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测试.doc_第1页
必修二测试.doc_第2页
必修二测试.doc_第3页
必修二测试.doc_第4页
必修二测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必修二测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50分钟 )一、基础题(其中选择题每道3分,共 39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悄(qio)然 引擎(qng) 揪(ji)紧 跛(p)脚B猝(c)然 瘦削(xu) 狙(j)击 炽(zh)烈C蝙(bin)蝠 症(zhng)候 气氛(fn) 熨(y)帖D倔(ju)强 襁(qing)褓 窸窣(s) 出殡(b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声名雀起 恪尽职守 烘云托月 摩挲B蹑手蹑脚 一筹莫展 磬竹难书 慰籍C震撼人心 匮不成军 额手称庆 斑斓D妃嫔媵嫱 饥肠辘辘 坚忍不拔 饕餮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每一个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B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意,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C最后的常春藤叶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美好心灵。D在广场的东面,这个坏家伙明火执仗地走动,每闯一次祸,受害的人总有几十个。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我 不住内心的悲痛,无声地流下泪来。没有告诉你,现在你是在自己的学校里八年不是一个小数目,八年内的一切,难道你只凭一双肉眼,就能 出来吗?德国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战时饱受痛苦的伦敦妇女穿上节日的盛装,前去参加 活动。A.克制 辨别 庆祝 B.抑制 辨认 庆祝 C.抑制 辨认 祝贺 D.克制 辨别 祝贺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C每当疼痛发作,他就采用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等顶住疼痛部位。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洪民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与早已流行的互联网论坛和博客相比,微博以140字的限制、便捷的转发机制以及对终端设备的简单要求降低了民众表达言论的门槛。B.苏州河淤泥疏浚工程正式全线启动,显示了上海市政府部门彻底治理苏州河长期存在的污染问题、打造东方“莱茵河”的决心。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D.2010年的国产大片孔子赵氏孤儿等都善于从本土文化土壤中吸纳养分,呈现出本土特色鲜明、原创力充沛、文化厚度不断增加。7、下列对“焉”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用亡郑以陪邻且焉置土石则耻师焉或师焉,或不焉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A/ B/ C/ D/8、选出与“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中的“殆”字意义相同的一项()A思而不学则殆 B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C郦元之所见,殆与予同 D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9、下面四句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10、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都,皆 B.始速祸焉 速:加速C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劫:胁迫 D.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固:顽固11、下面加点的词,与例句的解释相同的是( )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A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B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C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 D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12、下面加点的词,与例句的解释相同的是( ) 例:洎牧以谗诛 A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C不赂者以赂者丧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3、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孰与君少长(2)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A两个“与”不同 两个“而”不同 B.两个“与”相同 两个“而”相同C两个“与”相同 两个“而”不同 D.两个“与”不同 两个“而”相同二、诗歌鉴赏(共10 分) 春行即兴李 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4分)答: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6分)答: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15题(共9分)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家贫,少时给事县为亭长,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是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以公卿子著材知名,博皆友之矣。陈咸为御史中丞,坐漏泄省中语下狱。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咸掠治困笃,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具知其所坐罪。卒免咸死罪,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迁冀州刺史。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为刺史行部,吏民数百人遮道自言,官寺尽满。从事自请且留此县,事毕乃发,欲以观试博。博心知之,告外趣驾。乃见自言者,使从事明敕告吏民:“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欲言二千石墨绶长吏者,使者行部还,诣治所。其民为吏所冤,及言盗贼辞讼事,各使属其部从事。”博驻车决遣,四五百人皆罢去,如神。吏民大惊。后博徐问,果老从事教民聚会。博杀此吏,州郡畏博威严。迁琅邪太守。齐郡舒缓养名,博新视事,右曹掾吏皆移病卧。博问其故,对言:“惶恐!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乃召见诸曹吏书佐及县大吏,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斥罢诸病吏,白巾出府门。郡中大惊。其折逆人如此。视事数年,大改其俗。迁廷尉,职典决疑,当谳平天下狱。博恐为官属所诬,视事,召见正监典法掾吏,谓曰:“廷尉本起于武吏,不通法律。然廷尉治郡断狱以来且二十年,亦独耳剽日久,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掾吏试与正监共撰前世决事吏议难知者数十事,持以问廷尉,得为诸君覆意之。”正监以为博苟强,意未必能然,即共条白焉。博皆召掾吏,并坐而问,为平处其轻重,十中八九。官属咸服博之疏略,材过人也。每迁徙易官,所到辄出奇谲如此,以明示下为不可欺者。 (节选自汉书薛宣朱博传) 【注】二千石:指郡太守。移:旧时公文的一种。谳(yn):审判定罪。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以公卿子著材知名 著:显著 B博本武吏,不更文法 更:更改 C咸得论出,而博以此显名 论:论罪,判定罪行 D正监以为博苟强 强:逞强1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朱博办事“奇谲”的一组是(3分)( ) 博去吏,间步至廷尉中,候伺咸事 博诈为医入狱,得见咸 博本武吏,不更文法 欲言县丞尉者,刺史不察黄绶,各自诣郡 选视其可用者,出教置之。斥罢诸病吏,白巾出府门。 视事数年,大改其俗 A B C D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朱博性格开朗、喜爱交游。尽管出身低微,但是他刚直仗义,因此能和一些公卿子弟相识相知,并在关键时刻以他的智谋舍身救人。B朱博有良好的应变能力。有个狡猾的官员趁他巡视部属时煽动几百人拦道投诉,他立即斩杀了组织者,解散了投诉者,判处如神。C朱博打击陋习毫不客气。刚到琅邪太守任上,就免去了一批故意装病作态的官员。几年时间使琅邪的陋习有了很大的改变。D朱博处事凌厉。每次升调改换官职到一个新的岗位,他常常先在下属面前展示自己的才智和威严,给他们来个“下马威”。四、默写(共26分 每空1分)1.可堪回首,_,一片神鸦社鼓!(2011年江苏卷)2. 凭谁问:_, _?(2011年浙江卷)3. 千古江山,_。舞榭歌台, 。(09年辽宁卷2011年山东卷 2010年天津卷)4. 羽扇纶巾,谈笑间,_。_, _,早生华发。(2011年天津卷 2010山东卷 )5.呜呼!_,_,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2011年四川卷)6. 乱石穿空,_,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_.(2011年福建卷 09年浙江卷)7. 斜阳草树,_,人道寄奴曾住。(2009年全国卷一 09年福建卷)8. 千古江山,_。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09年辽宁卷)9.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 。( 2008山东)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_。 (2008上海)11. 思厥先祖父,_ ,_ _,以有尺寸之地。 (2007上海卷 2007浙江)12. 想当年,_,_。(2007年江苏卷)1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 。(2011年广东卷)14、使负栋之柱,_ _。(2009年湖北卷)15、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2008年浙江卷) 五、翻译(共16分)(1)戍族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3分)(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分)(3)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3分)(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4分)(5)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3分)诗歌鉴赏答题区(1) (2) 语文必修二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A、跛(b)脚 B、炽(ch)烈 D、倔(ju) 襁(qing)褓2D A、声名鹊起 B、罄竹难书 慰藉 C、溃不成军3C(A 指众多的平常人;B不以为意:不把他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D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4B ( 克制:多指控制住自己的不正常的情感、欲望等并加以克服。抑制:指把自己的正常或不正常的情感、欲望、内力或其他事物的发展势头强压下去。辨别:偏重于分清不同事物的特点进而把他们区别开来。辨认:偏重于分清事物的特点以便找出或认定该事物。庆祝:指对大家共同的喜事进行一些活动以表示高兴或纪念,仅适用于大家共同的喜事。祝贺:指对有喜事者道喜或表达良好的祝愿,不能用于自己的喜事。)5C 6A(B项,搭配不当,“治理问题”;C项,中途易辙、语序不当,应将“自从”调至“新生代农民工”前;D项,成分残缺,“呈现”后残缺了宾语中心词。)7、B(形容词词尾 兼词 于之 疑问代词 怎么、哪里 助词无意)8、B几乎(A松懈 C大概 D危险)9、A(B其实C至于D智力)10、B 速:招致 11、A不是(B不对,与“正确”相对;C讥讽D非难)12、C因为(A才B把,将D凭借)13、C(“与”介词 跟 “而”转折/修饰)14B(更:经历)15A 16B(“解散投诉者”在先,“斩杀组织者”在后)二、诗歌鉴赏答案 (1)修辞方法: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解析 此题选择的是唐代诗人李华的一首景物小诗。作者春天经历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诗的前两句直接写景。作者站立在宜阳城头观赏景致,只是城下大片土地荒芜,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接着写远处,“涧水东流复向西”,清冷冷的山泉没有人汲引灌溉,而是任其“东流复向西”。三、四句更进一步,继续写景。“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经过了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欣赏,只好任其自开自谢了。“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禁使人想像到山花烂漫、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是以乐写哀,以闹衬静,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全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虽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却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三、译文 朱博字子元,是杜陵人。家境贫困,年轻时在县里供职当亭长,逐渐升迁为功曹,刚直仗义,喜爱交游。当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由于是公卿子弟才能显著而为人所知,朱博都和他们相友善。陈咸任御史中丞,因泄露宫禁之内的话而犯罪,被关进监狱。朱博辞去官职,偷偷地步行到廷尉府中,刺探陈咸的案子。陈咸被拷打询问,伤势很重,朱博伪装成医生进了监狱,得以见到陈咸,完全了解了他所犯的罪。终于免去陈咸的死罪。陈咸得以判处出狱,而朱博因为这件事名声显扬。 升任冀州刺史。朱博本来是武官,没有经历过用法令条文办事的文职,等到当了刺史巡视部属时,官吏和百姓几百人拦路自行投诉,官署都满了。从事请求暂时留在这个县,事情办完了再出发,想要以此来观察试探朱博。朱博心里明白,告诉侍从赶紧准备车马。于是会见自行投诉的人,派遣从事明确地告谕官吏百姓:“想要投诉县里丞尉的,刺史不监察佩戴黄色绶带(官俸二百石)的官员,各人自己到郡里去。想要投诉二千石的墨绶长吏的,等使者巡视部属回来,到刺史的官署去。百姓被官吏所冤枉,以及投诉强盗小偷诉讼之事的,要到各自所属的部从事那里。”朱博停车判决发落,四五百人都离去了,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