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节清限时作业(第一章第一节)0144.doc_第1页
节节清限时作业(第一章第一节)0144.doc_第2页
节节清限时作业(第一章第一节)0144.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节节清限时作业(第一章第一节)命题人:董海峰审题人:董志恒 芮凤各做题时间:2008年10月22日时限:2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B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C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2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具体表现为A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政权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无产阶级掌握政府的权力D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3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A斯图亚特王朝B波旁王朝C都铎王朝D罗曼诺夫王朝4在四月提纲中,列宁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任务是A结束沙皇专制统治 B全部政权归苏维埃C结束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将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5俄国之所以被称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依据在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社会矛盾尖锐复杂一战带来的危机更为严重 革命力量相对强大ABCD6图1与图2的内在联系是 图1图2A列宁引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B列宁亲自指挥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C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胜利D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7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A探索出一条在政治、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8十月革命与巴黎公社爆发的原因相似点是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指导B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尖锐所致9下列对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10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展十月革命的胜利表明社会主义战胜了资本主义 A B C D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起义工人得到士兵的支持,革命的红旗代替沙皇的白蓝红三色旗在首都上空飘扬。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于月日宣布退位。这就是俄国历史上的“二月革命”,这场革命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了新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建立了自己的武装。请回答:(1)二月革命后,在俄国形成了哪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4分)(2)针对两个政权并存的复杂情况,列宁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什么样的任务呢?(2分)(3)你获得了怎样的认识?(2分)节节清限时作业(第一章第一节)答案110,BBDDD,AADCC.11、局面:一个是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任务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认识: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节节清限时作业(第一章第一节)答案110,BBDDD,AADCC.11、局面:一个是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一个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任务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认识: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节节清限时作业(第一章第一节)答案110,BBDDD,AADCC.11、局面:一个是彼得格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