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第二课时教案.doc_第1页
陈情表第二课时教案.doc_第2页
陈情表第二课时教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情表第二课时教案 参赛者:长泾中学 周国强教学要点:通过阅读,赏析和品味李密诚挚的孝敬之情;研讨李密内心深沉的哀痛。内容和过程:一、出示幻灯图片:1李密家宅,2少年李密,3李密特写,4侍奉祖母,5撰写陈情表,6陈情表书样。二、配音朗读:教师脱稿范读全文,MP3配音。三、赏析课文内容:(一)整体感知:投影1:读完全文,你觉得作者抓住了皇帝什么理念作为立足点?提示:“以孝治天下”是皇帝的治国理念,也他写作本文的立足点,是全文的总纲。教师补充:读文章首先要有全局观,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有利于步步深入地探讨内容。先见森林,再见树木,解读本文,抓住了“圣朝以孝治天下”这总纲,再顺着这个文脉逐层深化,作者的思路就相当清晰了。(二)品味尽孝之情投影2:全文共四段文字,都是围绕“以孝治天下”这个中心展开陈述的,请用最简单的话概括各段大意,并找出段中相应语句说明。提示:第一段:奉孝 “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第二段:重孝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第三段:尽孝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第四段:乞孝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愿陛下衿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投影(图示)3: 奉 重 孝 乞 尽补充:文章先首写奉孝之周到,接着写孝顺之情重,再写尽孝意志之坚定,最后写企求尽孝之真诚。反复陈说,行文流畅委婉,叙事具体生动,既缓解了他背主求荣的骂名的压力,又为自己先尽孝后尽忠的上表目的找到了充足的理由。投影4:李密为什么要把孝道作为推脱出仕的理由呢?提示:打消晋武帝疑心。“忠臣不士二主”是儒家强调的为官者的基本原则。孝事长辈是中国长期以来的美德。孟子说“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晋朝提倡孝道是符合儒家思想的。现在宪法也规定“成人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补充:事实上,李密从小就颇具孝心,晋书李密传曰:“晋李密,犍为人,父早亡,母何氏改醮。 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李密以孝闻名乡里。投影5:文章开头写幼年时期的生活,这与主旨有什么关系?提示:为下文奉行孝道,愿乞终养张本,也是辞官不就最有力的依据。补充:幼年的悲剧生活与尽孝有着十分明显的内在因果联系。没有幼年的体弱多病,没有慈父的早逝,没有母亲的改嫁,没有祖母的躬亲抚养,就不可能有“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的悲情倾诉,也就难以收到打动人心的效果。教师归纳:作者以“孝”字为立足点,紧扣“圣朝以孝治天下”,这个总纲,围绕奉孝、重孝、尽孝、乞孝展开陈说。突出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困难处境,以及对晋武帝的忠诚保证,情真意切,真挚感人,催人泪下,终于感动了晋武帝。据说晋帝还赐婢赐粮,以旌其孝。故宋朝大文豪苏轼说“读陈情表不落泪者,其人必不孝”,可见此文巨大的精神和艺术感染力了。(三)研讨李密内心深沉的哀痛(下面三个问题以学生讨论为主)投影6:自古齐家、治国、安天下是儒者最高理想,为什么李密却不愿为官呢?提示:他想自保,求得心灵的安慰,保住行政者的道德底线,维护知识分子起码的人格和尊严 。补充:作为知识分子,他心中的神圣图腾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而现在是“亡国贱俘”,治国、安天下已成画饼,家道中落,齐家也不可能,剩下的只有退守书斋、洁身自好了。他想在动荡纷争的社会中寻找一分属于自己的天地,求得短暂的宁静,以求自保。投影7:他作到了自保这一点吗?提示:他并没有做到,知识分子和皇帝的地位悬殊太大,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李密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读书人,属于弱势群体,危机意识日趋明显。补充:象李密这样处境的知识分子有很多,在纷争动荡的社会形势下,在强权面前,孔子“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对社会极端负责,屈原自沉汨罗,以生命向抗争,庄子选择了逃避,更多的知识分子则只能选择隐忍与退缩,如司马迁、贾谊,后来的谢灵运、陶渊明。李密的哀痛就在这里。面对强权势力,作为封建时代的士大夫、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小知识分子又怎么能和他们抗衡呢!应该说退守书斋,求得安宁,维护起码的人格和尊严,是李迷明智而唯一的选择。然而在炎炎皇权面前,李密时时有性命之忧,又何遑论自保尊严呢?投影8:文章多次表达了对皇帝的忠诚,这完全出于他的本心吗?提示:“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可见他受到某种威胁,在威胁面前表示忠心,显然是无奈之举。补充:因为司马氏夺取政权的手段十分卑劣,不符合儒家正统,象李密这样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是不屑与之合作的,但形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这才不得不违心地说“非殒首所能上报,”“生当殒首,死当结草”,这种表白并不是出于他的本心。四、小结:李密也许是一个清醒者,他的内心勃发了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火花,但他最终没有跳出思想奴化、人格奴化、行为奴化的怪圈,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这篇上疏就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士大夫们精神沉沦前的无奈的呐喊。投影9:结束语:“由于先天的缺陷,中国的知识分子总是依附于统治者帝王身上以求生存,知识分子的价值也只有通过强权推动,才能显现出来。而帝王们不需要知识分子当帝者师,他们需要的是建立和巩固意识形态霸权,知识分子只有为绝对权力服务,做帝国的顺民,否则就会从精神到肉体的彻底被消灭,而广大的知识分子并没有意识到这正是自己历史使命的终结,正意味着独立人格的丧失,这就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士大夫们真正的悲哀。”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五、作业随笔作文(任选一题):1深沉的哀痛2自古忠孝难两全教后反思教文言文难度很大,关键是文字晦涩难懂,导致学生的兴趣不大,热情不高。我采用现代多媒体手段,用配音式背诵,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习兴趣。从新课标教学理念出发,用现代文教学方式设计问题,便于激发学习热情。同时注重人文审美价值的关注,探索人物内心世界,把握了较好的审美尺度。在解读文本时,选取文中最能体现作品中心的一句话作为切入点,抓住作者巧妙的立意,再深入解剖文章的思想内涵。以讨论试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课堂对话优势,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入到文本的解读上来。为了让学生容易接受相关知识,投影提示尽量做到简明扼要,以便记忆。作为上疏,作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用情感打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