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系统.pdf_第1页
第2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系统.pdf_第2页
第2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系统.pdf_第3页
第2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系统.pdf_第4页
第2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系统.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第2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系统.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第第2章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系统离散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系统 徐元欣 xuyx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2 模拟信号 离散时间信号 数字信号 等效于 调制信号调制脉冲载波p t 理想抽样 闭合时间无穷短 0 每隔T秒闭合一次 实际抽样 闭合时间 t a x t a x t t aa x信 号 抽 样 后 x的 频 谱 t x t aa x能 否 从中 恢 复 t a x 2 1 连续连续时间信号的抽样与时间信号的抽样与内插内插 抽样 量化 1 2 编码 3 1 1 时域时域 0 t t T p t t x t t x t x T m aaTa m a m tm T xtm T m Ttm T tm T 0 tm T 一 理想抽样一 理想抽样 4 2 2 频域频域 时域相乘 频域卷积 j C T F T j C T F T C T F T j C T F T t aa TT aa Xxt t Xx 连 续 时 间 的 傅 里 叶 变 换 j C T F T t j 2 12 2 jt aaa jm T T m sss kk sss Xxxt ed t e kk T ff TT 5 j C T F T t 12 j aa a k Xx k X TT 6 连续时间信号经理想抽样后 频谱将以 为间隔而 重复进行周期延拓周期延拓 2 s T 1 H H j a X H H j a X s s 2 s 2 s 1 H H j a X s s 2 sH 2 sH 1 T sH 2 s HsHH 只 要即 可用LPF过滤 aa xtxt恢 复 出 2 sH 只 要 出 现 混 叠 7 m a xm a x 2 2 22 2 2 s sh ss s s ff N y q u is t 是而 不 是 为 了 避 免 混 叠 抽 样 前 可 加 一 个 截 止 频 率防 混 书 上 p 1 叠 低 通 滤 波 抽 样 定 理 为的 滤 除 高 于 3 折 叠 频 p 器 的 1 5 有 错 率 频 率 分 量 8 1 1 频域频域 理想抽样h t a x t j a X a x t j a X H j aa y tx t j a X 1 j j 2 Y j j j j s aa aaa aa XX T XHX ytxt 在中 二 抽样二 抽样信号的恢复信号的恢复 内插内插 9 2 2 时域时域 s in s in s in aa a m t t T htc T t T ytxtht t m T T xm T t m T T 10 只要抽样频率高于信号最高频率两倍 则整个连续信号可只要抽样频率高于信号最高频率两倍 则整个连续信号可 用它的抽样值完全用它的抽样值完全代表代表 a xt 11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Ch2 2 离散时间信号离散时间信号 序列序列 徐元欣 xuyx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12 1 移位移位 x n m 0 x n m x n 依次右移m点 x n m x n 依次左移m点 Note m 0 则相反 2 翻褶翻褶 沿Y轴对称 x n x n 3 和和 z n x n y n 对应相同点 序号 相加 4 积积 z n x n y n 对应相同点 序号 相乘 一 序列的运算一 序列的运算 13 5 累加累加 6 差差分分 7 序列的时间尺度 比例 变换序列的时间尺度 比例 变换 抽取 Decimation x mn x n 在时间轴上的抽样间隔从T mT 插值 Interpolation x 在时间轴上的抽样间隔从T T m 0 n k 0nn0 ynxk ynynxnn 即在及 以 前 所 有 点 之 和 n 1 1 x nx nx n xxnxn xnxn 前 向 差 分 1 后 向 差 分 有 n m Ch7将讲 14 8 卷积和卷积和 翻褶 移位 相乘 相加 卷积和与两序列运算次序无关 n m m m yxnhn xmhn m mnm ynxnmhm hmxnm hnxn 令 15 1 单位抽样序列 单位冲激序列 单位抽样序列 单位冲激序列 2 单位阶跃序列单位阶跃序列 n 0 0 0 1 n n n un 0 0 0 1 n n nu 1 n k nununun unk 二二 几种常用序列 几种常用序列 16 3 矩形矩形序列序列 4 实指数序列实指数序列 1 01 0 N nN Rn n ununN 其 他 1 1 a a 序 列 收 敛 序 列 发 散 17 5 复指数复指数序列序列 6 正弦正弦序列序列 0 0 0 e e jn jn xn xn 复 正 弦 的 数 字 域 频 率 0 s in xnAn 0 A 数 字 域 幅 度 频 率 初 始 相 位 18 1 若对所有n存在一个最小最小的正整数N 满足 则称序列x n 是周期性序列 周期为N 2 讨论正弦序列的周期性 xnxnNn 0 s in xnAn 000 s in s in xnNAnNAnN A 为 常 数 xnNxnxnN 要 使 即为 周 期 为的 周 期 序 列 0 0 2 2NkNkNk kN 则 要 求 即 为 整 数 且的 取 值 保 证是 最 小 的 正 整 数 三三 序列 序列的的周期性周期性 19 0 n m xnxmnm xnmn xmnm o th e r m n 四 用来 称 为 单 表 示 任 意 序 列 位 抽 样 序 列 2 lim n N Exn E E P N 能 五 量 信 号 平 序 列 的 能 率 量 均 功 20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Ch2 3 离散时间系统离散时间系统的基本概念的基本概念 徐元欣 xuyx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21 xnyn T T ynTxn xnyn 也 可 表 示 为 或 输入序列 输出序列 本书研究的是 线性移不变 的离散时间系统 22 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 N个信号加权和输入 输出N个对应响应的同样加权和 T 11 i1 2 NN T iiii ii T ii a xna yn xnynN 其 中 一 线性移不变系统一 线性移不变系统 1 1 线性系统线性系统 23 系统的响应与激励加于系统的时刻无关 系统的参数不随时 间而变化 输入移位m 输出也移位m 对应幅值不变 注 要证明一个系统不是移不变的 找一个反例来证明 如果系统有一个移变的增益 则一定是移变的 n n m nm nm xyxy 若有 2 2 移不变系统移不变系统 时不变系统 非移变系统 时不变系统 非移变系统 24 同时具有线性和移不变性的离散时间系统 简称LSI系统 Linear Shift Invariant 也称LTI系统 Linear Time Invariant 本书主要研究LSI系统 除申明外 3 3 线性移不变系统线性移不变系统 25 n n T h 二二 LSI系统的单位抽样响应和卷积和系统的单位抽样响应和卷积和 26 1 交换律交换律 卷积和与两序列次序无关 即 n n n n n xhhxy 说明 h n x n x n y n 等价于h n y n LSI系统 三 三 LSI系统系统的性质的性质 27 h1 n x n h2 n y n h n h1 n h2 n x n y n h2 n x n h1 n y n 1212 21 12 xnhnhnxnhnhn xn xnhnhn hnhn LSI系统级联后的单位抽样响应与级联次序无关 2 结合律结合律 可以证明卷积和运算服从结合律 即 28 3 分配律分配律 卷积和满足 两个并联的LSI系统等效于单位抽样响应为两个能并的LSI的 单位抽样响应之和的系统 h1 n x n y n h2 n h1 n h2 n x n y n 1212 xnhnxnhnxnhnhn 等效于 29 1 因果系统因果系统 系统某时刻的输出只取决于此时刻及之前的 输入 即 0 012 0120 n n n n nnn nnxx nnyyn 对 于 因 书 p 果 系 统 有 若 则 有 非 因 果 系 统 不 实 际 2 7 有 误 的 系 统 四 四 因果系统因果系统 0 0 n n nn yx 只 取 决 于 30 2 LSI系统是因果系统的充要条件系统是因果系统的充要条件就是 h n 0 n 0 将h n 0 n 0称为因果因果序列 序列 也就是因果系统的单位抽样响应h n 是因果序列 在数字系统实际实现中 常用具有很大延时的因果系统去逼近非因果系统 比如理 想低通LPF Ch5将讲 31 稳定系统 有界输入产生有界输出 BIBO 即 说明 要证明一个系统不稳定 只需找一个有界输入能得到 一个无界输出的特例就可 要证明一个系统是稳定的 必须 利用所有有界输入下都能产生有界输出的办法来证明 MP 若 x n 则 y n L S I 系 统 是 稳 定 系 统 的 充充 要要 条条 件件 n hnPhn 即绝 对 可 和 五 五 稳定系统稳定系统 32 单位抽样响应h n 是因果的 是绝对可和 即 n n n n n hhu h 六 六 因果稳定的因果稳定的LSI系统系统 33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Ch2 4 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及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及 流图流图 徐元欣 xuyx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34 连续时间连续时间LTI的输入 出关系常用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微分方程表示 离散时间离散时间LSI的输入输入 出关系常用常常系数线性系数线性差分方程差分方程 表示 常常系数 系数 系数 为常数 线性 线性 y n k x n k 都只有一次幂且无相乘项 阶数 阶数 1 当有一项ak k 0 存在 则为y n 的序号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即系统为IIR 2 否则为x n 的序号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即系统为FIR 一 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一 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 1 1 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 n k 0 0 35 1 序列域求解法 迭代法 简单 但只得到数值解 不易得闭合形式 卷积和计算法 用于零状态解 即系统起始状态为0的松弛系统 2 变换域求解法 即Z变换法 相似于连续时间系统的拉普拉斯变换 简单有效 Ch2 7将讲述 2 2 求解差分方程求解差分方程 36 在本书中 数字滤波器都是松弛系统松弛系统 起始状态为0 x n 可用与h n 的卷积和来求取y n 差分方程在给定输入和边界条件 起始状态 边界条件 起始状态 下 通过迭代迭代可 求得系统的输出响应 3 3 用迭代法求解差分方程用迭代法求解差分方程 求求h n n h n y n x n 求迭代 37 一个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 只有边界条件边界条件选得合适时 才相 当于一个LSI系统 在以后的讨论中 都假设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就代表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就代表LSI系统系统 且多数代表可实现的因果系统 边界条件 38 二 离散时间系统的信号流图表示二 离散时间系统的信号流图表示 10 NM km km ynaynkbxnm 实现数字滤波器需几种运算单元 加法器 单位延时器 常数乘法器 Z 1 Z 1 a a 方框图法 信号流图法 39 转置定理 转置定理 将信号流图全部支路的方向反向方向反向 且保持全部传输增益不变 并将输入 输出节点互换 系统只有一个输入 出节点 则 转换后系统与原系统等价转换后系统与原系统等价 y n 0 b 1 a 1 Z 1 Z x n 2 a x n y n 0 b 1 a 2 a 1 Z 1 Z 40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Ch2 5 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徐元欣 xuyx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41 对于非周期序列x n 的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 1 1 2 jjn n jjjn D T F TXnXexne D T F TXexnXeed 一 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一 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DTFT 或称为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简称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 DTFT Discrete time Fourier Transform 周期序列采用离散时间傅里叶级数 DFS 变换 见Ch3 2 42 X 存在且连续 即 绝对可和 备注备注 H 存在且连续 或H Z 的ROC包括单位圆 LSI稳定 n xn LSI的h n 满足绝对可和 43 共轭对称序列共轭对称序列 n n 若 n 为实序列 称为偶对称序列 共轭反对称序列共轭反对称序列 n n 若 n 为实序列 称为奇对称序列 x n x n n n 其中 n 2 n 2 同样同样 X 其中 X X 2 X X 2 二 二 DTFTDTFT的主要性质的主要性质 任何序列可表示成一个共轭对称序列与一个共轭反对称序列之和 共轭对称分量 共轭反对称分量 44 性质12 Re x n 性质13 jIm x n 性质14 n Re X 性质15 n jIm X DTFT DTFT DTFT DTFT 45 性质16 若x n 为实序列 则X 即X 满足共轭对称性 Re X Re X 偶函数 Im X Im X 奇函数 其它自学其它自学 46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Ch2 6 Z变换的定义及收敛域变换的定义及收敛域 徐元欣 xuyx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47 使Z变换收敛的所有Z值的集合就是收敛域 ROC Region of Convergence 按级数理论 级数收敛 绝对可和 n Z n xnXzxnz 一 一 Z变换的定义变换的定义 幂级数形式 二二 Z变换的收敛域变换的收敛域 n n xnz 不同形式的序列 ROC的形式不同 可能 48 12 0 0 nnn xn o th e r 1 2 12 0 0 0 0 0 0 0 nz nz nnz o th e rz 2 1 n nn nnn Xzxnzxnz X z 有限项之和 只要每一项有界即可收敛 即要求 1 2 又因 x n 有界 就要求 因此ROC 至少包含0 Z 如下 1 1 有限长序列有限长序列 49 有限长序列的Z变换 0 Z 负幂数 由Abel定理 Z ROC至少为 Z 1 0 则z 除外 esp 因果序列 x n 0 n 0 ROC Z 包括包括z 11 1 0 nnn nnnnn Xzxnzxnzxnz 1 0 xnnn 2 2 右边序列右边序列 50 由Abel定理 0 Z 有限长序列 0 Z Re Im X R esp 若 2 0 则 ROC为0 Z ROC至少为0 Z 0 z 0除外 22 0 1 nn nnn nnn Xzx nzx nzx nz 3 3 左边序列左边序列 2 0 x nnn 51 左边序列 0 Z 因果序列 Z 只有 时 才有公共收敛域 ROC Z Re Im X R x R 1 0 nnn nnn Xzxnzxnzxnz 等于 左边序列 右边序列 4 4 双边序列双边序列 52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Ch2 7 Z反变换反变换 徐元欣 xuyx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53 围线积分法 留数法 部分分式展开法 长除法 幂级数法 1 Z xnXz n n Xzxnz 求 的幂级数展开 也就是 54 根据复变函数理论 若X z 在 Z 内解析的 则X z 可展开成罗朗级数 即 n nxx n XzczRzR 1 1 z 2 n n C cXzd z j Re Im x R x R C C 一 围线积分法一 围线积分法 留数法留数法 1 1 由罗朗级数得到由罗朗级数得到x n x n C是在X z 的环状解析域 即ROC 内环绕原点的一条 逆时针逆时针方向的闭合单围线 其中 55 由柯西积分定理 11 1 11 22 2 1 0 0 0 kkjkj CC k jk zd zredr e jj r ed k k 令z k为整数 1 1 1 z 1 2 1 2 1 2 n n C n C nm C m m m czd z j zd z X xmz j xmzd z j 令k n m 由上面可知 k 0即m n 该项为1 k 0即m n 则该项为0 1 1 z 2 n n xx C cxnXzd zcRR j 56 直接计算围线积分比较麻烦 根据留数定理留数定理 若函数F z X z 在围线C上连续 在C以内有K个极点 在C以外有M个极点 M K为有限值 则有 F z X z 1在z 的留数 11 1 R e 2j m nn C m zz Xzzd zsXzz 为C内极点 11 1 R e 2j k nn C k zz Xzzd zsXzz 为C外极点 2 2 采用留数定理来求解围线积分采用留数定理来求解围线积分 该等式要求 该等式要求 X z 在z 处有二阶或二阶以上零点 即分母多项式 二阶项比分子阶次高二阶及以上 或者 57 CC Fzd zFzd z 11 R e R e km nn zzzz km sXzzsXzz 1 1 1 1 2 R e R e k m n C n zz k n zz m xnXzzd z j sXzz sXzz 为 内极点 为 外极点 因此 不同不同n n 可根据不同的极点分布来选择上面或下面式来求取 可根据不同的极点分布来选择上面或下面式来求取x n x n 当n大于某值时 X z 1在z 处 C的外部 有多重极点 选上式方便即求C内极 点留数 当n小于某值时 X z 1在z 0处 C的内部 有多重极点 则选下式方便 即求C外极点留数 要求X z 在z 有二阶或二阶以上零点 即分母多项式 二阶项比分子阶次高二阶及以上 58 设 为X z 1的单 一阶 极点 则 11 R e rr nn zzrzz sXzzzzXzz 设 为X z 1的多重 l 阶 极点 则 1 11 1 1 R e 1 rr l nln zzrzz l d sXzzzzXzz ld z 极点极点 处的留数 的留数 59 在实际应用中 X z 可整理为有理分式 12k z z z Bz Xz Az XXX 其中B z A z 为实系数多项式且无公因式 1 111 12 z z z z k xnZX ZXZXZX Note 须注意ROC 二 部分分式展开二 部分分式展开法法 p53表2 1 常用的z变换对 60 12 1 0 1 2 n n Xzxnz xzxxzxz 三 三 幂级数展开法 幂级数展开法 长除法 长除法 61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Ch2 8 Z变换的基本性质和定理变换的基本性质和定理 徐元欣 xuyx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62 一 线性一 线性 可加性 比例性 z xx xnXzRzR z yy ynYzRzR z a xnb yna Xzb YzRzR m a x m in xyxy RRRRRR 即ROC为x n y n 的ROC的重叠部分 如果组合中某些零 极点相消 ROC可能扩大 63 二 序列的移位二 序列的移位 z xx xnXzRzR zm xx xnmzXzRzR 64 三 乘以指数序列 三 乘以指数序列 z域尺度变换 域尺度变换 z xx xnXzRzR zn z axnX a a 可 以 是 复 数 xx a Rza R 若a为复数 z平面上零极点既有幅度伸缩 又有角度旋转 65 四 序列的线性加权 四 序列的线性加权 z域求导 域求导 有 五 共轭序列五 共轭序列 六 翻褶序列六 翻褶序列 z xx xnXzRzR z d Xz n xnz d z xx RzR m m d znxnzXz d z z xnXz xx R z R z xx xnXzRzR z xx xnXzRzR 1 z xnX z 11 xx z RR 66 七 初值定理七 初值定理 因果序列因果序列 有 八 终值定理八 终值定理 设x n 为因果序列因果序列 且X z 的极点处于单位圆以内 单 位圆上最多在z 1处可有一阶极点 则 证略 0 lim z xXz 证 因为x n 为因果序列 12 0 1 2 xxzxz lim 0 z Xzx 0 nn nn Xzxnzxnz 1 1 lim lim 1 R e z nz xnzXzsXz 67 九 有限项累加特性九 有限项累加特性 十 序列的卷积和 时域卷积和定理 十 序列的卷积和 时域卷积和定理 若有零极点相消 ROC可能扩大 Note 可用求 的z反变换来求卷积和 设x n 为因果序列 即x n 0 n0 r 1 即s平面的右半平面映射到z平面单位圆外 0 r 1 即s平面的左半平面映射到z平面单位圆内 76 与 的关系 0 0 s平面的实轴对应 z平面正实轴 s平面平行于实轴的直线对应于z平面始于原点 的辐射线 辐角 00 T 0T 2 2 s i e T 每 增 加 一 个 抽 样 角 频是相增 加率应周 期 函 数 sz 映 射 为 多 值 映 射 77 二 模拟频域与数字频域的关系二 模拟频域与数字频域的关系 s j s e a xnxnT aa j aaa T xtxtxn LFLZF XXXXzX 理 想 抽 样 1 z 12 s T aas k k ze a XXsXsjk T Xsjk TT 22 12 e 12 j aa s k a k s XXjXjk TT X f T f jk TTT CTFT s j DTFT z ej 78 由前式可知 j a X e j X e H H H H s s 2 s T 2 2 j a X e 1 T 1 T T s s sH sH 2 H s 1 2 s 周期延拓 s 2 频谱相同 只是坐标单位映射 79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Ch2 11 离散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 徐元欣 xuyx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80 1 1 L S I R O C n nn z j hnhnz Hzz i e He 即 系 统 函 稳 数的包 括单 位 圆 定 存 在 且 连 续 一 因果稳定的一 因果稳定的LSILSI系统系统 L S I R O C R O C x x hnHzRz Rz 为 因 果 序 列对的 即在圆 外 且 包 括 因 果 L S IR O CHzz i eHz 因 果 稳 定 系 系 统 函 数 统 函 数的 全 部 极 点 在 的包 括 1 单 位 圆 内 81 00 NM km km aynkbxnm 00 0 0 1 1 1 1 1 1 NM km km km M m m m N k k k M m m N k k azYzbzXz bz Yz Hz Xz az cz K dz z z z k mm kk K cHb dHa H 为 比 例 常 数 的 零 点 由 系 数决 定 的 极 点 由 系 数决 定 除外 完 全 由 它 零 点 的 全 部 极 点 来 决 定 二二 系统函数 传输函数系统函数 传输函数 的零极点 的零极点 由Ch2 4 LSI可用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来描述 若系统起始状态为零 即松弛系统 对上式两边z变换 82 由Ch2 4 一个差分方程需同时给出初始条件初始条件才确定一个唯 一系统 同样 系统函数需同时给出系统的ROC Note 稳定LSI ROC包括单位圆 常在z平面上的零极点图上画出单位圆 83 利用H z 在z平面上的零极点分布 通过几何方法直观求出系 统的频率响应 1 1 1 1 1 1 1 1 M m m N k k M m NM m N k k cz HzK dz zc K z zd 1 1 1 1 a rg 1 1 j M j m j m N j k k M j m jNM m N j k k jjHe ce HeK de ec K e ed Hee j ze 84 1 1 11 a rg a rg a rg a rg M j m j m N j k k MN jjj mk mk ec HeK ed HeKeced NM 幅 度 模 应 响 应 响 相 位 m k cHzmM dHzkN 的 1 2 以 表 示 的 零 1 2 极 点以 点 表 示 85 令 幅度响应 频率响应的幅度幅度等于各零点至 矢量长度之积矢量长度之积除以除以各零点 至 矢量矢量长度之长度之积积 再乘以乘以常数 K 相位响应 频率响应的相位相位等于各零点至 矢量的相角之和矢量的相角之和减去减去各零 点至 矢量矢量的相角之的相角之和和 再加上加上那个常数K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