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 俗填 空1.民俗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首先产生于十九世纪的 英 国,创始人是考古学家 汤姆斯 。2.民俗学五四前后传入我国。1920北大成立 歌谣研究会, 1922创办歌谣周刊,开创了中国民俗学先河。1927广州中山大学创办民俗周刊,“民俗”成为固定的学术名词。3.民俗是产生并流传于民间(空间性)的具有 世代相袭(传承性) 特点的文化事象。4.民俗资料分三大类:文献 资料、实物 资料和 口传 资料。5.民俗的外部特征主要有 集体性 、地域性 、变异性、传承性、规范性。6.中国古代有四条大河的水神可以享受朝廷的香火,称之为“四渎”,它们分别是 长江、淮河、黄河、济水。7.中国古代的五岳分别为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8.中国的农业文化可以分为两大系统,一是北方的 旱作 农业系统,一是南方的 稻作 文化系统。它们的分界线是 淮河。9.中国古代的天象体系是一个以 五 宫、三 垣、四 象、二十八 宿为主干的、组织严密、等级森严的庞大的空中社会。其中五宫为 中宫、东宫、南宫、西宫、北宫;三垣为 紫微垣、太微垣、 天市垣;四象为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10. 中国民居的建筑形式主要有四种:干栏式、地穴式、屋宇式、帐篷式。11.中国的四合式民居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分布于 北方 地区的 房房相离式四合院(2)分布于 江浙 地区的 天井式四合院(3)分布于云贵高原地区的 一颗印式四合院。12.中国明清时期的官服又称“补服”,其中文官补 禽鸟,以象征 有文采;武官补 猛兽,以象征 勇猛。13.我国豆腐的生产至迟不晚于 东汉 时期,传说豆腐的发明者是淮南王 刘安。14.我国汉族传统婚礼主要有六个程序,它们分别是 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15.巫术按施术手段可分为 摹仿巫术 和 接触巫术。从性质角度可分为 黑巫术 和 白巫术。16.巫术的实用功能:祈求功能,招魂功能,诅咒功能,驱鬼功能,避邪功能,放蛊功能,审判功能名 词 解 释1. 百工五法第一种答法:中国古代工匠常用的五种工具我们称之为“百工五法”,它们分别是矩 、规 、绳 、水、垂 (3分)。这五种工具是分别用来画方、圆、直线,衡量水平和垂直的工具(2分)。第二种答法:“百工五法”顾名思义就是各行工匠共同使用的五种方法。这五法便是:规、矩、绳、水、垂。(2分)墨子说:“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垂”。矩,就是直角尺,也叫“鲁班尺”,它的主要作用是取直,即取直线和直角。规:画圆工具。绳,也叫“墨绳”,是平面划直线的工具。水,取平的方法自古用水,尚书说:“非水无以准万里之平”。垂:取直立时用的一种工具,这是利用地球吸引力找垂直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以上五法在石匠、木匠、泥匠、瓦匠、皮匠、陶工及五金行当中广泛应用,故民间称之为“百工五法”。(3分)2. 冕本为大夫以上冠,后为帝王专用的最为隆重的头衣。它的主要部件有綖、旒、紞、纩。(2分)綖,是一块长方形的板,覆在头上,前圆后方,前垂四寸,后垂三寸。旒是綖的前面挂着的一串串小圆玉。纩,是系在冠两旁悬在耳孔外的玉石,紞是垂在两侧用以悬纩的彩色丝带。(2分)冕上的饰物都是有含义的,皆含有劝为君者不妄自尊大,不听谗言,明是非,求大德而不计小过等意义:綖,前低后高,相差寸余,表示王者之位虽至高至大,但也要谦逊,礼贤下士,正所谓“位至高而弥下”。旒,蔽明之用,以示非礼勿视。纩,用以塞明,表示有所不闻,不听谗言。(1分)3. 幞头古代男子用的头衣,原为裹发的三尺皂绢。自后周武帝始,幞头正式定名并进入上层社会。据记载,后周武帝将绢裁为四角,安四带。前系两条大带,后两角系小带,将前两大带抹过额系之于后,后两小带向前结于髻前,此为软脚幞头。唐初,从皇帝至平民皆用软脚幞头,中唐以后用木围额,纸绢为衬脚,用铜铁为骨,外蒙漆纱,形成硬脚幞头。唐宋至明代,幞头是官员最主要的首服。4. 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稷就是今天的小米,又称谷子,是一种耐干旱易成活的作物(分)。在中国的早期旱耕农业中,稷曾长时期的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当时人民最主要的食物,古人把它视为五谷之长,因此社稷也成为国家的代名词。(分)白虎通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 (分)5.中国传统的弃妇观七出: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垢,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盗窃,为其反义也。三不去:三不去者,谓有所娶无所归,与共更三年之丧,先贫贱而后富贵。6. 姑舅表婚特指舅舅家娶外甥女作媳妇的一种婚姻形式。在他们看来舅舅的儿子娶姑妈的女儿不但理所应当,而且具有优先权,因为这是对当年姑姑出嫁的一种补偿。(4分)。因此又把这种婚俗称为“还姑娘”、“还种”。如舅家无子,或舅家不想要,外甥女出嫁也要征得舅家同意,交一笔“外甥钱”。但有的民族,如满族、哈尼族、壮族,则严格禁止舅舅娶外甥女为儿媳,认为是“骨血倒流”(1分)。7. 转房婚 又称“递缘婚”。表现为兄亡嫂嫁弟,父亡,嫡子继承父妾,叔伯母转嫁侄儿等,这种习俗在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中尤为盛行(3分)。转房婚反映了上古时婚姻的多妻性质,转房的实质是一种财产的继承,它可保证死者的妻儿财物不致外流到其他氏族(2分)。8. 走访婚是一种以女系为主招夫同居的临时性婚姻形式。又称“阿注婚”或“阿夏婚”。“阿注”或“阿夏”指同居的异性朋友,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婚俗,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产生的不稳定的对偶婚形式(1分)。在当代的纳西族中仍有保存。云南宁蒗永宁乡的纳西族的一支摩梭人仍然过着母系大家庭的生活,其婚姻方式就是以女系为主招婚,但男子并不过门,只是晚上到女家偶居,白天男女各在自己的母系家庭中生活劳动,双方结为阿注,并无共同的经济联系,生的孩子归女方抚养。这种同居关系不很稳定,随时可以解除(3分)。9. 风葬 木架葬、树葬皆可称为风葬。因为放置在树上,或木架上,任风自然吹干尸体,所以又叫风葬(3分)。东北及内蒙东北及内蒙地区,是古今树葬与风葬的主要分布地。南北朝时期的矢韦,父母死后置尸树上,契丹死人后先置尸于树上,三年后再焚烧骨架。近代鄂伦春人死后以桦树皮裹尸架于树上,然后拾骨埋葬;赫哲族、鄂温克人皆有此俗。木架葬,主要流行于内蒙一些草原民族中(2分)。10. 天葬 是西藏及周边地区较为流行的一种葬法(2分)。古代西藏曾经流行过土葬、石葬,宋元迄今,又逐渐流行天葬、水葬和火葬。但人死后到底采用什么样葬法,一般由喇嘛决定。一旦决定天葬,接下来便要另行卜定天葬日期。届时,人们用牛或人将尸体背驮到山坡上的天葬场,先将尸体放置在尸台上,然后在附近烧起松柏香堆,用浓烟通知“神鸟”秃鹫到来。接下来,天葬师将尸体分割抛喂秃鹫(2分)。如果尸体全被吃光,则认为死者已升入极乐西天,否则则认为死者生前罪恶过大,应入地狱。如遇到这种情况,死者亲属还要拿出重金,再请喇嘛念经,以求超度亡灵逃离地狱(1分)。11. 复合葬 也叫“二次葬”。在施行土葬、火葬及风葬的民族中,都有待死者皮肉烂尽后拾骨重埋的习俗,我们将这种葬法统称为“二次葬”。12.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3分)。依据五行学说,古人以天子所居的河洛地区为中心,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别选出各方最有影响的大山,作为山神的代表,由国家来主持祭祀,久而久之,在人们心目中五岳便成为有正神居住并可通达天界的灵场(2分)。13四渎 四渎是江、淮、河、济四水的总称(3分)。在古代,华夏地区只有这四条大河能够直通大海,因此格外受人尊崇,其神灵与五岳山神并肩享受国家祭祀,成为华夏水神的代表。14. 神判 又称神裁、神断、天惩等。是一种祈求神灵裁判人间是非曲直与财产纠纷的一种巫术形式,同时也是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古老民间习惯法的裁定形式(3分)。神判的种类很多,如动物神判、植物神判、血判等(2分)。简 答 题1简述帝王衮冕服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象征意义(往年试卷中出现频率高)冕服,原来是天子、诸侯、大夫的祭服。是中国历史上传承最为久远的一种服饰。冕的形制为:邃綖垂旒紞纩。綖,是一块长方形的版。邃,意为深远,指长形,綖覆在头上。旒是延的前面挂着的一串串五色玉珠。纩,是系在冠两旁悬在耳孔外的玉石,通常叫充耳,紞是垂在两侧用以悬纩的彩条。唐以后又加了一条天河带,这些都是冕的部件(2分)。冕上的饰物都是有讲究的,皆含有劝为君者不妄自尊大,不听谗言,明是非,求大德而不计小过等意义:綖,前低后高,相差寸余,表示王者之位虽至高至大,但也要谦逊,礼贤下士,正所谓“位至高而弥下”。旒,蔽明之用,以示非礼勿视。天子12旒,每旒12玉,以五彩玉为之,表示岁月轮转,五行生克。纩,用以塞明,表示有所不闻,不听谗言。与冕相配的礼服称衮服(绘有卷龙的衣服)。其形制:A、玄衣纁裳。即黑色的上衣,杏红色的裙子。(明代为玄衣黄裳)。上绣12章纹:日月星,象征光明,如三光之耀。龙,神奇,能变化,为人君者应机布教,善于变化,随机应变,不死板。天子之龙为升龙,取意“飞龙在天”,三公以下为降龙。山,取其稳重,能镇定四方。华虫(野鸡),取其有文彩。宗彝(樽),两个,一为虎纹,取其猛,一为蜼纹,取其孝、智。以表示有深浅之知,、威猛之德。藻:水草有纹者,取其冰清玉洁。火,取其明,向上、归上。粉米,可以养人,有济养之德。黼(fu),通斧,取能断割之意,善决断。黻(fu),两己相背状,取意君臣相济,见恶改善,背恶向善。(3分)天子之服12章,太子、诸侯之服用龙以下9章,冕九旒,旒九玉,依此类推,B、芾(fu):又名蔽膝,象征最早的衣服形制,以示不忘古。天子用直,色朱。C、革带:宽2寸,用以系芾,后边系绶。D、大带:束腰。E、佩绶:天子配白玉玄组绶;诸侯配山玄玉朱组绶;大夫配水苍玉等。 F、赤舄(xi):红色的木底鞋。 2试述古人的饮食惯制与现在有什么不同?(上课时说的简答题,往年试卷中出现频率高)古人大都一日两餐,周秦时期,即使诸侯显贵也一样。(2分)孟子曰:“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饔”是每天的第一顿饭,又称“朝食”,大约在上午九时左右,这是一天中的正餐。(2分)第二顿饭叫“餔(晡)食”,又叫“飧食”,或“馂”,一般是下午四点左右吃饭。飧,又作剩饭讲,因为古代稼穑艰难,取火不易,做饭也费时,为节约时间和燃料,往往一天只早上做一次饭,多做出的饭,留作下午热着吃,所以“飧”又成为剩饭的代名词。(2分)现在世界上大都实行一日三餐。我们平时早餐在上午6点7点左右,午餐在12点左右,晚餐在6点8点左右。(2分)营养学家和医生建议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但实际上现代一般都将晚餐作为一天的正餐,因为现在都是上班族,只有晚上时间充裕,可以好好做饭和吃饭。(2分)3.中国食俗的史话(汉、唐宋、明清为上课时说的简答题)(一)汉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和成熟1.西域饮食原料和烹饪技法的传入(1)葡萄、石榴、芝麻、胡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茴香、芹菜、胡豆(豌豆、蚕豆)、扁豆、苜蓿、莴笋、大蒜、大葱(2)汉:第一次大规模引进外来品种(3)由于香料佐料增多,烹调方法丰富起来2.豆腐的发明:腐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淮南王刘安3.汉代开始有了植物油,但不多。没有动物有珍贵。(二)唐宋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高峰饮食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和近乎奢靡的盛世特点。例如:“辋川图小样”“素蒸声音部”“八卦五牲盘”,烧尾宴饮食商业的发达,韦巨源食谱,司善内人(宋)玉公批,吴氏中馈录(三)明清中国饮食文化的又一个高峰1.饮食结构与唐宋时有了较大区别(1)主食上:菰米此时被彻底淘汰,麻子也退出主食行列,各种豆类大部分参加菜肴的烹制,成为主、副兼用的食品。在北方,小麦的比例大幅度增加,为近代数以千计的面食面点提供了优质原料。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种外来品种,土豆、番薯(产量高)。(2)副食上:周秦以前,都是野菜。明清野菜成为穷人渡荒的食品,蔬菜的种植、产量有所改观。人工养的家禽、家畜成为主力。野味减少。2.满汉全席明清饮食文化的高峰清代饮食文化的代表是满汉全席,它代表了清代满汉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也是当时规格最高的盛宴,是宫廷菜的代表。满汉全席主要是由满点汉菜组成,究竟有多少菜点,众说不一,一般要吃三天,且每天都不重样。山珍海味,水陆朵陈,极尽人间奢华。4分析我国传统四大菜系的不同特色(也可出论述题,往年试卷中出现频率高)鲁(山东菜)菜、川菜(四川菜)、淮扬菜(江苏菜)、粤菜(广东菜)被誉为我国传统的最著名的四大菜系。它们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传播广泛,对中华的饮食文化影响深远。鲁菜 鲁菜历史悠久,是我国北方菜的代表,它对华北、东北、京津地区及宫廷御膳都有着极大的影响。鲁菜主要由济南风味和胶东风味组成。济南菜种类齐全,以爆、烧、炒、炸见长,菜品以清、鲜、脆、嫩著称,尤其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奶汤,色白如乳而醇厚;清汤,清澈见底而鲜香。其名菜有奶汤蒲菜、奶汤鲫鱼、清汤燕菜、油爆双脆、九转大肠、德州扒鸡、酱爆鸡丁、糖醋黄河鲤鱼等。胶东临海,菜以烹制海鲜见长,多用蒸、煮、扒、炒、熘等烹饪方法,口味以咸鲜为主,偏重清淡。其名菜有:绣球海参、芙蓉干贝、蟹黄鱼翅、炸蛎黄、清汆赤鳞鱼等。此外山东人喜食葱,烹饪时常用葱花炝锅,或以葱为辅料、配菜,如葱烧海参、葱烧蹄筋、葱烧肉等。川菜 川菜是我国最古老、最具特色的菜系之一,它以麻辣香浓的的韵味独树一帜。虽然蜀中成都平原乃天府之国,但毕竟比较闭塞,远离海洋,在做菜的主料方面难免单调,其肉类以家禽、家畜、河鲜为主,菜蔬也主要是养殖的蔬果,因此川菜是最平民化、大众化的菜系,价廉实惠。川菜的口味则以味儿多、味儿厚、味儿广著称,调料放得狠、放得广,酸、甜、麻、辣、苦、香、咸,七味调和出麻辣、酸辣、鱼香、怪味等色调明快、风格鲜明的系列菜品。加工手法以小煎、小炒、干烧、干煸、爆见长。川菜的代表作品有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灯影牛肉、毛肚火锅、怪味鸡、樟茶鸭子、豆瓣鱼、夫妻肺片等。淮扬菜 又称扬州菜。为我国四大菜系之一。古代扬州,泛指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淮扬味菜肴讲究刀功,注重火候,擅长煨、煮、炖、焖、叉烧,造型雅致,口味清鲜,咸甜适中,南北皆宜。素菜和点心小吃也很有特色。名菜有扬州大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三套鸭、水晶肴蹄、清炖狼山鸡等。点心小吃有三丁包子、翡翠烧麦、千层油糕、双麻稣饼等。 粤菜 即广东菜。主要由广州、潮州、东江三种地方菜构成。广东地处亚热带沿海,四季常青。菜蔬及鸟兽虫鱼资源丰富,因此粤菜以用料广博而杂著称,擅长烹制鱼虾及狸、猴、猫等野味,蛇菜尤其著名。烹调手法多样,除其它菜系常用的炒、炸、煎、烩、蒸、炖以外,还有独特的焗、软炒、软炸等。菜品口味以清淡为特色,于清中求鲜、淡中求美,注重生脆、爽口。其名菜有豹狸烩三蛇(俗名龙虎斗)、烤乳猪、潮州冻肉、东江盐焗鸡、鼎湖上素等。5什么是干栏式建筑?它的主要优点是什么?干栏式建筑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是先在地上立木桩,然后在木桩的半腰或顶上架设木板、搭建阁楼的一种建筑形式(3分)。干栏式建筑优长有二:其一、具有防卫功能。人住在楼上,不仅可以躲开猛兽的袭击,而且连家畜也可生活在人的保护之下(2分)。其二、具有卫生的功能。干栏式建筑的产生也是出于卫生的需要。干栏式建筑减少了人与潮湿地面接触的机会,从而减少了皮肤病的发病几率(2分)。干栏式建筑又可分为全楼居干栏式建筑,半楼居干栏式建筑、千脚落地式干栏建筑三种(3分)。6中国四合式建筑主要有哪几种模式?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也可出论述题,往年试卷中出现频率高)1、北京为代表的北方房房相离式四合院其特点是正房、厢房、倒座房各自独立,不相连接,因此院落宽敞,以平房为主,房屋墙厚,采光好,有利于冬天保暖,适宜冬季寒冷的北方居住。2、云南一颗印式四合院云南是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无严寒酷暑,多风,故住宅墙厚瓦重,宅基方正,呈口字形,各房之间相互连成一体,并以单个内院组织住宅空间,形似一枚方印,故称“一颗印”。(3分)一颗印最常见的形式为“三间四耳”,且多为楼房。下层正房三间,位于正北,厅堂居中;东西两侧各有两间耳房(厢房)楼梯位于正房和耳房之间。二层北部也有三间正房、东西两侧的四间耳房及南房,并用连廊串连,称“跑马楼”。大门住宅南向,门后有影壁。较大的宅院由两组以上的一颗印横向串连而成,平面呈日字型。宅对外不开窗,形成封闭隔绝的环境(2分)。这种住宅避风、抗震、防盗,多建在山区及高原地带。除云南外,贵州、四川山区、湖南西部和西藏、青海等地皆有分布(2分)。3、江浙天井式四合院天井式住宅多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地区,及丘陵地带。东南炎热多雨少风地区。天井式四合院的基本特征是用数目不等的小天井组织住宅空间,民间称之为“四水归堂”,所谓四水系指四面屋顶的排水,归堂指排水的方向朝向天井。(3分)其特点是四面房屋紧密相连,房屋进深大,天井进深小,多为楼居,院墙高大,而天井狭小。建筑纵深为若干进,每进有天井或庭院,但很浅,厢房也浅或没有;院、天井,是一宅中采光通风口(2分);天井高深,则风产生的吸力增强,有如烟囱般把热空气向上拔,通风量大,且阳光不能直射室内,因此夏季十分凉爽,适合炎热的南方居住。(2分)7简述诞生礼的主要内容(往年试卷中出现频率高)诞生礼作为人生的第一大礼,在人生礼仪中是占有重要位置的。但是,由于产育的生理特殊性及婴儿出生的某些信仰禁忌原因,诞生礼仪式往往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举行,这种仪式既包含为新生儿祝吉的意义,最常见的仪式主要有“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等,时间延续近一年。在古代,人生的第一个诞生礼往往在诞生后的第三天举行,俗称“三朝”。生父贺子多用羊,“羊”谐“阳”,取贺男之意。同时举行祭天地四方仪式。有的地方在三朝这天还要给婴儿沐浴,设宴欢庆,名曰“洗三”。前来吃三朝酒的亲朋好友,将带来的铜钱、枣、花生、莲子、鸡蛋投入水中,名曰“添盆”,祝福孩子健康长寿。在满月那天,要摆酒庆贺,还有举行剃满月头仪式。满月之后的下一个仪式是过百日。过百日的时间是在婴儿诞生百日的那天,仪式的主要内容是给婴儿挂“长命百岁”锁,强调婴儿“长命百岁”。而当孩提整整一周岁时,周岁仪式的核心则是抓周,人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预测孩子的未来。抓周时,要在婴儿面前摆上各种各样的玩意儿有胭粉、戒指、笔墨、点心等等。据说人们可根据婴儿抓到的东西,判断出婴儿长大后的志向。8述中国传统婚礼中“六礼”的主要内容(上课时说的简答题,拆开为六个名词解释,往年试卷中出现频率高)中国传统的婚姻模式,大约在汉代就已经定型了,这一模式,甚至在现代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将婚礼分成了六个不同阶段,要举行六个规模大小不等的仪式,故古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1分)。1、纳采。纳采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程序是: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再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按古礼,雁一律要活的。(1.5分)。2、问名:这是求婚后托请媒人问女方姓名及出生年月日,准备合婚的仪式。是占卜男女生辰八字、命相阴阳,如结婚,吉凶如何等等。(1.5分)。3、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结果通知女方的仪式,后世称这阶段仪礼为“订盟”,现称“订婚”,也是婚礼中的关键仪式。(1.5分)。4、纳征:又称做纳币,是订盟之后男方将聘礼送往女家,进入成婚阶段的重要仪礼。又被称为“完聘”、“大聘”,或“过大礼”“放大定”等。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义,数目取双忌单(1.5分)。5、请期:是婚前去女家商定结婚日起的仪式,婚期确定的规矩一般是男定月、女定日(1.5分)。6、亲迎:是新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这项仪礼实际上是婚礼的主要过程。亲迎礼有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卺礼,入洞房等仪式。(1.5分)。9崇拜和信仰有什么社会功能?(每段各5分,往年试卷中出现频率高)信仰和崇拜的产生与盛行,是先民们精神上的需要,也情感上的需要。首先,它可以使人对群体产生皈依感。人是群居的动物,共同的祖先崇拜很容易使人产生亲情认同,进而使共同的信仰成为维系整个社会群体的精神纽带;共同的英雄神崇拜也很容易使人产生共同的精神追求、价值标准和行为标准。其次,它可以给人以安慰。人们通过对鬼神、灵魂的崇拜,产生出灵魂不死的观念,使人们从心里克服面对死亡的恐惧和苦恼。他们相信,死的只是肉体,而灵魂将获得永生。因而,对于他们而言,死亡便不再那么可怕了。天堂地狱之说是后世为了“教化”而产生的。第三,它可以给人以强有力的安定感。人们相信世界上存在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人们在无能为力的时候,可以通过祈祷获得幻想,获得希望,获得精神的解脱。苍天有眼,邪恶是不会永远猖獗的。10. 中国传统天象体系的特点与古希腊的区别(上课时说的简答题)第一,中国的天国是人家理想社会的倒影,是天人合一思想最形象的体现,它是一个以五行关系为基本框架的制度上一体化,政治上伦理化的体系,与政治教化紧密结合。它等级森严,组织严密。满天星辰似乎是因为帝星的存在而安排。第二,它具体而琐碎,面面俱到,帝王、百官、人物、地域、建筑、器物、动植物无所不包。上至皇帝,下至贱民,大到军国大政,小到柴米油盐,皆有对应的主管星座。这是天人合一、天人同构思想的典型体现。第三,既等级森严,又温情脉脉,既神圣,又充满世俗气息。西方天象体系:以古希腊天象体系为基础,由一系列浪漫、富于艺术气息的神话而来,结合星图附会神话故事。所以结构凌乱,无核心人物,其星象体系也有星王、星后座,但是并非核心。11试分析求吉巫术和辟邪巫术在我国婚丧习俗中的运用。巫术是企图借助某种超自然力量对某些人或物施加影响或给予控制的一种方术。从巫术性质看,巫术可分为黑巫术与白巫术两大类。黑巫术是指嫁祸于人时施用的巫术,而白巫术则指祝吉祈福时所施用的巫术。(5分)巫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在传统婚、丧习俗中也有表现。其主要功能是求吉和辟邪。求吉巫术举例:婚礼中跨马鞍、撒帐、吃子孙饽饽等。丧礼中在葬具、墓室装饰及随葬品中,多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图和麒麟、狮子、龙、凤等吉祥图案,此外,墓室的四壁及天井上还常绘有一幅幅墓的墓主人的升天图,以表达人们对墓主人升入极乐天界的渴望。陪葬摇钱树。(5分)辟邪巫术是对鬼施行的一种攻击性巫术或是利用一定的物件来防止邪鬼来犯。举例:婚礼中射邪气、过火盆。丧礼中随葬吓退墓主仇人、野鬼与恶兽的避邪之物,如被称为“巴蜀符号”的避邪铜印,设镇墓兽和武士俑一道担任镇墓避邪的任务。坟上植柏等。(5分)12简述巫术的定义并举例说明巫术的不同类型。巫术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人、事物施加影响或给予控制的方术。古代施术者女称巫,男称觋。(2分)从巫术的性质角度,可以把巫术分为黑巫术和白巫术。黑巫术是指嫁祸于别人时施用的巫术,如诅咒;白巫术则是祝吉祈福时施用的巫术,故又叫吉巫术,如挂吉祥物等。(分)从施行巫术的手段角度,巫术又可分为两类,一为摹仿巫术,另一种叫接触巫术。摹仿巫术是一种以相似事物为代用品求吉或致灾的巫术手段。如恨某人,便做人形,写上该人的生辰八字,或火烧或投水,或针刺刀砍,以致那人于死地。民间的“拴娃娃”、“偷瓜”等祈子习俗也属此类。接触巫术:是一种利用事物的一部分或时事物相关联的物品求吉嫁祸的巫术手段。这种巫术只要是接触到某人的人体一部分或人的用具,都可以达到目的。如某人患病,在病人病痛处放一枚钱币或较贵重的东西,然后丢在路上任人拾去,于是任为病患便转移到了拾者身上等。(分)论 述 题1、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人们衣食住行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人们衣食住行的风俗习惯产生着很大的影响。衣:人类所居住的自然环境与服饰民俗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调查,居住纬度的不同,人们服装的更换频率也相同。热带地区,气候炎热,服装简单;寒带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使人们无需经常换装;温带,年平均气温在20度左右的地区,服饰文化最为发达。这里四季分明,人们要花费大量在服饰文化的创造上,服装的款式、用料、缝制工艺也远远高于其他地区。食:人类饮食习俗的形成首先是受自然环境决定的,生活在相同或大体相同的自然环境的民族,饮食习俗也大体相同。自然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食物资源的影响。早期的食物取自自然,饮食资源本身严格限制了人类的饮食习俗;进入农耕社会后,人们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进行饮食文化的创造。饮食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与特定气候条件也有密切关系。住:自然环境是影响民居建筑的首要因素。温度和湿度的不同,往往决定着民居的基本样式与结构。如四合院进深的大小,与当地气候条件、日照强度有密切关系。在建筑材料方面,建筑民居大多就地取材,如傣族竹楼、西北窑洞。行: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地的交通民俗各有不同。如,在江河纵横的地区,舟船自然就成为了他们的主要交通挂工具,而在沙漠地带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骆驼了。2举例说明民俗的五个外部特征(往年试卷中出现频率高)一、集体性 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传承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为广大民间社会所共同接受的基本特征(1分)。从构词法上看,民,民众也,俗,通俗也,民俗一词它所强调的重点,就是民俗的社会性。也就是说,民俗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性的文化事项,它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为广大民间社会所接受,从而形成了民俗传承中的集体性特点。个人的习性与爱好是不可能构成民俗的。民俗的集体性的范畴是个变量,有些民俗有时会同时影响几个国家,有些民俗则仅局限于一村一寨、甚至一个家族、一个行业。(2分)二、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民俗在空间上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这种特征也可以称之为民俗的“地理特征”或“乡土特征”。(1分)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不同,各地风俗往往也会呈现出多种变化。决定民俗地域性特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自然环境决定民俗地域特征。人是环境动物,为适应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人们创造出了许多与之相适应的民俗事项,从而使民俗事项具有了个性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其次,社会环境的差异也是造成民俗地域性特征的一个重要原因。这里所谓的“社会环境”,又有宗教环境、语言环境、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2分)举例:生产方式影响着民俗地域性特征:游牧民族食肉衣皮,农业地区食谷衣面,沿海地区食鱼居船。三、变异性 变异性是指民俗在传承过程中,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所呈现出的某些具有变异特点的外部特征。如果说地域性是民俗表现在空间上的某些特征的话,那么,变异性所强调的则主要是民俗呈现在时间上的某些特征。民俗是一条流动的河,不变的民俗是不存在的。(1分)民俗的变异往往是由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决定的。影响民俗变异速度的原因:(2分)1、文化交流:波斯的石榴、石榴和石榴信仰的传播2、异族入侵:蒙古族、满族3、政治变革:改朝换代4、民族迁徙四、传承性 传承性是指民俗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具有世代相袭特点的民俗特征。良俗以其合理性赢得广泛承认,代代相传,陋俗也会因其保守而传承至今。(1分)我们认为,任何民俗的产生与流传都是有其特定的自然背景与人文背景的。只要背景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民俗主体的需求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民俗便会生生不息地传延下去;即使背景发生改变,民俗也会审时度势地在变革中求得永生。(2分)举例:含有信仰观念的深层民俗传承性强、变异性弱,如拜天地;不含有信仰的表层的民俗变异性强、传承性弱,如衣食住行。(影响民俗变异的内在因素:浅层民俗,如日常服饰、日常饮食;深层民俗,如宗教仪式)五、规范性规范性是指民俗对民间社会所有成员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它是民俗在功能上所呈现出的一个重要特征(1分)。较道德和法律而言,民俗的规范作用要大得多,它几乎涉及到人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社会组织、岁时习俗、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等各个方面,发挥着其他意识形态所无法取替的作用(1分)。民俗的规范性常同过社会舆论、伦理道德、民间信仰、民间习惯法等方式体现出来(1分)。3何为风水术中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其中有何科学道理?(上课时说的论述题,往年试卷中出现频率高)第一种答法:风水,主要是指古代人民在选择宅基地过程中,对住宅周边气候、地貌、地质、生态、景观等各种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估,和对建筑营造过程中某些技术和禁忌的总体概括(3分)。风水术的理论是建筑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的观念基础之上。古人认为,宇宙是由一团混沌之气生成的,天地万物皆有气,而气更是人活着的最基本条件与标志,正所谓“人活一口气”。因此吉地必须藏风聚气,只有这样才能生气旺盛、生机盎然。堪舆学家认为生气与地脉、地形有关,它忌风喜水,“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因此,山可以藏风,水可以聚气,山的走向与水的形状便成为风水先生们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这也是相地术被称为风水术的原因所在(3分)。勘舆学家们认为,“背山依水”是风水宝地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勘舆术要求主山一定要在住宅的背后(北方),同时应较高大,并依托古老深远的山脉(即有来龙,有去脉),而不是孤立的山包;山形应端正浑圆,草木茂盛;左右还应有低矮小山环护,东称“龙砂”(砂即小山),西称“虎砂”。主山与龙砂、虎砂在住宅的北面形成一道弧形的天然屏障,其作用便是易于“藏风”。中国位于北半球,太平洋的西岸,是季风气候最明显的地区之一。冬季,我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吹偏北风,强劲的北风寒冷、干燥,并携带大量尘沙,只有山脉和树木才能够抵挡它。夏季,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的热带气旋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带来湿润的东南风、西南风,形成高温多雨季节。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如果将村庄或自家的住房建在山南坡的台地上,不仅日照充足,而且还可冬避凛冽北风,夏沐凉爽南风。至于勘舆术中对山脉、山形与植被的要求,则完全出于安全的考虑。依托的山脉越古老,地质状况就越稳定,也就越不容易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山形怪异陡峻,纹理错乱,植被稀疏,就很容易发生洪水、滑坡甚至泥石流,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威胁(5分)。水是生命之源,无水之地谓之“死地”,因此“观水”是勘舆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宅前不远处如果有一条河流经过,那么生产、生活用水及排污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古人对水的流向和水形要求比较严格,水应该是自西北而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制造业业市场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冷链物流自动化装备技术升级与投资回报周期报告
- 2025-2030冷链物流网络优化需求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指南
- 2025-2030冷链物流温控技术升级与能耗优化方案报告
- 2025-2030冷链物流智能温控系统节能方案与全链路监控实践
- 2025-2030冷链物流无人机配送网络规划与运营成本优化研究
- 2025-2030冷冻饮品季节性需求特征及营销策略优化报告
- 2025年安全考核题库及答案解析
- 餐饮行业成本控制及菜单设计策略
- 财务部门年度预算编制模板及实例
- 2025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总工会工会社会工作者、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招聘29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长春吉润净月医院社会招聘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校园宣讲安排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零工经济中的女性劳动者权益保障研究
- 2025年哈尔滨呼兰区招聘禁毒协管员3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题库合集(+答案)
- 2025年武汉东西湖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招聘73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第三单元毫米、分米和千米测试卷(含答案)
- 聚酰亚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报告
- 员工提成申请流程标准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