数5、运用规律,快速抢答同学们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找到了植树问题的解题规律,真了不起!那么你有信心用这些规律来解决下面的问题吗?l 15棵树之间有()个间隔。7棵树之间有()个间隔。100棵树呢?l 从第一棵树到最后一棵树之间有20个间隔,一共有()棵树;30个间隔有几棵树?l 一条小路长24米,如果在它一侧每隔2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21)每隔4米栽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7)每隔6米呢?(5) 6、同学们想想,在现实生活中栽树,是不是两端一定要栽?还有没有其他情况?两端都不栽、只栽一头、栽成一个圈能不能具体说说,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只栽一头,或两头都不栽呢?在两个建筑物之间栽树一般两端不栽;路的一端有建筑物,一端没有就只栽一头;在池塘周围或操场四周栽树一般就是为一个圈;7、同学们分析的很有道理,当我们在一条直线上栽树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会有 “两端都种”、“只种一端”或“两端都不种” 这样的三种情况。大家想一想:“只种一端”或“两端都不种”的时候,段数与棵树之间的规律与两端都种的时候是一样的吗?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一画,比一比,谁最先得出结论?(1)学生画图探究。(2)汇报:两端都种:棵数=段数+1 只种一端:棵数=段数两端都不种:棵数=段数-1请同桌两个人把这个规律互相说一遍。正因为在实际的植树过程中,“两端都种”、“只种一端”和“两端都不种”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存在,因此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审题,先弄清是哪一种情况,再作进一步的分析。三、巩固练习,应用反馈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1、在一条长42米的道路两边, 每隔6米栽一棵, 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这道题属于那种植树情况?(两端都栽)已知什么?求什么?列式解答:426=7(段)7+1=8(棵)82=16(棵)为什么要乘2?2、变式练习:小区准备在1号楼与5号楼之间的小道一侧,每隔6米栽一棵,从起点到终点共栽了8棵数,这条路有多长?仔细看题,这道题属于那种植树情况?(两端都不栽)棵树与段数是什么关系?棵数=段数-1已知什么?求什么?(全长)动笔试试!反馈:你是怎么做的?8+1=9(段)96=54(米)第一步算的是什么?(生:间隔数)这个间隔数又是根据什么算出来的?(生:用“棵数+1=间隔数”)3、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现象与植树问题很相似,它们中都隐藏着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你能找找看吗?(生举例:锯木头、路灯、表面上的间隔和数字)4、任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间隔现象。大家一起来看一看。5、综合练习。(1)出示楼房图片,谁来说说这幅图中的间隔规律?(2)出示班主任陈老师上楼的图片。这是谁?大家想想在这个间隔问题中,我们要把什么当成树?(楼层)间隔是什么呢?(台阶)(3)出示教室的座位图片。大家看看,这里可以找到几个间隔规律?(人与人,课桌间,人与课桌)(4)出示同学们排队的图片。谁能应用刚才所学的知识提几个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有几个间隔?头尾两个同学相距多少米?(全长)每相邻两个同学间隔有多少米?(间距)(5)现在就请大家从下面几个问题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进行解答。我们教学楼,每走一层楼有24个台阶,大家算一算,陈老师从一楼走到三楼,一共要走多少个台阶?16个同学排成直线,从第一个同学到最后一个同学的距离是45米,相邻两个同学的平均距离是多少米?l第一排到第二排同学之间的距离差不多是1米,那么,第一排同学到第五排同学的距离是多少米?艺术节期间,从校门口起一直到科技楼一共挂了15只红灯笼,每两只红灯笼中间再挂了2只黄灯笼,你知道同学们一共挂了几只黄灯笼吗?四、总结:那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两端都种”的植树规律,即“棵数=间隔数1”、“全长间距=间隔数”。同时还知道了在一条路上的“植树问题”有两端都种、两端不种与只种一端三种不同的情况,并且根据“两端都种”的植树规律,同学们自己进一步探究了两端不种与只种一端的植树问题。放学以后,大家再细心地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我们今天研究的植树问题,与家长或同伴说一说。板书设计植树问题 两端都种: 全长间距=间隔数 棵数=段数+1 只种一端: 棵数=段数两端不种: 棵数=段数-1 自我满意度:A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特别不满意( ) 第二课时: 植树问题(2)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0页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通过开放题的教学,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细致严密地考虑问题;2、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实验,得出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封闭线路上间隔现象的简单规律。教学难点:运用规律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四、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长方形泡沫塑料板(每小组一块,正面画圆,背面画其他的封闭图形),牙签,画有长方形的练习纸。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改进意见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前几节课我们考虑的都是在直条线上种树,都可以找到线路的端点,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在湖的四周植树,在花坛边缘种盆花 这些你能找到它的端点来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来讨论的内容封闭路线上的植树的规律二、探索新知1、 湖、花坛等等,它们的外围线路都是封闭的。它和不封闭路线上的植树规律是否相同呢?我们自己动手“种”一下就知道了。1)、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牙签当树苗,在泡沫塑料板的圆上种几棵数(棵树任你自己决定),边种边数:种了几棵,把圆分成了几段?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3)、交流:你们小组种了几棵,把圆分成了几段?4)、初步概括: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在圆形路线上植树,棵数=段数)2、是不是每种封闭路线上的植树规律都是这样的呢?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1)出示长方形空地题目我们学校5号楼的东面有一块长方形空地,要在它的四周种树,每边种3棵,四个角上可以种也可以不种,有几种种法?2)四人小组讨论,并把种的方法在练习纸的长方形上表示出来(建议:公共角上的树用圆点表示,其他的用长点表示);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交流: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种的?种了几棵? 把长方形分成了几段?得出:种植路线是长方形的,种植棵数与种植段数是相等的。4)出示教科书第120页的例3,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讨论解决。5)展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集体讨论判断正误3、研究在其他封闭图形上种树:A、你还想在什么封闭路线上种树?(指名回答)B、学生在泡沫塑料板的各种封闭图形上“种树”,边种边数种了几棵?分成了几段?C、小组交流。4、得出规律:在封闭路线上植树:棵数=段数(板书)5、联系:它和非封闭路线上的哪种情况相同?(告诉学生 事物就是这样相互联系的!6、质疑问难: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如果在不规则的封闭路线上植树,棵数和段数是否相同?三、 尝试练习:练习第121页的“做一做”上的习题学生尝试练习,交流,指名板书解题方法。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板书设计 封闭路线上的植树的规律在圆形路线上植树: 棵数=段数 在长方形路线上植树: 棵数=段数封闭图形自我满意度:A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特别不满意( )第三课时: 植树问题(3)方阵问题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20页例3及部分练习。二、教学目标:1.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三、教学重点:从封闭曲线(方阵)中探讨植树问题。教学难点: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四、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改进意见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猜谜:十九乘十九,黑白两对手,有眼看不见,无眼难活久。(打一棋类名称)设计意图:用谜语引入,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二、探索新知1教学每边摆放3粒棋子的方法。(1)(课件出示)围棋格子图,最外层每边能放3个棋子。最外层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2)抢答:读题后,让学生口算出答案。(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答案。)(3)动手验证:请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摆放棋子,验证刚才答案。(4)汇报交流(着重请学生说出方法。)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3228 248 3318 3448 直接点数。教师表扬学生的创新摆法,并奖励“智慧星”。(教师随学生回答,用课件出示摆放方法。)2教学每边摆放4粒棋子的方法。(1)(课件出示)围棋格子图,最外层每边能放4个棋子。最外层可以摆放多少棋子?(2)动手操作:请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摆放棋子,写出算式。(3)游戏:让一学生当“小老师”,其余学生当“围棋子”,请小老师邀请“围棋子”按上题要求站在老师设计的大棋盘上。设计意图:这一游戏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摆放方法,让每个学生参与活动,把所学知识运动到游戏中。(4)汇报交流(着重请学生说出方法)教师随学生回答,用(课件出示)摆放方法。(5)你们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3教学每边摆放5粒棋子的方法。(1)(课件出示)围棋格子图,最外层每边能放5个棋子。最外层可以摆放多少棋子?(2)动手操作:请学生分小组按要求摆放棋子,写出算式。(3)汇报交流。(教师随学生回答,用课件出示摆放方法。)(4)你们最喜欢哪种方法?和同桌说一说。设计意图: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通过抢答、验证、分析、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发展。三、总结规律(1)师:你觉得再用棋子摆,方便吗?你能根据前面我们摆放的方法,填写下列表格,总结出规律吗?(小组合作完成) 每边放的个数最外层总数345618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教学例3:出示围棋格子图。问:围棋盘的最外层每边都能放19个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2)总结规律: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间隔数边数最外层的总数(3)学生根据规律,独立完成例3。四、运用规律1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1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2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如果最外层每边能放300个,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拓展思维:如果一个五边形,怎么算?一个三角形呢?(集体口答)2做第121页第三题。设计意图: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主归纳问题;教师在关键之处疏通点拨,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3请你参加:12名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大家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四个顶点都有人,每边各有几名学生?(在教室内围一围。)4请你思考:(课件出示同学开联欢会时的欢乐情景。)“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四班同学准备开联欢会。大家围坐在一起,如果每边做14人,(如下图),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每边都有8张课桌,一共要多少张课桌?5请你设计:(课件出示美丽的校园情景。)学校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改变校园环境,想全校范围内征集校园花坛设计方案。有以下三种,请每组同学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图形,算一算如果每边放三盆花,一共可以摆放多少盆花?再动手画一画,展示在黑板上,看哪一组做得又好又快! 板书设计方阵问题每边个数边数-边数总数 (每边个数-1)边数总数 a n - n = C ( a -1 ) n = C自我满意度:A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特别不满意( )第四课时:练习一、教学内容:122123页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中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三、教学重点、难点: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中去。四、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改进意见1、122页练习二十第1题。2、122页练习二十第2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理解。 3、122页练习二十第3题。先引导学生认识16根高压电线杆排列在一起,间隔的段数应是15段。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4、122页练习二十第4题。先让学生画一个圆,再任意画几个点,数一数点的个数与分成的段数,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5、123页练习二十第5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白跑道的两端要插小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全班订正。 6、123页练习二十第6题。7、123页练习二十第7题。板书设计 学生板演自我满意度:A满意( )B基本满意( )C不满意( )D特别不满意( )第五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