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告陷害最判决书.doc_第1页
诬告陷害最判决书.doc_第2页
诬告陷害最判决书.doc_第3页
诬告陷害最判决书.doc_第4页
诬告陷害最判决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事 若無積極證據足證該告訴虛構,即使被告訴之人不受追訴處罰,仍不可稱誣告裁判字號:98年台上字第6272號案由摘要:誣告裁判日期:民國 98 年 10 月 29 日資料來源:司法院相關法條:刑事訴訟法 第 161、377、395 條(98.07.08) 中華民國刑法 第 210、214、216、302、304 條(91.01.30)要 旨:誣告罪以意圖他人受刑事處分,虛構事實而向該管公務員申告為成立要件,若其所訴事實,尚非全然無因,祇因缺乏積極證明,致被告訴之人不受訴追處罰者,尚難遽以誣告論罪。亦即,被告訴之人縱因證據不足,不受訴追處罰,但在積極方面倘無積極證據,足資證明告訴之人確係故意虛構者,仍不能遽以誣告罪論處。因此系爭股票質押借款及違約交割之事,多次談判後,雖行為人等所提出妨害自由等罪之告訴,經檢察官偵查結果,以罪嫌不足為不起訴處分確定。惟不能據此證明該轉讓股權、債權行為出於自由意願滯留,確係出於虛構。(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整理)最高法院刑事判決 九十八年度台上字第六二七二號上 訴 人 台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被 告 甲 乙上列上訴人因被告等誣告案件,不服台灣高等法院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七月二十四日第二審判決(九十六年度上訴字第一九八號,起訴案號:台灣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九十四年度偵續一字第三一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上訴駁回。 理 由按刑事訴訟法第三百七十七條規定,上訴於第三審法院,非以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是提起第三審上訴,應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係屬法定要件。如果上訴理由書狀並未依據卷內訴訟資料,具體指摘原判決不適用何種法則或如何適用不當,或所指摘原判決違法情事,顯與法律規定得為第三審上訴理由之違法情形,不相適合時,均應認其上訴為違背法律上之程式,予以駁回。本件檢察官上訴意旨略以:被告等之行為是否成立誣告罪,應審查被告等之告訴書狀所載之意旨為斷,如提出於檢察機關之告訴書狀與債務處理之過程明顯不符,或於事實關鍵處刻意扭曲,客觀上如可判斷其明知所述為虛偽者,即應論以誣告罪。被告等之告訴狀,內載:丙出言恐嚇甲曰:你今天要把所有財產交出,否則不讓你離開,甲因先前已遭丙找四海幫黑道兄弟代為逼債,此時又遭該三人控制現場無法離去,雙方僵持至同日下午五時許,甲為圖脫離現場,於違反己意情況下,電話通知乙、吳輝,由吳輝攜帶歐公司(即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歐公司)七名股東印章到場,丙、丁、戊三人進而脅迫甲、乙行無義務之事,簽立債權讓與契約書,丙再找來在四樓等待之律師己及會計師劉賢協助製作虛偽文書,並持以向台北市政府建設局辦理變更登記,核丙、丁、戊三人涉有刑法第三百零二條及第三百零四條之罪嫌,並與己、劉賢等五人共犯刑法第二百十條、第二百十四條及第二百十六條之偽造文書罪嫌。經查被告甲原為久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久公司)董事長,以人頭戶買賣其公司之股票,發生違約交割後,與德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德證券公司)產生新台幣(下同)十億九千餘萬元之債務,有卷載資料可憑。嗣被告等出面與丙談判處理違約交割債務事宜,被告等被逼債之複雜情緒是可以理解,但進而主張自己之還債動作是他人(即丙等人)之妨害自由所致,所簽署之文書亦係被迫,實有明顯扭曲事實。原審對下列足以認定被告等有誣告犯意之事實未予說明:己律師及會計師到現場確認協議書內容,並有人唸給甲聽,則被告等對己等提出涉嫌偽造文書之告訴若非誣告,應當如何解釋?甲原為久公司之負責人,因違約交割而出面處理債務,乃理所當然,且當時如欲離去,打電話找警察或請親友報警即可,依第一審之認定,當時現場在客觀上並不生妨害行動自由問題,所以被告等之告訴,與關鍵事實不符。亦即,被告等並非捏造處理債務之事實,而是捏造有被逼迫之妨害自由及偽造文書事實,原判決對上述二種事實混為一談,有判決不載理由及適用法則不當之嫌云云。惟查原判決以公訴意旨略以:被告甲自民國九十年六月二十八日起至九十二年三月九日止擔任久公司之董事長兼總經理,與被告乙明知渠等於九十二年三月十八日下午一時許,在台北市路段號樓德證券公司內,並未受到言語恐嚇、限制行動自由,亦未被強迫簽立債權讓與契約書,以轉讓甲對於歐公司之借款債權,及乙對於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豐公司)之借款債權,復無未經渠等授權,偽造甲、劉枝、范秋、蔡梅、陳華、郭菜、郭婷名義之歐公司股權買賣協議書,及乙、蔡梅、楊蔡琴、呂城、王師、吳儒、陳貞名義之豐公司股權買賣協議書,並持以向台北市政府建設局辦理歐公司、豐公司之董監事變更登記等情。竟共同意圖使丙、丁、戊、劉賢、己受刑事處分,於九十二年五月二日、同年五月六日,具狀向台灣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提出涉嫌妨害自由、強制、恐嚇危害安全及偽造文書之告訴,嗣經檢察官以九十二年度偵字第一九八二三、一九八二四號不起訴處分書,為不起訴處分確定。案經丙等人對被告等提出告訴(經二次以罪嫌不足,為不起訴處分後,因再議發回續查起訴),因認被告等涉犯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條第一項之誣告罪嫌等情。但經審理結果,認為不能證明被告等犯罪,因而撤銷第一審不當之判決,改判諭知被告等無罪,已依據卷內資料,敘明其取捨證據及得心證之理由。對於起訴書所指事項,併已逐一敘明:公訴意旨認被告等涉有誣告罪嫌,係以被告等提出之告訴狀、丙等人之指訴、被告等之陳述、證人吳輝等人之證述,及財產清單、股東名冊、試算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股權買賣協議書、債權讓與契約書、存證信函等以為論據。惟訊據被告等始終堅決否認有誣告之犯意,被告等二人均辯稱:丙等人確有脅迫渠等轉讓股權、債權等行為,至於對己、劉賢二人提出告訴,係因己明知被告等並未與丙等人達成股權轉讓之合意,即配合丙等人製作股權買賣協議書等文書,另劉賢當天雖未在場,然其持該等文書前往辦理董監事變更登記,且出任歐公司董事長,故認為該二人涉嫌共謀。甲另辯稱:先前借款時已將股票抵押給丙,不可能在無條件、無代價之情況下,另將毆公司、豐公司之股權、債權轉讓,當日他們說如不交出豐公司、歐公司之股權即不能離開,且對方之黃文有殺人前科,一直跟著,豈能不怕。又丙等人要求伊將印章交出,由他們持各該印章在文件上用印,非出於其自由意願。乙另辯稱:伊前往德證券公司時,丁坐在甲旁邊,並跟著甲進進出出,甲之行動受到他們控制,當天伊在該處待了約六小時,一直沒有機會和甲說話,到晚上七時許,丙說今天沒有辦好,大家都不要離開,伊看到甲開始寫,才不得已跟著寫,印章是他們要求交出,由他們在文件上用印等語。本件糾紛之過程,係甲前在德證券公司買賣久公司股票,於九十二年三月四日、五日發生違約交割,乃提供股票向德證券公司之丁、丙(分別為德證券公司登記負責人及實際負責人)質借鉅款,嗣雙方陸續洽商解決事宜,至九十二年三月十八日下午一、二時許,復在德證券公司協商時,丙等人要求被告等以電話通知久公司之吳輝、楊津等人攜帶歐公司、豐公司之相關資料到場,以便讓丙等人辦理股權、債權轉讓事宜,被告等滯留至同日晚上七時許始行離去。其間己曾到場處理轉讓事項,嗣歐公司、豐公司辦理變更登記後,係由劉賢出任變更後之董事長。其後被告等具狀,指稱九十二年三月十八日被拘束在德證券公司內,並被迫交出文件、印章、簽訂契約,而對丙、丁、戊、劉賢、己提出妨害自由等罪之告訴。嗣該案雖經不起訴處分確定,惟被告等是否應負誣告罪責,其關鍵在於被告等是否虛構事實及有無誣告之主觀犯意。證人吳輝證述:當日下午三、四時許接到電話到場,現場氣氛不好、嚴肅,有位抽雪茄男子(即丙)甚不高興,聲音很大,對在場者說今天要把事情作好才能離開,伊亦感到害怕。證人楊津亦證稱:當天伊去辦理股權移轉之事,甲從頭到尾表情都很沈重,但其他的人(指丙方面之人)不會覺得表情沈重,甲一度被非久公司之男子,單獨叫出去一陣子。另黃文亦陳述:當天有與甲在德證券公司見面,在場者還有戊、丁、丙等人,丙並找伊當久公司之董事。而黃文原名黃榮文,有多次犯罪前科,前曾被訴殺人案件,經法院依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確定,有其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查。丙等人為處理質押借款之事,找來黃文介入,以持續緊迫之方式向甲追償,丙復以不悅之語氣,大聲對在場者表示不把事情作好,不能離開。當天被告等係從下午一、二時許,滯留到晚上七時以後,完成一切手續,始得離去。衡情被告等在此客觀環境之下,會感到害怕、受到脅迫,認為非出於自由意願滯留在現場,並受迫轉讓股權、債權等,即難認為純屬虛構。因認尚無積極證據足資證明被告等有虛構事實,而為誣告之犯意,爰為無罪之諭知等情,已詳為說明。檢察官上訴意旨,對於原判決所為前揭論斷,並未依據卷內資料,具體指摘有何違背法令情形。且查:、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已於九十一年二月八日修正公布,其第一項規定:檢察官就被告犯罪事實,應負舉證責任,並指出證明之方法。因此,檢察官對於起訴之犯罪事實,應負提出證據及說服之實質舉證責任。倘其所提出之證據,不足為被告有罪之積極證明,或其指出證明之方法,無從說服法院以形成被告有罪之心證,基於無罪推定之原則,自應為被告無罪判決之諭知(參考本院九十二年台上字第一二八號判例)。本件起訴之前,修正之刑事訴訟法關於舉證責任之規定,已經公布施行,檢察官迄未提出適合於證明被告等有虛構事實,而為誣告之積極證據,並說明其證據方法與待證事實之關係。原審經審理結果,對於卷內訴訟資料,復已逐一剖析,參互審酌,仍無從獲得被告等有罪之心證,爰為無罪之諭知,自不能任意指摘為違法。誣告罪以意圖他人受刑事處分,虛構事實而向該管公務員申告為成立要件,若其所訴事實,尚非全然無因,祇因缺乏積極證明,致被告訴之人不受訴追處罰者,尚難遽以誣告論罪。亦即,被告訴之人縱因證據不足,不受訴追處罰,但在積極方面倘無積極證據,足資證明告訴之人確係故意虛構者,仍不能遽以誣告罪論處。本件被告等與丙等人之間,確因股票質押借款及違約交割之事,發生糾紛,迭經多次談判後,甲復於九十二年三月十八日下午一、二時許,在德證券公司與丙等人談判,其後乙亦到場,嗣二人滯留至同日晚上七時許,完成一切股權、債權轉讓手續後,始得離去。其後被告等對於丙等人所提出妨害自由等罪之告訴,經檢察官偵查結果,雖以罪嫌不足,為不起訴處分確定。惟被告等已陳述,當天從下午一、二時許滯留至晚上七時許,並非出於自由意願,且係受迫而轉讓股權、債權等。證人即攜帶資料到場之吳輝、楊津亦分別證述,現場氣氛不好、嚴肅,有位抽雪茄男子(即丙)甚不高興,聲音很大,對在場者說今天要把事情作好才能離開,讓人感到害怕;甲從頭到尾表情都很沈重,中間曾一度被對方之人,單獨叫出去。依其情形,被告等所告訴之事實,縱缺乏積極證明,致丙等人不受訴追處罰,但就被告等滯留在德證券公司內之時間、過程,及證人吳輝、楊津之證述觀察,尚無從證明當時雙方係在平順、和諧之情況下進行,亦不能證明被告等所指陳,非出於自由意願滯留及受迫轉讓股權、債權等情,確係出於虛構。檢察官上訴意旨,係對於原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